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发商能在商厦和住宅小区的停车场配置充电桩,我们充电就方便多了。”“我当然希望我所在的小区能尽快安装公共充电桩,越多越好!”“这些开发商这样做,不仅是对我们有影响。他们不懂这个行业。如果他们乱来,最后不做,就相当于毁了我们的市场!“前两段,万科、碧桂园等一些开发商建设的小区业主,也是纯电动车的业主。最后一句话是一位充电桩行业的中小企业负责人。他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怕行业内巨头扩张(至少有合作并购的机会),但是他怕跨界的麻烦...1.早早进场的充电桩玩家有苦难言。
所谓“跨界扰”,是指近期与国家电网成立“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的恒大集团,以及先后与国家电网签订服务合作协议的碧桂园、万科、融创等地产巨头。四大房企相继联手国家电网“圈地”充电桩,部分新能源业主(也是业主)拍手称快,但充电桩行业内众说纷纭。“外界说充电桩行业可能面临洗牌,我们更担心打乱它。这个行业需要理性发展。”一些从事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的中小企业负责人表达了对懂笔记的担忧。尤其是最先布局电桩的中小企业,非常担心“有钱”的房企进入市场后,原有的充电业务会受到严重冲击,甚至面临市场淘汰。这种淘汰,在之前的进入者看来,就是扰乱市场,因为巨头跨界而来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圈钱”,而不是推动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对于这些跨境资本的进入,我们既担心会对现有业务造成冲击,也期待新的机遇。”李小月是深圳一家新能源机构的联合创始人。他告诉他,在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之前,早在2014年,公司就开始在深圳罗湖的一些居民区,为电动摩托车(两轮和三轮)架设安装大量充电设备。经过一年多的运营,随着纯电动车开始频繁出现在深圳街头,很多出租车和网约车都换成了纯电动车,这让他和他的创业伙伴看到了新的市场机会。“我们立即决定加大对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投资。这个出路不能错过。”李小月说,他的公司虽然不敢说是深圳第一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桩,但也是首批壁挂式交流慢充业务的先行者。经投资人追加投资,公司前前后后投入近400万元,并与相关物业公司合作,引进多台充电桩设备。为了吸引用户,他们在深圳的一些小区投入宣传,对首批注册并收费的用户给予大额优惠补贴。“这是一个有待培育的市场,我们投资的时候会不断升级。早期部分设备还在国标2011,全部更新到国标2015。”李小月告诉我他知道如何做笔记。此后,他们在罗湖和福田的20多个居民区和商场停车场安装了200多个充电桩。采用小区物业和商场物业的公用电力管道(慢充模式),收益与对方按一定比例分配(快充采用专线电路)。“但是这个行业真的有很多坑。早期设备故障率很高,维护费用也让人崩溃。”李小月说,公司原来安装的设备刚上线不到半年,超过一半的充电桩都没亮。之后,噩梦开始了。运营商每天要么在检修充电设备,要么在检修充电设备的路上。为了维持设备的正常使用,公司的维修人员多达30人。“一度电服务费只有五毛钱。早期电动汽车的电池大多是……磷酸锂的电池寿命很短,充满电只需要20千瓦时。“因此,平均每辆车的充电费用只有10元左右。”被物业公司分了30%到40%后,剩下的还不够发工作人员的工资。“由于连续亏损,公司不得不从2018年年中开始减少维护检查的投入。李小月透露,目前近20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桩只有不到30%能正常使用,大部分都存在无故跳、无法充电等问题。”本来打算今年年初更换新设备,但是经营状况入不敷出,投资人又觉得不自信,所以一直没有更换。"李小月告诉《明白笔记》,目前公司盈利的业务主要是电动摩托车的充电站,而汽车充电桩业务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据他分析,一些同期拥有充电桩的中小企业,目前经营情况大致相同,有的甚至已经倒闭,卖掉了所有充电设备;一些有生存能力的企业只能开展其他业务来补贴电桩维护和检测的巨额费用。那么,除了设备故障频繁、充电服务费低之外,早期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很多企业还遇到了哪些问题?他们是在等待合并还是新生?2.建桩补贴门槛高,各种费用变得沉重。
据多家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底,国内共有10余家充电桩企业,在运营两年内宣布解散破产。“这个数据非常保守。过去两年,我们这边至少有四家公司倒闭了。”在广州一家新能源充电桩企业做运营主管的马经理说,半年之内,广州、深圳两家充电桩企业关闭。他向笔记透露,近两年来,很多新能源企业和服务机构,包括小的创业公司,都在开心网进入充电桩,设立桩站。虽然广州、深圳都有扶持政策,可以给桩施工企业一定的补贴,但补贴的金额是杯水车薪。当地的要求是桩施工总功率需要达到2000kw才能获得“交流慢充桩150元/kw,DC快充桩550元/kw”的补贴。“建一个充电桩站,通常场地租金和充电设备就要150多万元。”马经理透露,深圳一位充电桩同行表示,只有在深圳建设运营总功率超过8000kw的充电站,才能获得200元-600元/Kw不等的补贴。“这的确很难。可以说,支撑充电桩建设运营的门槛太高了。”“即使用补贴解决了场地和设备的启动问题,运营也是一场持续的拉锯战。”在他看来,充电站的政策补贴都是一次性行为。如何找到盈利模式,建成后产生持续利润,是良性发展的关键。然而,充电站短期内盈利是“痴人说梦”,尤其是对早期入局的中小充电站玩家而言。许多早期建设的充电桩站面临的租金成本压力和市场不规范已经成为负担。“当时很多企业与小区、酒店、商业场所的公共停车场合作,但酒店、商场的顾客大多随意停车,导致占桩现象严重。”只要充电桩被占用,电动车就无法充电,所以无法产生收益。这让很多充电桩公司很担心。物业几乎很难配合和引导车辆合规停放,燃油车车主也不会在意占用充电车的停车位。马经理说,广州天河区、海珠区的一些充电站,桩现象占了90%,有的加油车停了一整天。“虽然和物业有分摊协议,但物业方只能劝导,不能禁止占用行为的发生。”车主素质和物业管理问题阻碍了充电桩企业的盈利。马经理强调,这也是很多企业后期选择租用独立场地建桩的原因。租用场地建桩,既能轻松满足政策要求的总电量补贴,又能管理好进场车辆非法占桩的问题。“但是整个出租场地的租金很贵,小商家负担不起。如果在增城、南沙等偏远地区出租,就会面临利用率低、难以盈利的问题。”他坦言,如今充电行业的新玩家,要么是有背景、有资金的大企业;要么是已经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在坚守等待机会。在他和他身边的同行看来,如果未来房地产巨头频繁入市,那些中小企业将面临巨大冲击,随时会在价格战中被打趴下。“我们公司现在已经和B轮合并了,但是一直很难坚持下来。那些地产巨头总比不租场地好,可以减少巨大的成本,未来在价格上更有优势。这就是我们感到压力的地方。”第三方充电企业无论是在合作场地建桩,还是租用场地,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加油车占桩、租金高、偏远地区利用率低等问题随时威胁着中小玩家的生存。那么,在地产巨头纷纷入市,政策补贴门槛上升的大趋势下,已经布局充电桩的中小企业会有哪些自救之道?3.边缘机构盼收购,中小企业错位竞争。
“房地产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是因为它们资金雄厚。目前当然不敢继续追风。我们来看看市场趋势。”当被问及房地产巨头进入电桩行业的影响时,李小月坚定地表示,一开始不会在充电业务上增加新的投资,不妨观望一下。“房企有资源,国家电网有实力,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只有在自己好的时候,看着新的机会,才能接受。”他告诉《理解笔记》,如果充电桩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圈地”建桩潮,他和他的合作伙伴只希望成为巨头收购的对象。毕竟公司的电桩设备和充电业务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李小月坦言,除了运营越来越困难,很多充电桩企业还面临着用电难的问题,尤其是三级快充DC充电站。“深圳最近比较热,是用电高峰,所以很多充电站总是跳闸。”他向笔记透露,深圳某充电站近日宣布,工作日上班时间停止服务,只在晚上和周末提供充电。原因是站内用电导致周边工业园跳闸。“设备已经投入了,只能晚上和周末开。这基本上是失血。”李小月说,自己家的交流充电桩也遇到过业主投诉,最后被物业拉黑,损失惨重。马经理也同意“电荒”影响了充电站的生意。他的公司虽然会根据行业情况适当更新设备,但在扩张和选址上会更加谨慎,在“做”之前会做足够的市场调研。“大企业有烧钱的资金,我们要想生存就要利用好有限的融资。”马史表示,为了避免与大型企业竞争,公司可能会考虑差异化服务,重点在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附近建设新的充电站,为新能源卡车提供平价充电服务。结论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运营的重要基础,就像加油站对于燃油汽车一样。然而,目前充电桩市场仍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布局不均衡,偏远站点持续亏损,城市站点一座难求,人工、运维、租金、桩位占用混乱等,都增加了充电桩企业的运营难度。一些症结是中小型机构和行业巨头都面临和解决的。如今,地产巨头宣布联手电力巨头进军新能源充电市场,似乎是在试图建立行业规范,建立新的盈利模式。然而,这一探索的前景尚未明朗,也引起了一些先行布局充电桩的中小企业的困惑和担忧。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不是印度河发展的关键……哪些玩家和多少玩家进入游戏。最重要的是,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出台指导意见,指导新能源设施建设,统一区域规划,统一相关标准和规范。如果只是一味地在市场上“圈地”,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很难从整体上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根本问题,也很难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如果开发商能在商厦和住宅小区的停车场配置充电桩,我们充电就方便多了。”“我当然希望我所在的小区能尽快安装公共充电桩,越多越好!”“这些开发商这样做,不仅是对我们有影响。他们不懂这个行业。如果他们乱来,最后不做,就相当于毁了我们的市场!“前两段,万科、碧桂园等一些开发商建设的小区业主,也是纯电动车的业主。最后一句话是一位充电桩行业的中小企业负责人。他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怕行业内巨头扩张(至少有合作并购的机会),但是他怕跨界的麻烦...1.早早进场的充电桩玩家有苦难言。
所谓“跨界扰”,是指近期与国家电网成立“国网恒大智慧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的恒大集团,以及先后与国家电网签订服务合作协议的碧桂园、万科、融创等地产巨头。四大房企相继联手国家电网“圈地”充电桩,部分新能源业主(也是业主)拍手称快,但充电桩行业内众说纷纭。“外界说充电桩行业可能面临洗牌,我们更担心打乱它。这个行业需要理性发展。”一些从事新能源充电桩建设的中小企业负责人表达了对懂笔记的担忧。尤其是最先布局电桩的中小企业,非常担心“有钱”的房企进入市场后,原有的充电业务会受到严重冲击,甚至面临市场淘汰。这种淘汰,在之前的进入者看来,就是扰乱市场,因为巨头跨界而来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圈钱”,而不是推动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对于这些跨境资本的进入,我们既担心会对现有业务造成冲击,也期待新的机遇。”李小月是深圳一家新能源机构的联合创始人。他告诉他,在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业务之前,早在2014年,公司就开始在深圳罗湖的一些居民区,为电动摩托车(两轮和三轮)架设安装大量充电设备。经过一年多的运营,随着纯电动车开始频繁出现在深圳街头,很多出租车和网约车都换成了纯电动车,这让他和他的创业伙伴看到了新的市场机会。“我们立即决定加大对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投资。这个出路不能错过。”李小月说,他的公司虽然不敢说是深圳第一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桩,但也是首批壁挂式交流慢充业务的先行者。经投资人追加投资,公司前前后后投入近400万元,并与相关物业公司合作,引进多台充电桩设备。为了吸引用户,他们在深圳的一些小区投入宣传,对首批注册并收费的用户给予大额优惠补贴。“这是一个有待培育的市场,我们投资的时候会不断升级。早期部分设备还在国标2011,全部更新到国标2015。”李小月告诉我他知道如何做笔记。此后,他们在罗湖和福田的20多个居民区和商场停车场安装了200多个充电桩。采用小区物业和商场物业的公用电力管道(慢充模式),收益与对方按一定比例分配(快充采用专线电路)。“但是这个行业真的有很多坑。早期设备故障率很高,维护费用也让人崩溃。”李小月说,公司原来安装的设备刚上线不到半年,超过一半的充电桩都没亮。之后,噩梦开始了。运营商每天要么在检修充电设备,要么在检修充电设备的路上。为了维持设备的正常使用,公司的维修人员多达30人。“一度电服务费只有五毛钱。早期电动汽车的电池大多是……磷酸锂的电池寿命很短,充满电只需要20千瓦时。“因此,平均每辆车的充电费用只有10元左右。”被物业公司分了30%到40%后,剩下的还不够发工作人员的工资。“由于连续亏损,公司不得不从2018年年中开始减少维护检查的投入。李小月透露,目前近20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桩只有不到30%能正常使用,大部分都存在无故跳、无法充电等问题。”本来打算今年年初更换新设备,但是经营状况入不敷出,投资人又觉得不自信,所以一直没有更换。"李小月告诉《明白笔记》,目前公司盈利的业务主要是电动摩托车的充电站,而汽车充电桩业务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据他分析,一些同期拥有充电桩的中小企业,目前经营情况大致相同,有的甚至已经倒闭,卖掉了所有充电设备;一些有生存能力的企业只能开展其他业务来补贴电桩维护和检测的巨额费用。那么,除了设备故障频繁、充电服务费低之外,早期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很多企业还遇到了哪些问题?他们是在等待合并还是新生?2.建桩补贴门槛高,各种费用变得沉重。
据多家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底,国内共有10余家充电桩企业,在运营两年内宣布解散破产。“这个数据非常保守。过去两年,我们这边至少有四家公司倒闭了。”在广州一家新能源充电桩企业做运营主管的马经理说,半年之内,广州、深圳两家充电桩企业关闭。他向笔记透露,近两年来,很多新能源企业和服务机构,包括小的创业公司,都在开心网进入充电桩,设立桩站。虽然广州、深圳都有扶持政策,可以给桩施工企业一定的补贴,但补贴的金额是杯水车薪。当地的要求是桩施工总功率需要达到2000kw才能获得“交流慢充桩150元/kw,DC快充桩550元/kw”的补贴。“建一个充电桩站,通常场地租金和充电设备就要150多万元。”马经理透露,深圳一位充电桩同行表示,只有在深圳建设运营总功率超过8000kw的充电站,才能获得200元-600元/Kw不等的补贴。“这的确很难。可以说,支撑充电桩建设运营的门槛太高了。”“即使用补贴解决了场地和设备的启动问题,运营也是一场持续的拉锯战。”在他看来,充电站的政策补贴都是一次性行为。如何找到盈利模式,建成后产生持续利润,是良性发展的关键。然而,充电站短期内盈利是“痴人说梦”,尤其是对早期入局的中小充电站玩家而言。许多早期建设的充电桩站面临的租金成本压力和市场不规范已经成为负担。“当时很多企业与小区、酒店、商业场所的公共停车场合作,但酒店、商场的顾客大多随意停车,导致占桩现象严重。”只要充电桩被占用,电动车就无法充电,所以无法产生收益。这让很多充电桩公司很担心。物业几乎很难配合和引导车辆合规停放,燃油车车主也不会在意占用充电车的停车位。马经理说,广州天河区、海珠区的一些充电站,桩现象占了90%,有的加油车停了一整天。“虽然和物业有分摊协议,但物业方只能劝导,不能禁止占用行为的发生。”车主素质和物业管理问题阻碍了充电桩企业的盈利。马经理强调,这也是很多企业后期选择租用独立场地建桩的原因。租用场地建桩,既能轻松满足政策要求的总电量补贴,又能管理好进场车辆非法占桩的问题。“但是整个出租场地的租金很贵,小商家负担不起。如果在增城、南沙等偏远地区出租,就会面临利用率低、难以盈利的问题。”他坦言,如今充电行业的新玩家,要么是有背景、有资金的大企业;要么是已经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在坚守等待机会。在他和他身边的同行看来,如果未来房地产巨头频繁入市,那些中小企业将面临巨大冲击,随时会在价格战中被打趴下。“我们公司现在已经和B轮合并了,但是一直很难坚持下来。那些地产巨头总比不租场地好,可以减少巨大的成本,未来在价格上更有优势。这就是我们感到压力的地方。”第三方充电企业无论是在合作场地建桩,还是租用场地,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加油车占桩、租金高、偏远地区利用率低等问题随时威胁着中小玩家的生存。那么,在地产巨头纷纷入市,政策补贴门槛上升的大趋势下,已经布局充电桩的中小企业会有哪些自救之道?3.边缘机构盼收购,中小企业错位竞争。
“房地产企业进入这个市场是因为它们资金雄厚。目前当然不敢继续追风。我们来看看市场趋势。”当被问及房地产巨头进入电桩行业的影响时,李小月坚定地表示,一开始不会在充电业务上增加新的投资,不妨观望一下。“房企有资源,国家电网有实力,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只有在自己好的时候,看着新的机会,才能接受。”他告诉《理解笔记》,如果充电桩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圈地”建桩潮,他和他的合作伙伴只希望成为巨头收购的对象。毕竟公司的电桩设备和充电业务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李小月坦言,除了运营越来越困难,很多充电桩企业还面临着用电难的问题,尤其是三级快充DC充电站。“深圳最近比较热,是用电高峰,所以很多充电站总是跳闸。”他向笔记透露,深圳某充电站近日宣布,工作日上班时间停止服务,只在晚上和周末提供充电。原因是站内用电导致周边工业园跳闸。“设备已经投入了,只能晚上和周末开。这基本上是失血。”李小月说,自己家的交流充电桩也遇到过业主投诉,最后被物业拉黑,损失惨重。马经理也同意“电荒”影响了充电站的生意。他的公司虽然会根据行业情况适当更新设备,但在扩张和选址上会更加谨慎,在“做”之前会做足够的市场调研。“大企业有烧钱的资金,我们要想生存就要利用好有限的融资。”马史表示,为了避免与大型企业竞争,公司可能会考虑差异化服务,重点在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附近建设新的充电站,为新能源卡车提供平价充电服务。结论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运营的重要基础,就像加油站对于燃油汽车一样。然而,目前充电桩市场仍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布局不均衡,偏远站点持续亏损,城市站点一座难求,人工、运维、租金、桩位占用混乱等,都增加了充电桩企业的运营难度。一些症结是中小型机构和行业巨头都面临和解决的。如今,地产巨头宣布联手电力巨头进军新能源充电市场,似乎是在试图建立行业规范,建立新的盈利模式。然而,这一探索的前景尚未明朗,也引起了一些先行布局充电桩的中小企业的困惑和担忧。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不是印度河发展的关键……哪些玩家和多少玩家进入游戏。最重要的是,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出台指导意见,指导新能源设施建设,统一区域规划,统一相关标准和规范。如果只是一味地在市场上“圈地”,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很难从整体上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根本问题,也很难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据electrek报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Gigafactory3即将完成,并在正式投产前,以创纪录的时间获得了政府的正式批准证书。
1900/1/1 0:00:008月21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19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62184亿元、14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4和20361,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77。
1900/1/1 0:00:00Waymo表示,这些开源的数据集包含1000段自动驾驶路径,每一段包含20秒的不间断自动驾驶视频,这20秒视频中由Waymo的传感器采集的包含2万帧高分辨率的画面,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东方IC”行为预测到底重要在哪?在行驶过程中,自动驾驶汽车恐怕要一直回答这个问题我周边的车辆、行人与自行车在未来5秒内会做什么?这个问题的学名叫行为预测。
1900/1/1 0:00:00有种观点认为电动汽车能不能成为一项成熟的产业关键在电动汽车二手车市场能不能真正形成。
1900/1/1 0:00:00自信的蔚来8架包机,60高铁车厢,19家五星级酒店,160辆大巴,5000用户,万人会馆,梦龙乐队。这是一段精心安排的文案,简洁干练的把所有该突出的重点都突出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