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于5月8日在美国开幕。在主题演讲中,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和各产品线负责人解释了他们自己的人工智能、安卓、谷歌助手等产品的进展。作为会议的主题,人工智能贯穿了谷歌现有的所有产品线,包括安卓P、谷歌地图和无人驾驶汽车Waymo。Waymo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在介绍谷歌自动驾驶取得的新进展时,特别强调Waymo自动驾驶系统在使用TPU后性能提高了15倍。搭载谷歌人工智能技术的Waymo无人车具有感知物体和实时判断其他车辆动作的能力。通过机器学习,它可以预测行人或车辆过马路和闯红灯的行为,防止人和车在过路口时撞到红灯。人工智能的介入使无人驾驶的误差降低了100多倍;同时,据说无人驾驶汽车将率先登陆美国凤凰城。谷歌是第一家同时投资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在无人驾驶方面,这是Waymo首次登上谷歌I/O大会,并解释了如何通过谷歌的机器学习技术解决无人驾驶问题。Waymo表示,物体感知和运动预测将是无人驾驶技术最关键的两个方面。好车不怕多开,人工智能不怕多磨。诚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自动驾驶也在不断升级。从Level1(以下简称L1等)的辅助驾驶,到现在L3部分汽车的条件自动化,甚至到未来L5通过深度学习实现完全自动化,可以说这是无人驾驶的终极梦想,也意味着汽车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实现全自动运行。更不用说L5在未来汽车驾驶中的完全自动化,每个汽车企业的发展只有在L3级别才会很困难。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先公司,谷歌研究无人驾驶已经有8、9年的历史了。为了让Waymo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谷歌已经在道路上进行了600多万英里的测试,每天有25000辆汽车正在接受测试;
同时,它已经在该公司开发的模拟系统中行驶了50亿英里,该团队仍在探索雪天无人驾驶。如果有其他科技巨头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挑战谷歌,那么百度一定是其中之一。尽管百度在总测试巡航范围和设备技术方面不如谷歌Waymo引人注目,但它的覆盖范围很广,并不局限于乘用车。2016年,百度已经在中国芜湖实地测试了无人驾驶旅行车和公交车,并计划在五年内实地测试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系统。无人驾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辆好车永远不会浪费时间。L3级的汽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L4级的小型客车也遍地开花。5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无人小巴在校园试运营。只要微信扫码,就可以实时呼叫小巴对接站,小程序可以直接计算出小巴的准确到达时间。这款无人小巴采用L4级自动驾驶系统。小巴上没有方向盘和油门踏板。该系统可以自动观察环境,控制转向和加减速,还可以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自动驾驶。为什么校园无人小巴可以实现L4级自动驾驶,而乘用车却很难做到?仅从外部环境考虑,可能有几种可能性:首先,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过于依赖GPS进行定位。仅从国内环境来看,一方面路况复杂,另一方面GPS的发展水平是否符合无人驾驶的要求也很难说。再次,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没有完全规范,这也增加了L4级自动驾驶的危险性。最后,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速度要比校园无人小巴快得多。在不完全避开行人和克服各种恶劣环境影响的前提下,低速行驶无法保证出行效率,因此汽车的功能性将大大降低。等一下。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L4级自动驾驶势必要经历一条艰难的转型之路。这是技术问题吗?还是一个道德问题?事物的发展是先进性和蹒跚性的统一,无人驾驶在发展的道路上崎岖不平。所谓“一次成功,就会有一万块骨头”。抛开人工智能未来的自主性和黑客的入侵不谈,目前正在积极向L3级发展的无人系统,仅从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来说就令人尴尬。更不用说李彦宏酷炫的“无人”五环违规变道,也没有提到本田汽车与Waymo测试车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发生的乌龙碰撞。我相信每个人都还记得3月份发生的优步事件。一辆正在测试的优步无人驾驶SUV撞死了一名过马路的妇女。调查显示,涉事的优步无人驾驶汽车在事故发生前实际上成功识别了道路上的行人,但在识别后,决策系统决定不予理会,也没有采取车辆避让措施,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起自动驾驶汽车导致死亡的事故。如果人工智能有头脑,它可能会被问到为什么无视人类生命,但不幸的是,它还不能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否则它不会毫不犹豫地遇到它。这场运动转向了优步,优步首席执行官Dara Kosrosasi在5月10日举行的优步电梯会议上表示,优步的自动驾驶汽车将在调整后的未来几个月内回归,“将尽可能安全”。尽管人们仍然会对犯下“错误”的“孩子”感到难过,但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来看,从无人驾驶的发展过程和受众的适应过程来看,这种情况太正常了:优步事件只会加速无人驾驶的进步。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无人驾驶很难。但困难不在于驾驶汽车,而在于确保在复杂的环境中发生事故的概率低到可接受的水平。简单来说,难度不是从0到99%,而是从90%到99.9999%。汽车行业保证极端情况的可靠性,在行业价值链中占很大比例。很多时候,这不是一个科技问题,更像是一个伦理问题。具体来说,如果drivi的可靠性……
70%,自动驾驶的可靠性高达99.9%;从伦理的角度来看,人类可以接受同类30%的错误率,但不能接受机器0.1%的错误率。人可以犯错,但机器不能,这已经成为无人驾驶发展最严格的发展标准。为期三天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于5月8日在美国开幕。在主题演讲中,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和各产品线负责人解释了他们自己的人工智能、安卓、谷歌助手等产品的进展。作为会议的主题,人工智能贯穿了谷歌现有的所有产品线,包括安卓P、谷歌地图和无人驾驶汽车Waymo。Waymo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在介绍谷歌自动驾驶取得的新进展时,特别强调Waymo自动驾驶系统在使用TPU后性能提高了15倍。搭载谷歌人工智能技术的Waymo无人车具有感知物体和实时判断其他车辆动作的能力。通过机器学习,它可以预测行人或车辆过马路和闯红灯的行为,防止人和车在过路口时撞到红灯。人工智能的介入使无人驾驶的误差降低了100多倍;同时,据说无人驾驶汽车将率先登陆美国凤凰城。谷歌是第一家同时投资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在无人驾驶方面,这是Waymo首次登上谷歌I/O大会,并解释了如何通过谷歌的机器学习技术解决无人驾驶问题。Waymo表示,物体感知和运动预测将是无人驾驶技术最关键的两个方面。好车不怕多开,人工智能不怕多磨。诚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的自动驾驶也在不断升级。从Level1(以下简称L1等)的辅助驾驶,到现在L3部分汽车的条件自动化,甚至到未来L5通过深度学习实现完全自动化,可以说这是无人驾驶的终极梦想,也意味着汽车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实现全自动运行。更不用说L5在未来汽车驾驶中的完全自动化,每个汽车企业的发展只有在L3级别才会很困难。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先公司,谷歌研究无人驾驶已经有8、9年的历史了。为了让Waymo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谷歌已经在道路上进行了600多万英里的测试,每天有25000辆汽车正在接受测试;
同时,它已经在该公司开发的模拟系统中行驶了50亿英里,该团队仍在探索雪天无人驾驶。如果有其他科技巨头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挑战谷歌,那么百度一定是其中之一。尽管百度在总测试巡航范围和设备技术方面不如谷歌Waymo引人注目,但它的覆盖范围很广,并不局限于乘用车。2016年,百度已经在中国芜湖实地测试了无人驾驶旅行车和公交车,并计划在五年内实地测试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系统。无人驾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辆好车永远不会浪费时间。L3级的汽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L4级的小型客车也遍地开花。5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无人小巴在校园试运营。只要微信扫码,就可以实时呼叫小巴对接站,小程序可以直接计算出小巴的准确到达时间。这款无人小巴采用L4级自动驾驶系统。小巴上没有方向盘和油门踏板。该系统可以自动观察环境,控制转向和加减速,还可以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实现自动驾驶。为什么校园无人小巴可以实现L4级自动驾驶,而乘用车却很难做到?仅从外部环境考虑,可能有几种可能性:首先,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过于依赖GPS进行定位。仅从国内环境来看,一方面路况复杂,另一方面GPS的发展水平是否符合无人驾驶的要求也很难说。再次,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没有完全规范,这也增加了L4级自动驾驶的危险性。最后,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速度要比校园无人小巴快得多。在不完全避开行人和克服各种恶劣环境影响的前提下,低速行驶无法保证出行效率,因此汽车的功能性将大大降低。等一下。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L4级自动驾驶势必要经历一条艰难的转型之路。这是技术问题吗?还是一个道德问题?事物的发展是先进性和蹒跚性的统一,无人驾驶在发展的道路上崎岖不平。所谓“一次成功,就会有一万块骨头”。抛开人工智能未来的自主性和黑客的入侵不谈,目前正在积极向L3级发展的无人系统,仅从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来说就令人尴尬。更不用说李彦宏酷炫的“无人”五环违规变道,也没有提到本田汽车与Waymo测试车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发生的乌龙碰撞。我相信每个人都还记得3月份发生的优步事件。一辆正在测试的优步无人驾驶SUV撞死了一名过马路的妇女。调查显示,涉事的优步无人驾驶汽车在事故发生前实际上成功识别了道路上的行人,但在识别后,决策系统决定不予理会,也没有采取车辆避让措施,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起自动驾驶汽车导致死亡的事故。如果人工智能有头脑,它可能会被问到为什么无视人类生命,但不幸的是,它还不能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否则它不会毫不犹豫地遇到它。这场运动转向了优步,优步首席执行官Dara Kosrosasi在5月10日举行的优步电梯会议上表示,优步的自动驾驶汽车将在调整后的未来几个月内回归,“将尽可能安全”。尽管人们仍然会对犯下“错误”的“孩子”感到难过,但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来看,从无人驾驶的发展过程和受众的适应过程来看,这种情况太正常了:优步事件只会加速无人驾驶的进步。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无人驾驶很难。但困难不在于驾驶汽车,而在于确保在复杂的环境中发生事故的概率低到可接受的水平。简单来说,难度不是从0到99%,而是从90%到99.9999%。汽车行业保证极端情况的可靠性,在行业价值链中占很大比例。很多时候,这不是一个科技问题,更像是一个伦理问题。具体来说,如果drivi的可靠性……
70%,自动驾驶的可靠性高达99.9%;从伦理的角度来看,人类可以接受同类30%的错误率,但不能接受机器0.1%的错误率。人可以犯错,但机器不能,这已经成为无人驾驶发展最严格的发展标准。
标签:本田
不可否认,在最近一些年里,汽车圈里玩的热点之一那就是“跨界”不论是造火箭的SpaceX,还是搞搜索引擎Google或者是卖手机的苹果,都卷入了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
1900/1/1 0:00:00在造车新势力或刚刚走下PPT或奋战于量产车生产的时候,一直没有什么新闻,在新造车企业中“低调”的电咖汽车却突然宣布率先交出了第一份销量成绩单。
1900/1/1 0:00:00让我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司机老王开着一辆带有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这时道路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行人,可怕的是刹车失灵了。如果及时左转,老王的车就不会撞人;如果依旧直行,老王的车会将人撞死。
1900/1/1 0:00:00彭博近日刊文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政府,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推出大量支持政策,让百度Apollo这样由企业主导的无人驾驶平台获得巨大发展。
1900/1/1 0:00:005月17日,工信部发布了第30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拟发布新增车辆生产企业清单。
1900/1/1 0:00:005月17日上午,此前一直在业界保持低调、神秘,用心打磨技术的领骏科技,发布了国内首个具备“量产产品形态”的L4级无人车,搭载了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目标直指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量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