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狼山
新能源汽车的最终解决方案是什么?
如果问十位业内人士,他们中至少有八位可能会回答“氢燃料电池汽车”。
随着氢燃料被广泛认为是行业内理想的新能源,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推动“氢社会”的建设。
它的燃料是氢,拥有无限的资源,燃烧后只释放出水。也就是说,只要氢的制造过程足够环保,氢燃料就是一种真正的“零排放”能源,没有任何污染物。
因此,汽车公司也在考虑将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其未来发展的最终目标。从开始氢能研发的丰田、本田,到投资越来越多的现代,再到宝马、奥迪、大众、吉利等品牌纷纷进入市场,氢能汽车竞争的集结号正式吹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驾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氢能在汽车中的应用场景仍然非常有限。
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汽车协会创始主席陈清泉在8月举行的汽车驱动创新技术研讨会上分析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场景。在他看来,在小型车和短路的背景下,纯电动汽车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更高的适用性,而氢燃料电池在大中型车和更长的距离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陈院士提供的研究团队数据证实,小型车行驶距离在200公里以内时,纯电动汽车更具性价比,200公里以上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具成本效益;
大型客车相应的经济“分水岭”约为80公里。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价值观也将呈现出动态的变化。
除了经济因素外,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大型汽车更适合使用氢燃料电池的另一个原因是,电池的重量不会随着续航里程的增加而激增,增加不稳定性,并危及安全。
从这个角度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应用和推广方面的突破很可能在商用车领域。
这一趋势也可以反映在当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中。
今年1-7月,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76辆和1106辆,同比增长8.8倍和10.1倍。至于具体的车型,它们都是公交车和专用车辆。
其中,上汽大通销量最高,累计销售FCV80轻型乘用车305辆,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市场占有率为53.42%。
这可能有点模糊,毕竟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我们不关注商用车。然而,上汽大通FCV8的销量数字实际上非常有意义,其背后隐藏着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维度和方向。
因为这是中国首款商业化运营的燃料电池宽体轻型乘用车,也是中国首款采用新准入标准的燃料电池轻型乘用车车型,也是国际上首款燃料电池轻型客车车型。
换句话说,在最接近乘用车的小型商用车利基市场——轻型乘用车中,FCV8是第一个消耗氢能的产品。
在上汽大通FCV8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诸多性能优势。
这些性能优势的直接意义在于,它让消费者更直接地看到为什么氢动力汽车在未来更值得选择。
我们不会详细说明环境保护的目的。FCV80配备的35MPa氢气供应系统和高效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可以完全实现氢能无污染、低噪音、零排放的要求。
更显著的技术进步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瓶颈。
安全性和高成本一直是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上汽大通FCV8围绕这两点做了更多的尝试。
例如,安全问题。
许多人担心氢能不够安全,但在实际使用场景中,氢实际上是相对非常安全的能源之一。与乙炔、丙烷和天然气等气体相比,氢气具有它们都不具备的浮力和扩散性,难以集中;同时,氢气的爆炸能量是普通气体中最低的,仅为汽油的1/22,氢气本身的危险性远低于汽油。
然而,FCV80仍然做了大量的预防工作,在高强度氢瓶上安装了密封机构,实现了被动安全保护;
通过在乘客舱和氢瓶舱多方向安装氢气泄漏传感器和红外通信信息交换模块,实现氢气主动安全保护。
此外,整车还配备了氢气浓度实时监测保护、氢气超压保护、氢气限流保护、特殊情况下自断氢气保护、主动控制氢气泄漏保护、高压安全设计保护、碰撞安全设计保护等一系列安全配置,水安全设计保护,主系统24小时远程监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燃料电池大规模生产的氢安全风险。
即便如此,为了让消费者勇敢地成为第一个吃到氢动力螃蟹产品的人,上汽大通还为FCV80提供了5年或10万公里的免费维护和车辆保修,以及5年或20万公里的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电池堆等核心部件保修。
他们试图从技术和态度的双重角度消除消费者对氢能的安全担忧。
例如,成本和便利性问题。
尽管制氢成本仍然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但上汽大通的出发点是提供尽可能多的实用和方便的好处,至少在消费者层面是这样。
上汽大通FCV8的燃油喷射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可以在三分钟内加满。那么,NEDC的综合续航里程约为500公里,在效率方面,它与汽油车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远超纯电动车型。
与此同时,上汽大通也在推进整体加氢建设工作。
今年6月5日,中国和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全场景应用加油站——上海化工园区加氢站正式建成。这是上汽集团(600104,股吧)与上海化工园区合作建设的加氢站。
据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介绍,上海化工园区的加氢站每天可添加近2吨氢气,相当于为FCV80增加400辆氢气,运行11万公里。此外,上汽大通的计划是以上海化工园区的加氢站为母站,可以同时向上海其他加氢站供应氢气,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好落地。
可以说,作为中国车企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先驱,上汽大通能够在氢能方面达到这样的部署水平是非常罕见的。
这也是上汽集团多年技术投入的结果。事实上,上汽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最早从事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汽车企业。自2001年以来一直从事相关研发工作,目前已掌握电池、电子控制、电机等独立核心技术。已获得350项燃料电池领域相关专利,参与制定了15项燃料电池国家标准。
去年6月,上汽集团成立了上海杰氢科技有限公司,整合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人才等核心资源,加快自主核心技术研发进程,并开始向整个行业提供燃料电池相关产品和服务。
因此,目前的上汽大通FCV8能够成功上市并商业化,并不是因为它突然崛起或急于上市,而是因为18年的技术积累。
这也充分解释了为什么FCV80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中的市场份额可以高达53.42%,而且是实际的许可证数量,而不是订单数量。
更重要的是,上汽大通FCV8不仅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销量排名第一,而且在消费场景中保持了较高的使用频率。
目前,FCV80已在佛山、上海、抚顺、无锡等地实现商业运营。例如,在佛山工业园区,FCV80承担通勤责任,并为园区提供班车功能;
在上海化工园区,FCV80也被用作通勤巴士;在辽宁抚顺,FCV80在开放道路上进行商业运营,包括三条乡镇小型客运专线和一辆全县旅游包机;此外,在无锡,FCV80也正式在公共道路上运营,作为朔方机场至江阴客运站的定制路线,年运营里程为33万公里,运送约1.8万名乘客。
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罕见的公开运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截至目前,所有上汽大通FCV80的累计行驶距离已达到15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7.5圈。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现实世界“道路测试”数字。
当然,上汽大通的氢能规划不仅限于商用车。
继FCV8之后,上汽大通还在其新旗舰MPV G20的基础上推出了首款搭载氢燃料电池的国产MPV G20FC。G20FC最值得注意的优势是在国内首次应用70MPa氢气瓶供氢系统,可实现-30℃冷启动,NEDC综合运行里程可达550公里,实现世界级性能指标。
可以说,曾几何时,氢能站在能源转型的最前沿,人们以极大的热情讲述着这个故事。每天,都有大量的公司在跑腿,甚至说一些疯狂的话。直到风逐渐过去,市场回归理性并逐渐稳定下来,才是时候区分谁是真正的参与者了。
在这一点上,人们开始明白,只有销售和实践经验是不会说谎的。
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以预见,尽管燃料电池汽车仍处于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但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以及加氢站数量的增加,未来几年燃料电池汽车的数量和频率势必会大幅增加。
作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最早的受益者,上汽大通等燃料电池小众市场的隐形冠军也可能逐渐从幕后走向前沿。
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第一已经打响,谁将在未来的市场中获胜值得等待。但我相信,拥有先发优势的上汽大通可能会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周瑜打黄盖”,抱团取暖先过了冬再说不是?据外媒报道,近日,福特欧洲总裁斯图尔特罗利对德国《商报》表示,福特汽车计划在大众集团的电动汽车平台上打造第二款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2019年,被行业公认为中国ADAS驾驶辅助系统市场的量产元年,与之相伴的是国内ADAS初创企业纷纷进入量产的最后冲刺阶段。
1900/1/1 0:00:00亚马逊9月19日宣布,该公司将从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购买10万辆电动送货车。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轻型电动汽车采购订单,也是电动汽车市场普及速度加快的一个转折点。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车配套驱动电机在8月的装机量继续呈同比下降走势。根据工信部整车出厂合格证核算,2019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驱动电机装机量为74848台,环比继续下跌9,同比降幅扩大至29。
1900/1/1 0:00:00面对愈发严格的排放标准,国内外重卡电动化趋势“暗潮汹涌”。
1900/1/1 0:00:00彭博社援引两位分析师的预估称,蔚来汽车今年第二季度将亏损26亿元人民币,与一季度持平,折合每天亏损约2888万元。该公司将于9月24日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