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动力电池“退役潮”将至 国内回收利用进展如何?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年来,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高增长,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配套能力超过140GWh(约98万吨),居世界第一。在这种高增长的背后,动力电池如何回收也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中国电动汽车100委员会《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管理》报告,2018年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进入大规模报废期,预计2023年报废量将达到48.09万吨。其中,2018 -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占大多数。预计从2021年开始,三元电池的报废量将开始增加,2023年三元电池的报废量将大于磷酸铁锂电池。

Beijing

数据来源:中汽中心、百人会研究部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了。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进展如何?使用的主要技术有哪些?同时,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来自汽车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相关企业的多位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企业关注升温的组合回收模式。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2018年2月26日,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由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确保动力电池的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动力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和报废后产生的废弃动力电池。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共建共享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在政策、责任和利益的多重力量驱动下,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整车、电池、第三方企业为主的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回收体系。截至2018年底,退役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已达3204家。

Beijing

其中,车企作为责任主体,目前大多通过4S门店承担回收任务。然而,有几个限制。首先,4S门店在规划建设时,没有考虑电池回收所需的资质;其次,4S店一般都是独立法人加盟,不方便全国统一管理。工信部目前也在关注这个问题,有可能在下半年开始对回收网点进行检查,对回收服务网点进行规范和调整。再看电池企业,其优势在于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关系,可以打通原材料供应和终端应用的闭环系统,实现成本优势和供应链稳定。近年来,由于动力电池回收的良好市场前景,许多动力电池企业开始陆续涉足布局。如天津李绅和蜂窝能源技术。据天津李绅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念菊介绍,2018年,天津李绅申报了“退役动力电池异构兼容利用及智能拆解技术”项目。针对大型退役动力电池种类繁多、性能差异大、拆解效率低、物料收集准确性差等问题,计划开展退役电池快速分类、异构兼容梯级利用、多维识别与智能转载、智能拆解与物料收集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望打造动力电池。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电池厂为核心回收模式。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马忠龙介绍,该公司在回收方面将遵循两个原则:1。安全性:主要从可靠的筛查预警、可靠的防护、安全周期数据、集群管理、健康状态预测六个方面考虑。2.成本:从运输开始到测试环节,再到步骤利用,所有过程都从最经济的角度考虑。

Beijing

第三方资源回收企业是目前我国电池回收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这些企业在废旧电池回收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专业的回收技术、设备、工艺、资质和回收渠道优势,诞生了格林美等一些龙头企业。但也有一些第三方机构,如中国铁塔,利用其资源和网络优势开展产业合作,在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了解,该公司于2015年开始探索梯型电池的应用。目前全国有20万个基站使用2.5GWh的阶梯电池,相当于6万辆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占市场退役电池的一半以上。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庆喜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众多,如果独立建立回收服务网点,可能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此外,回收拆解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相应机构较多,难以协调,现有网点数量有限,难以完成网点建设。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共享的联合回收模式。对此,在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也表示,电池回收存在诸多问题,大家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各自为战必然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联合回收将是更有效的方式。首先是解决主体之间在技术和模式上的协同,以及产品的通用性。二是通过区域联动解决有技术实力的企业难以回收长途废旧电池的问题,避免技术水平低的地方企业不规范处置的现象。回收技术需要升级,有效提高电池正极的材料回收率,这是回收技术的关键。在回收技术方面,据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晓勇介绍,有……国外常用的有火法和湿法两大类,相对来说,湿法回收技术的用户更多。

Beijing

内容来源: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然而,从以上两个流程来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火法冶金存在能耗高、不能直接回收有价物质、碳排放量大、经济价值低等问题。而湿法的缺点是工艺需要用液氮粉碎,能耗高,流程长,成本高。目前,湿法在我国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弊端。

Beijing

内容来源: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了提高电池回收率,国内也有一些机构采用火法和湿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火法产生的炉渣中提取锂来回收锂电池,既可以规避一些排放风险,又可以降低成本。此外,也有机构在研究生物冶金法,利用微生物真菌的新陈代谢,实现钴、锂等元素的选择性浸出。不过鉴于微生物和真菌培养难度较大,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状态,但未来也是一个方向。动力电池回收的“痛点”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相关政策已经出台,但是制度和回收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存在的问题,百人会项目报告《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管理》指出,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回收体系需要进一步规范。因为制度的不完善,行业内存在大量的回收小作坊,技术设备落后,相关资质缺失,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严重,各种回收渠道各有神通。这些小作坊往往打着回收的旗号,做着“简单翻新电池,劣质出售”的生意,通过高价回收来抢夺废旧电池的原料,严重扰乱了动力电池市场的正常秩序,挤压了正规第三方回收商的利润空间。对此,郭萱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续来也指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有些回收单位是有资质拿电池的,渠道从哪里来还是有点问题。”其次,回收成本承担机制不明确。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的参与者包括电池制造商、整车制造商、消费者、阶梯用户、资源回收商等众多利益相关方,回收成本的承担主体尚不明确。第三点是废旧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收集物的经济回收性差。由于废旧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中可回收资源材料种类较少,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循环经济性较差,对回收规模和成本控制的要求较高。“由于磷酸铁锂电池中只有少量的金属锂,在目前碳酸锂价格较低的情况下,传统工艺回收金属锂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赵晓勇补充道。杨续来还表示,从效率的角度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产品的市场价值不高,企业很难盈利。没有政策支持,企业将难以为继。除此之外,赵晓勇还指出,电池回收和分解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应受到重视。指出传统工艺主要采用低温焚烧处理电解液和隔膜,产生大量含氟气体,可能造成空气污染。此外,用酸和碱浸泡过的金属废渣被堆放和掩埋,有污染土壤和水的危险,也不符合环保要求……tal保护。因此,目前来看,虽然动力电池回收前景依然良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其中,相关制度机制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非常重要,否则容易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此外,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也将引发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未来谁将主导这个领域,行业格局如何?一切都还没有定论,以后再关注吧!近年来,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高增长,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配套能力超过140GWh(约98万吨),居世界第一。在这种高增长的背后,动力电池如何回收也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中国电动汽车100委员会《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管理》报告,2018年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将进入大规模报废期,预计2023年报废量将达到48.09万吨。其中,2018 -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占大多数。预计从2021年开始,三元电池的报废量将开始增加,2023年三元电池的报废量将大于磷酸铁锂电池。

Beijing

数据来源:中汽中心、百人会研究部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了。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进展如何?使用的主要技术有哪些?同时,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青海)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来自汽车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相关企业的多位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企业关注升温的组合回收模式。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2018年2月26日,工信部等七部委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由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确保动力电池的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动力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和报废后产生的废弃动力电池。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和综合利用企业共建共享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在政策、责任和利益的多重力量驱动下,企业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整车、电池、第三方企业为主的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回收体系。截至2018年底,退役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已达3204家。

Beijing

其中,车企作为责任主体,目前大多通过4S门店承担回收任务。然而,有几个限制。首先,4S门店在规划建设时,没有考虑电池回收所需的资质;其次,4S店一般都是独立法人加盟,不方便全国统一管理。工信部目前也在关注这个问题,有可能在下半年开始对回收网点进行检查,对回收服务网点进行规范和调整。再看电池企业,其优势在于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关系,可以打通原材料供应和终端应用的闭环系统,实现成本优势和供应链稳定。近年来,由于动力电池回收的良好市场前景,许多动力电池企业开始陆续涉足布局。如天津李绅和蜂窝能源技术。据天津李绅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念菊介绍,2018年,天津李绅申报了“退役动力电池异构兼容利用及智能拆解技术”项目。针对大型退役动力电池种类繁多、性能差异大、拆解效率低、物料收集准确性差等问题,计划开展退役电池快速分类、异构兼容梯级利用、多维识别与智能转载、智能拆解与物料收集等关键技术研究,有望打造动力电池。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电池厂为核心回收模式。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马忠龙介绍,该公司在回收方面将遵循两个原则:1。安全性:主要从可靠的筛查预警、可靠的防护、安全周期数据、集群管理、健康状态预测六个方面考虑。2.成本:从运输开始到测试环节,再到步骤利用,所有过程都从最经济的角度考虑。

Beijing

第三方资源回收企业是目前我国电池回收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这些企业在废旧电池回收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专业的回收技术、设备、工艺、资质和回收渠道优势,诞生了格林美等一些龙头企业。但也有一些第三方机构,如中国铁塔,利用其资源和网络优势开展产业合作,在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了解,该公司于2015年开始探索梯型电池的应用。目前全国有20万个基站使用2.5GWh的阶梯电池,相当于6万辆电动车的电池容量,占市场退役电池的一半以上。铁塔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庆喜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众多,如果独立建立回收服务网点,可能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此外,回收拆解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相应机构较多,难以协调,现有网点数量有限,难以完成网点建设。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共享的联合回收模式。对此,在锂产业与动力电池国际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也表示,电池回收存在诸多问题,大家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各自为战必然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联合回收将是更有效的方式。首先是解决主体之间在技术和模式上的协同,以及产品的通用性。二是通过区域联动解决有技术实力的企业难以回收长途废旧电池的问题,避免技术水平低的地方企业不规范处置的现象。回收技术需要升级,有效提高电池正极的材料回收率,这是回收技术的关键。在回收技术方面,据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赵晓勇介绍,有……国外常用的有火法和湿法两大类,相对来说,湿法回收技术的用户更多。

Beijing

内容来源: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然而,从以上两个流程来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火法冶金存在能耗高、不能直接回收有价物质、碳排放量大、经济价值低等问题。而湿法的缺点是工艺需要用液氮粉碎,能耗高,流程长,成本高。目前,湿法在我国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弊端。

Beijing

内容来源: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了提高电池回收率,国内也有一些机构采用火法和湿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火法产生的炉渣中提取锂来回收锂电池,既可以规避一些排放风险,又可以降低成本。此外,也有机构在研究生物冶金法,利用微生物真菌的新陈代谢,实现钴、锂等元素的选择性浸出。不过鉴于微生物和真菌培养难度较大,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状态,但未来也是一个方向。动力电池回收的“痛点”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相关政策已经出台,但是制度和回收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对于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存在的问题,百人会项目报告《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资产运营管理》指出,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回收体系需要进一步规范。因为制度的不完善,行业内存在大量的回收小作坊,技术设备落后,相关资质缺失,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严重,各种回收渠道各有神通。这些小作坊往往打着回收的旗号,做着“简单翻新电池,劣质出售”的生意,通过高价回收来抢夺废旧电池的原料,严重扰乱了动力电池市场的正常秩序,挤压了正规第三方回收商的利润空间。对此,郭萱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续来也指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有些回收单位是有资质拿电池的,渠道从哪里来还是有点问题。”其次,回收成本承担机制不明确。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的参与者包括电池制造商、整车制造商、消费者、阶梯用户、资源回收商等众多利益相关方,回收成本的承担主体尚不明确。第三点是废旧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收集物的经济回收性差。由于废旧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中可回收资源材料种类较少,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循环经济性较差,对回收规模和成本控制的要求较高。“由于磷酸铁锂电池中只有少量的金属锂,在目前碳酸锂价格较低的情况下,传统工艺回收金属锂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赵晓勇补充道。杨续来还表示,从效率的角度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产品的市场价值不高,企业很难盈利。没有政策支持,企业将难以为继。除此之外,赵晓勇还指出,电池回收和分解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应受到重视。指出传统工艺主要采用低温焚烧处理电解液和隔膜,产生大量含氟气体,可能造成空气污染。此外,用酸和碱浸泡过的金属废渣被堆放和掩埋,有污染土壤和水的危险,也不符合环保要求……tal保护。因此,目前来看,虽然动力电池回收前景依然良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其中,相关制度机制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非常重要,否则容易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此外,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也将引发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未来谁将主导这个领域,行业格局如何?一切都还没有定论,以后再关注吧!

标签: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共享汽车途歌成"老赖" 上百人起诉要退押金

近日,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密集公布了200余个“共享汽车途歌退押金”判例。判决书显示,一审中,用户要求途歌公司退还1500元押金的主张均得到法院支持。

1900/1/1 0:00:00
东风裕隆再传关停:月销百辆生产停顿 陷体系性崩塌

东风裕隆的销量下滑已经持3年多,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东风裕隆杭州工厂获悉,工厂已经陷入停顿状态,人员也有大量减少。王云(化名)在今年初离开了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看不到希望。

1900/1/1 0:00:00
欠薪、停产、销量造假 华泰汽车处在濒死边缘?

从华泰汽车内部员工在网络上爆料华泰汽车欠薪开始,华泰汽车的问题便被公布于众。随后,华泰汽车的问题被层层剥开:欠薪、四大生产基地全部停产、新能源车落空、销量造假成“惯犯”等等。

1900/1/1 0:00:00
250万产能空置 更多合资车企将为新造车企业代工?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6月16日,中国汽车行业的代工阵营中出现了第一家合资车企东风悦达起亚宣布为新造车企业华人运通代工。双方表示已达成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供应链等领域展开合作的协议。

1900/1/1 0:00:00
江淮大众去年亏2.74亿 新汽车合资项目皆进展缓慢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作为首个中外合资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江淮大众的进展引人关注。

1900/1/1 0:00:00
瞄准汽车轻量化市场 上游产业链迎发展契机

随着汽车行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提升,上游产业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去年十月,诺贝丽斯(Novelis)宣布投资其常州工厂二期扩容项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