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TEDA)国际论坛媒体分享会在京成功举行。新浪汽车总编辑塞布丽娜、盖世汽车CEO、中国交通报副总编辑陈琳、搜狐汽车事业部产业研究主编、EV世纪创始人兼总编辑史等出席了分享会,会议由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游家勋主持
秉承推动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宗旨,TEDA汽车论坛定位于高端智库论坛。17年来,为汽车行业提供了诸多研究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深入挖掘和传递媒体声音是TEDA汽车论坛发挥高端智库论坛引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次举办了以“汽车行业向上发展的新机遇”为主题的媒体分享会,汇聚媒体专家,共同探讨行业发展形势。
本次媒体分享会围绕“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机遇、全面开放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面向用户的营销模式、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安全、造车新势力的前景”五个话题,探讨了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路径与可能性。
主持人: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游家勋
自主品牌在差异化竞争和细分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跨界营销很重要。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跨界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地方。
希望科技公司能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视角,新的视角。
研讨会嘉宾:新浪汽车主编塞布丽娜。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规模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以规模取胜的基础上,包括品控在内的整个产业链要有向上推进的能力。
面对复杂的营销环境,企业和用户要通过社交平台和技术手段收集用户分散的信息,与用户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建立平等的对话。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是有优势的。强大的硬件制造能力和互联网的软实力相结合,将创造一种新的业态。
研讨会嘉宾:加斯帕首席执行官周晓颖。
股比开放意味着市场化经济的引入,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产品竞争。只有企业的品牌、产品、用户思维真正接地气,才能通过实力赢得应有的市场份额。
车企通过声量引导潜在客户转化到门店的传统销售模式已经逐渐被解构。车企在打造纯电动汽车时,往往会建立一个自主品牌,通过自主品牌直接连接客户,用数字技术赋能营销模式创新。
科技的发展必然导致汽车产业生态链的变化。只有软硬件结合,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利润新高。
研讨会嘉宾:中国交通报副总编辑陈琳。
交通工具的碳排放是巨大的。根据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有必要对运输设备的新能源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
商用车股比已于2020年放开。在客车和卡车领域,自主品牌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目前,卡车仍然是生产资料,价格流感……评估将给市场带来重大变化。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货车市场将对舒适性和性价比提出更高的要求,预计会有增量变化。
在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技术是提高运营车辆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的辅助技术,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讨会嘉宾:搜狐汽车事业部产业研究主编利得汇
在行业发展路径已经确定,阶段性目标已经明确的前提下,中国最大的产业优势和企业最大的杀手锏就是降本增效。在这样的背景下,现阶段的股比开放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是一个激活作用,自主品牌的爆发力会很强。
新造车企业不断涌入的根源在于,汽车的定义就是智能移动终端。每一个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企业,都有未来定义整车产品所需要的因素。谁冲向终极形态,谁就更有可能成功。
硬件和软件永远不能割裂,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耦合或兼容,才能保证良性的最终体验。
研讨会嘉宾:EV世纪创始人兼总编辑石
地方国企面临股比放开、收入减少的冲击,地方管理层的思路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即要在祝福原有企业和引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之间做出选择。
就安全性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平衡而言,这个平衡点并不容易把握。如果我们过分关注和强调安全,技术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兼顾安全性能的发展是关键。
科技公司一般都有很强的生态,这是进入造车领域的巨大优势。但是这种生态在不同的科技公司之间也是同质化的,创新不是颠覆性的。未来出圈的机会还有待观察。
通过媒体分享会的讨论,与会人员就汽车行业向上发展达成以下共识:
第一,汽车行业向上发展的核心机会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
面对新的发展阶段的一系列变化和趋势,向上发展是中国汽车工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管理层面,汽车正面临着从购买管理到使用管理的转变。未来除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的限购措施可能会取消,这将进一步刺激购车需求。在产业层面,科技变革给产业生态的发展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汽车不再是机械产品,变成了软件终端和数据终端。这就需要行业相关方针对商业业态的变化做出改变,为汽车行业的向上发展赋能。在市场层面,要开放引入竞争,增强品牌发展的动力。面对管理、行业、市场的变化,需要从上到下改变思维方式,推动行业向上发展。
第二,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下,自主品牌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我国已取消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还将于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汽车产业将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股比放开后,市场竞争环境相当激烈,自主品牌有机会,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开放意味着大量外资涌入市场,市场的固定需求将被分散。自主品牌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在开放竞争中转型创造价值。
第三,科技公司等新势力加入造车行列,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生态。
随着众多科技公司进入汽车制造领域,说明智能电动汽车是一个巨大的风口,有很多潜在的发展机会,这也将为汽车产业创造更多的生态模式,增加产业发展的活力。同时,科技公司造车将打通未来的生态链,为扩大产品品类、提供用户服务创造更多可能,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逻辑,也为汽车行业的向上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四、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之一。
市场消费的思维模式在改变,品牌推广的终极意义是创造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产品和服务。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社群和口碑推动用户深度理解品牌,深度体验产品功能。新企业采用与用户直接连接的营销模式,连接人、车、生活,让车主的主体意识更强,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同度更高。此外,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偏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体验。用户会自己运营,发展模特的口碑。汽车已经演变成一种具有社交属性的重要载体,是用户个性化的象征。在营销过程中,做产品描述,讲品牌故事,更能引起用户的共鸣。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帮助品牌向上走的关键。5月14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TEDA)国际论坛媒体分享会在京成功举行。新浪汽车总编辑塞布丽娜、盖世汽车CEO、中国交通报副总编辑陈琳、搜狐汽车事业部产业研究主编、EV世纪创始人兼总编辑史等出席了分享会,会议由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游家勋主持
秉承推动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宗旨,TEDA汽车论坛定位于高端智库论坛。17年来,为汽车行业提供了诸多研究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深入挖掘和传递媒体声音是TEDA汽车论坛发挥高端智库论坛引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次举办了以“汽车行业向上发展的新机遇”为主题的媒体分享会,汇聚媒体专家,共同探讨行业发展形势。
本次媒体分享会围绕“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机遇、全面开放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面向用户的营销模式、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安全、造车新势力的前景”五个话题,探讨了汽车产业向上发展的路径与可能性。
主持人: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游家勋
自主品牌在差异化竞争和细分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跨界营销很重要。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跨界还有很多可以尝试的地方。
希望科技公司能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视角,新的视角。
研讨会嘉宾:新浪汽车主编塞布丽娜。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规模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以规模取胜的基础上,包括品控在内的整个产业链要有向上推进的能力。
面对复杂的营销环境,企业和用户应该收集信息……通过社交平台和技术手段分散用户,与用户建立高效沟通机制,建立平等对话。
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是有优势的。强大的硬件制造能力和互联网的软实力相结合,将创造一种新的业态。
研讨会嘉宾:加斯帕首席执行官周晓颖。
股比开放意味着市场化经济的引入,市场竞争的本质是产品竞争。只有企业的品牌、产品、用户思维真正接地气,才能通过实力赢得应有的市场份额。
车企通过声量引导潜在客户转化到门店的传统销售模式已经逐渐被解构。车企在打造纯电动汽车时,往往会建立一个自主品牌,通过自主品牌直接连接客户,用数字技术赋能营销模式创新。
科技的发展必然导致汽车产业生态链的变化。只有软硬件结合,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实现利润新高。
研讨会嘉宾:中国交通报副总编辑陈琳。
交通工具的碳排放是巨大的。根据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有必要对运输设备的新能源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
商用车股比已于2020年放开。在客车和卡车领域,自主品牌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目前卡车还是生产资料,价格波动会给市场带来明显变化。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货车市场将对舒适性和性价比提出更高的要求,预计会有增量变化。
在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技术是提高运营车辆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的辅助技术,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研讨会嘉宾:搜狐汽车事业部产业研究主编利得汇
在行业发展路径已经确定,阶段性目标已经明确的前提下,中国最大的产业优势和企业最大的杀手锏就是降本增效。在这样的背景下,现阶段的股比开放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是一个激活作用,自主品牌的爆发力会很强。
新造车企业不断涌入的根源在于,汽车的定义就是智能移动终端。每一个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企业,都有未来定义整车产品所需要的因素。谁冲向终极形态,谁就更有可能成功。
硬件和软件永远不能割裂,只有在一定程度上耦合或兼容,才能保证良性的最终体验。
研讨会嘉宾:EV世纪创始人兼总编辑石
地方国企面临股比放开、收入减少的冲击,地方管理层的思路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即要在祝福原有企业和引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之间做出选择。
就安全性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平衡而言,这个平衡点并不容易把握。如果我们过分关注和强调安全,技术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兼顾安全性能的发展是关键。
科技公司一般都有很强的生态,这是进入造车领域的巨大优势。但是这种生态在不同的科技公司之间也是同质化的,创新不是颠覆性的。未来出圈的机会还有待观察。
通过媒体分享会的讨论,与会者就汽车产业的向上发展达成以下共识……ry:
第一,汽车行业向上发展的核心机会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
面对新的发展阶段的一系列变化和趋势,向上发展是中国汽车工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管理层面,汽车正面临着从购买管理到使用管理的转变。未来除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的限购措施可能会取消,这将进一步刺激购车需求。在产业层面,科技变革给产业生态的发展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汽车不再是机械产品,变成了软件终端和数据终端。这就需要行业相关方针对商业业态的变化做出改变,为汽车行业的向上发展赋能。在市场层面,要开放引入竞争,增强品牌发展的动力。面对管理、行业、市场的变化,需要从上到下改变思维方式,推动行业向上发展。
第二,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下,自主品牌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我国已取消专用汽车、新能源汽车、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还将于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汽车产业将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股比放开后,市场竞争环境相当激烈,自主品牌有机会,但压力也随之而来。开放意味着大量外资涌入市场,市场的固定需求将被分散。自主品牌需要在开放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转型,创造价值。
第三,科技公司等新势力加入造车行列,会给汽车行业带来新的生态。
随着众多科技公司进入汽车制造领域,说明智能电动汽车是一个巨大的风口,有很多潜在的发展机会,这也将为汽车产业创造更多的生态模式,增加产业发展的活力。同时,科技公司造车将打通未来的生态链,为扩大产品品类、提供用户服务创造更多可能,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逻辑,也为汽车行业的向上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四、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之一。
市场消费的思维模式在改变,品牌推广的终极意义是创造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产品和服务。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社群和口碑推动用户深度理解品牌,深度体验产品功能。新企业采用与用户直接连接的营销模式,连接人、车、生活,让车主的主体意识更强,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同度更高。此外,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偏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体验。用户会自己运营,发展模特的口碑。汽车已经演变成一种具有社交属性的重要载体,是用户个性化的象征。在营销过程中,做产品描述,讲品牌故事,更能引起用户的共鸣。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帮助品牌向上走的关键。
自上海车展维权事件开始,特斯拉如一只被迅速抛弃的小船,猛然间被丢入到充满舆论漩涡的汪洋中。口诛笔伐之下,仅参考其最近几天所展现出的信号,的确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1900/1/1 0:00:00最近一次见到何小鹏,是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小鹏汽车展台二楼的专访室内。面对几家核心媒体的轮番轰炸,前者依然保持了言简意赅却能量密度颇高的回答风格。
1900/1/1 0:00:00或许重回资本市场决心的这颗种子,这些年来一直在沃尔沃心中持续地萌芽生根。
1900/1/1 0:00:00停飞数月后,波音737MAX机型终于迎来复飞的曙光。
1900/1/1 0:00:00有句老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是什么?诚如李雪健老师所言,“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1900/1/1 0:00:00再过两天,上市交付一年多以来,位于终端市场取得不错表现的理想ONE,即将迎来最新一次的换代升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