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都9012年了,还把特斯拉国产化说成“狼来了”就过分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从今年1月7日上海临港正式破土动工,到5月31日宣布订车,特斯拉在中国走得很快。当然,作为一个备受关注且一向高调的品牌,特斯拉这次肯定要提前来一波营销。就在正式公布价格的前一天,特斯拉官方微博进行了一次价格猜测活动,只给出了六位数的后四位:8000。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很多网友什么都猜,大部分都是“30”猜的。结果第二天两个数字放出来的时候是“32”,也就是说和进口Model 3的同型号(37.7万元起)相比,国产后只减了不到5万元,而且没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结果,在关伟当天发布的微博下,评论区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吐槽猜价活动,批评定价“无诚意”。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那么,特斯拉为什么要开出这么“不真诚”的价格呢?Model 3交付后,国内车企有信心“积极”吗?售价其实是符合预期的。问题出在32.8万的成本控制上。这个定价高吗?从大众的角度来看,明显比预期高很多,但很多业内人士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表示这个价格符合预期。博骏汽车CEO黄锡明和比亚迪公关总监杨昭军表示,国产Model 3的价格肯定不会像大家希望的那么低,所以这是在预期范围内的。它的原因是什么杨昭认为,原因其实很简单,核心问题在于它的成本控制。第一,电动车最大的成本在于动力电池。特斯拉使用的是松下电池产品,规格也从之前的18650换成了新的2170。因为不同档次的产品流通渠道不同,其实在这方面18650比2170要好。“以松下为例,A体可以提供给车辆动力电池,B体可以提供给电子产品,解决了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产品的流通问题。到了2170年,电池规格变了,实际用途也变了。目前整个市场除了电动车基本没有2170尺寸电池的需求。所以对松下来说,如何消化B体是个大问题。如果没有好的通路,反过来会增加成本,导致特斯拉的成本增加。”二是应用流程难度大,为实现某项功能或应用价值采用复杂的解决方案,群体效率低。“从单体18650到单体2170,变成动力电池组,其实就是应用端的解决方案,低成本或者简单的方法肯定比高成本复杂的方法更有价值,所以这里的问题就来了。2170,一个小单体导致解决方案复杂,无论是小单体形成包还是温控,成本都较高。此外,由于特斯拉圆柱形单体之间的间隙,Model 3添加了填充物,保证了更好的散热效率,但也降低了能量密度和组效率。第三,规模效应不大。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是单体硬壳电池,少部分是单体软包电池。特斯拉,一个小小的单缸,其实很小。”没有人走它的技术路线,它的规模也无从谈起。价格公布后,我看到很多人抱怨它的价格。这个价格直接影响其订单和销量。如果没有显著的提升,就无法帮助它解决规模问题,依然无法解决成本问题。简而言之,如果能很好地解决成本问题,获胜的概率就高;如果解决不好,很可能被迫改变技术路线,很容易被超越。很可能会出现‘早起赶晚集’的情况。"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中国车企的信心那么,特斯拉Model 3的国产化会对中国车企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与两家与特斯拉有“硬”关系的汽车公司进行了交谈。蔚来不怕特斯拉:ES6和国产Model 3是完全不同的车,蔚来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蔚来用户开发副总裁朱江:ES6和国产Model 3单纯从定价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从产品力上来说,这两款车完全不同:一款是4.8以上的中型SUV,一款是4.7以下的紧凑型车。ES6在尺寸、空间、豪华、制造质量上优势明显,在性能和续航上堪比国产Model 3。此外,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本地化运营能力。要下雨了,妈妈想结婚。每次国外品牌来中国,总有人喊“狼来了”,但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不同行业的优秀本土企业?现在是“9012”年。在消费品上,早些年,在黑白家电行业,后来在3C产品上,中国品牌的崛起和洋品牌市场份额的急剧下滑都已经完成。在汽车这个最具挑战性、技术难度最大的领域,国外品牌是值得尊重的,这帮助中国品牌成长了很多,但最终中国品牌会完全站起来。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比亚迪不怕特斯拉:2020年新品会比国产Model 3便宜,但性能更强。杨钊:Model 3是一款中级车,明年我们会生产一款比它动力更大、尺寸更长的四门两盖五座产品。但从尺寸上来说,其实更接近Model X,如果以Model 3为基准,其实我们未来的产品会有更低的价格,更强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标准产品的工作寿命将超过600公里,百公里加速可能在4秒以内。至于自动驾驶之类的,我们之间的实际差别其实比较小。这款新产品最早将于明年在Q1发布,如果慢一点的话,将于明年在Q2发布。对于电动车来说,这个阶段是快速迭代,最慢也是一年一大变,所以这个时候就是拼综合技术实力了。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在前期是令人钦佩的,因为它能在很多基础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一款在指标上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但是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过程中,能不能追上或者追得快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在竞争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特斯拉国产化后会有更好的发展吗?黄锡明认为,考虑到特斯拉的品牌效应,以及目前市场上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有可能Model 3的订单会比较火爆,特斯拉的短期发展应该也不错。但由于缺乏对中国市场的深入研究和了解,长期发展将更多依赖于其本地化进展。杨昭说,这个行业很大,需求细分也很激烈。应该说没有一个企业可以面面俱到,所以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它能吃多少市场?其实核心还是它的成本控制能力。目前对于它来说,解决3.5万美元入门级产品的成本问题是其未来生存最重要的砝码。所以对于这个企业来说,还是要解决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毕竟一直赔钱是不可持续的。”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无论如何,特斯拉的国产化必然会对中国的汽车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对此,大家表示,这对于国内电动车行业的市场培育是一件好事,不仅能加强市场竞争,促进产品回归性价比和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也能更有效地推动电动车市场的普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傅表示,这种影响要用改革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即特斯拉的国产化说明中国需要进一步开放,已经起到了标杆作用。“我们应该有一个更高的格局,更广阔的视野,不仅仅是对中国整个汽车产业,更是放大的视野。这是中国新经济时代更加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现象。有竞争才有进步。不畏竞争,直面挑战,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如今,传统……al汽车包括大众、通用、宝马和丰田。这是一个互相竞争的时代,电动车也是。中国市场是独特的,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相信电动车在中国市场还是会多元化,既有外资品牌,也有自主品牌,也就是上市公司和新势力。这是一个同台竞技、相互促进的过程,世界上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总而言之,汽车产业不是夕阳产业,而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和活力的产业。“从今年1月7日上海临港正式破土动工,到5月31日宣布订车,特斯拉在中国走得很快。当然,作为一个备受关注且一向高调的品牌,特斯拉这次肯定要提前来一波营销。就在正式公布价格的前一天,特斯拉官方微博进行了一次价格猜测活动,只给出了六位数的后四位:8000。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很多网友什么都猜,大部分都是“30”猜的。结果第二天两个数字放出来的时候是“32”,也就是说和进口Model 3的同型号(37.7万元起)相比,国产后只减了不到5万元,而且没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结果,在关伟当天发布的微博下,评论区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吐槽猜价活动,批评定价“无诚意”。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那么,特斯拉为什么要开出这么“不真诚”的价格呢?Model 3交付后,国内车企有信心“积极”吗?售价其实是符合预期的。问题出在32.8万的成本控制上。这个定价高吗?从大众的角度来看,明显比预期高很多,但很多业内人士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表示这个价格符合预期。博骏汽车CEO黄锡明和比亚迪公关总监杨昭军表示,国产Model 3的价格肯定不会像大家希望的那么低,所以这是在预期范围内的。它的原因是什么杨昭认为,原因其实很简单,核心问题在于它的成本控制。第一,电动车最大的成本在于动力电池。特斯拉使用的是松下电池产品,规格也从之前的18650换成了新的2170。因为不同档次的产品流通渠道不同,其实在这方面18650比2170要好。“以松下为例,A体可以提供给车辆动力电池,B体可以提供给电子产品,解决了生产过程中不合格产品的流通问题。到了2170年,电池规格变了,实际用途也变了。目前整个市场除了电动车基本没有2170尺寸电池的需求。所以对松下来说,如何消化B体是个大问题。如果没有好的通路,反过来会增加成本,导致特斯拉的成本增加。”二是应用流程难度大,为实现某项功能或应用价值采用复杂的解决方案,群体效率低。“从单体18650到单体2170,变成动力电池组,其实就是应用端的解决方案,低成本或者简单的方法肯定比高成本复杂的方法更有价值,所以这里的问题就来了。2170,一个小单体导致解决方案复杂,无论是小单体形成包还是温控,成本都较高。此外,由于特斯拉圆柱形单体之间的间隙,Model 3添加了填充物,保证了更好的散热效率,但也降低了能量密度和组效率。第三,规模效应不大。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是单体硬壳电池,少部分是单体软包电池。特斯拉,一个小小的单缸,其实很小。”没有人走它的技术路线,它的规模也无从谈起。价格公布后,我看到很多人抱怨它的价格。这个价格直接影响其订单和销量。如果没有显著的提升,就不能帮助它解决规模问题,现在依然不能……解决成本问题。简而言之,如果能很好地解决成本问题,获胜的概率就高;如果解决不好,很可能被迫改变技术路线,很容易被超越。很可能会出现‘早起赶晚集’的情况。"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中国车企的信心那么,特斯拉Model 3的国产化会对中国车企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与两家与特斯拉有“硬”关系的汽车公司进行了交谈。蔚来不怕特斯拉:ES6和国产Model 3是完全不同的车,蔚来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蔚来用户开发副总裁朱江:ES6和国产Model 3单纯从定价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从产品力上来说,这两款车完全不同:一款是4.8以上的中型SUV,一款是4.7以下的紧凑型车。ES6在尺寸、空间、豪华、制造质量上优势明显,在性能和续航上堪比国产Model 3。此外,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本地化运营能力。要下雨了,妈妈想结婚。每次国外品牌来中国,总有人喊“狼来了”,但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不同行业的优秀本土企业?现在是“9012”年。在消费品上,早些年,在黑白家电行业,后来在3C产品上,中国品牌的崛起和洋品牌市场份额的急剧下滑都已经完成。在汽车这个最具挑战性、技术难度最大的领域,国外品牌是值得尊重的,这帮助中国品牌成长了很多,但最终中国品牌会完全站起来。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比亚迪不怕特斯拉:2020年新品会比国产Model 3便宜,但性能更强。杨钊:Model 3是一款中级车,明年我们会生产一款比它动力更大、尺寸更长的四门两盖五座产品。但从尺寸上来说,其实更接近Model X,如果以Model 3为基准,其实我们未来的产品会有更低的价格,更强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标准产品的工作寿命将超过600公里,百公里加速可能在4秒以内。至于自动驾驶之类的,我们之间的实际差别其实比较小。这款新产品最早将于明年在Q1发布,如果慢一点的话,将于明年在Q2发布。对于电动车来说,这个阶段是快速迭代,最慢也是一年一大变,所以这个时候就是拼综合技术实力了。像特斯拉这样的公司,在前期是令人钦佩的,因为它能在很多基础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一款在指标上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但是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过程中,能不能追上或者追得快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在竞争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特斯拉国产化后会有更好的发展吗?黄锡明认为,考虑到特斯拉的品牌效应,以及目前市场上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有可能Model 3的订单会比较火爆,特斯拉的短期发展应该也不错。但由于缺乏对中国市场的深入研究和了解,长期发展将更多依赖于其本地化进展。杨昭说,这个行业很大,需求细分也很激烈。应该说没有一个企业可以面面俱到,所以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它能吃多少市场?其实核心还是它的成本控制能力。目前对于它来说,解决3.5万美元入门级产品的成本问题是其未来生存最重要的砝码。所以对于这个企业来说,还是要解决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毕竟一直赔钱是不可持续的。”

Tesla, Model 3, weilai, BYD, Volkswagen

无论如何,特斯拉的国产化必然会对中国的汽车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对此,大家表示,这对于国内电动车行业的市场培育是一件好事,不仅能加强市场竞争,促进产品回归性价比和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也能更有效地推动电动车市场的普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会长傅表示,这种影响要用改革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即特斯拉的国产化说明中国需要进一步开放,已经起到了标杆作用。“我们应该有一个更高的格局,更广阔的视野,不仅仅是对中国整个汽车产业,更是放大的视野。这是中国新经济时代更加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现象。有竞争才有进步。不畏竞争,直面挑战,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如今,传统……al汽车包括大众、通用、宝马和丰田。这是一个互相竞争的时代,电动车也是。中国市场是独特的,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相信电动车在中国市场还是会多元化,既有外资品牌,也有自主品牌,也就是上市公司和新势力。这是一个同台竞技、相互促进的过程,世界上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总而言之,汽车产业不是夕阳产业,而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和活力的产业。"

标签:特斯拉Model 3蔚来比亚迪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新能源商用车4月上牌量排行:宇通客车实力亮剑,比亚迪自卸车再称雄

根据交强险上险数据,2019年4月上牌新能源客车6632辆,同比增长7949,环比增长5463。新能源专用车上牌量为563辆,同比降低1508。

1900/1/1 0:00:00
马斯克又透露特斯拉皮卡新信息 性能优于福特F系列?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对于公司即将推出的皮卡抱有“崇高的目标”。

1900/1/1 0:00:00
优优绿能30KW恒功率模块助力充电运营企业破局

2019年5月1922日,第32届世界电动车大会(EVS32)在里昂东部的Eurexpo会议中心举行。里昂是法国美食之都,同时高度参与电动汽车的发展。

1900/1/1 0:00:00
大众福特自动驾驶联盟谈判接近尾声 最早7月公布合作协议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大众集团与福特及其旗下子公司ArgoAI就自动驾驶汽车合作的谈判已接近尾声,最早可能于7月宣布达成协议。

1900/1/1 0:00:00
中国汽车出口的憋屈史,让魏建军在俄罗斯一举改写了

6月5日,汽车界刷屏的大新闻,当属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迎来竣工投产,同时首款“全球车”哈弗F7在海外上市。

1900/1/1 0:00:00
腾讯:大出行业务剥离成独立二级部门,HBAT全面开战

最新消息显示,腾讯内部发文将大出行相关的绝大业务剥离统一到独立的部门,部门负责人为此前的腾讯车联副总裁钟学丹,部门隶属2018年11月全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