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为企业减负不能损职工利益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很大困难。近年来,一些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在这个节骨眼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这些政策大多着眼于减轻企业税负,有的可以少交,有的可以缓交,都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几天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提出一份建议,希望取消企业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century

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呼声在市场上一直存在,只是没有进入政府的审议层面。这一次,是黄提出来的。由于其非同寻常的地位,自然引起了市场的密切关注。然而,虽然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可以在市场上得到迎合,但住房公积金并不等同于税收。后者是交给政府的,前者是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体现。将其视为企业负担,要求取消,是不可取的。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住房制度改革之初。在此之前,中国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但企业还需要负责员工的福利供给,如住房分配、医疗、养老保障等,这让企业背负了沉重的负担,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后,通过建立社保基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形成了解决住房、医疗、养老三位一体的体系。虽然企业需要承担这三项义务,但通过制度化实现了体外循环,自然有利于企业真正以“经济人”的身份加入市场。但这项改革实施以来,也遭遇了各种非议。就住房公积金制度而言,它遇到的最大非议就是穷人帮富人买房。的确,能在市场上买得起房的,通常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这些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形式上,确实是穷人在帮富人买房。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即使职工在职期间没有买房,从未使用过住房公积金,也没有丧失对其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的权利。按照规定,他退休的时候会同时提取住房公积金,职工可以把钱连同它产生的利息一起取出来。当然也有人认为,钱既然属于员工,就应该由企业直接支付给员工,由员工自由支配。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却忽略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匹配性。住房公积金采取“聚沙成塔”、“聚臂成阿丘”的方式,通过集中少量资金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需求,类似于资本市场上的共同基金。如果这个体系崩溃,最终伤害的是广大员工。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住房公积金不是企业的额外支出,而是企业支付给职工的一种劳动报酬。所以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在经营中必须付出的成本。当然,这种劳动报酬并不是以货币的形式直接支付给员工,但是对于员工来说,参加住房公积金,可以获得两方面的好处。一是一旦有购房需求,可以获得公积金支持,减轻购房时的支付压力;第二,当你退休时,你将获得丰厚的公积金回报。此时的住房公积金,大约相当于过去银行实行的“零存整取”储蓄。虽然有点强制,但最终会让员工受益。目前企业面临困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克时艰。政府要求,即使企业出于“抗击疫情”的目的暂时无法复工,仍需向员工支付工资。政府的要求体现了对员工利益的保护,即使在目前的困难时期,员工的利益也不能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是职工利益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当然不应该废除。需要警惕的是,每当市场上出现减轻企业负担的声音时,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声音总会“应运而生”。减轻企业负担不能从降低职工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应该要求政府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税收。去年,中国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减税,但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去年的减税效果大打折扣。当前更需要呼吁政府更大规模的减税以减轻企业负担,而不是降低员工利益。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8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57992亿元,年均增长1%,非税收入32390亿元,年均增长20.2%。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去年大规模减税后,国家税收仍有所增加,这说明中国企业的税负仍然不轻。通过近几年财政收入的持续高增长,我国政府积累了雄厚的财政基础,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政府实施大规模轻佻税,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不会对政府财政运行产生太大影响。周(财经评论员)疫情席卷全国,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一些举步维艰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在这个节骨眼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这些政策大多着眼于减轻企业税负,有的可以少交,有的可以缓交,都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几天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提出一份建议,希望取消企业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century

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呼声在市场上一直存在,只是没有进入政府的审议层面。这一次,是黄提出来的。由于其非同寻常的地位,自然引起了市场的密切关注。然而,虽然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可以在市场上得到迎合,但住房公积金并不等同于税收。后者是交给政府的,前者是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体现。将其视为企业负担,要求取消,是不可取的。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住房制度改革之初。在此之前,中国实行的是低工资制度,但企业还需要负责员工的福利供给,如住房分配、医疗、养老保障等,这让企业背负了沉重的负担,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后,通过建立社保基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形成了解决住房、医疗、养老三位一体的体系。虽然企业需要承担这三项义务,但通过制度化实现了体外循环,自然有利于企业真正以“经济人”的身份加入市场。然而……,这项改革实施以来,也遭遇了各种非议。就住房公积金制度而言,它遇到的最大非议就是穷人帮富人买房。的确,能在市场上买得起房的,通常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这些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形式上,确实是穷人在帮富人买房。但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即使职工在职期间没有买房,从未使用过住房公积金,也没有丧失对其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的权利。按照规定,他退休的时候会同时提取住房公积金,职工可以把钱连同它产生的利息一起取出来。当然也有人认为,钱既然属于员工,就应该由企业直接支付给员工,由员工自由支配。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却忽略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匹配性。住房公积金采取“聚沙成塔”、“聚臂成阿丘”的方式,通过集中少量资金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需求,类似于资本市场上的共同基金。如果这个体系崩溃,最终伤害的是广大员工。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住房公积金不是企业的额外支出,而是企业支付给职工的一种劳动报酬。所以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在经营中必须付出的成本。当然,这种劳动报酬并不是以货币的形式直接支付给员工,但是对于员工来说,参加住房公积金,可以获得两方面的好处。一是一旦有购房需求,可以获得公积金支持,减轻购房时的支付压力;第二,当你退休时,你将获得丰厚的公积金回报。此时的住房公积金,大约相当于过去银行实行的“零存整取”储蓄。虽然有点强制,但最终会让员工受益。目前企业面临困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克时艰。政府要求,即使企业出于“抗击疫情”的目的暂时无法复工,仍需向员工支付工资。政府的要求体现了对员工利益的保护,即使在目前的困难时期,员工的利益也不能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同样是职工利益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当然不应该废除。需要警惕的是,每当市场上出现减轻企业负担的声音时,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声音总会“应运而生”。减轻企业负担不能从降低职工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应该要求政府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税收。去年,中国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减税,但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去年的减税效果大打折扣。当前更需要呼吁政府更大规模的减税以减轻企业负担,而不是降低员工利益。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38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全国税收收入157992亿元,年均增长1%,非税收入32390亿元,年均增长20.2%。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去年大规模减税后,国家税收仍有所增加,这说明中国企业的税负仍然不轻。通过近几年财政收入的持续高增长,我国政府积累了雄厚的财政基础,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政府实施大规模轻佻税,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不会对政府财政运行产生太大影响。周(财经评论员)

标签:世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冬季夜话|沈晞:电动车只会是智能的

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遭遇拐点,迎来了至暗时刻。

1900/1/1 0:00:00
严跃进:市场普遍认为取消公积金缴存的说法并不可行

经济“抗疫”到了关键时刻。近期,经济学家们纷纷就如何应对疫情对民生的冲击献计献策。

1900/1/1 0:00:00
董登新:黄奇帆击中社保制度病痛 疫情倒逼五险三金整合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针对疫情,提出“保企业”的四大对策,其中建议之一,就是他主张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

1900/1/1 0:00:00
贾康:认同黄奇帆涉公积金改革的最小一揽子配套思路

上世纪90年代,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初衷是为提高职工家庭解决自住房的能力。

1900/1/1 0:00:00
北大金融学教授:我们为什么反对“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

新冠病疫情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构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影响。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责任。

1900/1/1 0:00:00
住房公积金能取消吗 数据给出真相

332的城镇职工在缴纳住房公积金。对涉及如此数量民众的一项制度,应不应该取消还是需要慎之又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减轻企业负担?多方建议纷至沓来,直接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也成为一大选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