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自主车企出口遇阻 新能源车撬欧美市场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伊朗这个年汽车产销量不足200万辆的国家,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品牌出口的重要市场,也是江淮、奇瑞等自主品牌最大的海外市场。包括奔腾、华晨、比亚迪、长安、奇瑞、东风、吉利、海马、哈弗、江淮、力帆、名爵和众泰在内的车企都依靠本土企业进行本地化生产和销售。受美国对伊朗制裁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对伊朗市场“出口为零”,这可能会进一步拖累2019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降至100万辆以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出口将下降约5%。2018年,我国汽车出口104万辆,同比增长16.82%。除了伊朗市场出口为零,在俄罗斯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车企的出口量也下降了37.4%。如何进入主流市场?以奇瑞、江淮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在上个世纪末开始了“第一次征程”,但时至今日,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仍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前10位的国家分别是伊朗、墨西哥、智利、美国、厄瓜多尔、泰国、埃及、巴西、秘鲁和俄罗斯;今年上半年,伊朗市场为零,墨西哥和加勒比海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市场。因为伊朗和俄罗斯市场的波动,上半年包括奇瑞在内的车企出口量快速下滑,其中奇瑞汽车出口量下滑28%,仅为4.86万辆。同期前十大出口企业中,北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集团、江淮集团、中国重汽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4.12%、11.79%、16.43%、38.41%、5.27%。中国汽车出口量自2012年首次突破百万辆后,几年来一直在百万辆以下波动,最终在2018年再次达到百万辆的水平,但随后有所下降。揭示了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还比较欠缺。一方面,商用车占百万辆出口数据的30%以上,其中乘用车不到70%。70万辆以下的乘用车中,也有在中国生产的跨国车企海外出口,如上汽通用、沃尔沃在中国制造的出口车型;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中国品牌20多年来仍未能从中东、拉美等市场进入更主流的欧美市场。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披露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美汽车出口达到14829辆,但除了部分新能源客车外,其余多由合资品牌汽车贡献。“全球化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唯一出路。自主品牌汽车如果一味依赖国内市场,不走出去,在国际上没有影响力,20多年的红利就白费了。”长城汽车董事长、WEY品牌创始人魏建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但如何进入海外主流市场,是多年来自主车企难以全面解决的问题。新能源能成为跳板吗?在传统市场,为了与大众、丰田等车企正面竞争,中国品牌目前缺乏实力和布局。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或许能有所突破。受“柴油门”事件影响,欧洲汽车市场的节能趋势开始向电动汽车倾斜。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起的5年内将电动汽车补贴提高一半,从目前的3000欧元提高到4500欧元,价格超过4万欧元的汽车补贴将提高到5000欧元。SAIC副总工程师、SAIC技术中心副主任、上海捷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军告诉记者,欧洲市场现有的新能源,尤其是插电式汽车,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很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实是在现有DCT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动力上有比较优势,但乘坐舒适性不是特别好;二是欧洲市场售价3-4万欧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状态下续航里程只有40公里左右;第三,欧洲地域辽阔,国家众多,收费公司众多,以至于收费标准不统一。SAIC试图用新能源汽车敲开欧洲市场的大门,希望通过技术和系统的发挥,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在当地站稳脚跟。今年3月刚刚在国内上市的纯电动MG EZS,从7月开始已经在英国、荷兰、挪威等国家上市。广州车展上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SUV < SUV MG eHS也将在欧洲市场正式上市。朱军表示,MG eHS自主研发的全新10速EDU第二代智能电驱变速箱诞生于全新的电驱平台。与上述采用DCT技术改装的车型相比,在乘坐舒适性和节能性方面具有优势;此外,这款车的纯续航可达75km,几乎是同价位区间续航的两倍;第三,前期因为纯电动MG EZS要进入欧洲,SAIC在欧洲国际展会进行路测,对所有充电桩进行调查,通过自主研发的通信模块完成当地多元化基础设施的适配。充电桩在欧洲整体的适配率可以达到95%,在英国可以达到100%,而同期大众的新能源车基本可以保证75%的充电适配。除了SAIC,吉利的领克和长城的WEY也试图撬动欧洲新能源市场。吉利领克的新能源汽车预计将于2020年登陆荷兰阿姆斯特丹,并逐步在欧洲市场推广。WEY还计划在2021年进军欧洲。除了这些公司之外,比亚迪、宇通等客车制造商都已进入欧洲新能源市场。在整体出口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出口正在加速。2018年,中国出口新能源汽车10206辆,同比增长130.7%;其中,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出口4571辆,同比增长427.8%。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车企都能被新能源车在欧洲主流市场认可。一方面,在全球所有市场中,欧洲标准在材料和环保方面是最严格的。其次,欧美汽车市场高度成熟,竞争激烈,对售前售后服务的要求也极高。如果中国汽车企业仍然以出口贸易的心态来应对,不仅难以在市场上生存,还会影响中国制造的声誉。朱军告诉记者,欧洲很多经销商之前都没有销售过新能源汽车,所以他们在零配件维护和电池技术方面的经验其实非常缺乏。要在当地市场销售,需要整车厂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和售后资源作为支撑,而这只有拥有自主技术能力的企业才能做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实力。新能源将承担SAIC全面进军海外市场的重任。SAIC总裁王晓秋曾明确表示,“未来整个海外战略将从电动汽车开始”。SAIC为其海外市场制定了两个“三年计划”。第一个三年计划是到2022年达到50-60万的规模。第二个三年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达到100万的规模。进入欧洲后,利用东京奥运会的机会,SAIC正计划进入日本,丰田等日本汽车公司的腹地。伊朗这个年汽车产销量不足200万辆的国家,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品牌出口的重要市场,也是江淮、奇瑞等自主品牌最大的海外市场。包括奔腾、华晨、比亚迪、长安、奇瑞、东风、吉利、海马、哈弗、江淮、力帆、名爵和众泰在内的车企都依靠本土企业进行本地化生产和销售。受美国对伊朗制裁影响,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对伊朗市场“出口为零”,这可能会进一步拖累2019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降至100万辆以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出口将下降约5%。2018年,我国汽车出口104万辆,同比增长16.82%。除了伊朗市场出口为零,在俄罗斯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车企的出口量也下降了37.4%。如何进入主流市场?以奇瑞、江淮为代表的中国车企,在上个世纪末开始了“第一次征程”,但时至今日,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仍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产品出口前10位的国家分别是伊朗、墨西哥、智利、美国、厄瓜多尔、泰国、埃及、巴西、秘鲁和俄罗斯;今年上半年,伊朗市场为零,墨西哥和加勒比海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市场。因为伊朗和俄罗斯市场的波动,上半年包括奇瑞在内的车企出口量快速下滑,其中奇瑞汽车出口量下滑28%,仅为4.86万辆。同期前十大出口企业中,北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集团、江淮集团、中国重汽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4.12%、11.79%、16.43%、38.41%、5.27%。中国汽车出口量自2012年首次突破百万辆后,几年来一直在百万辆以下波动,最终在2018年再次达到百万辆的水平,但随后有所下降。揭示了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还比较欠缺。一方面,商用车占百万辆出口数据的30%以上,其中乘用车不到70%。70万辆以下的乘用车中,也有在中国生产的跨国车企海外出口,如上汽通用、沃尔沃在中国制造的出口车型;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中国品牌20多年来仍未能从中东、拉美等市场进入更主流的欧美市场。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披露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对美汽车出口达到14829辆,但除了部分新能源客车外,其余多由合资品牌汽车贡献。“全球化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唯一出路。自主品牌汽车如果一味依赖国内市场,不走出去,在国际上没有影响力,20多年的红利就白费了。”长城汽车董事长、WEY品牌创始人魏建军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但如何进入海外主流市场,是多年来自主车企难以全面解决的问题。新能源能成为跳板吗?在传统市场,为了与大众、丰田等车企正面竞争,中国品牌目前缺乏实力和布局。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或许能有所突破。受“柴油门”事件影响,欧洲汽车市场的节能趋势开始向电动汽车倾斜。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起的5年内将电动汽车补贴提高一半,从目前的3000欧元提高到4500欧元,价格超过4万欧元的汽车补贴将提高到5000欧元。SAIC副总工程师、SAIC技术中心副主任、上海捷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军告诉记者,欧洲市场现有的新能源,尤其是插电式汽车,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很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其实是在现有DCT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动力上有比较优势,但乘坐舒适性不是特别好;二是欧洲市场售价3-4万欧元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状态下续航里程只有40公里左右;第三,欧洲地域辽阔,国家众多,收费公司众多,以至于收费标准不统一。SAIC试图用新能源汽车敲开欧洲市场的大门,希望通过技术和系统的发挥,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在当地站稳脚跟。今年3月刚刚在国内上市的纯电动MG EZS,从7月开始已经在英国、荷兰、挪威等国家上市。广州车展上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SUV < SUV MG eHS也将在欧洲市场正式上市。朱军表示,MG eHS自主研发的全新10速EDU第二代智能电驱变速箱诞生于全新的电驱平台。与上述采用DCT技术改装的车型相比,在乘坐舒适性和节能性方面具有优势;此外,这款车的纯续航可达75km,几乎是同价位区间续航的两倍;第三,前期因为纯电动MG EZS要进入欧洲,SAIC在欧洲国际展会进行路测,对所有充电桩进行调查,通过自主研发的通信模块完成当地多元化基础设施的适配。充电桩在欧洲整体的适配率可以达到95%,在英国可以达到100%,而同期大众的新能源车基本可以保证75%的充电适配。除了SAIC,吉利的领克和长城的WEY也试图撬动欧洲新能源市场。吉利领克的新能源汽车预计将于2020年登陆荷兰阿姆斯特丹,并逐步在欧洲市场推广。WEY还计划在2021年进军欧洲。除了这些公司之外,比亚迪、宇通等客车制造商都已进入欧洲新能源市场。在整体出口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出口正在加速。2018年,中国出口新能源汽车10206辆,同比增长130.7%;其中,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出口4571辆,同比增长427.8%。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车企都能被新能源车在欧洲主流市场认可。一方面,在全球所有市场中,欧洲标准在材料和环保方面是最严格的。其次,欧美汽车市场高度成熟,竞争激烈,对售前售后服务的要求也极高。如果中国汽车企业仍然以出口贸易的心态来应对,不仅难以在市场上生存,还会影响中国制造的声誉。朱军告诉记者,欧洲很多经销商之前都没有销售过新能源汽车,所以他们在零配件维护和电池技术方面的经验其实非常缺乏。要在当地市场销售,需要整车厂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和售后资源作为支撑,而这只有拥有自主技术能力的企业才能做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实力。新能源将承担SAIC全面进军海外市场的重任。SAIC总裁王晓秋曾明确表示,“未来整个海外战略将从电动汽车开始”。SAIC为其海外市场制定了两个“三年计划”。第一个三年计划是到2022年达到50-60万的规模。第二个三年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年达到100万的规模。进入欧洲后,利用东京奥运会的机会,SAIC正计划进入日本,丰田等日本汽车公司的腹地。

标签:奇瑞名爵江淮比亚迪长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Taycan与99X Electric如何演绎保时捷的纯电基因

现年45岁的施茂霖(DanielSchmollinger)已经在保时捷工作了15年,他于2019年3月1日被正式任命为保时捷中国市场副总裁。

1900/1/1 0:00:00
新能源销量注水?私人用户仅占一半!

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很值得一提,是关于新能源上险量的分享,先把这组数据摆上。保监会交强险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10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险量为713万辆。

1900/1/1 0:00:00
大冬天用车难 威马汽车遭首批车主吐槽

随着全国各地气候显著下降,冬天正越来越近。对于有车一族而言,在寒冷的冬季可以躲在车内免遭风吹雨打。

1900/1/1 0:00:00
提振低迷销售,俄罗斯政府启动新车贷款补贴

据俄新社等外媒报道,该国政府计划在明年投入约50亿卢布(折合7830万美元)用于新车贷款补贴,以支持停滞不前的汽车销售。

1900/1/1 0:00:00
电动车失速、三缸机惹争议 谁来“解冻”车市寒冬

“从汽车产品的能源结构来看,将来中国市场的发动机一定会继续小型化,一定是二氧化碳排放越来越少。我不是说这样的趋势好或不好,但我认为它会发生。

1900/1/1 0:00:00
2030年实现L5完全自治网络 华为提出自动驾驶网络五级标准

11月28日,华为发布了《华为核心网自动驾驶网络白皮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