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势力”三个字不是万能神药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Hechuang, Weilai, Tucki

作者|张坤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新燃料动力、新合资动力、新独立动力...最近各车企在营销和传播上都喜欢加上“新动力”这个形容词。似乎一个企业如果靠“新动力”这个词,就可以和自己的过去切割,展现自己的创新和与众不同。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过去,我们习惯把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企业称为造车新势力。原因是他们长期扮演了“掘墓人”的角色。它们自诞生以来,不断挑起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的争论和冲突,也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概念和认识。

久而久之,在汽车行业,新势力是否足够已经成为汽车企业创新水平的一个评价指标。如果一个车企被别人称为新生力量,那么这个车企会给人一种创新、颠覆的形象;反而给人一种保守保守的形象。

因此,许多公司故意标榜自己是新生力量的一员,尽管他们知道自己是从传统汽车公司中诞生的。新型燃料部队、新型混合部队、新型合资部队、新型独立部队...各种“某某新势力”开始出现在大家面前。

似乎在很多企业眼里,只要定语加好,大家都是新生力量;只要成为新生力量,就能在市场上呼风唤雨。

坦率地说,自从新动力这个概念产生以来,这个名词的具体属性就一直不明确。人们只是感到不解,只要是与过去不同的、创新的,都是新生力量。

但是,我们要明白,新生力量的背后,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简单来说,在商业模式、效率、技术、营销方式等方面有创新。达到了业界的预期,甚至超过了目前的平均水平;再进一步,创新能否推动行业的不断进步和迭代,像流水线制造一样改变世界企业的思维和技术?

但我们遗憾地看到,很多自称“XX新势力”、脱胎于传统车企的公司,并没有拿出更具颠覆性和创新性的举措,只是迷迷糊糊地给自己贴上了新势力的标签。

并不是说传统车企不能称为新势力。

相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汽车产品形态、制造体系、创新内涵和产业生态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单纯以造车时间和背景来定义一家车企是否属于新势力,既不准确,也不与时俱进。

目前,汽车产业的创新内涵已经大大扩展,不仅包括产品和技术,还包括产品体验、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所以,能否称之为造车新势力,不能流于表面,而应该从创新的角度来考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气质,是否是真正的创新型科技公司,是否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潮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传统色彩的企业,当然可以称之为造车的新生力量;同样,有许多曾经是制造汽车典型的新势力,它们正在慢慢变得不那么新鲜。新车不再是早期新势力所定义的,它应该有更多的外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很多企业一旦专注于电气化,就自然可以被称为新生力量。

很多企业虽然处在一个全新的轨道上,但是无论是战略层面、产品层面还是营销层面,都没有感受到本该表现出来的那种把握和准备。相反,我有一种很被动的感觉。我要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可能只能用新力量的标签来提醒大家:“我和过去不一样了。”

这些企业普遍缺乏能引起用户共鸣的记忆点、标签和故事,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摆在大家面前。只能强行给自己贴上新生力量的标签,麻痹自己。

某种程度上,传统汽车品牌所看重的所谓“新势力概念”是新势力在发展初期的生存基础,但并不是核心优势。核心优势应该是创新主题下的一套玩法和思路。如果传统车企学来学去,只是学一个新势力的上层营销理念,恐怕最终还是学走路,迷失自我。与其这样,还不如在你熟悉的赛道上讲你熟悉的东西。

更何况在消费者端,用户并不关心公司是否有新的电源标签。对于消费者来说,新势力背后的潜台词创新只是买车时的锦上添花参考,并不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可能对这个标签贴不贴没那么大感觉。Hechuang, Weilai, Tucki

作者|张坤

编辑|王新

来源|汽车预言家

新燃料动力、新合资动力、新独立动力...最近各车企在营销和传播上都喜欢加上“新动力”这个形容词。似乎一个企业如果靠“新动力”这个词,就可以和自己的过去切割,展现自己的创新和与众不同。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过去,我们习惯把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企业称为造车新势力。原因是他们长期扮演了“掘墓人”的角色。它们自诞生以来,不断挑起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的争论和冲突,也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概念和认识。

久而久之,在汽车行业,新势力是否足够已经成为汽车企业创新水平的一个评价指标。如果一个车企被别人称为新生力量,那么这个车企会给人一种创新、颠覆的形象;反而给人一种保守保守的形象。

因此,许多公司故意标榜自己是新生力量的一员,尽管他们知道自己是从传统汽车公司中诞生的。新型燃料部队、新型混合部队、新型合资部队、新型独立部队...各种“某某新势力”开始出现在大家面前。

似乎在很多企业眼里,只要定语加好,大家都是新生力量;只要成为新生力量,就能在市场上呼风唤雨。

坦率地说,自从新动力这个概念产生以来,这个名词的具体属性就一直不明确。人们只是感到不解,只要是与过去不同的、创新的,都是新生力量。

但是,我们要明白,新生力量的背后,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简单来说,在商业模式、效率、技术、营销方式等方面有创新。达到了业界的预期,甚至超过了目前的平均水平;再进一步,创新能否推动行业的不断进步和迭代,像流水线制造一样改变世界企业的思维和技术?

但我们遗憾地看到,很多自称“XX新势力”、脱胎于传统车企的公司,并没有拿出更具颠覆性和创新性的举措,只是迷迷糊糊地给自己贴上了新势力的标签。

并不是说传统车企不能称为新势力。

相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汽车产品形态、制造体系、创新内涵、产业生态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单纯以造车时间和背景来定义一家车企是否属于新势力,既不准确,也不与时俱进。

目前,汽车产业的创新内涵已经大大扩展,不仅包括产品和技术,还包括产品体验、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所以,能否称之为造车新势力,不能流于表面,而应该从创新的角度来考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气质,是否是真正的创新型科技公司,是否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潮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传统色彩的企业,当然可以称之为造车的新生力量;同样,有许多曾经是制造汽车典型的新势力,它们正在慢慢变得不那么新鲜。新车不再是早期新势力所定义的,它应该有更多的外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很多企业一旦专注于电气化,就自然可以被称为新生力量。

很多企业虽然处在一个全新的轨道上,但是无论是战略层面、产品层面还是营销层面,都没有感受到本该表现出来的那种把握和准备。相反,我有一种很被动的感觉。我要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可能只能用新力量的标签来提醒大家:“我和过去不一样了。”

这些企业普遍缺乏能引起用户共鸣的记忆点、标签和故事,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摆在大家面前。只能强行给自己贴上新生力量的标签,麻痹自己。

某种程度上,传统汽车品牌所看重的所谓“新势力概念”是新势力在发展初期的生存基础,但并不是核心优势。核心优势应该是创新主题下的一套玩法和思路。如果传统车企学来学去,只是学一个新势力的上层营销理念,恐怕最终还是学走路,迷失自我。与其这样,还不如在你熟悉的赛道上讲你熟悉的东西。

更何况在消费者端,用户并不关心公司是否有新的电源标签。对于消费者来说,新势力背后的潜台词创新只是买车时的锦上添花参考,并不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消费者可能对这个标签贴不贴没那么大感觉。

标签:合创蔚来小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4月国内动力电池榜:比亚迪打破“宁王”一家独大格局 双雄争霸赛到来

在这场疫情里,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受疫情影响,4月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的同时,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出现明显下滑。4月,国内动力电池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1900/1/1 0:00:00
吴迎秋:谁定义了新汽车时代的“1+1>2式”合作?

5月7日,极狐阿尔法SHI版正式上市了。从去年4月19日宣布华为版车型预售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400天的时间。这400天中,关于极狐与华为的议论未曾停过。

1900/1/1 0:00:00
日系车史上最大危机来袭|“电解”日系车

2018年,刚完成管理层重组的丰田章男带着六位副总裁来到静冈县,一起参观丰田佐吉纪念馆。他们参拜佛堂,在那里按下血印,立誓护丰田基业长青,从此被称为丰田“血印书七武士”。

1900/1/1 0:00:00
18万的“中国豪车” 零跑C01的定价背后

1827万的预售价格,首台电池底盘一体化车型,可能是目前市场中最便宜的“加速3X秒”俱乐部车型,零跑终于带来了自己的第四款量产车:零跑C01参数询价。

1900/1/1 0:00:00
理想ONE保值率73.3%居豪华SUV排行季军 二手车市场格局迎新变

作者田大鹏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5月6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相关月度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二手车交易量达到17585万辆,为历年最高。

1900/1/1 0:00:00
通用汽车和红帽合作开拓软件定义汽车未来

盖世汽车讯5月10日,通用汽车和开源解决方案供应商红帽公司(RedHatInc)宣布合作,以助力推进边缘软件定义车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