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Aion LX续航首破NEDC650公里,不靠堆砌电池靠什么?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Aion LX在上海车展首发时,宣称续航将超过600公里。这个数据虽然抢眼,但基于上海车展,所有的“展示党”都在呐喊,大家的兴奋度多少打了些折扣。7月,新一期工信部目录透露,Aion LX预售最终版将于8月底上市,NEDC续航里程确定为650公里。这是实实在在的干货,不是一个显示屏推广那么简单。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毫无疑问,Aion LX将成为续航时间最长的纯电动量产车。这种情况下,围绕它的话题自然少不了。车云感兴趣的当然是它的工业价值和技术领域的突破。温馨提示:nedc 650公里是什么概念?在此之前,高端纯电动SUV经久不衰,特斯拉Model X依然是标杆。其长寿命NEDC续航里程可达575公里,大幅超过奥迪e-tron的400公里和奔驰EQC的415公里。Aion LX的NEDC为650公里,相当于比最长续航版本的Model X多了75公里,这本身就是一个突破。同时续航里程比主流高性能纯电动SUV多100-150公里(包括Model X标准续航版的425公里),这也会给汽车寿命带来一些质变。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提高续航,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是靠“堆电池”就能达到的。车间里一直有个误区,认为只要你愿意堆电池,续航就不是问题。然而,你所知道的是自然的——实际情况绝对没有那么简单。首先,电池堆叠的结果是成本增加,这些成本都是消费者买单。这不是重点。就算是“不差钱”,想增加续航也增加不了。原因是电池的自重和续航会有矛盾。他们之间会有一种平衡的关系。当电池重量达到一定程度,继续增加电池,其自身重量反过来会降低电池寿命,最后汽车就成了“电池搬运工”,电池寿命得不到质的提升。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其实这个道理从“反证”的角度来看会很简单。如果真像传言说的那么简单(堆电池可以提高续航),像特斯拉、奥迪、奔驰这些“不缺钱的车主”在成本控制上就不需要那么小心了,可以放开手脚“堆电池”了,那么各路纯电动车的续航早就破600公里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通过牺牲性能来提高续航里程。一些纯电车配备小功率电机,确实可以延长续航时间。但问题是Aion LX的百公里加速是3.9秒,比Model X长寿命版的4.6秒还快,是奔驰EQC的5.2秒,奥迪e-tron的5.7秒。毫无疑问,Aion LX的NEDC 650 km续航时间是一个质的突破。不过车云菌更关心Aion LX是怎么做到的,背后有什么样的黑科技支持?三胞科技的突破在哪里?纯电动汽车的三大部分与燃油汽车不同。除了平台,主要是“三电系统”。一辆续航时间长的车,首先要在“三电”技术上有所突破。特斯拉为什么能鹤立鸡群,在纯电领域称霸这么多年?“三电”技术的突破和领先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三电”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电池。这确实是“三电”的亮点。直视它,Aion LX采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最新一代高性能电池,使其电池能量密度可达180Wh/kg,远超目前130Wh/kg左右的水平。能量……ensity高,可以用更小的重量和体积组装更高容量的电池,让汽车不用整天扮演“电池搬运工”的角色,提高续航里程才是根本。这个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熟悉电池能量密度的价值和趋势,所以车云不认为这是核心。在车云看来,Aion LX真正的核心是通过严格的电池管理,让这种高密度电池安全稳定的应用。Aion LX不是新势力的产物,它来自广汽新能源。这样的背景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自信。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具体到技术应用上,首先,Aion LX采用第四代智能温控系统和BMS,并经过严格的安全实验,保证电池始终能工作在最佳状态。同时,Aion LX还配备了全寿命电池安全控制系统,拥有24小时全天候企业端监控平台和智能预警系统。有了这样一套从内到外,从本体到网络的全天候监控,相当于为电池保驾护航——再也不用担心电池安全了。在电驱动层面,Aion LX配备了深度集成的高性能“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通过高度集成,该系统在体积和重量上更有效,扭矩比传统系统更强大,为高耐久性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控制系统的高精度也保证了低功耗。还有能量回收。Aion LX采用了博世最新的ebooster系统和I-pedal功能,能量回收率可达22%,综合续航能力可提升30公里。还有冬季管理,搭载热泵+双流空调技术,在0-10℃的低温环境下,最大续航可提升80公里。平台的价值不可小觑。长续航的功劳主要归功于三电,但绝不仅仅是三电。任何车都是一个系统工程。Aion LX的平台价值在这里也有贡献。Aion LX基于广汽新能源第二代纯电动平台GEP 2.0打造。GEP平台有很多优点,包括扩大客室空间、良好的配重、提高机动性等。值得注意的是,以“电池+电驱”为中心布局的第二代纯电动专属平台,可以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动力布局和轻量化优势,前后重量比达到50:50的最优黄金比例。而且与空间小、安全性低、行驶平稳的“油改电”平台不同,纯电动平台带来了更大的乘坐空间,不仅增加了乘客舱和行李舱的空间,还使地板布局更加流畅,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出行体验。此外,纯电动平台可以带来更合理的电池布局,可以容纳更多的电池,更加安全。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此外,纯电动平台给车身设计带来的优势也进一步促成了超长续航。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轻量化。Aion LX采用的轻质钢铝混动车身。为安全起见,车体上部选用高强度钢。为了减轻车身下部的重量,使用了高强度的铝。这种组合不仅充分保证了被动安全性和足够的车身刚度,还大大减轻了车身重量(70 kg以上),提高了续航里程。第二是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这对于提高纯电动汽车的高速续航里程非常关键。这一点从Aion LX的流线型外形就能看出来,但实际上技术和细节的优化远比看起来复杂。比如后滑式尾部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车前后的阻力差,镂空的尾部和上扬的尾灯都是为了降低风阻。还有后视镜外壳和隐藏式门把手的优化。很多细节都是为了减少风阻。当然,最后的关键还是要看数据:风阻系数0.288Cd,对于一个……来说是相当难得的SUV。结论:续航是纯电永恒的主题。提高续航也是所有纯电动厂商努力的方向。对于Aion LX的这个突破,我们可以有点激动。它的意义应该不仅仅是Aion品牌或者广汽新能源。从上面的解读可以看出,Aion LX的长续航更多的是基于技术上的突破,而不是单纯依靠堆叠电池或者牺牲性能。换句话说,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其实是有价值的。另外,从发布的样机来看,Aion LX的整体设计定位也是豪华且高起点。说它挑战特斯拉可能有点夸张,但如果只看技术、实力、指标,确实有那么点意思。最后,可能有人会问:广汽新能源既然有这些技术,还能继续提高续航吗?比如700公里,800公里?这又回到了老问题——续航与电池成本和重量的平衡。以现有的技术,Aion LX的NEDC650 km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突破。关键是650KM的续航已经能够满足用车需求,继续增加花费更多成本意义不大。当然还有最后一个关键点:价格。或许,8月底的预售价能让你有个大概的概念,但最终还是要在9月份落地。Aion LX在上海车展首发时,宣称续航将超过600公里。这个数据虽然抢眼,但基于上海车展,所有的“展示党”都在呐喊,大家的兴奋度多少打了些折扣。7月,新一期工信部目录透露,Aion LX预售最终版将于8月底上市,NEDC续航里程确定为650公里。这是实实在在的干货,不是一个显示屏推广那么简单。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毫无疑问,Aion LX将成为续航时间最长的纯电动量产车。这种情况下,围绕它的话题自然少不了。车云感兴趣的当然是它的工业价值和技术领域的突破。温馨提示:nedc 650公里是什么概念?在此之前,高端纯电动SUV经久不衰,特斯拉Model X依然是标杆。其长寿命NEDC续航里程可达575公里,大幅超过奥迪e-tron的400公里和奔驰EQC的415公里。Aion LX的NEDC为650公里,相当于比最长续航版本的Model X多了75公里,这本身就是一个突破。同时续航里程比主流高性能纯电动SUV多100-150公里(包括Model X标准续航版的425公里),这也会给汽车寿命带来一些质变。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提高续航,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是靠“堆电池”就能达到的。车间里一直有个误区,认为只要你愿意堆电池,续航就不是问题。然而,你所知道的是自然的——实际情况绝对没有那么简单。首先,电池堆叠的结果是成本增加,这些成本都是消费者买单。这不是重点。就算是“不差钱”,想增加续航也增加不了。原因是电池的自重和续航会有矛盾。他们之间会有一种平衡的关系。当电池重量达到一定程度,继续增加电池,其自身重量反过来会降低电池寿命,最后汽车就成了“电池搬运工”,电池寿命得不到质的提升。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其实这个道理从“反证”的角度来看会很简单。如果真像传言说的那么简单(堆电池可以提高续航),特斯拉、奥迪、奔驰这些“不缺钱的车主”在成本控制上就不需要那么小心了,可以放开手脚“堆电池”了,那么各路纯电动车的续航早就破600了……测速仪。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通过牺牲性能来提高续航里程。一些纯电车配备小功率电机,确实可以延长续航时间。但问题是Aion LX的百公里加速是3.9秒,比Model X长寿命版的4.6秒还快,是奔驰EQC的5.2秒,奥迪e-tron的5.7秒。毫无疑问,Aion LX的NEDC 650 km续航时间是一个质的突破。不过车云菌更关心Aion LX是怎么做到的,背后有什么样的黑科技支持?三胞科技的突破在哪里?纯电动汽车的三大部分与燃油汽车不同。除了平台,主要是“三电系统”。一辆续航时间长的车,首先要在“三电”技术上有所突破。特斯拉为什么能鹤立鸡群,在纯电领域称霸这么多年?“三电”技术的突破和领先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三电”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电池。这确实是“三电”的亮点。直视它,Aion LX采用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最新一代高性能电池,使其电池能量密度可达180Wh/kg,远超目前130Wh/kg左右的水平。能量密度高,可以用更小的重量和体积组装更高容量的电池,让汽车不用整天扮演“电池搬运工”的角色,提高续航里程才是根本。这个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熟悉电池能量密度的价值和趋势,所以车云不认为这是核心。在车云看来,Aion LX真正的核心是通过严格的电池管理,让这种高密度电池安全稳定的应用。Aion LX不是新势力的产物,它来自广汽新能源。这样的背景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自信。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具体到技术应用上,首先,Aion LX采用第四代智能温控系统和BMS,并经过严格的安全实验,保证电池始终能工作在最佳状态。同时,Aion LX还配备了全寿命电池安全控制系统,拥有24小时全天候企业端监控平台和智能预警系统。有了这样一套从内到外,从本体到网络的全天候监控,相当于为电池保驾护航——再也不用担心电池安全了。在电驱动层面,Aion LX配备了深度集成的高性能“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通过高度集成,该系统在体积和重量上更有效,扭矩比传统系统更强大,为高耐久性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控制系统的高精度也保证了低功耗。还有能量回收。Aion LX采用了博世最新的ebooster系统和I-pedal功能,能量回收率可达22%,综合续航能力可提升30公里。还有冬季管理,搭载热泵+双流空调技术,在0-10℃的低温环境下,最大续航可提升80公里。平台的价值不可小觑。长续航的功劳主要归功于三电,但绝不仅仅是三电。任何车都是一个系统工程。Aion LX的平台价值在这里也有贡献。Aion LX基于广汽新能源第二代纯电动平台GEP 2.0打造。GEP平台有很多优点,包括扩大客室空间、良好的配重、提高机动性等。值得注意的是,以“电池+电驱”为中心布局的第二代纯电动专属平台,可以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动力布局和轻量化优势,前后重量比达到50:50的最优黄金比例。而且与空间小、安全性低、行驶平稳的“油改电”平台不同,纯电动平台带来了更大的乘坐空间,不仅增加了乘客舱和行李舱的空间,还使地板布局更加流畅,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出行体验。此外,纯电动平台可以……ng更合理的电池布局,可以装更多的电池,更安全。

Model X, Tesla, Audi, Mercedes-benz

此外,纯电动平台给车身设计带来的优势也进一步促成了超长续航。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轻量化。Aion LX采用的轻质钢铝混动车身。为安全起见,车体上部选用高强度钢。为了减轻车身下部的重量,使用了高强度的铝。这种组合不仅充分保证了被动安全性和足够的车身刚度,还大大减轻了车身重量(70 kg以上),提高了续航里程。第二是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这对于提高纯电动汽车的高速续航里程非常关键。这一点从Aion LX的流线型外形就能看出来,但实际上技术和细节的优化远比看起来复杂。比如后滑式尾部设计可以有效的降低车前后的阻力差,镂空的尾部和上扬的尾灯都是为了降低风阻。还有后视镜外壳和隐藏式门把手的优化。很多细节都是为了减少风阻。当然,最后的关键还是要看数据:风阻系数0.288Cd,对于一款SUV来说是相当难得的。结论:续航是纯电永恒的主题。提高续航也是所有纯电动厂商努力的方向。对于Aion LX的这个突破,我们可以有点激动。它的意义应该不仅仅是Aion品牌或者广汽新能源。从上面的解读可以看出,Aion LX的长续航更多的是基于技术上的突破,而不是单纯依靠堆叠电池或者牺牲性能。换句话说,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其实是有价值的。另外,从发布的样机来看,Aion LX的整体设计定位也是豪华且高起点。说它挑战特斯拉可能有点夸张,但如果只看技术、实力、指标,确实有那么点意思。最后,可能有人会问:广汽新能源既然有这些技术,还能继续提高续航吗?比如700公里,800公里?这又回到了老问题——续航与电池成本和重量的平衡。以现有的技术,Aion LX的NEDC650 km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突破。关键是650KM的续航已经能够满足用车需求,继续增加花费更多成本意义不大。当然还有最后一个关键点:价格。或许,8月底的预售价能让你有个大概的概念,但最终还是要在9月份落地。

标签:Model X特斯拉奥迪奔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鸿蒙上车,5G加持,华为如何蚕食万亿市场?

8月9日,在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HDC2019)上,业内期待已久的华为备胎“大杀器”鸿蒙OS正式对外发布。很多人把鸿蒙OS看作是对抗安卓以及iOS系统的武器。

1900/1/1 0:00:00
通用大众计划放弃油电混合动力车型 押注纯电动汽车

近20年来,汽车制造商一直依靠混合动力汽车来帮助它们遵守燃油消耗规定,并在车展上向消费者展示这一环保与实用兼备的中和选择。然而,全球最大的两家汽车制造商最近表示,他们在美国的产品线中看不到未来。

1900/1/1 0:00:00
上海南丰荟、杭州、郑州、南京四家理想汽车零售中心将于8月24日开业

目前理想汽车已经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苏州,成都开设理想汽车零售中心。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车再现负增长:市场情绪有望9月回升

8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实现销量1808万辆,同比下降43。

1900/1/1 0:00:00
丰田、通用的自动驾驶战略分析

2016年10月,丰田启动了一项名为“MobilityTeammate”项目的新概念,推出了一款名为HighwayTeammate的新型自动驾驶测试车,目标是在2020年左右推出相关产品。

1900/1/1 0:00:00
FCA合并对象或生变 可能不是雷诺而是PSA

据福布斯网站报道,本月早些时候,雷诺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最终将决定合并的猜测再度升温,但最大的障碍依然是雷诺大股东法国政府,以及雷诺与联盟伙伴日产的关系,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