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是大势所趋。拥有130多年丰富硬件和制造经验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也开始出现转机,从一家传统工业企业转型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公司。围绕物联网的三大核心要素——传感器、软件和服务,博世也在积极塑造技术和业务层面的变革。通过一组数据看博世转型一年的成绩:2018年,博世集团销售额增长2.2%,达到785亿欧元;其中,博世在华销售额达1126亿元人民币(约合144亿欧元),同比增长近2.5%;得益于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博世汽车及智能交通技术业务2018年在中国实现了2.9%的逆势增长,超过国内市场平均水平。从去年开始,博世在中国不断将48V电池、e轴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投入量产。物联网和智能汽车的商业化之路漫长。2019年,博世将继续研发自动驾驶和电动化技术:在无锡建立燃料电池技术中心;常州武进工厂扩建,未来主要生产超声波雷达。今年是博世进入中国110周年。在近日举行的博世中国2019年新闻发布会上,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Terry Lai和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宇东对博世未来的业务和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自动驾驶、电池技术、软件服务、碳中和成为博世2019年及未来几年的关键词。与此同时,博世宣布与一汽解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自动驾驶亚太区业务负责人Terry Lai:为近40款本土车型提供ADAS解决方案。为了加速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发展,博世在中国的自动驾驶团队正积极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推动自动驾驶在中国的量产。今年,博世预计将为近40款本土车型提供L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解决方案。而常州武进工厂扩建,未来主要生产自动驾驶用超声波雷达。雷锋。com新智家了解到,现阶段,博世自动驾驶R&D团队拥有超过5000名工程师,几乎是两年前的两倍。为了实现“零事故”的交通愿景,到2022年,博世计划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约40亿欧元。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宇东博士据陈宇东介绍,2020 -2021年,博世将投产L3级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一键泊车、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堵车自动驾驶。据雷锋网新智能司机介绍。com,博世已经覆盖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所需的全套传感器技术,从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到全自动驾驶,其L2级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已经与长城、吉利、SAIC、威马等多家主机厂合作实现登车。新造的强力汽车和理想智能汽车上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还配备了博世毫米波雷达和博世电子助力制动系统iBooster2.0。在高级自动驾驶水平上,博世也在与戴姆勒合作开发无人驾驶出租车,并在加州圣何塞开展了试点项目。博世也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定位方案。为了保证自动驾驶定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博世采用“天文+地理”的技术路线。基于高精地图,“天文”是博世的卫星定位技术,“地理”是博世的道路特征技术,两者互为冗余,为自动驾驶提供安全可靠的定位。目前,博世正在开发一款卫星定位智能传感器产品。该传感器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号接收器集成在一起。由于卫星信号的错误,博世与世界各地的不同供应商合作。后者为博世提供“整改服务”。雷锋。com新智家了解到,这种卫星定位智能传感器集成了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可以提供精确的车辆姿态信息。在“地理”层面,博世道路特征技术通过集成在车辆上的摄像头和雷达识别道路特征信息。如车道线、红绿灯、护栏等。检测到的道路特征信息通过车载通信模块传输到云端,生成独立的传感器定位层,由图文商集成到高精地图的一部分。自动驾驶车辆上的雷达和摄像头检测到的道路信息会实时与高精地图的定位层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车辆的车道位置。电池技术:多条腿走路,加速量产。官方数据显示,全球超过一百万辆电动汽车搭载了博世提供的动力总成部件。到2022年底,博世计划将这一数字增加到近1400万辆,其在电气化运输领域的业务销售……2025年tation将增至50亿欧元,相当于2018年销售额的十倍。2018年,48V电池已在博世无锡工厂量产,这是博世全球首个电池产业化项目。基于48V电池系统,博世与通用汽车和国内部分主机厂合作,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少量生产,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实现大量生产。除了48伏电池,博世在电气化层面多条腿走路,在插电式混动、纯电动、内燃机等多种技术路线都有涉及。按照雷锋网对新智家的理解,动力总成事业部仍然是博世全球最大的事业部,团队总规模达8万人。该部门还负责电气化和与动力总成相关的新技术。
*博世燃料电池电控单元Terry提到,燃料电池将在动力总成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将率先进入商用车。博世今年将在无锡建立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并已与庆铃签署协议,共同开发中轻型商用车燃料电池,推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上的应用;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也建立了燃料电池开发项目。为了补充燃料电池堆的能力,博世最近还与燃料电池堆制造商Powercell结盟,共同推动卡车和商用车燃料电池的量产。2019年,专为电动汽车研发的紧凑型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博世桥(e轴)也将在中国投产。值得一提的是,博世亚太首个智能助力器生产基地已于今年3月在南京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实现“零排放”的愿景,继奥迪股份公司公布“2050年全面脱碳计划”、戴姆勒公布“2039计划”,即到2039年实现乘用车碳中和之后,博世也计划在生产层面实现碳中和,并宣布到2020年实现“零碳足迹”,即其在全球的所有业务地点,包括在中国的38个生产基地,都将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博世将在碳中和行动中投资总计10亿欧元。
软硬件产品:“硬件+软件+服务”模式,博世软件中心在中国的成立是从传统工业企业向物联网公司转型,博世强调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在传感器领域,博世是全球领先的微机电传感器(MEMS)制造商。自1995年以来,博世已经为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生产了超过100亿个MEMS传感器。在中国市场,博世去年一年就出货了4800万个汽车传感器。特里提到,除了传感器使互联成为可能,博世也看到了软件的重要性。在中国,博世也积极参与软件创新。博世今年将建立一个全新的博世软件中心。未来,该中心将为博世中国的所有业务板块提供高质量的软件支持,包括嵌入式软件、基于云的数字软件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预计到2020年,中心初期投资将超过3500万元;到2022年,计划招聘500名左右软件创新人才。陈宇东提到,博世专注于底层软件和应用。这与华为等科技公司的技术路线不同。携手一汽解放,共同发布商用车FOTA技术。博世近日宣布与一汽解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在互联解决方案、新能源、动力总成、L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领域展开合作。博世汽车远程升级FOTA技术将在一汽解放商用车上搭载,并于今年实现量产,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交通互联服务未来发展的延展性。
博世携手众多企业加速国产化技术落地。1995年,博世与中联汽车电子合资成立联合电子;2004年,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与无锡付伟合资成立。进入中国110年后,博世无意走在行业前沿。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是大势所趋。拥有130多年丰富硬件和制造经验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也开始出现转机,从一家传统工业企业转型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公司。围绕物联网的三大核心要素——传感器、软件和服务,博世也在积极塑造技术和业务层面的变革。通过一组数据看博世转型一年的成绩:2018年,博世集团销售额增长2.2%,达到785亿欧元;其中,博世在华销售额达1126亿元人民币(约合144亿欧元),同比增长近2.5%;得益于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博世汽车及智能交通技术业务2018年在中国实现了2.9%的逆势增长,超过国内市场平均水平。从去年开始,博世在中国不断将48V电池、e轴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投入量产。物联网和智能汽车的商业化之路漫长。2019年,博世将继续研发自动驾驶和电动化技术:在无锡建立燃料电池技术中心;常州武进工厂扩建,未来主要生产超声波雷达。今年是博世进入中国110周年。在近日举行的博世中国2019年新闻发布会上,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区业务负责人Terry Lai和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宇东对博世未来的业务和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自动驾驶、电池技术、软件服务、碳中和成为博世2019年及未来几年的关键词。与此同时,博世宣布与一汽解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自动驾驶亚太区业务负责人Terry Lai:为近40款本土车型提供ADAS解决方案。为了加速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发展,博世在中国的自动驾驶团队正积极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推动自动驾驶在中国的量产。今年,博世预计将为近40款本土车型提供L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解决方案。而常州武进工厂扩建,未来主要生产自动驾驶用超声波雷达。雷锋。com新智家了解到,现阶段,博世自动驾驶R&D团队拥有超过5000名工程师,几乎是两年前的两倍。为了实现“零事故”的交通愿景,到2022年,博世计划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约40亿欧元。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宇东博士据陈宇东介绍,2020 -2021年,博世将投产L3级自动驾驶系统,可实现一键泊车、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堵车自动驾驶。据雷锋网新智能司机介绍。com,博世已经覆盖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所需的全套传感器技术,从辅助驾驶、部分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到全自动驾驶,其L2级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已经与长城、吉利、SAIC、威马等多家主机厂合作实现登车。新造的强力汽车和理想智能汽车上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还配备了博世毫米波雷达和博世电子助力制动系统iBooster2.0。在高级自动驾驶水平上,博世也在与戴姆勒合作开发无人驾驶出租车,并在加州圣何塞开展了试点项目。博世也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定位方案。为了保证自动驾驶定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博世采用“天文+地理”的技术路线。基于高精地图,“天文”是博世的卫星定位技术,“地理”是博世的道路特征技术,两者互为冗余,为自动驾驶提供安全可靠的定位。目前,博世正在开发一款卫星定位智能传感器产品。该传感器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号接收器集成在一起。由于卫星信号的错误,博世与世界各地的不同供应商合作。后者为博世提供“整改服务”。雷锋。com新智家了解到,这种卫星定位智能传感器集成了高精度惯性传感器,可以提供精确的车辆姿态信息。在“地理”层面,博世道路特征技术通过集成在车辆上的摄像头和雷达识别道路特征信息。如车道线、红绿灯、护栏等。检测到的道路特征信息通过车载通信模块传输到云端,生成独立的传感器定位层,由图文商集成到高精地图的一部分。自动驾驶车辆上的雷达和摄像头检测到的道路信息会实时与高精地图的定位层进行比对,从而确定车辆的车道位置。电池技术:多条腿走路,加速量产。官方数据显示,全球超过一百万辆电动汽车搭载了博世提供的动力总成部件。到2022年底,博世计划将这一数字增加到近1400万辆,其在电气化运输领域的业务销售……2025年tation将增至50亿欧元,相当于2018年销售额的十倍。2018年,48V电池已在博世无锡工厂量产,这是博世全球首个电池产业化项目。基于48V电池系统,博世与通用汽车和国内部分主机厂合作,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少量生产,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实现大量生产。除了48伏电池,博世在电气化层面多条腿走路,在插电式混动、纯电动、内燃机等多种技术路线都有涉及。按照雷锋网对新智家的理解,动力总成事业部仍然是博世全球最大的事业部,团队总规模达8万人。该部门还负责电气化和与动力总成相关的新技术。
*博世燃料电池电控单元Terry提到,燃料电池将在动力总成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将率先进入商用车。博世今年将在无锡建立燃料电池研发中心;并已与庆铃签署协议,共同开发中轻型商用车燃料电池,推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上的应用;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也建立了燃料电池开发项目。为了补充燃料电池堆的能力,博世最近还与燃料电池堆制造商Powercell结盟,共同推动卡车和商用车燃料电池的量产。2019年,专为电动汽车研发的紧凑型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博世桥(e轴)也将在中国投产。值得一提的是,博世亚太首个智能助力器生产基地已于今年3月在南京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实现“零排放”的愿景,继奥迪股份公司公布“2050年全面脱碳计划”、戴姆勒公布“2039计划”,即到2039年实现乘用车碳中和之后,博世也计划在生产层面实现碳中和,并宣布到2020年实现“零碳足迹”,即其在全球的所有业务地点,包括在中国的38个生产基地,都将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博世将投资10亿欧元用于碳中和行动。
软硬件产品:“硬件+软件+服务”模式,博世软件中心在中国的成立是从传统工业企业向物联网公司转型,博世强调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在传感器领域,博世是全球领先的微机电传感器(MEMS)制造商。自1995年以来,博世已经为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生产了超过100亿个MEMS传感器。在中国市场,博世去年一年就出货了4800万个汽车传感器。特里提到,除了传感器使互联成为可能,博世也看到了软件的重要性。在中国,博世也积极参与软件创新。博世今年将建立一个全新的博世软件中心。未来,该中心将为博世中国的所有业务板块提供高质量的软件支持,包括嵌入式软件、基于云的数字软件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预计到2020年,中心初期投资将超过3500万元;到2022年,计划招聘500名左右软件创新人才。陈宇东提到,博世专注于底层软件和应用。这与华为等科技公司的技术路线不同。携手一汽解放,共同发布商用车FOTA技术。博世近日宣布与一汽解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在互联解决方案、新能源、动力总成、L2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领域展开合作。博世汽车远程升级FOTA技术将在一汽解放商用车上搭载,并于今年实现量产,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交通互联服务未来发展的延展性。
博世携手众多企业加速国产化技术落地。1995年,博世与中联汽车电子合资成立联合电子;2004年,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与无锡付伟合资成立。进入中国110年后,博世无意走在行业前沿。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国内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4月乘用车市场销售量持续下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国六政策的逐步临近,导致部分想买车的人拿着钱纠结是买国五还是买国六车,不敢轻易下手,让各大厂家的库存鸭梨山大。
1900/1/1 0:00:00在西安维修站ES8自燃事件之后,5月16日上海嘉定区安礼路附近的一台蔚来ES8又突然冒烟,在此次事故原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5月17日晚间,
1900/1/1 0:00:00成组效率是一个评价电池包轻量化水平的参数,算法是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实际上等于所有电池单体的质量和电池包的质量。
1900/1/1 0:00:00日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英飞凌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英飞凌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未来汽车供应链的合作伙伴。
1900/1/1 0:00:00不久前,“西安奔驰漏油事件”一度把奔驰抛向了“风口浪尖”,4S店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一事更是引发了轩然大波。
1900/1/1 0:00:00根据4月的上险数据,造车新势力品牌小鹏汽车风头尽显,超越长期霸屏的蔚来ES8和威马EX5,一举夺得当月新势力销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