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在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HDC 2019)上,华为期待已久的备胎——鸿蒙系统OS正式发布。很多人将鸿蒙系统OS视为对抗Android和iOS的武器。但在研发之初,华为就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即物联网级OS。据华为透露,鸿蒙系统OS2.0将于2020年发布,届时将正式支持该车。但目前,华为的野心远不止于汽车系统。鸿蒙系统推出了物联网,万物互联打开了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鸿蒙系统OS,英文名为鸿蒙系统,意为“和谐”。华为创始人任表示:“鸿蒙系统操作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低延迟。其开发设计的初衷是支持物联网的使用,如工业控制、无人驾驶等...,现在我们首先用在手表、智能8K大屏和车联网上。
简单来说,鸿蒙系统系统就是华为迎来全场景体验时代的产物。基于这一独特的系统,华为有望构建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华为消费者业务在其未来的全场景智慧生活版图中,提出了“1+8+N”的战略:1是手机为主入口,8是PC、平板、智能大屏、车载四大屏的入口,而不是现在发布的大屏入口,耳机、音箱、手表、眼镜。n是由泛IoT(物联网)硬件组成的华为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HiLink生态系统。按照计划,明年将推出鸿蒙系统2.0版本,该版本拥有自主研发的内核和应用框架、通用微内核架构、高性能图形栈、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多终端开发IDE(集成开发环境),并符合车辆法规标准。同时,2.0版本将应用于创新的国产PC、手表、手环、汽车。最快明年,消费者将在汽车上看到鸿蒙系统操作系统。从手机到汽车,鸿蒙系统还是两个生态连接点。
正如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所说,“鸿蒙系统OS连接了一切,开辟了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选择鸿蒙系统就是选择未来。”华泰证券8月11日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鸿蒙系统系统+智能屏终端”大致勾勒出物联网生态的雏形,继续看好华为产业链和向下游延伸的消费电子。鸿蒙系统完美适应了物联网时代的需求。中信建投证券TMT行业首席分析师吴超甚至预测,PC和移动操作系统的竞争格局已经固化,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将成为下一个战场。鸿蒙系统系统有能力在性能上取代安卓,但对操作系统来说最关键的是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这至少需要2-3年。因此,在生态不成熟的物联网领域,鸿蒙系统更有优势。不造车但不缺席,转身。在开发者大会上,华为还发布了《华为HiCar生态白皮书》。HiCar本质上是一个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车-手机互联方案。简单来说,华为HiCar为手机和车载终端提供标准化的开发控制,使车载电话和手机支持在计算能力、数据、硬件等领域的相互共享和传输。根据白皮书,HiCar可以接入华为在AI(人工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调用车速、方向盘角度、挡位模式、车辆环境光传感器等车身数据,以及空调、车窗、喇叭等车身控制部件。2017年,华为营收突破6000亿元,2018年达到7311亿元。运营商作为支柱,业务增长缓慢。虽然手机业务增速惊人,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基本饱和,未来增长空间相当有限。此外,华为的云业务受到了BAT三大互联网竞争对手(百度、阿里、腾讯……对16万亿市值的汽车行业很难无动于衷。目前汽车行业正面临技术创新的三个十字路口: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将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特斯拉甚至将颠覆和改变传统汽车商业模式,这刺激了华为进军汽车业务的野心。年初,任重申“不造车”是华为的鲜明立场,但华为的目标是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核心供应商。任也作了内部讲话。他认为,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是华为未来的三大突破。他分析指出,华为车联网可以成立商业机构,需要在智能车联网、车载计算、自动驾驶等方面加大战略投入。
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其定位是为智能汽车提供ICT(信息通信技术)组件和解决方案,帮助车企造好车。7月,华为获得甲级测绘资质,成为国内第20家可以合法制作自动驾驶地图(高精地图)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华为已经完成了从解决方案到车载终端、网络平台、芯片、地图相对完整的智能汽车产业链。据《金融时报》报道,华为正在与欧洲、日本和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合作,计划最早于2021年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华为首席战略架构师党文栓表示,华为正在为多家合作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支持,包括奥迪、丰田、广汽丰田、北京新能源汽车、长安汽车等。
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华为首次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参展,汽车业务首次亮相。华为轮值主席徐志军特别表示,华为是汽车行业的“新人”,但不是“后来者”。华为将为智能汽车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包括自动驾驶技术、芯片技术和计算平台,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十年后华为在汽车行业还会很厉害吗?华为进入汽车领域的原因无疑是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全球乘用车年收入超过万亿美元。切入方向是成为提供电子元器件的Tier1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对标博世、大陆等汽车电子企业。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中国行业信息预测,2019年全球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约为2285亿美元,电子元器件在汽车零部件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这一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全球10大汽车电子供应商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甚至国内市场也被博世、中国等国际巨头垄断。徐志军认为,未来汽车70%的价值将来自增量业务,汽车行业正在将ICT技术定位为新的领先汽车技术。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269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14亿元,用户数量将从1164万增长到4097万,其中自动驾驶领域市场规模将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2022年将达到1275亿元。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的驱动将推动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
华为自动驾驶测试车中信建投吴超认为,华为汽车战略一般从“端、管、云”三个维度切入。“端”是车联网的“器官”,主要是ref……环至智能车载终端,覆盖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智能电源、智能网关等不同场景;“管”是车联网的“神经”和“血液”,通过智能联网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侧单位(RSU)、车与云的互联互通和相互协作。“云”是车联网的“大脑”,包括自动驾驶训练系统和车联网云平台,为车联网提供云计算能力和服务内容。吴超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据估计,未来十年左右,华为在智能汽车中的电子元件销售额有望达到500亿美元的量级。徐志军曾说:“也许在十年后的汽车行业,华为很好,就像现在的手机行业一样。”5G时代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更多的消费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互联网汽车就是其中之一。“5G+鸿蒙系统”,华为在汽车领域可能会有更多的可能性。盖世汽车、Catvision汽车、极客汽车、新智家等综合媒体内容。8月9日,在华为全球开发者大会(HDC 2019)上,华为期待已久的备胎——鸿蒙系统OS正式发布。很多人将鸿蒙系统OS视为对抗Android和iOS的武器。但在研发之初,华为就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即物联网级OS。据华为透露,鸿蒙系统OS2.0将于2020年发布,届时将正式支持该车。但目前,华为的野心远不止于汽车系统。鸿蒙系统推出了物联网,万物互联打开了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鸿蒙系统OS,英文名为鸿蒙系统,意为“和谐”。华为创始人任表示:“鸿蒙系统操作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低延迟。其开发设计的初衷是支持物联网的使用,如工业控制、无人驾驶等...,现在我们首先用在手表、智能8K大屏和车联网上。
简单来说,鸿蒙系统系统就是华为迎来全场景体验时代的产物。基于这一独特的系统,华为有望构建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华为消费者业务在其未来的全场景智慧生活版图中,提出了“1+8+N”的战略:1是手机为主入口,8是PC、平板、智能大屏、车载四大屏的入口,而不是现在发布的大屏入口,耳机、音箱、手表、眼镜。n是由泛IoT(物联网)硬件组成的华为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HiLink生态系统。按照计划,明年将推出鸿蒙系统2.0版本,该版本拥有自主研发的内核和应用框架、通用微内核架构、高性能图形栈、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多终端开发IDE(集成开发环境),并符合车辆法规标准。同时,2.0版本将应用于创新的国产PC、手表、手环、汽车。最快明年,消费者将在汽车上看到鸿蒙系统操作系统。从手机到汽车,鸿蒙系统还是两个生态连接点。
正如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所说,“鸿蒙系统OS连接了一切,开辟了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选择鸿蒙系统就是选择未来。”华泰证券8月11日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鸿蒙系统系统+智能屏终端”大致勾勒出物联网生态的雏形,继续看好华为产业链和向下游延伸的消费电子。鸿蒙系统完美适应了物联网时代的需求。中信建投证券TMT行业首席分析师吴超甚至预测,PC和移动操作系统的竞争格局已经固化,物联网的操作系统将成为下一个战场。鸿蒙系统系统有能力在性能上取代安卓,但对操作系统来说最关键的是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这至少需要2-3年。因此,在生态不成熟的物联网领域,鸿蒙系统更有优势。不要造汽车,但也不要绝望……,转身。在开发者大会上,华为还发布了《华为HiCar生态白皮书》。HiCar本质上是一个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车-手机互联方案。简单来说,华为HiCar为手机和车载终端提供标准化的开发控制,使车载电话和手机支持在计算能力、数据、硬件等领域的相互共享和传输。根据白皮书,HiCar可以接入华为在AI(人工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调用车速、方向盘角度、挡位模式、车辆环境光传感器等车身数据,以及空调、车窗、喇叭等车身控制部件。2017年,华为营收突破6000亿元,2018年达到7311亿元。运营商作为支柱,业务增长缓慢。虽然手机业务增速惊人,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基本饱和,未来增长空间相当有限。此外,华为的云业务受到了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竞争对手的夹击。对16万亿市值的汽车行业很难无动于衷。目前汽车行业正面临技术创新的三个十字路口: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尤其是电动化、智能化将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特斯拉甚至将颠覆和改变传统汽车商业模式,这刺激了华为进军汽车业务的野心。年初,任重申“不造车”是华为的鲜明立场,但华为的目标是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核心供应商。任也作了内部讲话。他认为,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是华为未来的三大突破。他分析指出,华为车联网可以成立商业机构,需要在智能车联网、车载计算、自动驾驶等方面加大战略投入。
5月,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其定位是为智能汽车提供ICT(信息通信技术)组件和解决方案,帮助车企造好车。7月,华为获得甲级测绘资质,成为国内第20家可以合法制作自动驾驶地图(高精地图)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华为已经完成了从解决方案到车载终端、网络平台、芯片、地图相对完整的智能汽车产业链。据《金融时报》报道,华为正在与欧洲、日本和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合作,计划最早于2021年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华为首席战略架构师党文栓表示,华为正在为多家合作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支持,包括奥迪、丰田、广汽丰田、北京新能源汽车、长安汽车等。
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华为首次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参展,汽车业务首次亮相。华为轮值主席徐志军特别表示,华为是汽车行业的“新人”,但不是“后来者”。华为将为智能汽车提供核心技术支持,包括自动驾驶技术、芯片技术和计算平台,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十年后华为在汽车行业还会很厉害吗?华为进入汽车领域的原因无疑是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全球乘用车年收入超过万亿美元。切入方向是成为提供电子元器件的Tier1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对标博世、大陆等汽车电子企业。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中国行业信息预测,2019年全球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约为2285亿美元,电子元器件在汽车零部件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这一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全球对……10家汽车电子供应商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甚至国内市场也被博世、中国等国际巨头垄断。徐志军认为,未来汽车70%的价值将来自增量业务,汽车行业正在将ICT技术定位为新的领先汽车技术。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269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14亿元,用户数量将从1164万增长到4097万,其中自动驾驶领域市场规模将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2022年将达到1275亿元。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的驱动将推动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
华为自动驾驶测试车中信建投吴超认为,华为汽车战略一般从“端、管、云”三个维度切入。“端”是车联网的“器官”,主要指智能车载终端,涵盖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智能电源、智能网关等不同场景;“管”是车联网的“神经”和“血液”,通过智能联网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侧单位(RSU)、车与云的互联互通和相互协作。“云”是车联网的“大脑”,包括自动驾驶训练系统和车联网云平台,为车联网提供云计算能力和服务内容。吴超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据估计,未来十年左右,华为在智能汽车中的电子元件销售额有望达到500亿美元的量级。徐志军曾说:“也许在十年后的汽车行业,华为很好,就像现在的手机行业一样。”5G时代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更多的消费互联网和物联网结合,互联网汽车就是其中之一。“5G+鸿蒙系统”,华为在汽车领域可能会有更多的可能性。盖世汽车、Catvision汽车、极客汽车、新智家等综合媒体内容。
大众、通用不玩混动了丰田和福特怎么办?除了中国,美国市场是各大车企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在这个市场的布局,也影响到了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结果。
1900/1/1 0:00:00在2019年6月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后,7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批发销售688万台,同比下降29,这是自2012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第三次出现同比下降。环比方面,相比6月大幅下降485。
1900/1/1 0:00:00针对云度3车型起火事件,8月12日,云度新能源发表声明称,本次事故中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也没有发生对第三方损害的情况,公司正积极调查事故原因并开展后续工作。
1900/1/1 0:00:00近20年来,汽车制造商一直依靠混合动力汽车来帮助它们遵守燃油消耗规定,并在车展上向消费者展示这一环保与实用兼备的中和选择。然而,全球最大的两家汽车制造商最近表示,他们在美国的产品线中看不到未来。
1900/1/1 0:00:00目前理想汽车已经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苏州,成都开设理想汽车零售中心。
1900/1/1 0:00:00上海车展AionLX首发之时,曾宣称续航将超过600公里。这个数据虽说刷新眼球,但基于上海车展各路“显示屏党”都在这么喊,大家的兴奋感多少也打了些折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