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特最重要的合作项目,长安福特今年遭遇了增长困境,销量持续下滑。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福特开始专注于另一个合作伙伴江铃汽车,并计划推出第二款SUV产品。8月8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正在与合作伙伴江铃汽车合作开发一款入门级SUV。这款名为Territory的新车将于2019年初上市。这是江铃福特板块继Road Shocker之后的第二款SUV产品,被舆论解读为福特加强与江铃汽车的合作。长期以来,美国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合资企业并没有选择像大众、丰田和本田这样的两家合资企业来保持同步,而是一家更倾向于商业市场,另一家更偏向于乘用车市场。作为福特汽车公司在商用车领域的合资伙伴,江铃汽车在2016年启动了商用车与乘用车相结合的战略,这标志着进军乘用车领域成为可能。事实上,江铃汽车进入乘用车市场,就在其合资项目推出首款SUV Roadbreaker之后。有分析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福特品牌刚刚成立联合营销机构,整合福特四大品牌在中国的营销渠道。因此,即使江铃福特未来想大幅进军乘用车市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与长安福特并驾齐驱的势头。长安福特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江铃福特的新款SUV将被置于一家联合营销机构,由福特分销机构进行营销。更熟悉乘用车市场的长安福特负责沟通。福特系的持续衰落作为美国体系的三巨头之一,福特汽车公司今年在中国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15年,福特在全球销售了663.5万辆汽车,中国市场贡献了86.57万辆汽车。2016年,福特在中国的销量达到94.4万辆,似乎有破百万的趋势。然而,进入2017年后,福特的销量进入了下坡路,全年销量仅为82.7万辆,同比下降14%。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7月,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的销量为45.8万辆,同比下降26%。其合资项目长安福特今年1-7月的销量超过26.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江铃汽车今年1-7月销量近15.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只有林肯品牌实现了增长,今年1-7月累计销量近2.9万辆,同比增长4%。根据最新数据,福特汽车公司7月的销量仅为57662辆,同比下降高达32%。《时代周刊》记者发现,福特今年6月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38%,这是该公司自2001年开始在中国运营以来上半年表现最差的一次。福特汽车公司的这一波衰落始于2017年至今。舆论普遍认为,福特汽车公司遭遇的寒冬是产品过时,没有新车上市也不无关系。据统计,长安福特作为其主要销售项目,已经连续28个月没有推出新车型,这导致其四款主要车型,即福克斯、福克斯、蒙迪欧和金牛座的销量下降。有分析人士指出,福特之所以没有推出新产品,只能归咎于福特自身战略的错误,误判了中国市场的发展节奏。此次福特新款SUV的问世,意味着福特也将改变其一贯的产品策略,即不再拘泥于引进福特的全球车型,而是选择与合作伙伴江铃汽车携手打造更适合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车。福特汽车公司自2008年以来一直奉行“一个福特”战略,产品的推出由福特总部统一规划。随着近两年福特新产品开发步伐的放缓,福特引入中国的新产品供应受到影响,导致其在中国的业绩跳水。福特高管表示,由于其产品中缺乏新的或经过重大重新设计的车型……
尽管如此,福特今年在中国的业务仍将面临压力。他们表示,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2018年底或2019年初。因此,福特今年的主要行动都是准备和铺路。江铃汽车需要节省更多。目前,福特在中国的SUV产品包括Wing Beat、Wing Tiger、Sharp Edge、Explorer和Road Shaker,其中Explorer是进口的,Road Shaker是江铃福特制造的,其他三款车是长安福特制造的。此次开发的产品将在江铃电机生产,产品定位在翼博和翼虎之间。福特似乎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来提振持续下滑的势头。事实上,江铃汽车需要一个乘用车市场的增长点来支撑其“商旅并举”的战略。作为一个专注于轻型卡车的商用车品牌,江铃汽车早在2010年底就推出了其首款独立SUV。尽管也有消息称,福特的首款国产SUV Maverick将在江铃汽车生产,但最终被长安福特赢得。当然,也有很多游戏结果,包括福特汽车公司、长安汽车公司(6.970,-0.04,-0.57%)和江铃汽车。然而,在长安福特陷入增长困境后,福特汽车公司意识到了“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重要性。对福特来说,押注江铃汽车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选择。福特于1995年开始与江铃进行技术合作,引进了Transit,并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持股29.96%。此后,Transit轻型车的销量连续10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成为中国高端商用车市场的领军品牌。与此同时,福特通过分享利润和收取技术转让费获得了巨额利润。巨额利润一度让江铃汽车选择自主研发,并通过陆风进入乘用车市场。然而,目前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随着商用车市场的增长,天花板出现,江铃汽车商用车市场竞争激烈。8月7日,江铃汽车公布了2018年7月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江铃汽车7月汽车销量为1.4万辆,同比下降14.1%;1-7月,累计销量15.7万辆,同比下降6.3%。江铃汽车汽车销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乘用车销量的悬崖式下降。江铃汽车7月乘用车销量仅为670辆,同比下降39.3%;1-7月,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9167辆,同比下降69%。因此,江铃汽车本身就需要一个转折点来挽救目前销量的下滑趋势。直到2010年江铃客商转战春季,江铃汽车才开始在乘用车市场发力,推出了首款驭胜SUV,标志着江铃汽车“商旅并举”战略的起步阶段;直到2016年,江铃汽车董事长邱天高正式提出“商用车齐头并进”的战略,江铃电机希望将过去在商用车上积累的研发技术和制造实力复制到乘用车领域。也许是不合时宜,江铃驭胜在上市后不久就遇到了SUV市场的增长天花板。数据显示,2016年,驭胜SUV的销量飙升了90%,但到2017年,江铃SUV的销量共计39119辆,同比下降12.6%,其中驭胜SUV销量共计29151辆,同比下滑21.94%。与此同时,江铃与福特合作的福特品牌SUV——撼路者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数据显示,自2015年上市以来,筑路车的年销量一直在中下游徘徊,从未超过10000辆的规模;2017年,越野车的年销量为9968辆;
从今年上半年的破路车销量来看,只有3205辆,同比下降70.74%。分析指出,江铃电机商业互通的问题在于没有把握好双方同时发展的程度。商用车仍然是江铃汽车的主要业务,乘用车不是其主要业务。因此,在乘用车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这体现在江铃福特的4s店既是商用车,又是乘用车。从本质上讲,商用车和乘用车的消费者是不同的群体。因此,江铃电机很难在这个维度上兼顾双方的需求。江铃汽车总裁范伟曾表示:“未来将投资100多亿元振兴驭胜品牌,驭胜品牌将独立于研发、产品和渠道,强调渠道独立。”资本对渠道独立的需求巨大,这可能是江铃汽车生产第二辆福特SUV并同意让长安福特掌握营销主动权的原因之一。通过这种方式,江铃汽车可以节省成本并获得良好的利润收入,以支持其未来的乘用车业务。作为福特最重要的合作项目,长安福特今年遭遇了增长困境,销量持续下滑。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福特开始专注于另一个合作伙伴江铃汽车,并计划推出第二款SUV产品。8月8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正在与合作伙伴江铃汽车合作开发一款入门级SUV。这款名为Territory的新车将于2019年初上市。这是江铃福特板块继Road Shocker之后的第二款SUV产品,被舆论解读为福特加强与江铃汽车的合作。长期以来,美国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合资企业并没有选择像大众、丰田和本田这样的两家合资企业来保持同步,而是一家更倾向于商业市场,另一家更偏向于乘用车市场。作为福特汽车公司在商用车领域的合资伙伴,江铃汽车在2016年启动了商用车与乘用车相结合的战略,这标志着进军乘用车领域成为可能。事实上,江铃汽车进入乘用车市场,就在其合资项目推出首款SUV Roadbreaker之后。有分析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福特品牌刚刚成立联合营销机构,整合福特四大品牌在中国的营销渠道。因此,即使江铃福特未来想大幅进军乘用车市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与长安福特并驾齐驱的势头。长安福特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江铃福特的新款SUV将被置于一家联合营销机构,由福特分销机构进行营销。更熟悉乘用车市场的长安福特负责沟通。福特系的持续衰落作为美国体系的三巨头之一,福特汽车公司今年在中国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15年,福特在全球销售了663.5万辆汽车,中国市场贡献了86.57万辆汽车。2016年,福特在中国的销量达到94.4万辆,似乎有破百万的趋势。然而,进入2017年后,福特的销量进入了下坡路,全年销量仅为82.7万辆,同比下降14%。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7月,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的销量为45.8万辆,同比下降26%。其合资项目长安福特今年1-7月的销量超过26.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江铃汽车今年1-7月销量近15.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只有林肯品牌实现了增长,今年1-7月累计销量近2.9万辆,同比增长4%。根据最新数据,福特汽车公司7月的销量仅为57662辆,同比下降高达32%。《时代周刊》记者发现,福特今年6月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38%,这是该公司自2001年开始在中国运营以来上半年表现最差的一次。福特汽车公司的这一波衰落始于2017年……
目前。舆论普遍认为,福特汽车公司遭遇的寒冬是产品过时,没有新车上市也不无关系。据统计,长安福特作为其主要销售项目,已经连续28个月没有推出新车型,这导致其四款主要车型,即福克斯、福克斯、蒙迪欧和金牛座的销量下降。有分析人士指出,福特之所以没有推出新产品,只能归咎于福特自身战略的错误,误判了中国市场的发展节奏。此次福特新款SUV的问世,意味着福特也将改变其一贯的产品策略,即不再拘泥于引进福特的全球车型,而是选择与合作伙伴江铃汽车携手打造更适合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车。福特汽车公司自2008年以来一直奉行“一个福特”战略,产品的推出由福特总部统一规划。随着近两年福特新产品开发步伐的放缓,福特引入中国的新产品供应受到影响,导致其在中国的业绩跳水。福特高管表示,由于其产品阵容中缺乏新的或经过重大重新设计的车型,福特今年在中国的业务仍将面临压力。他们表示,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2018年底或2019年初。因此,福特今年的主要行动都是准备和铺路。江铃汽车需要节省更多。目前,福特在中国的SUV产品包括Wing Beat、Wing Tiger、Sharp Edge、Explorer和Road Shaker,其中Explorer是进口的,Road Shaker是江铃福特制造的,其他三款车是长安福特制造的。此次开发的产品将在江铃电机生产,产品定位在翼博和翼虎之间。福特似乎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来提振持续下滑的势头。事实上,江铃汽车需要一个乘用车市场的增长点来支撑其“商旅并举”的战略。作为一个专注于轻型卡车的商用车品牌,江铃汽车早在2010年底就推出了其首款独立SUV。尽管也有消息称,福特的首款国产SUV Maverick将在江铃汽车生产,但最终被长安福特赢得。当然,也有很多游戏结果,包括福特汽车公司、长安汽车公司(6.970,-0.04,-0.57%)和江铃汽车。然而,在长安福特陷入增长困境后,福特汽车公司意识到了“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重要性。对福特来说,押注江铃汽车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选择。福特于1995年开始与江铃进行技术合作,引进了Transit,并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持股29.96%。此后,Transit轻型车的销量连续10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成为中国高端商用车市场的领军品牌。与此同时,福特通过分享利润和收取技术转让费获得了巨额利润。巨额利润一度让江铃汽车选择自主研发,并通过陆风进入乘用车市场。然而,目前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随着商用车市场的增长,天花板出现,江铃汽车商用车市场竞争激烈。8月7日,江铃汽车公布了2018年7月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江铃汽车7月汽车销量为1.4万辆,同比下降14.1%;1-7月,累计销量15.7万辆,同比下降6.3%。江铃汽车汽车销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乘用车销量的悬崖式下降。江铃汽车7月乘用车销量仅为670辆,同比下降39.3%;1-7月,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9167辆,同比下降69%。因此,江铃汽车本身就需要一个转折点来挽救目前销量的下滑趋势。直到2010年江铃客商转战春季,江铃汽车才开始在乘用车市场发力,推出了首款驭胜SUV,标志着江铃汽车“商旅并举”战略的起步阶段;
直到2016年,江铃汽车董事长邱天高正式提出“商用车齐头并进”的战略,江铃电机希望将过去在商用车上积累的研发技术和制造实力复制到乘用车领域。也许是不合时宜,江铃驭胜在上市后不久就遇到了SUV市场的增长天花板。数据显示,2016年,驭胜SUV的销量飙升了90%,但到2017年,江铃SUV的销量共计39119辆,同比下降12.6%,其中驭胜SUV销量共计29151辆,同比下滑21.94%。与此同时,江铃与福特合作的福特品牌SUV——撼路者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数据显示,自2015年上市以来,筑路车的年销量一直在中下游徘徊,从未超过10000辆的规模;2017年,越野车的年销量为9968辆;从今年上半年的破路车销量来看,只有3205辆,同比下降70.74%。分析指出,江铃电机商业互通的问题在于没有把握好双方同时发展的程度。商用车仍然是江铃汽车的主要业务,乘用车不是其主要业务。因此,在乘用车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这体现在江铃福特的4s店既是商用车,又是乘用车。从本质上讲,商用车和乘用车的消费者是不同的群体。因此,江铃电机很难在这个维度上兼顾双方的需求。江铃汽车总裁范伟曾表示:“未来将投资100多亿元振兴驭胜品牌,驭胜品牌将独立于研发、产品和渠道,强调渠道独立。”资本对渠道独立的需求巨大,这可能是江铃汽车生产第二辆福特SUV并同意让长安福特掌握营销主动权的原因之一。通过这种方式,江铃汽车可以节省成本并获得良好的利润收入,以支持其未来的乘用车业务。
日产汽车计划与东风集团投资约9亿美元,到2021年将在华汽车产能提高40,这是该公司用600亿元人民币合873亿美元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三巨头”战略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在采访安智汽车CEO郭健前,记者此前并未见过这位在业界以敢言著称的创业者。安智汽车坐落在苏州市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科技创业园(苏州市相城区),和郭健的第一次见面有点似曾相识。
1900/1/1 0:00:008月20日,北汽集团召开媒体沟通会,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和北汽集团诸位高层一起就北汽集团未来的企业发展路径、产品规划以及企业文化的打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1900/1/1 0:00:00根据真实事件拍摄的电影《萨利机长》,描述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被鸟撞击后双发停车,最后却成功迫降哈德逊河的英雄事迹。
1900/1/1 0:00:00美国原始设备制造商协会在7月26日到8月8日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22个受访供应商中有18个相信,特斯拉已成为他们的财务风险来源,还有8个供应商担心特斯拉会申请破产。
1900/1/1 0:00:00“之所以坚持自主创新,坚持把所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为了在未来,在我们所涉及到的领域,比亚迪能够随时进行高效的创新集成,达到11gt2,111gt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