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四成新能源汽车项目暂休眠 江西千亿投资热潮退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现在(新能源项目)大部分都停了,几乎不可能做了。”陈军(化名)有点无奈地说。陈军是江西省一家汽车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批评江西省新能源汽车投资过热后,目前江西省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项目处于停工状态。短短两年时间,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大省江西,如今面貌焕然一新。经济观察报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发现,2015年至2017年6月江西省引进的18个新能源汽车投资计划中,有7个在签约后没有任何开工信息,而已经开工的11个项目中,超过半数未按期完工。江西省发改委此前的项目环评批复中强调,批复两年后项目未开工的,应提出延期申请。不过,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发改委的公开信息中,并没有找到这样的应用。这个地方法规遵循了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6月停止发放汽车生产资质。在已经下发的16份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核准通知中,每一份都会强调“核准文件自下发之日起2年内有效。”据悉,两年内未开工建设且未获得延期批准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即取消“资格”。从时间上看,2017年6月前国家发改委核准、江西省项目环评核准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均已到了“生死线”。"不显示工作开始时间信息的项目很可能会丢失."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8年获批的新能源项目仍有一定回旋余地。但由于资金和环境问题,江西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关于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及省重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称,在全年投资的1315个三级联动项目中,有53个项目因资金和环境问题未按期开工或取消,其中上饶11个、赣州9个、九江4个。对于这些项目是否包括江西省此前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投资,经济观察报致电江西省发改委以及上饶、赣州市发改委询问此事,但几轮电话下来,并未得到相关答复。不过,据经济观察报统计,2015 -2017年签约的18个新能源汽车项目中,有8个项目尚未发现之前意向投资方旗下成立的关联公司。10家注册公司中,有2家在落户地区成立了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公司,但至今没有对外动作。此外,还有2个项目仅在入驻地区设立了销售公司,未设立主营业务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和研发的公司。“融资真的很难,政策变了,今年行业的形态也变了。现在投资机构对汽车行业非常谨慎。江西省一家新造车企业的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投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江西省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工率小于预期是因为汽车产业必须有巨额资金,这很可能与项目资金没有及时跟上有关。事实上,江西省发改委发布的上述通知中已经提到,重点项目投资资金来源紧张。在六大资金来源中,债券、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均出现负增长n分别比上年增长52%、25.5%、7%和2.6%。作为新一轮造车运动中最为激进的省份之一,江西的汽车大省梦正在受到挑战。这个样本的规模变化也是中国造车巨变的真实缩影。进攻的江西汽车兵团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企业,一定会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所以这个对经济有很大拉动作用的产业一直很受地方政府欢迎。江西省虽然有江铃、昌河等车企,但规模和产业带动力有限。因此,江西省一直希望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汽车产业。在上一波新能源投资热潮中,江西凭借其经济转型升级的坚定决心,以及招商引资的开放态度,成为继浙江之后新能源汽车投资规模最受欢迎的省份。据经济观察报记者根据企业公开信息和各省、各大城市发改委项目核准公告所做的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江西省新能源汽车投资规模达800亿元,产能布局160万辆。如果加上2017年下半年的投资,江西省新能源投资规模将达到1260亿元,产能达到215万辆。这是外界想象不到的。在长三角、珠三角、武汉、重庆等设施较为成熟的地方,新增造车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远不及这个中部省份。截至2017年底,江西省拥有郭志伟军、山东马可、长延新能源汽车、爱驰易维等10余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际产能超过10万辆,规划产能超过200万辆。此外,新增汉腾汽车等汽车集团。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赣州、上饶、南昌、九江等地。按照江西省的规划,这些城市对新能源汽车各有侧重,将形成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集群。很明显,江西想在汽车产业下一盘大棋。偏旁布局确实有效果。以上饶为例。2013年,其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刚刚突破1400亿元,达到1401.3亿元。2018年达到2212.8亿元。其中,“两灯一车”是重点推广行业。例如,汉腾汽车落户上饶时,承诺为该市带来16亿税收、252亿收入、5000个就业机会。2016年,上饶提出建设“江西汽车城”的目标,计划2020年左右形成80万-100万辆的生产规模,产值贡献超过1000亿元。但江西各市似乎有复制上饶经济增长路径的趋势,新能源汽车项目加速上马。但总的来说,项目进展并不顺利。经济观察网记者通过七信宝查询发现,此前承诺参与投资的部分企业并未对签约项目进行注资。例如,2016年,GCL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投资200亿元,在南昌建设占地约1万亩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3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及相关产业基地。但启信宝信息显示,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并未对该项目做出任何财务动作。此外,当时GCL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决定同步投资的内容为增资投资江铃马静汽车,生产新一代轻量化新能源乘用车。然而,启信宝信息显示,江西江铃集团马静汽车仍由江铃汽车集团100%控股。有业内人士认为,其主营业务太阳能光伏业绩不稳定,影响了其对外投资。数据显示,保利协鑫能源2018年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出现5年来首次亏损,亏损金额达6.93亿元。这种情况并不罕见。Th……汽车行业是一个极其“烧钱”的行业。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直言,没有200亿不要造车,但近两年的现实证明,200亿似乎不够。“一方面,随着人民币政策收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近20个项目同时上马,对江西省政府的资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行业投资人士表示。江西引进的很多汽车项目都能看到地方政府的资金,比如爱知汽车与上饶市的“绑定”,吕赤与九江市的“绑定”。近日,江西产业引导基金宣布向爱知易维注资10亿元。据了解,为了招商引资,几乎所有省份都出台了《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措施和规划文件》,为新能源项目的落地提供优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至于江西省此前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给予了哪些优惠条件。“这个不能透露,还有保密条款。”一位曾与江西省发改委接触过投资意向的行业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今年2月,被国家发改委点名批评后,江西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汽车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不得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出台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不得违规为汽车投资项目提供税收、资金、土地等相关政策支持。进退两难的新造车企业“现在发改委不批(资质),产能太饱和。如果增加,就会死得很快。”江西省某车企中层管理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数据显示,2017年,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1万辆和4.2万辆,同比增长1.8倍和1.3倍。销量占全国5.4%,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亿元。虽然增长很快,但是5万辆的产量和200多万辆的计划产能还是相差太远。“如果你能在海外卖出3万辆或者30亿人民币,我们会直接给你答复。特斯拉在上海可以做到,因为人们在海外已经非常成功了。”自媒体汽车文章引用了江西省发改委一位官员在此前报道中的话。在今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这位官员转述了国家发改委官员的话,并批评了江西地方发改委和几家急于上马新产能的新造车企业。紧接着,国家发改委(NDRC)发文要求各设区市和省直管试点县市开展年度汽车产能调查,根据各省、各企业上报的数据计算产能利用率,作为汽车行业投资管理和产能监测预警的重要依据。据江西省汽车行业人士透露,目前江西省严格控制生产资质备案,并在1月份撤回了郭志伟君的批准公告。“现在还在运营,(郭志伟君)的资质应该还在。”江西某车企战略规划部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江西省近20个新能源汽车项目中,具备生产资质的不超过5个,其中江铃新能源已经具备资质。“其他项目陷入困境。”上述规划处的管理人员并不看好这些“先上车再补票”项目的发展。事实上,江西省新能源汽车项目过热只是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缩影。根据t……经济观察报此前统计,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超过200个,涉及投资10262亿元,公布的产能计划达到2124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每年生产和销售200万辆汽车。这意味着,如果加上2014年600多亿元的投资和60万辆的产能规划,中国在两年前就已经有了超出目标10倍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投资过热之后,淘汰正式开始。一方面,国家政策开始引导产业发展。2018年底颁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条例》,将汽车产业项目核准权限下放至省级政府部门。同时,《规定》要求,自主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的省份最近两年汽车产能利用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同产品类别新建自主纯电动汽车企业现有投资项目已完成且年产量达到建设规模。“现在每个省要上马多少新产能,就要先淘汰多少老产能,所以现在很难拿到地方的项目备案,实际上比上报发改委审批还难。”一家新造车企业的高管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感叹。“江西省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受政策影响较大。”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表示,这些新规基本限制了低质量产能的重复建设和投机资本的参与,大大提高了投资门槛,使地方政府的责任更加明确和重大。在逐利资本的属性下,资金纷纷撤离。“现在很难再上车了。”上述不看好“先上车再补票”模式的业内人士表示,造车的大门已经逐渐关闭。“政府需要筛选项目,并关注那些有成功机会的项目。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上述汽车行业投资人士表示。另一方面,近一年多来,投入产能的新造车企业开始向大集团寻求庇护,其中拜腾汽车被纳入一汽集团,甚至将成为红旗复兴计划的一部分。奇点汽车向BAIC扑来。据最新消息,日产还计划收购中国一家新的汽车制造企业25%的股份,目标是威马汽车、何忠新能源和车和佳。新造车企业正在试图突破生存困境,寻求新的发展之路,而对于一个和江西一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大省来说,更严峻的挑战正在到来。“现在(新能源项目)大部分都停了,几乎不可能做了。”陈军(化名)有点无奈地说。陈军是江西省一家汽车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批评江西省新能源汽车投资过热后,目前江西省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项目处于停工状态。短短两年时间,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大省江西,如今面貌焕然一新。经济观察报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发现,2015年至2017年6月江西省引进的18个新能源汽车投资计划中,有7个在签约后没有任何开工信息,而已经开工的11个项目中,超过半数未按期完工。江西省发改委此前的项目环评批复中强调,批复两年后项目未开工的,应提出延期申请。不过,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发改委的公开信息中,并没有找到这样的应用。这个地方法规遵循了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6月停止发放汽车生产资质。在已经下发的16份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核准通知中,每一份都会强调“核准文件自下发之日起2年内有效。”据悉,两年内未开工建设且未获得延期批准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即取消“资格”。从时间上看,2017年6月前国家发改委核准、江西省项目环评核准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均已到了“生死线”。"不显示工作开始时间信息的项目很可能会丢失."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8年获批的新能源项目仍有一定回旋余地。但由于资金和环境问题,江西省发改委近日下发了《关于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的通知》……省及2018年省重点重大项目进展情况》(以下简称通报)称,全年投资的1315个三级联动项目中,有53个项目因资金、环境等问题未按期开工或取消,其中上饶11个、赣州9个、九江4个。对于这些项目是否包括江西省此前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投资,经济观察报致电江西省发改委以及上饶、赣州市发改委询问此事,但几轮电话下来,并未得到相关答复。不过,据经济观察报统计,2015 -2017年签约的18个新能源汽车项目中,有8个项目尚未发现之前意向投资方旗下成立的关联公司。10家注册公司中,有2家在落户地区成立了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公司,但至今没有对外动作。此外,还有2个项目仅在入驻地区设立了销售公司,未设立主营业务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和研发的公司。“融资真的很难,政策变了,今年行业的形态也变了。现在投资机构对汽车行业非常谨慎。江西省一家新造车企业的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投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江西省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工率小于预期是因为汽车产业必须有巨额资金,这很可能与项目资金没有及时跟上有关。事实上,江西省发改委发布的上述通知中已经提到,重点项目投资资金来源紧张。六大资金来源中,债券、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均出现负增长,分别比上年下降52%、25.5%、7%和2.6%。作为新一轮造车运动中最为激进的省份之一,江西的汽车大省梦正在受到挑战。这个样本的规模变化也是中国造车巨变的真实缩影。进攻的江西汽车兵团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企业,一定会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所以这个对经济有很大拉动作用的产业一直很受地方政府欢迎。江西省虽然有江铃、昌河等车企,但规模和产业带动力有限。因此,江西省一直希望在现有基础上扩大汽车产业。在上一波新能源投资热潮中,江西凭借其经济转型升级的坚定决心,以及招商引资的开放态度,成为继浙江之后新能源汽车投资规模最受欢迎的省份。据经济观察报记者根据企业公开信息和各省、各大城市发改委项目核准公告所做的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江西省新能源汽车投资规模达800亿元,产能布局160万辆。如果加上2017年下半年的投资,江西省新能源投资规模将达到1260亿元,产能达到215万辆。这是外界想象不到的。在长三角、珠三角、武汉、重庆等设施较为成熟的地方,新增造车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远不及这个中部省份。截至2017年底,江西省拥有郭志伟军、山东马可、长延新能源汽车、爱驰易维等10余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际产能超过10万辆,规划产能超过200万辆。此外,新增汉腾汽车等汽车集团。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赣州、上饶、南昌、九江等地。根据江西省的规划,这些城市对新能源汽车各有侧重,将形成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很明显,江西想在汽车产业下一盘大棋。偏旁布局确实有效果。以上饶为例。2013年,其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刚刚突破1400亿元,达到1401.3亿元。2018年达到2212.8亿元。其中,“两灯一车”是重点推广行业。例如,汉腾汽车落户上饶时,承诺为该市带来16亿税收、252亿收入、5000个就业机会。2016年,上饶提出建设“江西汽车城”的目标,计划2020年左右形成80万-100万辆的生产规模,产值贡献超过1000亿元。但江西各市似乎有复制上饶经济增长路径的趋势,新能源汽车项目加速上马。但总的来说,项目进展并不顺利。经济观察网记者通过七信宝查询发现,此前承诺参与投资的部分企业并未对签约项目进行注资。例如,2016年,GCL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投资200亿元,在南昌建设占地约1万亩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3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及相关产业基地。但启信宝信息显示,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并未对该项目做出任何财务动作。此外,当时GCL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决定同步投资的内容为增资投资江铃马静汽车,生产新一代轻量化新能源乘用车。然而,启信宝信息显示,江西江铃集团马静汽车仍由江铃汽车集团100%控股。有业内人士认为,其主营业务太阳能光伏业绩不稳定,影响了其对外投资。数据显示,保利协鑫能源2018年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出现5年来首次亏损,亏损金额达6.93亿元。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汽车行业是一个极其“烧钱”的行业。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直言,没有200亿不要造车,但近两年的现实证明,200亿似乎不够。“一方面,随着人民币政策收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近20个项目同时上马,对江西省政府的资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汽车行业投资人士表示。江西引进的很多汽车项目都能看到地方政府的资金,比如爱知汽车与上饶市的“绑定”,吕赤与九江市的“绑定”。近日,江西产业引导基金宣布向爱知易维注资10亿元。据了解,为了招商引资,几乎所有省份都出台了《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措施和规划文件》,为新能源项目的落地提供优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至于江西省此前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给予了哪些优惠条件。“这个不能透露,还有保密条款。”一位曾与江西省发改委接触过投资意向的行业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今年2月,被国家发改委点名批评后,江西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汽车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不得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出台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不得违规为汽车投资项目提供税收、资金、土地等相关政策支持。进退两难的新造车企业“现在发改委不批(资质),产能太饱和。如果增加,就会死得很快。”江西省某车企中层管理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数据显示,2017年,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1万辆和4.2万辆,同比增长1.8倍和1.3倍。销售额在……中占5.4%奥莱乡村,且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亿元。虽然增长很快,但是5万辆的产量和200多万辆的计划产能还是相差太远。“如果你能在海外卖出3万辆或者30亿人民币,我们会直接给你答复。特斯拉在上海可以做到,因为人们在海外已经非常成功了。”自媒体汽车文章引用了江西省发改委一位官员在此前报道中的话。在今年2月的一次会议上,这位官员转述了国家发改委官员的话,并批评了江西地方发改委和几家急于上马新产能的新造车企业。紧接着,国家发改委(NDRC)发文要求各设区市和省直管试点县市开展年度汽车产能调查,根据各省、各企业上报的数据计算产能利用率,作为汽车行业投资管理和产能监测预警的重要依据。据江西省汽车行业人士透露,目前江西省严格控制生产资质备案,并在1月份撤回了郭志伟君的批准公告。“现在还在运营,(郭志伟君)的资质应该还在。”江西某车企战略规划部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江西省近20个新能源汽车项目中,具备生产资质的不超过5个,其中江铃新能源已经具备资质。“其他项目陷入困境。”上述规划处的管理人员并不看好这些“先上车再补票”项目的发展。事实上,江西省新能源汽车项目过热只是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缩影。据经济观察报此前统计,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超过200个,涉及投资10262亿元,已公布的产能计划达到2124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阶段性目标是到2020年每年生产和销售200万辆汽车。这意味着,如果加上2014年600多亿元的投资和60万辆的产能规划,中国在两年前就已经有了超出目标10倍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投资过热之后,淘汰正式开始。一方面,国家政策开始引导产业发展。2018年底颁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条例》,将汽车产业项目核准权限下放至省级政府部门。同时,《规定》要求,自主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的省份最近两年汽车产能利用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同产品类别新建自主纯电动汽车企业现有投资项目已完成且年产量达到建设规模。“现在每个省要上马多少新产能,就要先淘汰多少老产能,所以现在很难拿到地方的项目备案,实际上比上报发改委审批还难。”一家新造车企业的高管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感叹。“江西省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受政策影响较大。”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表示,这些新规基本限制了低质量产能的重复建设和投机资本的参与,大大提高了投资门槛,使地方政府的责任更加明确和重大。在逐利资本的属性下,资金纷纷撤离。“现在很难再上车了。”上述不看好“先上车再补票”模式的业内人士表示,造车的大门已经逐渐关闭。“政府需要筛选项目,并关注那些有成功机会的项目。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上述汽车行业投资人士表示。另一方面,近一年多来,投入产能的新造车企业开始向大集团寻求庇护,其中拜腾汽车被纳入一汽集团,甚至将成为红旗复兴计划的一部分。奇点汽车向BAIC扑来。据最新消息,日产还计划收购中国一家新的汽车制造企业25%的股份,目标是威马汽车、何忠新能源和车和佳。新造车企业正在试图突破生存困境,寻求新的发展之路,而对于一个和江西一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大省来说,更严峻的挑战正在到来。

标签:江铃爱驰国机智骏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海马“卖房保壳”背后,自主品牌们的盈利焦虑

一套北京的学区房堪比上市公司一年利润,这一次,“卖房保壳”的故事在汽车企业当中上演。

1900/1/1 0:00:00
从Giga 1到Giga 3,特斯拉超级工厂的高速迭代

自1月17日奠基以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Giga3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拔地而起;

1900/1/1 0:00:00
英国一大学研究数学模型 以帮助自动驾驶汽车乘客避免晕车

(图片来源:克兰菲尔德大学官网)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CranfieldUniversity)正在进行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试图建立一个有关晕车的数学模型,

1900/1/1 0:00:00
在车市寒冬逆势增长,日系品牌给其他车企都提了个醒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国内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4月乘用车市场销售量持续下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国六政策的逐步临近,导致部分想买车的人拿着钱纠结是买国五还是买国六车,不敢轻易下手,让各大厂家的库存鸭梨山大。

1900/1/1 0:00:00
连连“自燃”,蔚来决定暂时将充电量限制在90%

在西安维修站ES8自燃事件之后,5月16日上海嘉定区安礼路附近的一台蔚来ES8又突然冒烟,在此次事故原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5月17日晚间,

1900/1/1 0:00:00
新能源车电池成组效率分析:比亚迪最高

成组效率是一个评价电池包轻量化水平的参数,算法是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实际上等于所有电池单体的质量和电池包的质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