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贾康:认同黄奇帆涉公积金改革的最小一揽子配套思路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随着2月10日全国各地复工,新冠肺炎防控开始进入新阶段。目前,在进一步防控感染的同时,防疫战也开始进入有序复产阶段。目前看来,这场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远远大于“非典”。2003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增速比前两个季度低1.5个百分点;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对投资和外贸的影响不大;受人口红利和入世的双重利好影响,“非典”的出现并没有打断当时经济的上升趋势。但这次疫情不同,它的范围远远超出了“非典”,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经济活跃、发达的省市。从持续时间来看,以武汉为核心的“新冠肺炎”很可能比以广州为核心的“非典”更长。

"/>

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增速下行、转型艰难的关键时期。疫情会导致消费压力,投资不振,财政收入更差。疫情爆发后,随着武汉的关闭和全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的启动,原本预计超过4.5亿人次旅游消费的“春节黄金周”成为“全国防疫周”,导致酒店、宾馆、电影院等消费大幅下降,给大量中小企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中国旅游业对GDP的贡献已达11%左右,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超过1亿人。如果这次严厉打击,一方面会拖累整体就业形势,对全社会的就业形势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也会对近年来供给侧改革培育的“高质量供给”产生影响,有利于促进高质量消费。一旦疫情过去,这些供给就跟不上,也不利于重启经济周期。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如果不采取稳定控制措施,大量中小制造企业将会遇到经营困难。更重要的是,一些更脆弱的制造业的工业生态很可能遭到破坏,导致更长期的负面影响。物流中断和疾病控制措施导致的工业和供应链中断的影响远大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一旦被打乱,就形成了转移替代,有些行业失去了30年的制造业基础,很难再找回来。因此,我们必须像重视疫情本身一样,高度重视保护产业生态、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小企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克服困难。采取综合措施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虽然这次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但对制造业、广大中小企业以及短期内经济交易活动整体水平的影响不容忽视。要综合施策,稳定经济增长基本面,力争全年经济增速稳定在5%左右。首先是管理人员流动(集中和隔离所有确诊、疑似和密切接触者),同时确保后勤畅通。目前,一些地方已经采取了一些严格的措施,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疫情的蔓延,但要注意不要走极端。不允许轻易断开、切断航班,甚至“关闭”城市,影响国民经济的物流大动脉。“如果包括钢铁、化工、电力、装备制造、轻工电子在内的整个工业制造业的原材料、零部件、产品的销售跟不上物流的步伐,不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对整个上下游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二是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由于今年情况特殊,可以打破财政赤字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的常规限制,建议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增发1万亿元专项国债,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减免税费和对疫区转移支付。第三是采取适应财政扩张的货币政策。第二季度疫情缓解后,央行加大了购买国债的力度,并进一步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四是落实因疫情防控而延长假期的补休工作。为了补偿企业的损失,建议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延长休假实行适当补偿。员工可以选择在一年内的周末或其他节假日补班。一些地方在国务院决定延长假期的基础上,延长了几个工作日来弥补工作。第五,动员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出台中小企业救助措施。对中小企业实施全面税费减免;对因疫情停产而无法偿还贷款的中小企业,给予适当展期;继续开展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甄别和处置工作,将疫情定性为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缓冲因股市下跌而被强制平仓的风险。制造业复产复产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对策2月10日,大部分地区都有规定,但企业真正复产复产仍有难度。一个是疫情防控导致的工人极度短缺。工人返厂有很多程序,各级政府的顾虑确实可以理解。复工申请、复工培训、疫情防控、人员管控,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这确实是无奈之举;不过只要手续齐全,效率还是很快的。然而,工人们仍然无法返回。导致复工的第一个难点是封路、封村、劝返、拒入、户口、居住地、隔离时间等问题。第二是疫情导致很多行业供应链不完整。全国大部分企业都有很多外包的零部件供应商,每个人都面临着缺工、缺料、缺件等问题。这些企业位于不同城市的不同区域,政策和程序不同,生产恢复时间也不同,相互匹配难度极大。这是第二大难点!三是疫情期间企业物流运输几乎停止。除了疫情必需的物资,全国各地还设立了各种关卡,阻止供应商进入原材料和零部件,恢复生产后再运输产品;与此同时,对人员流动的限制使得市场扩张极其困难。特别是对外贸易,目前有60多个国家限制中国进入,造成巨大的市场损失。这是第三大问题!“目前,控制疫情和及时复工之间存在矛盾,我们陷入了僵局。我们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但是我们能呆多久呢?当前,国家要求企业不裁员,不正常发放工资,但企业的产品无法生产、无法生产、无法流通,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如何才能保证员工工资?我害怕疫情消失,工厂消失,社会失去造血机器。这其实比疫情本身更可怕。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除了各级政府目前采取的税收等政策外,建议加快以下改革:一是尽快落实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相关政策,快速解决制造业用工荒问题。如果3亿农民工中有2亿能在城市落户,不仅可以缓解春运压力,还可以快速补充城市劳动力,有效延长农民工的工作年龄和年工作时间,延长人口红利的机遇期。二是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上世纪90年代初借鉴新加坡的。现在,中国的房地产早已市场化,商业银行成为住房贷款的主要提供者。住房公积金的存在意义不大。取消它可以直接降低企业和员工12%的成本。三是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实行年金制度,疏通资本市场企业年金投资渠道和机制。这不仅有利于补充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也有利于形成巨大的长期资金供给,为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奠定基础。第四,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疫情会给一些“线上”行业带来重大机遇,也对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重点提高铁路货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重,尽快将铁路线延伸至各类开发区、厂矿企业,打通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疫情猛如虎,不仅害人,也危害国家的经济运行。我们必须动员起来,严密防范经济运行的风险,就像我们必须防控疫情蔓延一样。(作者是清华产业转型咨询委员会主席)

标签:北京世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严跃进:市场普遍认为取消公积金缴存的说法并不可行

经济“抗疫”到了关键时刻。近期,经济学家们纷纷就如何应对疫情对民生的冲击献计献策。

1900/1/1 0:00:00
董登新:黄奇帆击中社保制度病痛 疫情倒逼五险三金整合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针对疫情,提出“保企业”的四大对策,其中建议之一,就是他主张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

1900/1/1 0:00:00
为企业减负不能损职工利益

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最近几年来本就艰难度日的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难关。在此当口,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1900/1/1 0:00:00
北大金融学教授:我们为什么反对“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

新冠病疫情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构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影响。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

1900/1/1 0:00:00
住房公积金能取消吗 数据给出真相

332的城镇职工在缴纳住房公积金。对涉及如此数量民众的一项制度,应不应该取消还是需要慎之又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减轻企业负担?多方建议纷至沓来,直接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也成为一大选项。

1900/1/1 0:00:00
取消公积金:实则是穷人补贴富人买房

黄奇帆建议取消人大住房公积金2月10日,在警惕疫情进一步扩散的同时,许多企业也按照规定开始复工、复产。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候,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复工复产依然困难重重。一是疫情防控所导致的工人极度短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