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的城镇职工在缴纳住房公积金。一个涉及这么多人的制度是应该废除还是应该慎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减轻企业负担?很多建议涌入,直接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也成为一大选项。这合理吗?现在可行吗?清华产业转型咨询委员会主席黄2月11日撰文建议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理由是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上世纪90年代初向新加坡学习的。现在中国的房地产早就市场化了,商业银行成了按揭贷款的主要提供者,所以住房公积金的存在意义不大。取消它可以直接降低企业和员工12%的成本。直观来看,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降低12%的成本并没有足够的依据。目前公积金缴存比例为5%~12%,选择12%上限的单位不在多数。另外,还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没有为员工缴纳公积金,所以降成本无从谈起。面对这次疫情,这些中小企业可能更容易遭受损失。我们可以从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中找到一些数据,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做一些更理性的观察和全面的分析。
谁在交公积金?年报显示,201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291.59万户,实缴职工14436.41万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城镇从业人员43419万人。也就是说,33.2%的城镇职工在缴纳住房公积金,约占三分之一。虽然比例不高,但总量还是巨大的。一个涉及这么多人的制度是应该废除还是应该慎重。哪些群体在缴纳公积金?年报显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4452.39万人缴纳公积金,占比30.84%;国有企业实缴职工公积金2928.23万人,占比20.28%;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实缴职工4449.85万人,占30.82%。可以看出,前两者占比超过50%,是缴纳公积金的主力军。在贡献80%就业的民营经济中,缴纳公积金的比例较低。这也能反映出对经营成本敏感的民营企业,为员工缴纳公积金并不积极。谁交的公积金高?201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为21054.65亿元。按照1.44亿的缴费人数,平均每人一年缴费14584元,一个月大概1215元。有观点认为,全国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缴纳的公积金差距巨大,造成了新的不公平。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往往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高,而一些民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等因素,缴存比例较低,额度较小。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按照规定,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可以在5%-12%之间选择。一些经营效率高的国企或事业单位可能会选择较高的比例,而竞争性行业的私企可能会选择较低的比例。曾经广州、深圳等地实行过住房公积金最高20%的缴存比例,缴存基数原则上是3倍,经济效益好的单位缴存基数上限可以达到5倍。但自2016年起,上述政策被叫停。因为个人公积金缴存额与工资直接挂钩,高收入群体显然受益更多。但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各地的人均存款并不完全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更多的是与当地的存款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有关。比如2016年,西藏人均缴存2.77万元成为全国人均住房公积金最高的地区,而上海、广东当年均未进入前十。西藏自治区住房公积金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26万人)和缴存额(71.9亿元)分别增长8%和36%。有偿从业人员构成:按单位性质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占79%,国有企业占18%,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占3%。再来看新疆,2016年人均存款19100元,排名第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公积金2016年度报告》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缴存职工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占53.38%,国有企业占31.03%。账上五万亿?有人认为公积金有5万多亿的存款余额,整体利用率低。这一观点认为:“截至2018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4.59万亿元,提取总额87964.89亿元。算下来,公积金使用比例只有60%,扣除提取总额后的存款余额为57934.88亿元,利率只有1.5%左右,是2018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余额的5万多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存款余额并不都在账户里,有大量资金是作为公积金贷款发放的。《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9845.78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贷款余额46.11亿元,国债余额19.71亿元;扣除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贷款余额和国债余额后,资金余额为8023.28亿元。存款总额高达14.59万亿元,资金余额只有8023.28亿元。这样的利用率不高吗?而且由于部分省份房地产市场活跃,当年发放的公积金贷款总额已经超过当年缴存额,也就是“入不敷出”。2018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有15个省份的个人住房贷款率超过了相关部门设定的85%的警戒线。在这些超预警省市中,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主,天津、安徽、重庆位列个人住房贷款率超过99%的前三。是房价太高还是公积金贷款额度太低?相信很多城市的公积金贷款门槛高,额度低,也让很多人直接选择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使用率低。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比如北京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是120万元,普通商品房总价远高于此。需要使用公积金贷款就意味着要多付首付,而且使用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组合的流程比较复杂,经常被卖方拒绝。《年报》显示,2018年,贷款职工支持的住房面积为2.87亿平方米,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19.42%。2018年末,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市场份额为16.19%,确实远低于商业贷款。但公积金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涨幅较高。第一财经记者通过梳理近10年的数据发现,我国商品房均价逐年稳步上升。从2009年到2019年,没有出现过年度下降,10年翻了一番。公积金贷款额度还能进一步提高吗?答案是不太可能。2018年末,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为86.04%(指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与住房公积金存款余额之比)。也就是说,100元已经贷出到账户里的86元,账户里只剩下14元。在这种情况下,明显不可能大幅提高贷款额度。连一些个贷利率高的城市都没钱放贷,怎么能要求提高贷款额度呢?现有的好处和取消的隐忧虽然高房价导致公积金贷款使用率低,但是公积金贷款一旦可以使用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节省利息。年报显示,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比同期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基准利率低1.65~2个百分点。2018年发放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可为贷款职工节省利息支出2019.98亿元,平均每笔贷款利息支出8万元。此外,不同于养老、医疗等社保公共账户的管理方式,个人和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是真正的“私房钱”,归所有人所有。当然,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缴存制度不完善、城市间融资困难、资金提取、使用、保值增值渠道狭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等。但毕竟是“私房钱”,在每个缴费人的个人账户里。虽然用途有限,但迟早可以被个人使用。此外,相关部门一直在扩大其用途,简化流程。有人认为既然用起来不方便,干脆取消公积金制度。取消后发生了什么?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住房公积金的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个人工资中扣除一部分,二是缴纳……我由单位分开。一旦取消,公积金将不再从员工工资中税前扣除,这意味着个人需要对这部分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更重要的是,取消公积金制度后,单位不再需要被强制匹配费用。对于企业来说,自然是降低了人力成本,然后增加了一些利润,但也意味着员工个人的收入消失了。至于企业能否将这部分利润回馈给员工,还有待进一步观察。33.2%的城镇职工在缴纳住房公积金。一个涉及这么多人的制度是应该废除还是应该慎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减轻企业负担?很多建议涌入,直接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也成为一大选项。这合理吗?现在可行吗?清华产业转型咨询委员会主席黄2月11日撰文建议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理由是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上世纪90年代初向新加坡学习的。现在中国的房地产早就市场化了,商业银行成了按揭贷款的主要提供者,所以住房公积金的存在意义不大。取消它可以直接降低企业和员工12%的成本。直观来看,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降低12%的成本并没有足够的依据。目前公积金缴存比例为5%~12%,选择12%上限的单位不在多数。另外,还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没有为员工缴纳公积金,所以降成本无从谈起。面对这次疫情,这些中小企业可能更容易遭受损失。我们可以从住建部、财政部、央行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中找到一些数据,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做一些更理性的观察和全面的分析。
谁在交公积金?年报显示,201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291.59万户,实缴职工14436.41万人。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城镇从业人员43419万人。也就是说,33.2%的城镇职工在缴纳住房公积金,约占三分之一。虽然比例不高,但总量还是巨大的。一个涉及这么多人的制度是应该废除还是应该慎重。哪些群体在缴纳公积金?年报显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4452.39万人缴纳公积金,占比30.84%;国有企业实缴职工公积金2928.23万人,占比20.28%;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实缴职工4449.85万人,占30.82%。可以看出,前两者占比超过50%,是缴纳公积金的主力军。在贡献80%就业的民营经济中,缴纳公积金的比例较低。这也能反映出对经营成本敏感的民营企业,为员工缴纳公积金并不积极。谁交的公积金高?2018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额为21054.65亿元。按照1.44亿的缴费人数,平均每人一年缴费14584元,一个月大概1215元。有观点认为,全国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缴纳的公积金差距巨大,造成了新的不公平。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往往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高,而一些民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等因素,缴存比例较低,额度较小。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按照规定,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可以在5%-12%之间选择。一些经营效率高的国企或事业单位可能会选择较高的比例,而竞争性行业的私企可能会选择较低的比例。曾经广州、深圳等地实行过住房公积金最高20%的缴存比例,缴存基数原则上是3倍,经济效益好的单位缴存基数上限可以达到5倍。但自2016年起,上述政策被叫停。因为个人公积金缴存额与工资直接挂钩,高收入群体显然受益更多。但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各地的人均存款并不完全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更多的是与当地的存款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有关。比如2016年,西藏人均缴存2.77万元成为全国人均住房公积金最高的地区,而上海、广东当年均未进入前十。西藏自治区住房公积金2016年年报显示,2016年,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26万人)和缴存额(71.9亿元)分别增长8%和36%。有偿从业人员构成:按单位性质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占79%,国有企业占18%,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占3%。再来看新疆,2016年人均存款19100元,排名第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公积金2016年度报告》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缴存职工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占53.38%,国有企业占31.03%。账上五万亿?有人认为公积金有5万多亿的存款余额,整体利用率低。这一观点认为:“截至2018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14.59万亿元,提取总额87964.89亿元。算下来,公积金使用比例只有60%,扣除提取总额后的存款余额为57934.88亿元,利率只有1.5%左右,是2018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余额的5万多亿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存款余额并不都在账户里,有大量资金是作为公积金贷款发放的。《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49845.78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贷款余额46.11亿元,国债余额19.71亿元;扣除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贷款余额和国债余额后,资金余额为8023.28亿元。存款总额高达14.59万亿元,资金余额只有8023.28亿元。这样的利用率不高吗?而且由于部分省份房地产市场活跃,当年发放的公积金贷款总额已经超过当年缴存额,也就是“入不敷出”。2018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有15个省份的个人住房贷款率超过了相关部门设定的85%的警戒线。在这些超预警省市中,以东部发达地区为主,天津、安徽、重庆位列个人住房贷款率超过99%的前三。是房价太高还是公积金贷款额度太低?相信很多城市的公积金贷款门槛高,额度低,也让很多人直接选择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使用率低。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比如北京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是120万元,普通商品房总价远高于此。需要使用公积金贷款就意味着要多付首付,而且使用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组合的流程比较复杂,经常被卖方拒绝。《年报》显示,2018年,贷款职工支持的住房面积为2.87亿平方米,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19.42%。2018年末,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市场份额为16.19%,确实远低于商业贷款。但公积金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涨幅较高。第一财经记者通过梳理近10年的数据发现,我国商品房均价逐年稳步上升。从2009年到2019年,没有出现过年度下降,10年翻了一番。公积金贷款额度还能进一步提高吗?答案是不太可能。2018年末,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为86.04%(指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与住房公积金存款余额之比)。也就是说,100元已经贷出到账户里的86元,账户里只剩下14元。在这种情况下,明显不可能大幅提高贷款额度。连一些个贷利率高的城市都没钱放贷,怎么能要求提高贷款额度呢?现有的好处和取消的隐忧虽然高房价导致公积金贷款使用率低,但是公积金贷款一旦可以使用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节省利息。年报显示,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比同期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基准利率低1.65~2个百分点。2018年发放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可为贷款职工节省利息支出2019.98亿元,平均每笔贷款利息支出8万元。此外,不同于养老、医疗等社保公共账户的管理方式,个人和单位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是真正的“私房钱”,归所有人所有。当然,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缴存制度不完善、城市间融资困难、资金提取、使用、保值增值渠道狭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等。但毕竟是“私房钱”,在每个缴费人的个人账户里。虽然用途有限,但迟早可以被个人使用。此外,相关部门一直在扩大其用途,简化流程。有人认为既然用起来不方便,干脆取消公积金制度。取消后发生了什么?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住房公积金的来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个人工资中扣除一部分,二是缴纳……我由单位分开。一旦取消,公积金将不再从员工工资中税前扣除,这意味着个人需要对这部分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更重要的是,取消公积金制度后,单位不再需要被强制匹配费用。对于企业来说,自然是降低了人力成本,然后增加了一些利润,但也意味着员工个人的收入消失了。至于企业能否将这部分利润回馈给员工,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最近几年来本就艰难度日的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难关。在此当口,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1900/1/1 0:00:00上世纪90年代,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初衷是为提高职工家庭解决自住房的能力。
1900/1/1 0:00:00新冠病疫情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构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影响。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
1900/1/1 0:00:00黄奇帆建议取消人大住房公积金2月10日,在警惕疫情进一步扩散的同时,许多企业也按照规定开始复工、复产。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候,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依然困难重重。一是疫情防控所导致的工人极度短缺。
1900/1/1 0:00:00近年来,不只是黄奇帆提出废除住房公积金制度,先后有不少人提出过类似观点,且全社会对废除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呼声也相当之高。
1900/1/1 0:00:00不曾料想,2020年车市会以一场战“疫”而开局。战疫如战场新型冠状病疫情的发生,对各行各业,包括我们身处的汽车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