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洗牌了,说了这么多年,危机已经到了“弯道超车”的时候了。中国汽车企业全面超越海外品牌是真的吗?不会的,从21世纪初年到2018年,我们投入了太多的乐观,但中国汽车企业并没有真正实现“质”和“量”的超越,尽管我们在新能源时代扮演了全球领导者的先锋角色。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紧张,前几年的野蛮生长造成了一系列资源、资金、人才的浪费。历史规律粗暴地告诉我们: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会有阵痛,市场经济规律会让技术落后的企业不断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2019年新能源国家补贴政策的正式实施,再次吹响了这个“大洗牌时代”的集结号。代工不是罪,成本才是罪。截至目前,注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有486家,品牌影响力、技术沉淀、实际产销量参差不齐。这么多车企,能有一半活下来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在2018首届中国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700万辆,占乘用车市场的20%左右。但市场自然会在这7年内淘汰数百个既无研发能力又无可观产销量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谁会第一个被刷掉?代工品牌首当其冲。笔者首先阐述一个关键点:代工不是罪,成本才是罪。因为选择贴牌模式的新能源车企根本控制不了成本,电池、电机、电控这三块贵的都得进口,整个制造工艺和品控流程都由贴牌控制,但他们手里只剩下一样东西——品牌。我开玩笑的。作为一个新品牌,你的知名度大概为零,市场价值极低。你根本学不来耐克和苹果的代工模式,更谈不上品牌价值。据外媒报道,中国正在制定新的《代工企业管理办法草案》,要求代工企业符合以下条件:1。在过去的三年里,R&D在中国的投资至少达到了40亿元人民币;2.近两年全球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至少达到1.5万辆;3.主机厂合同至少签订3年,同一地点主机厂年生产能力至少达到5万辆;4.企业需要有几十亿人民币的实收资本;5.最多只能由两家车企承包。如果上述主机厂管理规定最终出台,一大批暂时不合格、R&D投入不足的新能源汽车将完全无法翻身,所有投入只会成为“PPT车”的笑话。目前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蔚来汽车基本符合上述苛刻规定,但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支出。政府为什么要出台如此严格的管理规定来管理“代工模式”?这与大量造车新势力脱离重工业基础,直接找代工厂生产不成熟产品的现状有关。代工厂不能保证自己的贴牌产品完全符合当初的设计标准,造车新势力本身的零部件设计也不是很精良。再加上贴牌管理和贴牌生产模式的高出错率,“贴牌模式”逐渐成为“劣质产品”的代名词。“合资模式”前景光明。然而,乘用车的生产资质却如此稀缺。那些真正有技术实力的新势力如何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博骏汽车与天津一汽李霞、爱知汽车与江铃汽车的“合资模式”,就是一些造车新势力另辟蹊径提前上岸的新方式。短短几个月,博骏汽车和爱知汽车成功获得生产资质,避免成为新能源汽车“大洗牌时代”的牺牲品。博骏汽车和爱知汽车都是传奇。博骏汽车与天津一汽李霞拟成立合资公司时,前者出资约10亿元并占主导地位,后者以土地、厂房、设备等与车辆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出资,并占小部分份额。这让博骏汽车不仅能为未来研发储备尽可能多的资金,还能拥有其他新生力量梦寐以求的生产资质,稳定可靠的生产体系,获得强大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可谓一举两得。爱知汽车增资17亿元收购江铃控股(陆风汽车)50%股权,是“绕道获取资质”的解决方案。合作双方均有江西省国资背景,此次合作多为当地政府推动,促进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就这样,江铃控股上饶分公司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资质自然被装进了爱知的“口袋”。对于更多尚未获得生产资质、R&D投入不足甚至融资困难的新型电动车企业来说,新的《主机厂管理办法草案》的出台,或许意味着一场淘汰赛将正式到来。不要死在资金链上。成为第二个“乐视模式”的企业从来都不容易,创业新能源车企比“地狱模式”考试还要难。曾位列胡润富豪榜第31位,胡润IT富豪榜第8位,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7位,均属于个人资产总额420亿元的贾跃亭。然而,这位亿万富翁仅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就变成了一个被中国唾弃的债台高筑的人,这一切都源于新能源车企初创项目的资金链断裂。
造车新势力缺什么?缺人才,缺土地,缺技术,缺厂房,缺人气...归根结底,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但是没钱怎么办?那就没人能帮你了。然而,2019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寒冬,“热钱”不再火热,风险投资人在保护自己。谁愿意帮助同舟共济的新势力?可以,但是困难时期的大型风险投资只会投向技术领先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地方国资、央企资本、产业资本再次以135亿的新增融资抢滩新能源汽车行业。其中,蔚来汽车获得100亿元的最大金额,博骏汽车成功融资25亿元,爱知汽车……融成10亿元。在这个外界不断抨击蔚来汽车,媒体恨不得天天发负面消息的日子里,100亿元不仅是资金链上的坚实一环,更是行业信心重建的坚实一环。对于还处于种子期的博骏汽车来说,25亿元是一笔巨款,足以支撑这家技术型企业继续强化硬实力。此次投资是国际国内资本(包括央企、外资、民企、地方政府的产业资本)支持的企业行为,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足以帮助博骏脱颖而出,逐步成为造车新势力的龙头企业之一。当然,风险投资越多越好。拜腾汽车曾表示,集团谨慎引入每一笔风险投资,防止股份被过早、过多稀释,以免将最后的成果拱手让给资本方。可见,这些资金链上的风险投资人,不够用就会变成“乐视模式”,必死无疑;多了就面临股份稀释,交出主导权。蔚来汽车即将面临这一风险。风险投资比例适中的博骏汽车和爱知汽车要稳健得多,“中庸”也是如此。产业升级:日前,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促进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和资源循环畅通实施方案(2019-2020年)》。新政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做出了新的规定:“各地不得限制或限购新能源汽车,已实施的予以取消。”中信证券等分析师认为:“《方案》的发布,最终将有利于头部品牌。对于品牌弱、产品竞争力差的企业来说,没有优势。”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因为目前限购城市的“行货族”居民往往选择续航时间短、价格低的低质“油改电”车型进行过渡使用。在续航、空间、配置、价格等方面真正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并不多,大家都在观望。随着限购、限行的放开,使用廉价车的消费行为会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优质新能源车的发布。可喜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远超欧美传统汽车强国,消费者希望买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产品力上能与同价位燃油车媲美。即将上市的Aion LX、博骏iV6、爱知U5、小鹏P7等长寿命汽车是这一波高性价比新能源汽车的中坚力量。
然而,别忘了太平洋彼岸的特斯拉汽车公司。这条新能源领域的“鲶鱼”正在高速推进国产化进程,工厂几乎在半年内达到顶峰,被称为“美国技术与中国速度的完美融合”。据乘联会新闻报道,美国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成为北美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今年1-5月累计销量4.6万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丰田普锐斯PHEV和雪佛兰博尔特只能达到它的尾数。未来国产Model 3会给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带来令人窒息的压力,美的的实力就要靠蔚来、博骏等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头部车企了。“大洗牌时代”谁会笑到最后?全国48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中,有多少会在加速的最后淘汰中存活下来?或许答案会很尴尬,但我们不妨把这场“种族灭绝”看作是对汽车行业丛林法则的真实诠释。对于国家来说,“大洗牌时代”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只有优胜劣汰,才能把那些被误导和抛弃的人才和资源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归头部车企,继续齐心协力推动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丛林游戏的答案已经越来越清晰了。无产品、无技术、无资质、无资金的企业必然成为第一批被淘汰的对象。从长远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这480多家电动车企业中,一定会跑出中国的“大众”和“丰田”!新能源洗牌了,说了这么多年,危机已经到了“弯道超车”的时候了。中国汽车企业全面超越海外品牌是真的吗?不会的,从21世纪初年到2018年,我们投入了太多的乐观,但中国汽车企业并没有真正实现“质”和“量”的超越,尽管我们在新能源时代扮演了全球领导者的先锋角色。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紧张,前几年的野蛮生长造成了一系列资源、资金、人才的浪费。历史规律粗暴地告诉我们: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会有阵痛,市场经济规律会让技术落后的企业不断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2019年新能源国家补贴政策的正式实施,再次吹响了这个“大洗牌时代”的集结号。代工不是罪,成本才是罪。截至目前,注册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有486家,品牌影响力、技术沉淀、实际产销量参差不齐。这么多车企,能有一半活下来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在2018首届中国新能源汽车高峰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700万辆,占乘用车市场的20%左右。但市场自然会在这7年内淘汰数百个既无研发能力又无可观产销量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谁会第一个被刷掉?代工品牌首当其冲。笔者首先阐述一个关键点:代工不是罪,成本才是罪。因为选择贴牌模式的新能源车企根本控制不了成本,电池、电机、电控这三块贵的都得进口,整个制造工艺和品控流程都由贴牌控制,但他们手里只剩下一样东西——品牌。我开玩笑的。作为一个新品牌,你的知名度大概为零,市场价值极低。你根本学不来耐克和苹果的代工模式,更谈不上品牌价值。据外媒报道,中国正在制定新的《代工企业管理办法草案》,要求代工企业符合以下条件:1。在过去的三年里,R&D在中国的投资至少达到了40亿元人民币;2.近两年全球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至少达到1.5万辆;3.主机厂合同至少签订3年,同一地点主机厂年生产能力至少达到5万辆;4.企业需要有几十亿人民币的实收资本;5.最多只能由两家车企承包。如果上述主机厂管理规定最终出台,一大批暂时不合格、R&D投入不足的新能源汽车将完全无法翻身,所有投入只会成为“PPT车”的笑话。目前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蔚来汽车基本符合上述苛刻规定,但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支出。政府为什么要出台如此严格的管理规定来管理“代工模式”?这与大量造车新势力脱离重工业基础,直接找代工厂生产不成熟产品的现状有关。代工厂不能保证自己的贴牌产品完全符合当初的设计标准,造车新势力本身的零部件设计也不是很精良。再加上贴牌管理和贴牌生产模式的高出错率,“贴牌模式”逐渐成为“劣质产品”的代名词。“合资模式”前景光明。然而,乘用车的生产资质却如此稀缺。那些真正有技术实力的新势力如何实现规模化生产?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博骏汽车与天津一汽李霞、爱知汽车与江铃汽车的“合资模式”,就是一些造车新势力另辟蹊径提前上岸的新方式。短短几个月,博骏汽车和爱知汽车成功获得生产资质,避免成为新能源汽车“大洗牌时代”的牺牲品。博骏汽车和爱知汽车都是传奇。博骏汽车与天津一汽李霞拟成立合资公司时,前者出资约10亿元并占主导地位,后者以土地、厂房、设备等与车辆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出资,并占小部分份额。这让博骏汽车不仅能为未来研发储备尽可能多的资金,还能拥有其他新生力量梦寐以求的生产资质,稳定可靠的生产体系,获得强大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可谓一举两得。爱知汽车增资17亿元收购江铃控股(陆风汽车)50%股权,是“绕道获取资质”的解决方案。合作双方均有江西省国资背景,此次合作多为当地政府推动,促进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就这样,江铃控股上饶分公司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资质自然被装进了爱知的“口袋”。对于更多尚未获得生产资质、R&D投入不足甚至融资困难的新型电动车企业来说,新的《主机厂管理办法草案》的出台,或许意味着一场淘汰赛将正式到来。不要死在资金链上。成为第二个“乐视模式”的企业从来都不容易,创业新能源车企比“地狱模式”考试还要难。曾位列胡润富豪榜第31位,胡润IT富豪榜第8位,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37位,均属于个人资产总额420亿元的贾跃亭。然而,这位亿万富翁仅仅用了短短两年时间,就变成了一个被中国唾弃的债台高筑的人,这一切都源于新能源车企初创项目的资金链断裂。
造车新势力缺什么?缺人才,缺土地,缺技术,缺厂房,缺人气...归根结底,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但是没钱怎么办?那就没人能帮你了。然而,2019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寒冬,“热钱”不再火热,风险投资人在保护自己。谁愿意帮助同舟共济的新势力?可以,但是困难时期的大型风险投资只会投向技术领先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地方国资、央企资本、产业资本再次以135亿的新增融资抢滩新能源汽车行业。其中,蔚来汽车获得100亿元的最大金额,博骏汽车成功融资25亿元,爱知汽车……融成10亿元。在这个外界不断抨击蔚来汽车,媒体恨不得天天发负面消息的日子里,100亿元不仅是资金链上的坚实一环,更是行业信心重建的坚实一环。对于还处于种子期的博骏汽车来说,25亿元是一笔巨款,足以支撑这家技术型企业继续强化硬实力。此次投资是国际国内资本(包括央企、外资、民企、地方政府的产业资本)支持的企业行为,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足以帮助博骏脱颖而出,逐步成为造车新势力的龙头企业之一。当然,风险投资越多越好。拜腾汽车曾表示,集团谨慎引入每一笔风险投资,防止股份被过早、过多稀释,以免将最后的成果拱手让给资本方。可见,这些资金链上的风险投资人,不够用就会变成“乐视模式”,必死无疑;多了就面临股份稀释,交出主导权。蔚来汽车即将面临这一风险。风险投资比例适中的博骏汽车和爱知汽车要稳健得多,“中庸”也是如此。产业升级:日前,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促进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和资源循环畅通实施方案(2019-2020年)》。新政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做出了新的规定:“各地不得限制或限购新能源汽车,已实施的予以取消。”中信证券等分析师认为:“《方案》的发布,最终将有利于头部品牌。对于品牌弱、产品竞争力差的企业来说,没有优势。”这种分析不无道理,因为目前限购城市的“行货族”居民往往选择续航时间短、价格低的低质“油改电”车型进行过渡使用。在续航、空间、配置、价格等方面真正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并不多,大家都在观望。随着限购、限行的放开,使用廉价车的消费行为会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优质新能源车的发布。可喜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远超欧美传统汽车强国,消费者希望买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产品力上能与同价位燃油车媲美。即将上市的Aion LX、博骏iV6、爱知U5、小鹏P7等长寿命汽车是这一波高性价比新能源汽车的中坚力量。
然而,别忘了太平洋彼岸的特斯拉汽车公司。这条新能源领域的“鲶鱼”正在高速推进国产化进程,工厂几乎在半年内达到顶峰,被称为“美国技术与中国速度的完美融合”。据乘联会新闻报道,美国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成为北美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今年1-5月累计销量4.6万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丰田普锐斯PHEV和雪佛兰博尔特只能达到它的尾数。未来国产Model 3会给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带来令人窒息的压力,美的的实力就要靠蔚来、博骏等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头部车企了。“大洗牌时代”谁会笑到最后?全国48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中,有多少会在加速的最后淘汰中存活下来?或许答案会很尴尬,但我们不妨把这场“种族灭绝”看作是对汽车行业丛林法则的真实诠释。对于国家来说,“大洗牌时代”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只有优胜劣汰,才能把那些被误导和抛弃的人才和资源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归头部车企,继续齐心协力推动我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丛林游戏的答案已经越来越清晰了。无产品、无技术、无资质、无资金的企业必然成为第一批被淘汰的对象。从长远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这480多家电动车企业中,一定会跑出中国的“大众”和“丰田”!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作为首个中外合资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江淮大众的进展引人关注。
1900/1/1 0:00:00随着汽车行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提升,上游产业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去年十月,诺贝丽斯(Novelis)宣布投资其常州工厂二期扩容项目。
1900/1/1 0:00:00频繁的电动车安全事故,给“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敲响警钟。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掌握的舆情信息,2018年至今有80余电动汽车火灾事故发生。事故频率呈现上升趋势,这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900/1/1 0:00:00杭可科技4月15日科创板上市申请受理,经过三轮问询,6月13日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6月18日提交注册材料,6月21日晚间获得证监会同意IPO注册批复,全部过程仅用了60余天。
1900/1/1 0:00:00今年15月,广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8111辆,同比大幅增长7206。
1900/1/1 0:00:002020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在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后,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成为车企面临的重要课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