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车补贴退坡进入淘汰赛:车价上涨或不可避免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Weilai, BYD, Ford, BMW, Beijing

2019年上半年转眼就过去了。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政府补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与2018年相比,国家对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的补贴降幅超过50%。如果算上地方补贴的全部取消,新能源补贴标准整体下降幅度将达到75%。面对严峻的形势,车市如何应对?各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台了怎样的应对措施?新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详细调查。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电动车厂商都处于烧钱阶段,距离实现盈利还很远。传统车企过于依赖政府补贴,而造车新势力则靠融资维持生计。新能源补贴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坚持跑完上半场的数百家新能源车企正式进入下半场淘汰赛阶段。汽车公司正忙于应对不同的策略。近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奇瑞、比亚迪、广汽新能源等北京部分4S店了解到,店内经销商尚未接到厂家正式调价通知,暂时仍按2018年补贴标准销售汽车。比亚迪4S店的一名销售人员表示,该店尚未收到厂家针对补贴的调价通知。多家新能源车企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了补贴标准退坡后的应对措施。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青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市场定价不是简单的由国家补贴的不同程度决定,还要看产品的竞争力。只有从市场消费层面接受产品,未来产品的定价才会更加理性。BAIC新能源的部分产品价格不变,部分有微调,部分甚至会降价。比亚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已经有一些应对这一挑战的准备措施,有信心在国家补贴政策退坡的过程中,通过规模效益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优化设计提升产品体验;通过加入国际大师,提升产品的价值和性能。蔚来汽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补贴前的价格已经公布,所以不会涨价。此外,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吉利、SAIC荣威、奇瑞新能源的应对政策目前正在积极筹划中,暂时没有公布。未来,汽车价格必然会上涨。以蔚来汽车为例。这家车企虽然号称是直销模式,但会一直坚持价格稳定,售价也是补贴前的价格。但按照2018年的补贴标准,蔚来ES8可获得国家补贴4.5万元,地方(北京)补贴2.25万元,即最终可获得补贴6.75万元;按照2019年新能源补贴标准,蔚来ES8只能拿到1.8万元的国家补贴,再乘以80%的电池能量密度补贴系数,最终只能拿到1.44万元的补贴。53100元的差价谁出得起?“补贴下降后,车企成本大幅增加。如果消费者不接受涨价,市场需求就很难有效启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车企不仅要覆盖制造成本,还要考虑补贴不到位的资金成本,所以肯定会涨价。如果不涨价,车企将面临很大压力。因此,从现在开始,新能源汽车企业将会经历一段痛苦的转型期。业内也普遍认为,补贴的退坡会给上游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车企很难像过渡期那样“自掏腰包”消化成本压力。一段时间后,大规模涨价在所难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企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任何一家车企都不可能自己消化掉补贴坡所增加的成本。”的确,目前SAIC乘用车、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高管都明确表示“电动车价格一定会涨”。造车新势力中的威马、小鹏等头部企业暂时没有跟进涨价消息,只是缓兵之计。从长远来看,涨价势在必行。至于具体的涨价幅度,截至记者发稿时,没有一家车企敢轻举妄动,或者说都在互相观察。但很多4S店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预测,即按照补贴政策,厂家和消费者各承担一半,预计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将普遍增加2万元以上。比如一款补贴6万元以上的主流纯电动汽车,过渡期后会降低4万元左右。合资品牌凭借技术优势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计划,一直离不开政策补贴的支持。现在补贴在下降,新能源汽车也逐渐从政策导向阶段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在这个全新的阶段,合资品牌又出来了,这将给目前占据领先地位的自主新能源带来强烈冲击。据了解,跨国车企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押注更多,未来几年这些巨头的投资将超过万亿元。其中,宝马将原计划提前两年。6月25日,宝马宣布加速电动产品扩张计划,即提前两年在2023年实现25款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其中,这25款新能源汽车中,一半以上将是纯电动汽车。此外,奔驰首款纯电动SUV车型EQC将于今年年底在国内上市;迷你纯电动版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福特汽车公司计划三年内在中国推出30多款新车型,涵盖福特和林肯两个品牌,其中10多款为新能源车型。福特面向EV的紧凑型纯电动SUV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丰田计划在2020年推出10款纯电驱动的新车。在中国市场,首批引入的C-HR和逸泽EV车型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提前上市。可见今年下半年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领域。当然,自主品牌也在反击。其中,在红旗的发展规划中,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将全部由纯电动汽车驱动。首款纯电动汽车红旗E-HS3是一款紧凑型SUV,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另一款中型纯电动汽车也将于年内上市。广汽新能源Aion系列的第二款车型Aion LX是一款SUV车型,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这也是今年首批可以将NEDC续航里程增加到600公里的车型之一。随着补贴等政策利好的释放需求逐渐放缓,传统车企中自主品牌、跨国品牌、造车新势力三股势力相互交织,相互竞争。业内人士认为,造车新势力很可能会是第一批被淘汰的车企,因为除了蔚来、小鹏、威马,大部分还在为“解决交付”和“解决产能”发愁。随着补贴的下降,这些车企的经营亏损将大幅增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洗牌期后将失去牌照权。Weilai, BYD, Ford, BMW, Beijing

2019年上半年转眼就过去了。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政府补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与2018年相比,国家对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的补贴降幅超过50%。如果算上地方补贴的全部取消,新能源补贴标准整体下降幅度将达到75%。面对严峻的形势,车市如何应对?各新能源汽车企业出台了怎样的应对措施?新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详细调查。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各电动车厂商都处于烧钱阶段,距离实现盈利还很远。传统车企过于依赖政府补贴,而造车新势力则靠融资维持生计。新能源补贴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坚持跑完上半场的数百家新能源车企正式进入下半场淘汰赛阶段。汽车公司正忙于应对不同的策略。近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奇瑞、比亚迪、广汽新能源等北京部分4S店了解到,店内经销商尚未接到厂家正式调价通知,暂时仍按2018年补贴标准销售汽车。比亚迪4S店的一名销售人员表示,该店尚未收到厂家针对补贴的调价通知。多家新能源车企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了补贴标准退坡后的应对措施。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青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市场定价不是简单的由国家补贴的不同程度决定,还要看产品的竞争力。只有从市场消费层面接受产品,未来产品的定价才会更加理性。BAIC新能源的部分产品价格不变,部分有微调,部分甚至会降价。比亚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已经有一些应对这一挑战的准备措施,有信心在国家补贴政策退坡的过程中,通过规模效益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优化设计提升产品体验;通过加入国际大师,提升产品的价值和性能。蔚来汽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补贴前的价格已经公布,所以不会涨价。此外,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吉利、SAIC荣威、奇瑞新能源的应对政策目前正在积极筹划中,暂时没有公布。未来,汽车价格必然会上涨。以蔚来汽车为例。这家车企虽然号称是直销模式,但会一直坚持价格稳定,售价也是补贴前的价格。但按照2018年的补贴标准,蔚来ES8可获得国家补贴4.5万元,地方(北京)补贴2.25万元,即最终可获得补贴6.75万元;按照2019年新能源补贴标准,蔚来ES8只能拿到1.8万元的国家补贴,再乘以80%的电池能量密度补贴系数,最终只能拿到1.44万元的补贴。53100元的差价谁出得起?“补贴下降后,车企成本大幅增加。如果消费者不接受涨价,市场需求就很难有效启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车企不仅要覆盖制造成本,还要考虑补贴不到位的资金成本,所以肯定会涨价。如果不涨价,车企将面临很大压力。因此,从现在开始,新能源汽车企业将会经历一段痛苦的转型期。业内也普遍认为,补贴的退坡会给上游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车企很难像过渡期那样“自掏腰包”消化成本压力。一段时间后,大规模涨价在所难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车企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任何一家车企都不可能自己消化掉补贴坡所增加的成本。”的确,目前SAIC乘用车、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高管都明确表示“电动车价格一定会涨”。造车新势力中的威马、小鹏等头部企业暂时没有跟进涨价消息,只是缓兵之计。从长远来看,涨价势在必行。至于具体的涨价幅度,截至记者发稿时,没有一家车企敢轻举妄动,或者说都在互相观察。但很多4S店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预测,即按照补贴政策,厂家和消费者各承担一半,预计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将普遍增加2万元以上。比如一款补贴6万元以上的主流纯电动汽车,过渡期后会降低4万元左右。合资品牌凭借技术优势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计划,一直离不开政策补贴的支持。现在补贴在下降,新能源汽车也逐渐从政策导向阶段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在这个全新的阶段,合资品牌又出来了,这将给目前占据领先地位的自主新能源带来强烈冲击。据了解,跨国车企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押注更多,未来几年这些巨头的投资将超过万亿元。其中,宝马将原计划提前两年。6月25日,宝马宣布加速电动产品扩张计划,即提前两年在2023年实现25款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其中,这25款新能源汽车中,一半以上将是纯电动汽车。此外,奔驰首款纯电动SUV车型EQC将于今年年底在国内上市;迷你纯电动版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福特汽车公司计划三年内在中国推出30多款新车型,涵盖福特和林肯两个品牌,其中10多款为新能源车型。福特面向EV的紧凑型纯电动SUV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丰田计划在2020年推出10款纯电驱动的新车。在中国市场,首批引入的C-HR和逸泽EV车型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提前上市。可见今年下半年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领域。当然,自主品牌也在反击。其中,在红旗的发展规划中,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将全部由纯电动汽车驱动。首款纯电动汽车红旗E-HS3是一款紧凑型SUV,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另一款中型纯电动汽车也将于年内上市。广汽新能源Aion系列的第二款车型Aion LX是一款SUV车型,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这也是今年首批可以将NEDC续航里程增加到600公里的车型之一。随着补贴等政策利好的释放需求逐渐放缓,传统车企中自主品牌、跨国品牌、造车新势力三股势力相互交织,相互竞争。业内人士认为,造车新势力很可能会是第一批被淘汰的车企,因为除了蔚来、小鹏、威马,大部分还在为“解决交付”和“解决产能”发愁。随着补贴的下降,这些车企的经营亏损将大幅增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洗牌期后将失去牌照权。

标签:蔚来比亚迪福特宝马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全球三千亿美金押宝电动车,45%将涌入中国,新能源大战吹响“冲锋号”!

7月1号到3号,汽车圈里有件大事。这是继三月份上海国际车展之后,又一次全世界的汽车行业共聚中国,共襄盛举。

1900/1/1 0:00:00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即将召开,官方指定用车300辆逸动EV460交车

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即将召开之际,长安新能源汽车与山西省投资集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4日在山西红灯笼体育中心北门广场举行交车仪式。

1900/1/1 0:00:00
季度同比暴增133.5%,创纪录的特斯拉为何还被唱衰?

图片来自“东方IC”特斯拉第二季度产销量创下新纪录,总是被质疑的马斯克总算实现了他立下的Flag。北京时间7月3日,特斯拉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产销量。

1900/1/1 0:00:00
谁在收割国内SUV下半场的份额?

SUV市场份额真的触顶了吗?在达到接近45的顶峰之后,自去年中开始,SUV的市场份额回归到了较为平稳的42左右,并一直维持至今。也有各种调研显示,今天的年轻人在新车购买时反而会更加倾向轿车。

1900/1/1 0:00:00
电动汽车强制性国标即将发布:标准比其他国家更严格

安全已经成为电动汽车行业难以回避的焦点。近期,蔚来汽车公布了其车辆起火调查结果,并宣布召回4800余辆相关车辆。随后,特斯拉就其4月份发生在上海的一则起火事件发表声明。

1900/1/1 0:00:00
告别单打独斗 自动驾驶企业正在走向联合

(图片来源:Waymo官网)企业间的“联合”正席卷整个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好像每一家车企都要立刻给自己找一两个合作伙伴,否则就要面临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的风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