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 菲亚特会否步其后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随着长安汽车宣布以1元人民币收购日本铃木和铃木中国分别持有的长安铃木40%和10%的股权,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得到证实。

Jeep, Volkswagen, jianghuai, Chang' an,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铃木并不是第一个在汽车市场的激烈淘汰中退出中国的外国品牌。此前,通用旗下的欧宝品牌已经正式退出中国,大众旗下的SEAT也在中国市场留下了“两进两出”的故事,并准备借用江淮的合资项目“三进宫”。韩国品牌双龙汽车被上汽收购失败后,与中国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合作多年,也上演了进退两难的局面。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以下简称“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旗下菲亚特品牌在中国的命运也备受关注。去年7月,菲亚特在中国的销量刚刚超过100辆。今年6月1日,时任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首席执行官的马尔乔在出席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投资者大会时宣布了未来五年的战略计划。该计划中提到,“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的生产规模将减少,菲亚特也将考虑停止其在北美和中国的销售计划”。近年来,菲亚特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确实不容乐观。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菲亚特旗下的两款国产车飞翔和智悦的总销量仅为2273辆。今年前7个月,这两款车的销量分别为80辆和21辆。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多家菲亚特4S店已停止销售上述两款车型。第一财经记者致电多家菲亚特4S店,也证实了上述情况。然而,在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记者发现,除了JEEP品牌下的几款车型外,还推荐了菲亚特品牌飞翔和智悦车型。菲亚特在中国的惨淡销售表明该品牌处于边缘地位。一直以来,菲亚特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生活都很麻烦,它起得很早,赶上了夜市。1999年4月起,菲亚特与南京汽车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南京菲亚特。菲亚特进入中国市场已经20年了。在南京菲亚特时代,帕利奥和锡耶纳等紧凑型家用车一开始也在小型车和紧凑型车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但由于车型更新缓慢,南京菲亚特的市场地位逐渐被其他品牌挤压。到2007年12月,销量低迷的南京菲亚特正式宣布退出市场。在其成立近10年的时间里,累计销量仅为16万辆左右。然而,菲亚特不愿放弃中国市场。2010年,它选择与在合资造车方面更有经验的广州汽车集团合作,“东山再起”。再次回归的菲亚特显然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推出了更年轻、更时尚的车型。2012年,首款国产车型“飞翔”投入生产。2014年,合资企业双方推出了Joy Model。随着这两款车型的生产,菲亚特在中国的销量逐渐增加,从2012年的9104辆增加到2013年的55108辆和2014年的68090辆。然而,良好的势头并没有持续太久。2014年,随着菲亚特完成对克莱斯勒的收购,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开始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重振吉普品牌。马尔乔的想法非常清晰。不仅在北美,在中国,SUV已经是最受欢迎的车型了。这一战略转变使菲亚特在中国的发展再次陷入困境。2015年,随着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吉普品牌国内项目的启动,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销售公司于当年正式宣布成立,原合资公司更名为广汽菲亚克莱斯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菲克”),其股权随之发生变化。广汽集团仍保留50%的股份,而菲亚特集团的股份比例从50%降至10%,其余40%的股份流向了克莱斯勒亚太区。在克莱斯勒的大力参与之后,它还将专注于国产吉普。随着国产产品的落地,吉普品牌仅用三年时间就在中国市场实现了40万辆的销量。吉普在中国销量的快速增长也坚定了FCA继续专注于这个品牌的决心。FCA前首席执行官Malchow曾公开表示……

吉普对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利润贡献刚刚浮出水面。他希望吉普未来能占据全球SUV市场销售额的20%,并帮助FCA集团在2022年实现利润翻倍。吉普的国内生产使菲亚特陷入了困境。自上述两款国产车型以来,广汽菲亚特一直没有推出全新车型,这被认为是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整合后,吉普和菲亚特品牌的渠道接入电网,同时后者在渠道上失去了独立性,成为市场边缘的“稻草”。许多跨国品牌未能两次进入中国,但最终都被边缘化了。菲亚特的命运无疑令人尴尬。马尔乔是一位精明的决策者,这在业内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拥有近10个子品牌的FCA集团来说,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要确保每个品牌的均衡发展和同步推广显然并不容易。马尔乔一方面推动菲亚特和克莱斯勒合并,但同时也对菲亚特克莱斯勒旗下品牌的发展重点有明确规划。他在今年6月1日的资本市场日上发布了下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打造JEEP和玛莎拉蒂以及电动化。从服从集团战略的角度来看,菲亚特“雪中送炭”也是一种相对理性的做法。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退出中国的汽车公司数量逐渐增加。其中,通用汽车旗下的欧宝品牌在进入中国21年后已经淡出市场。2014年3月28日,通用汽车的进口品牌欧宝突然宣布:“出于欧宝总部的战略考虑,欧宝决定逐步减少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并在2015年1月之前停止在中国的销售。”作为一个成立于1863年的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欧宝于1914年成为德国最大的汽车公司,并于1993年通过进口渠道正式进入中国。尽管欧宝较早进入中国市场,但多年来,它向中国市场推出的车型很少。长期以来,它一直依靠一款名为Andra的SUV来支撑其90%的市场销售额。其他车型,如Insua、Safely、Merina和Astra GTC,几乎被忽视。2010年,欧宝中国高调宣布“五年复兴计划”,计划投资110亿欧元复兴品牌。“2013年,我们推出了四款车型,作为增强欧宝品牌在中国影响力的最后一次尝试。根据这些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我们认为我们不能再坚持投资欧宝品牌,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停止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通用汽车坦言,在最后一场战斗之后,欧宝不得不做出退出品牌的决定。SEAT在中国市场也失败了。作为大众汽车的子品牌,SEAT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上演了一个两进两出的故事,而其他兄弟则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早在20世纪90年代,南汽就以4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EAT的著名车型伊维萨,然后与Bird合作打造了第一款车型Ingel。然而,由于销量极差,这款车并没有在市场上引起太大的轰动。2012年,大众汽车将SEAT引入中国市场,并提前推出SEAT Leon和Ibiza。虽然是进口车,但由于SEAT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有限,加上Leon和Ibiza的价格远高于同平台的高尔夫和POLO,这两款车并没有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2014年,销量惨淡的SEAT再次退出中国市场。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一的汽车市场,上述品牌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产品过时、更新步伐缓慢、对中国市场关注不够、行动和决策缓慢以及无法跟上消费者转型升级的步伐。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汽车市场一直在蓬勃发展。基本上,所有品牌都可以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从爆发式增长进入平稳状态,市场的淘汰和分化开始显现,上述品牌只是这一过程中最先被淘汰的品牌。为了在中国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车企需要具备以下能力:首先,必须了解和把握中国市场的多元化属性;

其次,本地化能力和相应的市场多元化水平;

第三,它在车型升级方面快速而积极。然而,尽管包括铃木和欧宝在内的品牌相继退出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品牌在世界上没有竞争力。例如,铃木在印度和其他全球市场仍然是一个相对成功的品牌,尽管它在中国市场失败了。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铃木汽车以33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348位,比上年上升了25位。同时,在全球所有500强车企中,铃木的净利率达到了5.7%,好于大众、福特、起亚等车企集团。失去中国市场的SEAT将于2020年至2021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此次进入中国市场时,SEAT将参与江淮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这将通过江淮汽车增资或奥迪(中国)向SEAT的股权转让来实现。与以往不同的是,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SEAT此次将重点关注电动汽车,希望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与上次相比,SEAT重返中国的战略似乎更加明确,但前景仍有待时间验证。随着长安汽车宣布以1元人民币收购日本铃木和铃木中国分别持有的长安铃木40%和10%的股权,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得到证实。

Jeep, Volkswagen, jianghuai, Chang' an,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铃木并不是第一个在汽车市场的激烈淘汰中退出中国的外国品牌。此前,通用旗下的欧宝品牌已经正式退出中国,大众旗下的SEAT也在中国市场留下了“两进两出”的故事,并准备借用江淮的合资项目“三进宫”。韩国品牌双龙汽车被上汽收购失败后,与中国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合作多年,也上演了进退两难的局面。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以下简称“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旗下菲亚特品牌在中国的命运也备受关注。去年7月,菲亚特在中国的销量刚刚超过100辆。今年6月1日,时任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首席执行官的马尔乔在出席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投资者大会时宣布了未来五年的战略计划。该计划中提到,“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的生产规模将减少,菲亚特也将考虑停止其在北美和中国的销售计划”。近年来,菲亚特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确实不容乐观。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菲亚特旗下的两款国产车飞翔和智悦的总销量仅为2273辆。今年前7个月,这两款车的销量分别为80辆和21辆。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多家菲亚特4S店已停止销售上述两款车型。第一财经记者致电多家菲亚特4S店,也证实了上述情况。然而,在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记者发现,除了JEEP品牌下的几款车型外,还推荐了菲亚特品牌飞翔和智悦车型。菲亚特在中国的惨淡销售表明该品牌处于边缘地位。一直以来,菲亚特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生活都很麻烦,它起得很早,赶上了夜市。1999年4月起,菲亚特与南京汽车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打造南京菲亚特。菲亚特进入中国市场已经20年了。在南京菲亚特时代,帕利奥和锡耶纳等紧凑型家用车一开始也在小型车和紧凑型车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但由于车型更新缓慢,南京菲亚特的市场地位逐渐被其他品牌挤压。到2007年12月,销量低迷的南京菲亚特正式宣布退出市场。在其成立近10年的时间里,累计销量仅为16万辆左右。然而,菲亚特不愿放弃中国市场。2010年,它选择与在合资造车方面更有经验的广州汽车集团合作,“东山再起”。再次回归的菲亚特显然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推出了更年轻、更时尚的车型。2012年,首款国产车型“飞翔”投入生产。2014年,合资企业双方推出了Joy Model。随着这两款车型的生产,菲亚特在中国的销量……

从2012年的9104人逐渐增加到2013年的55108人和2014年的68090人。然而,良好的势头并没有持续太久。2014年,随着菲亚特完成对克莱斯勒的收购,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开始专注于在全球范围内重振吉普品牌。马尔乔的想法非常清晰。不仅在北美,在中国,SUV已经是最受欢迎的车型了。这一战略转变使菲亚特在中国的发展再次陷入困境。2015年,随着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吉普品牌国内项目的启动,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销售公司于当年正式宣布成立,原合资公司更名为广汽菲亚克莱斯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菲克”),其股权随之发生变化。广汽集团仍保留50%的股份,而菲亚特集团的股份比例从50%降至10%,其余40%的股份流向了克莱斯勒亚太区。在克莱斯勒的大力参与之后,它还将专注于国产吉普。随着国产产品的落地,吉普品牌仅用三年时间就在中国市场实现了40万辆的销量。吉普在中国销量的快速增长也坚定了FCA继续专注于这个品牌的决心。FCA前首席执行官Malchow公开表示,吉普对FCA的利润贡献刚刚浮出水面。他希望吉普未来能占据全球SUV市场销售额的20%,并帮助FCA集团在2022年实现利润翻倍。吉普的国内生产使菲亚特陷入了困境。自上述两款国产车型以来,广汽菲亚特一直没有推出全新车型,这被认为是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整合后,吉普和菲亚特品牌的渠道接入电网,同时后者在渠道上失去了独立性,成为市场边缘的“稻草”。许多跨国品牌未能两次进入中国,但最终都被边缘化了。菲亚特的命运无疑令人尴尬。马尔乔是一位精明的决策者,这在业内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拥有近10个子品牌的FCA集团来说,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要确保每个品牌的均衡发展和同步推广显然并不容易。马尔乔一方面推动菲亚特和克莱斯勒合并,但同时也对菲亚特克莱斯勒旗下品牌的发展重点有明确规划。他在今年6月1日的资本市场日上发布了下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打造JEEP和玛莎拉蒂以及电动化。从服从集团战略的角度来看,菲亚特“雪中送炭”也是一种相对理性的做法。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退出中国的汽车公司数量逐渐增加。其中,通用汽车旗下的欧宝品牌在进入中国21年后已经淡出市场。2014年3月28日,通用汽车的进口品牌欧宝突然宣布:“出于欧宝总部的战略考虑,欧宝决定逐步减少在中国的经销商网络,并在2015年1月之前停止在中国的销售。”作为一个成立于1863年的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欧宝于1914年成为德国最大的汽车公司,并于1993年通过进口渠道正式进入中国。尽管欧宝较早进入中国市场,但多年来,它向中国市场推出的车型很少。长期以来,它一直依靠一款名为Andra的SUV来支撑其90%的市场销售额。其他车型,如Insua、Safely、Merina和Astra GTC,几乎被忽视。2010年,欧宝中国高调宣布“五年复兴计划”,计划投资110亿欧元复兴品牌。“2013年,我们推出了四款车型,作为增强欧宝品牌在中国影响力的最后一次尝试。根据这些产品的市场接受度,我们认为我们不能再坚持投资欧宝品牌,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停止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通用汽车坦言,在最后一场战斗之后,欧宝不得不做出退出品牌的决定。SEAT在中国市场也失败了。作为大众汽车的子品牌,SEAT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上演了一个两进两出的故事,而其他兄弟则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早在20世纪90年代,南汽就以4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EAT的著名车型伊维萨,然后与Bird合作打造了第一款车型Ingel。然而,由于销量极差,这款车并没有在市场上引起太大的轰动。2012年,大众汽车将SEAT引入中国市场,并提前推出SEAT Leon和Ibiza。尽管……

ey都是进口车,因为SEAT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有限,而且Leon和Ibiza的价格远高于同平台的高尔夫和POLO,所以这两款车并没有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2014年,销量惨淡的SEAT再次退出中国市场。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一的汽车市场,上述品牌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产品过时、更新步伐缓慢、对中国市场关注不够、行动和决策缓慢以及无法跟上消费者转型升级的步伐。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汽车市场一直在蓬勃发展。基本上,所有品牌都可以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从爆发式增长进入平稳状态,市场的淘汰和分化开始显现,上述品牌只是这一过程中最先被淘汰的品牌。为了在中国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车企需要具备以下能力:首先,必须了解和把握中国市场的多元化属性;其次,本地化能力和相应的市场多元化水平;第三,它在车型升级方面快速而积极。然而,尽管包括铃木和欧宝在内的品牌相继退出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品牌在世界上没有竞争力。例如,铃木在印度和其他全球市场仍然是一个相对成功的品牌,尽管它在中国市场失败了。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铃木汽车以33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348位,比上年上升了25位。同时,在全球所有500强车企中,铃木的净利率达到了5.7%,好于大众、福特、起亚等车企集团。失去中国市场的SEAT将于2020年至2021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此次进入中国市场时,SEAT将参与江淮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这将通过江淮汽车增资或奥迪(中国)向SEAT的股权转让来实现。与以往不同的是,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SEAT此次将重点关注电动汽车,希望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与上次相比,SEAT重返中国的战略似乎更加明确,但前景仍有待时间验证。

标签:Jeep大众江淮长安广汽集团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频出 行业遭遇新挑战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正当全球视线都聚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各方势力蜂拥而入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也进入一个阵痛和反思的新阶段。

1900/1/1 0:00:00
豪华车企按耐不住 BBA加速入局新能源车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豪华车企终于按耐不住,集体向新能源车市场发起冲击。进入9月,传统豪车集团奔驰、宝马、奥迪(BBA)集体亮相了各自的新款纯电动车。

1900/1/1 0:00:00
弗劳恩霍夫协会利用服务品质监控 预测车载网络情况及车辆应对措施

据外媒报道,自动驾驶与互联汽车汽车的基本前提是确保车间通信的可靠性。

1900/1/1 0:00:00
乘联会:8月乘用车零售173.4万台,新能源车销量达到8.4万台,同比增长61.7%

9月10日,乘联会发布8月份乘用车销量数据,其中新能源车的销量达到84万台,同比增长617,其中A00级电动车的纯电动车占比38,低于A级电动车占比2个百分点,新能源车逐步走向高质量增长。

1900/1/1 0:00:00
英国推出首个纯电动飞行的士,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80英里

据外媒报道,英国推出了首个飞行的士eVTOL。这个飞行的士由初创公司VerticalAerospace生产,可以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落,在高空中则可以像飞机一样飞行。

1900/1/1 0:00:00
知豆爆出生存危机 微型电动车销量暴跌

随着知豆汽车旗下知豆智信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一纸通知,将近段时间知豆汽车积聚的各种危机暴露在公众面前。这是一则“关于北京五道口人员迁移”的通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