悬着的心迟迟没有放下,刚刚敲定在中国建厂事宜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因为利润问题,恐怕又要“担心自己的眉毛”了。近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特斯拉发给一位全球供应经理的备忘录称,“特斯拉要求一些供应商退还他们之前支付的资金,以帮助他们实现盈利”。路透社指出,外界担心这份备忘录显示,屡遭亏损的特斯拉急需现金来支持其目前的运营和多项长期项目。特斯拉回应称,公司要求不超过10家供应商削减“2016年开始但尚未完成的长期项目的整体资本支出”,并表示价格调整将“改善特斯拉未来的现金流”,但不会影响其第三季度的盈利能力。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特斯拉盈利能力的担忧。
特斯拉能否持续亏损15年?事实上,自2003年在硅谷成立以来,被视为“豪华电动汽车鼻祖”的特斯拉已经15年没有盈利了。今年年初,特斯拉Model 3车型产能达不到目标、资金短缺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数据显示,特斯拉一季度营收34.1亿美元,同比增长26%,这也是历史上最高的季度营收;净亏损7.85亿美元,几乎是去年亏损3.97亿美元的两倍,这是历史上最高的季度净亏损,也是连续第五份季度财报。“这是特斯拉最接近破产的时刻。”随着公司持续亏损和股价下跌的发酵,特斯拉将破产的消息不绝于耳。有人认为,无法控制固定成本、生产经营效率低下、没有经销商网络将成为特斯拉的“死胡同”;
但也有反对者表示,一旦Model 3突破产能瓶颈,特斯拉有望在短时间内解决“负现金流”问题,重回发展正轨。事实上,为了实现盈利,特斯拉已经尽力了。今年6月,特斯拉宣布将裁员9%,以节省公司成本,并尽可能在电动汽车市场盈利。这次的裁员规模也是特斯拉成立15年来的最高规模。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以利润为导向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一直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但特斯拉有能力实现最终利润。在这次裁员中,生产部门的员工不会被解雇。“销售额必须高于成本。特斯拉与通用汽车类似,每个季度投资约10亿美元,但特斯拉无法用目前的利润弥补成本。”通用汽车前副董事长鲍勃·卢茨预测,经销商网络的缺乏,固定的每月成本和低效的生产条件可能都是导致特斯拉破产的因素。最新消息显示,特斯拉在第二季度的最后冲刺阶段实现了Model 3周生产5000辆汽车的目标。此前,Model 3的生产持续快速消耗特斯拉的现金储备,自行车的共享成本不断上升。Model 3产能标准被一些人认为是特斯拉扭亏为盈的“关键转折点”。然而,瑞银集团最近的一份报告再次给出了“悲观的判断”。报道称,特斯拉的股价未来将大幅下跌,因为该公司要到2019年才能实现盈利。瑞银重申了对特斯拉股票的“卖出”评级,并预测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第二季度的每股收益将低于华尔街的预期。盈利能力需要测试。造车新势力如何“通关”?事实上,经历过多次战役的特斯拉和马斯克并不是第一个遇到这种困境的人。2008年,马斯克因为财务问题差点把特斯拉卖给谷歌,他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一再受挫,几乎破产。然而,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似乎总是有能力带领企业“让它们复活”。某种程度上,对于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先入为主的品牌效应的特斯拉来说,仅仅凭一份临时财报就说“即将破产”还为时过早。但公认的事实是,业务的核心是交易,交易的本质是利润,现金是公司的血液,经营现金流是公司唯一健康的血液。对于特斯拉来说,盈利没有捷径可走。有专家认为,国内造车新势力面临的问题可能与特斯拉如出一辙。与在行业内运营多年的传统汽车企业相比,新势力在汽车供应链、智能制造和质量控制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在传统车企开始快速转型的当下,市场留给新势力造车的时间和空间正在逐渐缩小。如何解决利润问题将成为各大汽车公司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在最近的“新汽车时代的科技革命与创新发展”论坛上,未来汽车董事长陆群曾用“牛肉面”比喻造车。“一碗牛肉面还需要真正的牛肉、真正的面条和长时间的炖煮。”陆群认为,新兴汽车制造商提高实力没有捷径可走,应该脚踏实地,不存在“弯道超车”。“在造车新势力中,一条路线是以蔚来为代表,以优秀的产品迅速抢占眼球,树立品牌形象,并有非常高的价格定位;
另一个由魏玛代表。补贴后,价格已降至10万元以下,并凭借性价比赢得关注,迅速抢占市场。”威尔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新能源高级顾问田卫东认为,“这两种不同的战略各有利弊,未来也有机会。在业内,2018年被称为“交付的第一年”“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威来汽车、Xpeng汽车、魏玛汽车、Electric Cafe汽车等新型汽车制造力量均已开始交付,新一轮的产品卡争夺战已经开始。根据《国家商报》和威尔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万辆,同比增长1.2倍;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终端零售量将超过180万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计划产能已超过2000万辆,市场将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新能源市场的补贴也将退出,新能源汽车将与传统燃油汽车并驾齐驱。根据田卫东的预测,在2020年之前,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并不占主导地位。“由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品相对较少,成本非常高,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可以说最初是燃油车的两倍左右。”。田卫东表示,随着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新能源车的价格将迅速下降,“到2020年,将比传统燃油车高出50%”。2020年后,随着三元电池技术的到来,整个价格将继续下降,但趋势将放缓。2025年后,将迎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黄金发展期。他建议,一方面,企业应增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能力,逐步突破各种技术难题。同时,随着未来电池技术的进步,电池系统的成本将下降,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将电动汽车的价格降低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另一方面,基于双积分政策,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向豪华汽车品牌出售积分来盈利。中国科学院技术部院士高欧阳直言,传统燃油汽车可以通过排量、品牌和供应链实现价值回收,但新能源汽车“可能很难依赖这些”。他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巨大价值是在以下服务中产生的,因此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新的课题,即从智能的角度挖掘服务的价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石建华,认为“企业仅靠新能源汽车本身很难赚钱”,应该有整体的战略布局。应考虑传统汽车、纯电动汽车和其他节能车型;
目前,新能源汽车被赋予了更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功能,这对产品的要求更高。企业应该共同发展,从全局出发考虑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悬着的心迟迟没有放下,刚刚敲定在中国建厂事宜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因为利润问题,恐怕又要“担心自己的眉毛”了。近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特斯拉发给一位全球供应经理的备忘录称,“特斯拉要求一些供应商退还他们之前支付的资金,以帮助他们实现盈利”。路透社指出,外界担心这份备忘录显示,屡遭亏损的特斯拉急需现金来支持其目前的运营和多项长期项目。特斯拉回应称,公司要求不超过10家供应商削减“2016年开始但尚未完成的长期项目的整体资本支出”,并表示价格调整将“改善特斯拉未来的现金流”,但不会影响其第三季度的盈利能力。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特斯拉盈利能力的担忧。
特斯拉能否持续亏损15年?事实上,自2003年在硅谷成立以来,被视为“豪华电动汽车鼻祖”的特斯拉已经15年没有盈利了。今年年初,特斯拉Model 3车型产能达不到目标、资金短缺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数据显示,特斯拉一季度营收34.1亿美元,同比增长26%,这也是历史上最高的季度营收;净亏损7.85亿美元,几乎是去年亏损3.97亿美元的两倍,这是历史上最高的季度净亏损,也是连续第五份季度财报。“这是特斯拉最接近破产的时刻。”随着公司持续亏损和股价下跌的发酵,特斯拉将破产的消息不绝于耳。有人认为,无法控制固定成本、生产经营效率低下、没有经销商网络将成为特斯拉的“死胡同”;
但也有反对者表示,一旦Model 3突破产能瓶颈,特斯拉有望在短时间内解决“负现金流”问题,重回发展正轨。事实上,为了实现盈利,特斯拉已经尽力了。今年6月,特斯拉宣布将裁员9%,以节省公司成本,并尽可能在电动汽车市场盈利。这次的裁员规模也是特斯拉成立15年来的最高规模。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以利润为导向的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一直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能源,但特斯拉有能力实现最终利润。在这次裁员中,生产部门的员工不会被解雇。“销售额必须高于成本。特斯拉与通用汽车类似,每个季度投资约10亿美元,但特斯拉无法用目前的利润弥补成本。”通用汽车前副董事长鲍勃·卢茨预测,经销商网络的缺乏,固定的每月成本和低效的生产条件可能都是导致特斯拉破产的因素。最新消息显示,特斯拉在第二季度的最后冲刺阶段实现了Model 3周生产5000辆汽车的目标。此前,Model 3的生产持续快速消耗特斯拉的现金储备,自行车的共享成本不断上升。Model 3产能标准被一些人认为是特斯拉扭亏为盈的“关键转折点”。然而,瑞银集团最近的一份报告再次给出了“悲观的判断”。报道称,特斯拉的股价未来将大幅下跌,因为该公司要到2019年才能实现盈利。瑞银重申了对特斯拉股票的“卖出”评级,并预测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第二季度的每股收益将低于华尔街的预期。盈利能力需要测试。造车新势力如何“通关”?事实上,经历过多次战役的特斯拉和马斯克并不是第一个遇到这种困境的人。2008年,马斯克因为财务问题差点把特斯拉卖给谷歌,他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一再受挫,几乎破产。然而,被称为“硅谷钢铁侠”的马斯克似乎总是有能力带领企业“让它们复活”。某种程度上,对于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先入为主的品牌效应的特斯拉来说,仅仅凭一份临时财报就说“即将破产”还为时过早。但公认的事实是,业务的核心是交易,交易的本质是利润,现金是公司的血液,经营现金流是公司唯一健康的血液。对于特斯拉来说,盈利没有捷径可走。有专家认为,国内造车新势力面临的问题可能与特斯拉如出一辙。与在行业内运营多年的传统汽车企业相比,新势力在汽车供应链、智能制造和质量控制方面处于明显劣势。在传统车企开始快速转型的当下,市场留给新势力造车的时间和空间正在逐渐缩小。如何解决利润问题将成为各大汽车公司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在最近的“新汽车时代的科技革命与创新发展”论坛上,未来汽车董事长陆群曾用“牛肉面”比喻造车。“一碗牛肉面还需要真正的牛肉、真正的面条和长时间的炖煮。”陆群认为,新兴汽车制造商提高实力没有捷径可走,应该脚踏实地,不存在“弯道超车”。“在造车新势力中,一条路线是以蔚来为代表,以优秀的产品迅速抢占眼球,树立品牌形象,并有非常高的价格定位;
另一个由魏玛代表。补贴后,价格已降至10万元以下,并凭借性价比赢得关注,迅速抢占市场。”威尔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新能源高级顾问田卫东认为,“这两种不同的战略各有利弊,未来也有机会。在业内,2018年被称为“交付的第一年”“新的汽车制造力量”,威来汽车、Xpeng汽车、魏玛汽车、Electric Cafe汽车等新型汽车制造力量均已开始交付,新一轮的产品卡争夺战已经开始。根据《国家商报》和威尔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万辆,同比增长1.2倍;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终端零售量将超过180万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计划产能已超过2000万辆,市场将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新能源市场的补贴也将退出,新能源汽车将与传统燃油汽车并驾齐驱。根据田卫东的预测,在2020年之前,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并不占主导地位。“由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品相对较少,成本非常高,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可以说最初是燃油车的两倍左右。”。田卫东表示,随着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新能源车的价格将迅速下降,“到2020年,将比传统燃油车高出50%”。2020年后,随着三元电池技术的到来,整个价格将继续下降,但趋势将放缓。2025年后,将迎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黄金发展期。他建议,一方面,企业应增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能力,逐步突破各种技术难题。同时,随着未来电池技术的进步,电池系统的成本将下降,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将电动汽车的价格降低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水平;另一方面,基于双积分政策,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向豪华汽车品牌出售积分来盈利。中国科学院技术部院士高欧阳直言,传统燃油汽车可以通过排量、品牌和供应链实现价值回收,但新能源汽车“可能很难依赖这些”。他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巨大价值是在以下服务中产生的,因此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新的课题,即从智能的角度挖掘服务的价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石建华,认为“企业仅靠新能源汽车本身很难赚钱”,应该有整体的战略布局。应考虑传统汽车、纯电动汽车和其他节能车型;目前,新能源汽车被赋予了更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功能,这对产品的要求更高。企业应该共同发展,从全局出发考虑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日前,吉利汽车收购的美国Terrafugia(太力)飞行汽车公司公布了关于第二代两座飞行汽车Transition量产型产品的细节,这其中包括了混合动力发动机、推进系统、安全系统与供应商等内容,
1900/1/1 0:00:00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随着中国对央企进行改革的深化扩围,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支柱产业和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汽车业几家央企重组的传闻在过去两年来一直没有停歇,甚至也牵动着资本市场。
1900/1/1 0:00:00近几年,新型出行方式的出现已大大改变了消费者的出行习惯,网约车、共享单车等逐渐成为主流方式;出行平台的出现和消费者的需求改变已迫使传统汽车行业做出变革,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1900/1/1 0:00:00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越来越多,他们使用的设备、技术和测试方法不尽相同,那么,当自动驾驶的车辆真正上路使用后,消费者如何确定这类车是安全的?正因为每家企业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的衡量标准不同,
1900/1/1 0:00:008月2日消息,虽然飞行汽车还未成为现实,但实际上我们正处于通用航空领域的大变革时代,许多初创企业和像空客这样的老牌企业正研发现代技术,以便让更多的人体验飞行技术带来的改变。
1900/1/1 0:00:008月2日,含有镉残留的电池充电器部件正在让大众汽车公司感到头痛,该汽车公司表示,由于存在致癌金属镉,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可能被迫召回124万辆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