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节能减排的考虑,还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全球车企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这场新能源汽车革命不够纯粹,充斥着各种声音。车企的态度变得阴郁。政策把车企拖进了电动汽车的世界,但生存的压力又在把车企拖回燃油车时代。谁是赢家?如果用现在的格局来预测未来,恐怕是不够的。现在的狂欢是国产自主品牌的狂欢。外资车企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地位不如燃油车市场领先。这种格局造成了“外资失去先发优势”的假象。是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错觉。在国内自主品牌如火如荼争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时候,外资企业一直持观望态度。比如日产没有推出Leaf,宝马没有推出i3,通用没有推出Bolt。他们的观望是有意的。一方面,国内政策保护本地企业取得的一些成就。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私人电动乘用车市场还不够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失去了先发优势。他们在美国市场、欧洲市场、日本市场推出的电动车,证明了他们在新能源技术和整车开发上有足够的积累。坚定的坚持EV方向今年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都在电动车上有大动作,让大家震惊。另一方面,美国的霸主,通用,似乎很低调。而且GM对48V,混动车,插电式混动车,纯电动车的布局让观者很困惑。好像没有重点。作为其竞争对手的日本,虽然受困于纯电动汽车的世界,但仍然把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个过程,把氢燃料电池电瓶车作为未来必须达到的目标;在德国,大众被排放情况逼上梁山。宝马无奈换了CEO,加入了与奔驰轰轰烈烈的电动汽车豪。以前更倾向于全面布局。在过去两年中,它在中国市场部署了许多新能源汽车,如混合动力凯迪拉克XT5 28E、别克君越30H、别克君威30H、雪佛兰迈锐宝HEV、凯迪拉克CT6的插电版、别克VELITE 6的插电版、增程式别克VELITE 5和纯电动别克VELITE 6。到目前为止,通用的混合动力汽车影响力不大,而纯电动Bolt和Velite 6是其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主要来源。根据规划,在未来的产品阵容中,电动汽车将是通用汽车的主攻方向。基于Bolt EV平台(BEV2),通用汽车将在2020年前推出两款电动汽车。那么,在2021年之后,其新一代电动汽车平台BEV3将发挥关键作用。它不仅是通用汽车快速拓展电动汽车产品线的关键平台,也是通用汽车实现“盈利”电动汽车项目的基础。BEV2平台被认为是某种程度上支持雪佛兰Sonic和Trax的Gamma 2架构的一个分支。BEV3将是纯电动汽车的专属平台。通用汽车非常重视这个电动平台。首款采用BEV3平台的车型是凯迪拉克,其豪华车品牌第一。无论是政策主导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市场主导的美国市场,纯电动汽车的比例都是最高的。面对不同的技术路线,通用通过电动车平台BEV3做出了选择。继“电”之后的代表车型推出Volt、Bolt、Velite 6等新能源汽车后,通用汽车积累了许多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总成技术以及与整车的匹配技术。通用PHEV的代表车型Volt是国产Velite5,凯迪拉克CT6 PHEV搭载Voltec技术。Voltec技术是通用汽车绕过丰田的专利壁垒后开发的另一套混合动力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2.0版本,采用电机和行星齿轮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燃油效率。Bolt,A0级车身塞了一个60kwh的电池组,NEDC的续航里程达到了500km以上。2017年国内自主车企还没有能达到同等水平的。Velite 6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32Wh/kg,采用SAIC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提供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工况百公里功耗13.3kWh/100km,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01km。13.3 kWh/100km的能耗高于很多合资和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已经达到国家标准《电动汽车能源消耗率限值》。日前,646项国家标准正式获批。其中,针对电动汽车提出了全球首个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技术标准《电动汽车能耗率限值》。根据限值要求,整备质量在1430 <:CM≤1540kg的纯电动汽车能耗限值第一阶段为16.7kWh,第二阶段为14.3kWh。这些技术来自于其实验室,与福特、FCA共同建立的US-ABC美国先进电池联盟,以及与电池供应商的合作。一年来的技术积累,电动车起火事故频发,让消费者有所畏惧。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电池材料的选择,电池加工的精细化和一致性。很多热失控的情况都是因为电解液的稳定性出现问题,或者电池的一致性不同,导致内部短路起火。在北美和中国,一般会建立有共同数据的实验室,用于研究和设计电池材料,测试和验证电池组,确保安全性、可靠性和耐用性。通用电池组的演变:通用伏特1代、通用伏特2代、Spark EV、Bolt(从左至右)使用的电池主要是软包电池。柔性电池比容量高,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内阻小,设计灵活,各种特性吸引着一般的主机厂。但是,一致性差会导致热效率不一致、容易膨胀、成本高和易损坏……要漏,这是代工面临的问题。北美和中国的通用电池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在于电池的基础研究和充分验证。这样可以参与电池的工程开发和质量监控,保证电池的安全性、性能、寿命和耐久性最大程度满足整车的需求。实验室还关注前瞻性技术,如高容量硅基阳极复合材料、高能锂硫柔性电池、高能锂硫电池分层电极架构等。USABC作为通用、福特、FCA的合作机构,更像是一个投资机构,专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它已经与加利福尼亚州的Zenlabs Energy Inc和芝加哥的NanoGraf Technologies签署了技术合作,开发快速充电电池技术和高能阳极材料。它没有继续深入电池的生产。由于电池不同于整车的电化学性能,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很多车企选择与电池企业合作。前者从后者购买电池,并控制电池组和BMS的生产。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指出,配套产能20万台的动力电池工厂,成本会是汽车工厂的两倍。2009年,通用汽车在密歇根州建立了布朗斯顿电池工厂,这是美国第一家由汽车制造商控制的电池工厂。伏特和CT6 PHEV都是这个工厂生产的。当然,自从和LG化学合作以来,它的伏特电池和博尔特电池也有一部分来自LG化学。在中国,上汽通用将投资17.2亿元在金桥建设锂电池组装厂。最近,通用电池实验室和电池供应商再次合作,生产一种高功率和长寿命的电池。这种新型高功率电池已经授权给两家国际电池供应商,将应用于通用汽车未来的低压电池系统。通过合作,他们推动了这种电池在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应用。通用汽车与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同于比亚迪的垂直整合,特斯拉与松下从电池核心到包装层面的深度绑定,以及SAIC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好处是,不必让整车厂承担电池厂的盈亏,可以寻求多个配套厂;缺点是电池供应难以得到保证。所以自建包厂,寻求其他电池供应商的合作,是他们的新选择。万能多方积累很快就会发挥作用。补贴正在减少,电池白名单正在发布,政策鼓励低排放汽车...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是一场技术竞争。国内自主品牌在政策保护下储备的技术PK外资在海外市场积累的技术将由市场决定。无论从节能减排的考虑,还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全球车企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这场新能源汽车革命不够纯粹,充斥着各种声音。车企的态度变得阴郁。政策把车企拖进了电动汽车的世界,但生存的压力又在把车企拖回燃油车时代。谁是赢家?如果用现在的格局来预测未来,恐怕是不够的。现在的狂欢是国产自主品牌的狂欢。外资车企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地位不如燃油车市场领先。这种格局造成了“外资失去先发优势”的假象。是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错觉。在国内自主品牌如火如荼争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时候,外资企业一直持观望态度。比如日产没有推出Leaf,宝马没有推出i3,通用没有推出Bolt。他们的观望是有意的。一方面,国内政策保护本地企业取得的一些成就。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私人电动乘用车市场还不够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资失去了先发优势。他们在美国市场、欧洲市场、日本市场推出的电动车,证明了他们在新能源技术和整车开发上有足够的积累。坚定的坚持EV方向今年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都在电动车上有大动作,让大家震惊。另一方面,美国的霸主,通用,似乎很低调。而且GM对48V,混动车,插电式混动车,纯电动车的布局让观者很困惑。好像没有重点。作为其竞争对手的日本,虽然受困于纯电动汽车的世界,但仍然把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个过程,把氢燃料电池电瓶车作为未来必须达到的目标;在德国,大众被排放情况逼上梁山。宝马无奈换了CEO,加入了与奔驰轰轰烈烈的电动汽车豪。以前更倾向于全面布局。在过去两年中,它在中国市场部署了许多新能源汽车,如混合动力凯迪拉克XT5 28E、别克君越30H、别克君威30H、雪佛兰迈锐宝HEV、凯迪拉克CT6的插电版、别克VELITE 6的插电版、增程式别克VELITE 5和纯电动别克VELITE 6。到目前为止,通用的混合动力汽车影响力不大,而纯电动Bolt和Velite 6是其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主要来源。根据规划,在未来的产品阵容中,电动汽车将是通用汽车的主攻方向。基于Bolt EV平台(BEV2),通用汽车将在2020年前推出两款电动汽车。那么,在2021年之后,其新一代电动汽车平台BEV3将发挥关键作用。它不仅是通用汽车快速拓展电动汽车产品线的关键平台,也是通用汽车实现“盈利”电动汽车项目的基础。BEV2平台被认为是某种程度上支持雪佛兰Sonic和Trax的Gamma 2架构的一个分支。BEV3将是纯电动汽车的专属平台。通用汽车非常重视这个电动平台。首款采用BEV3平台的车型是凯迪拉克,其豪华车品牌第一。无论是政策主导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市场主导的美国市场,纯电动汽车的比例都是最高的。面对不同的技术路线,通用通过电动车平台BEV3做出了选择。继“电”之后的代表车型推出Volt、Bolt、Velite 6等新能源汽车后,通用汽车积累了许多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总成技术以及与整车的匹配技术。通用PHEV的代表车型Volt是国产Velite5,凯迪拉克CT6 PHEV搭载Voltec技术。Voltec技术是通用汽车绕过丰田的专利壁垒后开发的另一套混合动力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2.0版本,采用电机和行星齿轮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燃油效率。Bolt,A0级车身塞了一个60kwh的电池组,NEDC的续航里程达到了500km以上。2017年国内自主车企还没有能达到同等水平的。Velite 6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32Wh/kg,采用SAIC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提供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工况百公里功耗13.3kWh/100km,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01km。13.3 kWh/100km的能耗高于很多合资和自主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已经达到国家标准《电动汽车能源消耗率限值》。日前,646项国家标准正式获批。其中,针对电动汽车提出了全球首个纯电动汽车能耗指标技术标准《电动汽车能耗率限值》。根据限值要求,整备质量在1430 <:CM≤1540kg的纯电动汽车能耗限值第一阶段为16.7kWh,第二阶段为14.3kWh。这些技术来自于其实验室,与福特、FCA共同建立的US-ABC美国先进电池联盟,以及与电池供应商的合作。一年来的技术积累,电动车起火事故频发,让消费者闻风丧胆。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电池材料的选择,电池加工的精细化和一致性。很多热失控的情况都是因为电解液的稳定性出现问题,或者电池的一致性不同,导致内部短路起火。在北美和中国,一般会建立有共同数据的实验室,用于研究和设计电池材料,测试和验证电池组,确保安全性、可靠性和耐用性。通用电池组的演变:通用伏特1代、通用伏特2代、Spark EV、Bolt(从左至右)使用的电池主要是软包电池。柔性电池比容量高,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内阻小,设计灵活,各种特性吸引着一般的主机厂。但是,一致性差会导致热效率不一致、容易膨胀、成本高和易损坏……要漏,这是代工面临的问题。北美和中国的通用电池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在于电池的基础研究和充分验证。这样可以参与电池的工程开发和质量监控,保证电池的安全性、性能、寿命和耐久性最大程度满足整车的需求。实验室还关注前瞻性技术,如高容量硅基阳极复合材料、高能锂硫柔性电池、高能锂硫电池分层电极架构等。USABC作为通用、福特、FCA的合作机构,更像是一个投资机构,专注于电化学储能技术。它已经与加利福尼亚州的Zenlabs Energy Inc和芝加哥的NanoGraf Technologies签署了技术合作,开发快速充电电池技术和高能阳极材料。它没有继续深入电池的生产。由于电池不同于整车的电化学性能,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很多车企选择与电池企业合作。前者从后者购买电池,并控制电池组和BMS的生产。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指出,配套产能20万台的动力电池工厂,成本会是汽车工厂的两倍。2009年,通用汽车在密歇根州建立了布朗斯顿电池工厂,这是美国第一家由汽车制造商控制的电池工厂。伏特和CT6 PHEV都是这个工厂生产的。当然,自从和LG化学合作以来,它的伏特电池和博尔特电池也有一部分来自LG化学。在中国,上汽通用将投资17.2亿元在金桥建设锂电池组装厂。最近,通用电池实验室和电池供应商再次合作,生产一种高功率和长寿命的电池。这种新型高功率电池已经授权给两家国际电池供应商,将应用于通用汽车未来的低压电池系统。通过合作,他们推动了这种电池在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应用。通用汽车与电池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同于比亚迪的垂直整合,特斯拉与松下从电池核心到包装层面的深度绑定,以及SAIC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关系。这种合作关系的好处是,不必让整车厂承担电池厂的盈亏,可以寻求多个配套厂;缺点是电池供应难以得到保证。所以自建包厂,寻求其他电池供应商的合作,是他们的新选择。万能多方积累很快就会发挥作用。补贴正在减少,电池白名单正在发布,政策鼓励低排放汽车...种种迹象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是一场技术竞争。国内自主品牌在政策保护下储备的技术PK外资在海外市场积累的技术将由市场决定。
近年来,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逐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此,天津面向京津冀交通枢纽密织电动汽车充电网,破解充电难题。
1900/1/1 0:00:005G时代开启了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更多认知,尤其对中国品牌和中国汽车业而言,5G给了我们与全球顶尖企业更加公平甚至略显优势的竞争环境,让中国品牌在全球定义中国标准不再是一句口号,
1900/1/1 0:00:00尽管车市寒冬,补贴退坡,但是新能源汽车却一直保持增长。而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之芯”的电池行业,却在发生着改变。7月29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名单”。
1900/1/1 0:00:008月1日,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底特律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
1900/1/1 0:00:005G为车联网提供了支持,使得V2X成为现实;AI更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思想”和“灵魂”。
1900/1/1 0:00:00据路透社报道,近几个月来,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使各大汽车制造商痛苦地意识到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并没有达到此前令人兴奋的预期。受经济放缓的影响,中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第12个月下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