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庆七天假期如期而至,汽车圈也迎来了前几年传统汽车市场的“热潮”。今年国庆假期,除了看满座的阅兵,汽车圈各大车企都在忙什么?在余额已经不足100天的10月,很多车企是否可以利用假期作为另一个高平台来改变公司业绩?来中国?据外媒消息,劳斯莱斯品牌前首席设计师Jozef Kaban于本月初正式离职。虽然汽车设计团队或设计师在企业间游走很正常,但根据资料显示,约瑟夫·卡班担任劳斯莱斯首席设计师仅半年。考虑到品牌近两年的走势,16个月内就有两位设计高管离职,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他们与前设计师贾尔斯·泰勒(Giles Taylor)的联系。是否被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其他汽车公司邀请,目前还不清楚。
▲劳斯莱斯前设计总监约瑟夫·卡班(Jozef Kaban)表示,卡班选择离开是为了追求其他职业,劳斯莱斯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宣布约瑟夫·卡班的继任者。资料显示,今年4月,宝马集团宣布任命此前在宝马集团设计团队工作的约瑟夫·卡班(Joseph Kaban)接替已加入一汽集团的贾尔斯·泰勒(Giles Taylor)担任劳斯莱斯的设计总监。
▲一汽全球设计副总裁兼首席创意官(CCO)贾尔斯·泰勒(Giles Taylor)从已受聘为一汽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创意官的贾尔斯·泰勒来看,现年46岁的约瑟夫·卡班(Joseph Kaban)也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曾参与领导过多款知名车型的设计工作。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公布他的去向,但是从众多知名设计师加盟中国品牌的案例来看,仍然不排除他加盟自主品牌的可能。现阶段,自主品牌希望快速摆脱汽车市场的寒冬泥潭,更具创意和国际水准的产品设计成为品牌提振业绩的一大切入点。
据统计,去年劳斯莱斯品牌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2.2%,至4107辆,其中中国市场增速超过40%。在贾尔斯泰勒(Giles Taylor)的就职下,今年9月红旗品牌销量再次突破1万辆,达到11,570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88%,较8月增长15.5%。今年1-9月,红旗累计销量已达63640辆。按照这个增长趋势,红旗今年可能达到10万辆的销售目标。特斯拉:收购、融资和新工厂另外,今年国庆期间,关于美国电动车品牌特斯拉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10月3日,特斯拉官方公布了该品牌的最新交付情况。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交付量同比增长16.2%,环比增长2%,至9.7万辆。虽然这一数字低于此前官方10万辆的预期,但也打破了该品牌在第二季度创造的9.5万辆的交付业绩。
根据之前官方的介绍,特斯拉目前的战略重点是Model 3车型的交付,同时还将继续扩大品牌的产品线。近日,特斯拉正式敲定其跨界车型Model Y和roadsters/A >此外,电动皮卡领域的新车型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发布,2022年初进入量产。
此外,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年初,特斯拉Giga上海在临港工业区正式开工建设。在第二个问题中……rter,工厂已经初具规模。特斯拉开始将机械设备搬进上海超级工厂,该工厂将成为第二代Model 3的生产线,预计年产量为1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彭博的相关报道,特斯拉中国和招商银行最近也签署了一项融资协议,其中包括50亿元人民币用于特斯拉向中国运输车辆,以及一笔无担保的12个月循环贷款等细节。
另外,在收购方面,有消息称,特斯拉最近收购了加拿大电池制造设备和工程技术公司Hibar,正式成为特斯拉的电池制造和生产子公司。不过,对于收购项目,特斯拉和该公司并未发布更多信息。资料显示,被收购的Hibar公司旨在开发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其他车型的锂离子电池。今年2月,特斯拉还以2.18亿美元收购了Maxwell Battery Technology Company,6月又被曝拥有电池研发实验室。一系列动作表明,特斯拉有望实现电池制造相关技术的落地和突破。
此外,计算机视觉初创公司DeepScale也于近日被Tess正式收购。通过收购该公司,特斯拉可以利用视觉算法等相关技术为其自动驾驶技术注入活力。然而,新推出的“Smart Summon”智能召唤功能及相关漏洞引发的几起事故,不断暴露出特斯拉及其自动驾驶的安全隐患。跌跌撞撞!蔚来的股价敲响了警钟。北京时间9月25日晚,蔚来重启投资者电话会议。在沟通过程中,蔚来做了两件事:第一,澄清损失。李斌表示,截至今年6月,蔚来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亏损约为220亿元人民币,而非媒体传言的400亿元人民币。二是展现自信。李斌坚信,蔚来作为中国唯一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能够获得更多投资人的资金。
五天后,蔚来的股价陷入了节日期间中国红满大街飘扬的绿色沉思。截至10月7日,蔚来收于每股1.62美元,最低价达到1.56美元。美国时间10月1日至4日,蔚来股价持续下跌,最低达到1.32美元。不断逼近1美元股价的蔚来,已经到了危机时刻。
0
在美国股市,如果平均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跌破一美元,证券交易所就会发出退市警告,而如果被警告的公司在警告发出后的90天内没有采取对策,股票将面临强制退市的后果。截至7日晚间,罕见7连跌的蔚来迎来反弹,市值增至17.02亿美元。
1
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奔驰和宝马已经证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像他们这样的超级品牌,需要100年的时间。吉利和长城的诸多举动也证明,中国汽车企业要成长为一家成功的全球汽车企业,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海量的资本,更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继续无尽的折腾。蔚来能证明什么?还是未知。到现在也没人能说清楚蔚来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谈到盈利能力,李斌在公开回应中说的永远是提高运营效率和新车销量,最多是谈下一代产品。如果是这样的话,蔚来和传统做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有什么区别?TA甚至不如传统车企齐全,资本雄厚。总罢工继续!宝马花式降成本在全球车市遭遇历史性低迷的时候,通用汽车与工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员工罢工再次成为横跨通用汽车转型的壁垒。由于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谈判失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北美工厂几乎陷入停顿。美国时间10月2日,通用汽车宣布暂停墨西哥一家工厂的生产,并计划裁员6000人。
2
关于墨西哥工厂的关闭,通用声称,由于美国工厂罢工导致相关零部件短缺,墨西哥工厂处于停工状态。就此次罢工的导火索而言,是工会与通用汽车在薪资、医疗福利、临时工、就业保障等问题上未能达成初步协议的产物。通用转型之时,重组裁员,削减成本,发展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无可厚非。但在美国原有的劳动关系下,它现在的所作所为却被贴上了“背叛工人”的标签。
3
据不完全统计,北美有超过1万名非工会工人在此次罢工中失业。生产线的停产不仅影响了通用在很多地方的制造工厂,也影响了相关的供应商。在转型的背景下,通用汽车在这个交织的“系列”中,未来的方向是什么?通用汽车会“突围”,成功重返辉煌巅峰吗?还是“突破”失败连过去的积累都会白费?时间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
4
据外媒报道,为了进一步节省预算和降低成本,宝马将减少其近6000名员工的工作时间,以降低工资来控制集团的预算支出。据相关信息显示,宝马集团计划将员工的工作时间从每周40小时减少到35小时,这样宝马集团将能够减少每人每年14000欧元的最高支出。宝马集团拒绝置评,但并未否认该计划。
5
随着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支出比例较大,各品牌集团利润有所下降。无论是否会采取强制裁员,宝马集团表示,将在2020年底前维持集团全球员工的平衡。魏建军阿拉善秀车技,不忘发布长城越野版。今年国庆期间,长城汽车不仅参加了阿拉善的越野大会,还陆续发布了长城的越野皮卡,而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穿上赛车服秀车技,给了外界充分的展示时间。
6
10月1日,长城越野版在阿拉善正式亮相。这款新车型是在乘客版的基础上开发的。原厂配了越野套件,省去了以后年检的麻烦,整体产品定位非常清晰。新车型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并配备ZF的8AT自动变速器。2019年国庆七天假期如期而至,汽车圈也迎来了前几年传统汽车市场的“热潮”。今年国庆假期,除了看满座的阅兵,汽车圈各大车企都在忙什么?在余额已经不足100天的10月,很多车企是否可以利用假期作为另一个高平台来改变公司业绩?来中国?据外媒消息,劳斯莱斯品牌前首席设计师Jozef Kaban于本月初正式离职。虽然汽车设计团队或设计师在企业间游走很正常,但根据资料显示,约瑟夫·卡班担任劳斯莱斯首席设计师仅半年。考虑到该品牌近两年的趋势,…o设计高管在16个月内离职,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与前设计师贾尔斯·泰勒之间的联系。是否被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其他汽车公司邀请,目前还不清楚。
▲劳斯莱斯前设计总监约瑟夫·卡班(Jozef Kaban)表示,卡班选择离开是为了追求其他职业,劳斯莱斯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宣布约瑟夫·卡班的继任者。资料显示,今年4月,宝马集团宣布任命此前在宝马集团设计团队工作的约瑟夫·卡班(Joseph Kaban)接替已加入一汽集团的贾尔斯·泰勒(Giles Taylor)担任劳斯莱斯的设计总监。
▲一汽全球设计副总裁兼首席创意官(CCO)贾尔斯·泰勒(Giles Taylor)从已受聘为一汽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创意官的贾尔斯·泰勒来看,现年46岁的约瑟夫·卡班(Joseph Kaban)也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曾参与领导过多款知名车型的设计工作。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公布他的去向,但是从众多知名设计师加盟中国品牌的案例来看,仍然不排除他加盟自主品牌的可能。现阶段,自主品牌希望快速摆脱汽车市场的寒冬泥潭,更具创意和国际水准的产品设计成为品牌提振业绩的一大切入点。
据统计,去年劳斯莱斯品牌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2.2%,至4107辆,其中中国市场增速超过40%。在贾尔斯泰勒(Giles Taylor)的就职下,今年9月红旗品牌销量再次突破1万辆,达到11,570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88%,较8月增长15.5%。今年1-9月,红旗累计销量已达63640辆。按照这个增长趋势,红旗今年可能达到10万辆的销售目标。特斯拉:收购、融资和新工厂另外,今年国庆期间,关于美国电动车品牌特斯拉的新闻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10月3日,特斯拉官方公布了该品牌的最新交付情况。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交付量同比增长16.2%,环比增长2%,至9.7万辆。虽然这一数字低于此前官方10万辆的预期,但也打破了该品牌在第二季度创造的9.5万辆的交付业绩。
根据之前官方的介绍,特斯拉目前的战略重点是Model 3车型的交付,同时还将继续扩大品牌的产品线。近日,特斯拉正式敲定其跨界车型Model Y和roadsters/A >此外,电动皮卡领域的新车型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发布,2022年初进入量产。
此外,上海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年初,特斯拉Giga上海在临港工业区正式开工建设。第二季度,工厂已经初具规模。特斯拉开始将机械设备搬进上海超级工厂,该工厂将成为第二代Model 3的生产线,预计年产量为1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彭博的相关报道,特斯拉中国和招商银行最近也签署了一项融资协议,其中包括50亿元人民币用于特斯拉向中国运输车辆,以及一笔无担保的12个月循环贷款等细节。
此外,在收购方面,据报道,特斯拉最近收购了加拿大电池制造设备Hibar和e……工程技术公司,正式成为特斯拉的电池制造和生产子公司。不过,对于收购项目,特斯拉和公司都没有发布更多信息。资料显示,被收购的Hibar公司旨在开发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其他车型的锂离子电池。今年2月,特斯拉还以2.18亿美元收购了Maxwell Battery Technology Company,6月又被曝拥有电池研发实验室。一系列动作表明,特斯拉有望实现电池制造相关技术的落地和突破。
此外,计算机视觉初创公司DeepScale也于近日被Tess正式收购。通过收购该公司,特斯拉可以利用视觉算法等相关技术为其自动驾驶技术注入活力。然而,新推出的“Smart Summon”智能召唤功能及相关漏洞引发的几起事故,不断暴露出特斯拉及其自动驾驶的安全隐患。跌跌撞撞!蔚来的股价敲响了警钟。北京时间9月25日晚,蔚来重启投资者电话会议。在沟通过程中,蔚来做了两件事:第一,澄清损失。李斌表示,截至今年6月,蔚来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亏损约为220亿元人民币,而非媒体传言的400亿元人民币。二是展现自信。李斌坚信,蔚来作为中国唯一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能够获得更多投资人的资金。
五天后,蔚来的股价陷入了节日期间中国红满大街飘扬的绿色沉思。截至10月7日,蔚来收于每股1.62美元,最低价达到1.56美元。美国时间10月1日至4日,蔚来股价持续下跌,最低达到1.32美元。不断逼近1美元股价的蔚来,已经到了危机时刻。
0
在美国股市,如果平均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跌破一美元,证券交易所就会发出退市警告,而如果被警告的公司在警告发出后的90天内没有采取对策,股票将面临强制退市的后果。截至7日晚间,罕见7连跌的蔚来迎来反弹,市值增至17.02亿美元。
1
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奔驰和宝马已经证明,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像他们这样的超级品牌,需要100年的时间。吉利和长城的诸多举动也证明,中国汽车企业要成长为一家成功的全球汽车企业,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海量的资本,更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继续无尽的折腾。蔚来能证明什么?还是未知。到现在也没人能说清楚蔚来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谈到盈利能力,李斌在公开回应中说的永远是提高运营效率和新车销量,最多是谈下一代产品。如果是这样的话,蔚来和传统做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有什么区别?TA甚至不如传统车企齐全,资本雄厚。总罢工继续!宝马花式降成本在全球车市遭遇历史性低迷的时候,通用汽车与工会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员工罢工再次成为横跨通用汽车转型的壁垒。由于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谈判失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北美工厂几乎陷入停顿。美国时间10月2日,通用汽车宣布暂停墨西哥一家工厂的生产,并计划裁员6000人。
2
关于墨西哥工厂的关闭,通用声称,由于美国工厂罢工导致相关零部件短缺,墨西哥工厂处于停工状态。就此次罢工的导火索而言,是工会与通用汽车在薪资、医疗福利、临时工、就业保障等问题上未能达成初步协议的产物。通用转型之时,重组裁员,削减成本,发展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无可厚非。但在美国原有的劳动关系下,它现在的所作所为却被贴上了“背叛工人”的标签。
3
据不完全统计,北美有超过1万名非工会工人在此次罢工中失业。生产线的停产不仅影响了通用在很多地方的制造工厂,也影响了相关的供应商。在转型的背景下,通用汽车在这个交织的“系列”中,未来的方向是什么?通用汽车会“突围”,成功重返辉煌巅峰吗?还是“突破”失败连过去的积累都会白费?时间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
4
据外媒报道,为了进一步节省预算和降低成本,宝马将减少其近6000名员工的工作时间,以降低工资来控制集团的预算支出。据相关信息显示,宝马集团计划将员工的工作时间从每周40小时减少到35小时,这样宝马集团将能够减少每人每年14000欧元的最高支出。宝马集团拒绝置评,但并未否认该计划。
5
随着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支出比例较大,各品牌集团利润有所下降。无论是否会采取强制裁员,宝马集团表示,将在2020年底前维持集团全球员工的平衡。魏建军阿拉善秀车技,不忘发布长城越野版。今年国庆期间,长城汽车不仅参加了阿拉善的越野大会,还陆续发布了长城的越野皮卡,而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穿上赛车服秀车技,给了外界充分的展示时间。
6
10月1日,长城越野版在阿拉善正式亮相。这款新车型是在乘客版的基础上开发的。原厂配了越野套件,省去了以后年检的麻烦,整体产品定位非常清晰。新车型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并配备ZF的8AT自动变速器。图片来自“Unsplash”。李书福不高兴了。去年回归未果后,他一手创办的吉利汽车再次对威马汽车提起诉讼,指控对方侵犯商业秘密,索赔21亿元。该诉讼于9月17日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虽然没有公开审理,但天价索赔金额还是在微博里搜到了。这两家公司有许多交集。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操盘手之一。2015年离职前担任吉利控股副总裁,主要负责沃尔沃品牌的运营,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得力助手。除了沈晖,魏玛的核心高层管理团队中至少有四名成员持有进口……吉利的t个岗位,负责销售网络、新能源技术、财务,其中一个离职时带走了一些技术资料,也是本案争议的焦点。李书福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年销量百万辆的汽车帝国,网罗了数万人才。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在资本的支持下,不仅抢了“旧势力”的风头,还挖走了不少核心人才。李书福的反击是必然的。对于吉利来说,这场官司无异于一次冲击;对于成立仅四年,未能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的威马汽车来说,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在传统汽车产业负增长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引来新旧势力的觊觎,“修昔底德陷阱”如期出现。庭审材料显示,本案原告为吉利控股和吉利汽车研究院,被告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威马智慧出行、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和威马汽车温州制造有限公司,起诉事由为“侵犯商业秘密”。所谓商业秘密,是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一项特殊权利,具有不公开性、保密性和商业价值等特征。最高人民法院今年4月发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2018)》白皮书显示,该案标的高达21亿元。这一数字不仅打破了汽车行业的索赔记录,也将其置于国内知识产权诉讼领域,仅次于加多宝与王老吉的29亿元商标侵权案。由于吉利威马一案不公开审理,诉讼的具体细节不得而知。威马汽车回复Prism:“闭门审理是吉利单方面向法院申请的,威马没有与其达成共识。魏玛不承认侵权,支持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双方争议的焦点是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EX5涉嫌抄袭。根据媒体《优冠车市》的报道,EX5与吉利GX7/远景SUV在轴距等部分技术参数上高度相似,因此疑似同平台打造。据财联社报道,前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成都制造基地总经理侯海静在2016年从吉利跳槽到威马汽车时,带走了GX7的所有资料。除了侯海静,威马的很多高管都来自吉利,其中高级副总裁陆斌担任吉利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负责销售网络的整合;高级副总裁徐焕新曾在沃尔沃负责新能源技术的开发;首席财务官张然曾担任吉利控股的首席财务官和执行董事。“威马与吉利的纠纷可能是原吉利员工到威马后,针对在吉利任职期间了解到的一些技术路线或方法,提前申请了一些专利,引发了双方的纠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辉告诉棱镜网英文版。在诉讼结果出来之前,李俊辉的说法无法得到Prism官方的证实。根据企业调查中的信息,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目前拥有146项专利,约占2016年后申请量的80%。另一家被告公司威马智能出行科技目前持有435项专利,其中6项是2017年之前申请的,大部分是2017年之后获得的。侯海静现任本公司董事。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不得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款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与一般知识产权诉讼相比,商业秘密纠纷的调查取证难度更大。按照法律要求,吉利需要证明商业秘密的客观存在、威马汽车的侵权行为、实际损失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侵犯商业秘密如何赔偿?《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规定,赔偿数额按照被侵权人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确定赔偿金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金额。此外,“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情节,判决权利人赔偿500万元以下。”多位业内人士向Prism表示,根据以往案例,即使吉利胜诉,最终的赔偿金额也会远低于提出索赔的数量。阻击威马城市计划吉利诉威马在新一轮融资的关键期,正赶上对方。威马汽车今年3月宣布完成30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度、太行产业基金、线性资本等,累计融资金额达到230亿元。今年7月,沈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进行D轮融资,规模约为10亿美元。随着汽车行业衰退加剧,各种造车新势力四处找钱。在美国上市的蔚来汽车就是其中之一。今年1月,蔚来发行了6.5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5月宣布引入北京亦庄国投100亿元战略投资(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到账)。9月,创始人李斌和大股东腾讯分别认购了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威马汽车也处境微妙。庭审当天,沈晖在微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威马汽车8月份投保2175辆,再次位居新势力第一,1-8月累计投保11312辆。”这个“第一”有些尴尬。威马1-8月累计销量还不如吉利帝豪一个月的销量,而沈晖去年定下的年销量目标是10万辆,现在只完成了12%。按照威马温州工厂10万辆的产能计算,今年产能利用率只有20%左右。在9月初的一封内部信中,沈晖表示将兼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并对销售公司和战略规划中心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一位汽车行业的投资人对棱镜网英文版表示,现在一级市场融资比较难,新电企会加快上市。根据研究机构Pitchbook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风险投资仅为约7.83亿美元,而2018年同期的风险投资高达60亿美元,同比减少近90%。威马并未透露上市时间表,但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暗示上市工作已经提上日程。9月11日,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工商信息变更,股东由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变更为成立仅一个月的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报纸上的报道显示,此次股权变动与威马准备上市有关,未来苏州当地政府将给予威马更为便利的上市条件。地方政府支持新生力量上市是有先例的。根据安徽省商务厅2018年底发布的公告,奇点将推进在科技创新板上市。奇点的高管也表示,他们是第一批申请科创板的企业,但“要看审批流程”。科技创新板降低了对公司持续盈利的要求。其中一条规定“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主营业务或产品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背书,市场空间较大,并已初见成效”的企业,可以申请登陆科技创新板。根据上述规定,所有新生力量……那些已经交付产品的公司有机会冲击科技创新板。多位律师向棱镜网英文版表示,无论威马是在国内上市还是海外上市,这场官司肯定会影响上市的进程。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五项规定,发行人正在使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者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且将影响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的,不具备发行资格。“如果威马计划在美国上市,只要原告给对方发律师函,或者向美国上市监管机构投诉,公司上市就会受阻。”一位知识产权律师告诉Prism。过去几年,因为知识产权官司导致上市受阻的案例很多,包括乔丹商标侵权案。2011年,乔丹体育公司的IPO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准。2012年2月,迈克尔·乔丹在中国法院起诉“乔丹体育”涉嫌侵犯其姓名权,严重影响了乔丹体育公司的IPO进程,上市程序至今未能完成。2017年,路演前夕,单车共享第一股永安行公司因为一个自然人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不得不决定暂停股票发行。新势力被逼到绝路的官司,让造车新旧势力的矛盾更加公开化。在内部信中,沈晖表示“不惧怕旧势力的挑战”,威马指责吉利汽车滥用诉讼权利,“意图通过污名化打压新兴企业”所谓新势力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大概是指2015年前后涌现的大量初创公司。他们纷纷抛弃传统燃油车技术路线,而是以电动化、自动驾驶、用户体验为卖点。最典型的是蔚来、小鹏和魏玛。起初这些公司被投资人寄予厚望,头部公司融资不低于100亿元。当这些公司在2018年开始逐步交付新车时,他们遭遇了中国汽车行业28年来的首次销量负增长。年初以来,接连出现“停工”、“欠薪”、“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丑闻,部分公司多次跳票,导致量产延迟。即使是蔚来汽车这样的“头号种子”,上市以来也是巨亏。显然,小康“旧势力”不容小觑。账面实力方面,成立22年的吉利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2010年成功收购沃尔沃。2018年,吉利汽车销量超过150万辆,营收超过1000亿元,净利润达到125.5亿元。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所有主流车企都希望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作为自主品牌的第一兄弟,吉利雄心勃勃。2015年,他们提出了一个常被舆论提及的“蓝色吉利行动”,并提出了五年计划。吉利2020年产销量将达到200万辆,其中90%为新能源汽车。据Prism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吉利已在南充、义乌、杭州、成都、湘潭、湖州、宁波等地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领域,吉利近两年频频出手。2017年4月,收购LG位于南京的电池工厂,获得所有生产设备的使用权和知识产权。2018年9月,投资湖北吉利恒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动力电池。去年年底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今年年初,吉利宣布结构调整。吉利新能源作为独立子品牌,将专注于新能源市场,未来三年将陆续发布30款新能源汽车。根据之前的计划,第一个产品是……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纯电动模块化平台PMA将于2020年上市。2020年也是造车新势力的生死之年。届时,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取消,中国汽车产业将正式进入“后补贴时代”;年产30万辆的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国产Model3这条大“鲶鱼”将进入市场;不仅仅是吉利,大众、丰田等一大波传统车企都在磨刀霍霍,将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距离2020年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吉利起诉威马一案对这些新造车企业意义重大。图片来自“Unsplash”。李书福不高兴了。去年回归未果后,他一手创办的吉利汽车再次对威马汽车提起诉讼,指控对方侵犯商业秘密,索赔21亿元。该诉讼于9月17日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虽然没有公开审理,但天价索赔金额还是在微博里搜到了。这两家公司有许多交集。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操盘手之一。2015年离职前担任吉利控股副总裁,主要负责沃尔沃品牌的运营,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得力助手。除了沈晖,威马的核心高管团队中至少有四名成员在吉利担任重要职务,负责销售网络、新能源技术和财务,其中一人离职时带走了一些技术资料,这也是本案争议的焦点。李书福用了20多年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年销量百万辆的汽车帝国,网罗了数万人才。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在资本的支持下,不仅抢了“旧势力”的风头,还挖走了不少核心人才。李书福的反击是必然的。对于吉利来说,这场官司无异于一次冲击;对于成立仅四年,未能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的威马汽车来说,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在传统汽车产业负增长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引来新旧势力的觊觎,“修昔底德陷阱”如期出现。庭审材料显示,本案原告为吉利控股和吉利汽车研究院,被告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威马智慧出行、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和威马汽车温州制造有限公司,起诉事由为“侵犯商业秘密”。所谓商业秘密,是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一项特殊权利,具有不公开性、保密性和商业价值等特征。最高人民法院今年4月发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2018)》白皮书显示,该案标的高达21亿元。这一数字不仅打破了汽车行业的索赔记录,也将其置于国内知识产权诉讼领域,仅次于加多宝与王老吉的29亿元商标侵权案。由于吉利威马一案不公开审理,诉讼的具体细节不得而知。威马汽车回复Prism:“闭门审理是吉利单方面向法院申请的,威马没有与其达成共识。魏玛不承认侵权,支持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双方争议的焦点是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EX5涉嫌抄袭。根据媒体《优冠车市》的报道,EX5与吉利GX7/远景SUV在轴距等部分技术参数上高度相似,因此疑似同平台打造。据财联社报道,前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成都制造基地总经理侯海静在2016年从吉利跳槽到威马汽车时,带走了GX7的所有资料。除了侯海静,威马的很多高管都来自吉利,其中高级副总裁陆斌担任吉利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负责销售网络的整合;高级副总裁徐焕新曾在沃尔沃负责新能源技术的开发;首席财务官张然曾担任吉利控股的首席财务官和执行董事。“威马与吉利的纠纷可能是原吉利员工到威马后,针对在吉利任职期间了解到的一些技术路线或方法,提前申请了一些专利,引发了双方的纠纷。”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辉告诉棱镜网英文版。在诉讼结果出来之前,李俊辉的说法无法得到Prism官方的证实。根据企业调查中的信息,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目前拥有146项专利,约占2016年后申请量的80%。另一家被告公司威马智能出行科技目前持有435项专利,其中6项是2017年之前申请的,大部分是2017年之后获得的。侯海静现任本公司董事。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不得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款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与一般知识产权诉讼相比,商业秘密纠纷的调查取证难度更大。按照法律要求,吉利需要证明商业秘密的客观存在、威马汽车的侵权行为、实际损失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侵犯商业秘密如何赔偿?《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规定,赔偿数额按照被侵权人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上述方法确定赔偿金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金额。此外,“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情节,判决权利人赔偿500万元以下。”多位业内人士向Prism表示,根据以往案例,即使吉利胜诉,最终的赔偿金额也会远低于提出索赔的数量。阻击威马城市计划吉利诉威马在新一轮融资的关键期,正赶上对方。威马汽车今年3月宣布完成30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度、太行产业基金、线性资本等,累计融资金额达到230亿元。今年7月,沈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进行D轮融资,规模约为10亿美元。随着汽车行业衰退加剧,各种造车新势力四处找钱。在美国上市的蔚来汽车就是其中之一。今年1月,蔚来发行了6.5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5月宣布引入北京亦庄国投100亿元战略投资(截至记者发稿,尚未到账)。9月,创始人李斌和大股东腾讯分别认购了1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威马汽车也处境微妙。庭审当天,沈晖在微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威马汽车8月份投保2175辆,再次位居新势力第一,1-8月累计投保11312辆。”这个“第一”有些尴尬。威马1-8月累计销量还不如吉利帝豪一个月的销量,而沈晖去年定下的年销量目标是10万辆,现在只完成了12%。按照威马温州工厂10万辆的产能计算,今年产能利用率只有20%左右。在9月初的一封内部信中,沈晖表示将兼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并对销售公司和战略规划中心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一位汽车行业的投资人对棱镜网英文版表示,现在一级市场融资比较难,新电企会加快上市。根据研究机构Pitchbook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风险投资仅为约7.83亿美元,而2018年同期的风险投资高达60亿美元,同比减少近90%。威马并未透露上市时间表,但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暗示上市工作已经提上日程。9月11日,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工商信息变更,股东由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变更为成立仅一个月的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报纸上的报道显示,此次股权变动与威马准备上市有关,未来苏州当地政府将给予威马更为便利的上市条件。地方政府支持新生力量上市是有先例的。根据安徽省商务厅2018年底发布的公告,奇点将推进在科技创新板上市。奇点的高管也表示,他们是第一批申请科创板的企业,但“要看审批流程”。科技创新板降低了对公司持续盈利的要求。其中一条规定“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主营业务或产品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背书,市场空间较大,并已初见成效”的企业,可以申请登陆科技创新板。根据上述规定,所有新生力量……那些已经交付产品的公司有机会冲击科技创新板。多位律师向棱镜网英文版表示,无论威马是在国内上市还是海外上市,这场官司肯定会影响上市的进程。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五项规定,发行人正在使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者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且将影响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的,不具备发行资格。“如果威马计划在美国上市,只要原告给对方发律师函,或者向美国上市监管机构投诉,公司上市就会受阻。”一位知识产权律师告诉Prism。过去几年,因为知识产权官司导致上市受阻的案例很多,包括乔丹商标侵权案。2011年,乔丹体育公司的IPO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准。2012年2月,迈克尔·乔丹在中国法院起诉“乔丹体育”涉嫌侵犯其姓名权,严重影响了乔丹体育公司的IPO进程,上市程序至今未能完成。2017年,路演前夕,单车共享第一股永安行公司因为一个自然人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不得不决定暂停股票发行。新势力被逼到绝路的官司,让造车新旧势力的矛盾更加公开化。在内部信中,沈晖表示“不惧怕旧势力的挑战”,威马指责吉利汽车滥用诉讼权利,“意图通过污名化打压新兴企业”所谓新势力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大概是指2015年前后涌现的大量初创公司。他们纷纷抛弃传统燃油车技术路线,而是以电动化、自动驾驶、用户体验为卖点。最典型的是蔚来、小鹏和魏玛。起初这些公司被投资人寄予厚望,头部公司融资不低于100亿元。当这些公司在2018年开始逐步交付新车时,他们遭遇了中国汽车行业28年来的首次销量负增长。年初以来,接连出现“停工”、“欠薪”、“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丑闻,部分公司多次跳票,导致量产延迟。即使是蔚来汽车这样的“头号种子”,上市以来也是巨亏。显然,小康“旧势力”不容小觑。账面实力方面,成立22年的吉利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之一,2010年成功收购沃尔沃。2018年,吉利汽车销量超过150万辆,营收超过1000亿元,净利润达到125.5亿元。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所有主流车企都希望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作为自主品牌的第一兄弟,吉利雄心勃勃。2015年,他们提出了一个常被舆论提及的“蓝色吉利行动”,并提出了五年计划。吉利2020年产销量将达到200万辆,其中90%为新能源汽车。据Prism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吉利已在南充、义乌、杭州、成都、湘潭、湖州、宁波等地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领域,吉利近两年频频出手。2017年4月,收购LG位于南京的电池工厂,获得所有生产设备的使用权和知识产权。2018年9月,投资湖北吉利恒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动力电池。去年年底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今年年初,吉利宣布结构调整。吉利新能源作为独立子品牌,将专注于新能源市场,未来三年将陆续发布30款新能源汽车。根据之前的计划,第一个产品是……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纯电动模块化平台PMA将于2020年上市。2020年也是造车新势力的生死之年。届时,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取消,中国汽车产业将正式进入“后补贴时代”;年产30万辆的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国产Model3这条大“鲶鱼”将进入市场;不仅仅是吉利,大众、丰田等一大波传统车企都在磨刀霍霍,将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距离2020年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吉利起诉威马一案对这些新造车企业意义重大。
时间回到10个月前,当我和我的小公主还只能隔着她妈妈的肚皮互动时,我就已经在谋划着再买一台大车了。没办法,A3实在是太小了,作为家里唯一一台车,实在是有些勉强。
1900/1/1 0:00:00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2019年第8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共包含246款车型。其中,磷酸铁锂电池配套车型169款,占比达69。
1900/1/1 0:00:00在新造车企业发展初期,“钱”无疑是其生存的最关键因素,在中国兴起数量超过百家的新造车企业比拼的第一步正是融资能力。但有了钱之后,如何把钱“花好”是决定其能走多远的关键。
1900/1/1 0:00:00“不敢买”、“二手市场太不成熟”、“买了就相当于砸手里了,卖不出去”,成为多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二手车时的顾虑。
1900/1/1 0:00:00随着标的估值暴增、兼并购难度增大、标的企业竞争力下滑、对失败概率高等风险的出现,跨界企业资本退潮之后徒留一地鸡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带动下,近年来无数企业跨界而来,企图一起啃下锂电这个香饽饽。
1900/1/1 0:00:00电动车到底有多烧钱?如果拿蔚来来说的话,它总共投资已经超过400亿人民币了,而且目前这个架势似乎还是有点钱不够用的意思。但是,这跟一些传统汽车大厂相比,依然是小打小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