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刘波:构建平台化,打造经典将是中国品牌未来面临的新挑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19年8月31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正式开幕。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刘波在会上表示:TOP10集团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集中度达到89.4%,排在后面的86%的汽车集团只占据10%左右的市场。这说明在产业淘汰加速的当下,小规模、弱品牌是支撑不了这种竞争的。我们认为,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还是造车新势力,只要没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会被淘汰。

Chang 'an, concept, FAW, Dafa, defending against the wind

以下为演讲实录(略有删节)。很高兴受邀参加业内重量级的TEDA论坛,与业内同仁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当前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出路和未来。听了很多领导的精彩报告,我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对汽车产业下一步的政策方向和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收获颇丰。我分享的题目是“秉持四新理念,改变品质,汇聚势能,实现共同目标”。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从无到有,从2009年开始,连续十年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中国的品牌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力和品牌力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市场90%。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正在深化改革开放,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强劲的创新活力有目共睹。新势力、智能、共享出行、新零售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涌现,汽车仍是最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行业。成绩有目共睹,现在却如履薄冰。这两年,我相信在座的业内同仁和我一样,深刻感受到了车市寒冬带来的压力。众所周知,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28年来的首次下滑,并且已经连续13个月下滑,而且越来越严重。该行业正在经历“放血”以求生存的直接痛苦。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这说明,一旦市场环境恶劣,中国品牌将更加悲惨,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都将较弱。我们的产品力,品牌力,基础细节等。,都需要加强。TOP10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达到89.5%,排名最后86%的汽车集团只占据10%左右的市场。这说明在产业淘汰加速的当下,小规模、弱品牌无法支撑竞争。我们认为,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还是造车新势力,只要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都会在这一轮被淘汰。我们来看看中国品牌单一车型的销量差距。今年1-7月,中国十大品牌自行车平均销量为2.6万辆,合资品牌为5万辆。这还是在中国市场,如果放眼全球市场,差距超过10倍。这给中国品牌的管理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工业寒冬的加剧,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阵痛。在这一轮新旧动能的调整中,中国品牌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变化。首先是从过去产品力弱到现在品牌力弱的转变。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品牌的产品实力已经逐渐被市场认可,在某些方面已经可以媲美国际一流品牌。产品力已经不是我们的软肋,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在不断升级,品牌观念越来越强,家庭观越来越重。品牌力不足恰恰是中国品牌现在面临的最大痛点。其次,它是从t……的变化过去的销售额与盈利能力的比例。过去,我们总是看规模。只要规模大,企业就发展好。但在完全市场化的当下,光有规模是不够的。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盈利。盈利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在这一轮淘汰中存活下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品牌目前主要集中在低价区,盈利能力比较低,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然后是从产品数量到单一产品质量的变化。中国品牌的传统观念是“多生孩子,拼爹”,靠产品的数量来换取销量。现在,我们发现养一个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产品迭代在加速。如何搭建平台,打造经典产品,提高单品盈利能力,将是中国品牌面临的新挑战。最后,从小投入高回报到大投入慢产出的转变。长期以来,中国品牌享受着行业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借鉴国外成熟的发展经验,以较小的投入快速成长,但在技术、模式、制度等领域积累不足。在产业转型的激烈竞争中,过去的红利丧失殆尽,“新四化”带来的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迫使中国品牌加大投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些投入都是在修炼内功,成本高昂,短时间内难以见效,对中国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低潮过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没有形成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必将消亡。关停倒卖已经成为常态。只有能够积极应对新挑战,快速转型,拥有强大系统能力和基础实力的企业才能生存发展。通过近两年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只有立足用户,聚焦“四大创新”,加速转型,才能突破困局,开创中国汽车工业新时代。首先是树立新形象。不断提升品牌形象,更新品牌,不断培养现有用户群体,努力拓展更广阔的用户市场,是中国品牌的重要任务。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品牌用户中只有37.2%的用户仍然购买中国品牌,而合资品牌为59.3%,豪华品牌为78.1%。因此,要准确定位品牌,服务好、管理好用户,不断提升品牌力,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品牌的“忠诚度危机”。中国汽车品牌的上升趋势是中国品牌不可回避的话题。近年来,长安汽车一直在不断优化我们的品牌结构,明确品牌定位,区分不同的目标群体和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四个独立整车品牌和两个新业务品牌,为用户提供更专注、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用户和品牌的体验升级,推动品牌向上。第二是建立新的能力。作为一个汽车企业,我们的核心关注点应该还是产品本身。中国品牌要全面满足用户需求,必须在研发上全力以赴,以新时代赋予的新能力夯实基础,助力成长。R&D是企业创新的动力,也是长安汽车生存的核心支柱。长安汽车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R&D。十一五以来,已投入近900亿元,R&D实力连续五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在领先传统R&D能力的基础上,长安汽车牢牢把握“新四化”时代趋势,大力发展智能新能源技术,打造新一轮核心竞争优势。今年4月,总投资43亿元的全球R&D中心投入使用,开启了长安汽车“开放共享、全球协同”的R&D 4.0时代。我们把软件集成和大数据分析作为新动能的基础,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如……g、大数据、云计算和软件,将用户大数据融入产品开发流程,精准指导研发,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中心。目前,长安汽车拥有2000人的智能R&D团队,软件工程师占比30%,完全掌握了自动驾驶领域的控制编码、决策算法等核心技术。包括我们最近的L3、L4自动驾驶核心技术都是长安汽车主导研发的。第三是专注于新产品。我们认为产品要充分服务当下,但永远要比时代走得更远。聚集在中国市场的各领域前瞻性技术,可以成为中国品牌赢得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砝码。长安汽车通过“北斗舒天”计划和“香格里拉”计划,探索智能与新能源的适度融合,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竞争,坚持为用户提供适宜的先进产品体验。我们将200多项智能技术、100多项智能产品和服务转化为用户可以亲身体验的现实生活。即将与大家见面的A+级SUV cs 75 plus,搭载APA5.0遥控泊车服务、吴彤车联TINNOVE智能系统、手机蓝牙钥匙、车载微信等多种服务,提前满足用户未来几年的需求。四是升级新格局。多元是时代的主题,跨界是当今的常态。面对日益开放和创新的市场环境,产业融合越来越强,业务边界越来越模糊。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竞争和跨界联盟成为时代主旋律。长安汽车坚持打造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共享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创价值。我们联手腾讯,组成车联网领域最强CP,与华为、博世、青山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与百度、科大讯飞等互联网公司建立深度技术联盟;实现价值共享,共建行业未来。同时联合一汽、东风成立T3科技、T3出行,在前瞻技术、自动驾驶、氢燃料、纯电动汽车平台开发、智慧出行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长安汽车愿与业内同仁携手,共同开发技术、搭建平台、经营品牌、共享资源、分担成本、防范风险、共谋产业发展。朋友们、伙伴们,变化孕育着巨大的能量,它可以是猛烈的破坏力,也可以是中国品牌向上冲刺、突破瓶颈的有力助力。大浪淘沙,百试百灵,经验丰富的中国品牌必将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携手并进,跟随产业的变化,利用时代的熵变,实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长安走遍天下。谢谢大家!2019年8月31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正式开幕。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刘波在会上表示:TOP10集团的集中度也越来越高,集中度达到89.4%,排在后面的86%的汽车集团只占据10%左右的市场。这说明在产业淘汰加速的当下,小规模、弱品牌是支撑不了这种竞争的。我们认为,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还是造车新势力,只要没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会被淘汰。

Chang 'an, concept, FAW, Dafa, defending against the wind

以下为演讲实录(略有删节)。很高兴受邀参加业内重量级的TEDA论坛,与业内同仁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当前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出路和未来。听了很多领导的精彩报告,我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对汽车产业下一步的政策方向和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收获颇丰。我分享的题目是“秉持四新理念,改变品质,汇聚势能,实现共同目标”。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从无到有,从2009年开始,连续十年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中国的品牌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力和品牌力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市场90%。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正在深化改革开放,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强劲的创新活力有目共睹。新势力、智能、共享出行、新零售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涌现,汽车仍是最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行业。成绩有目共睹,现在却如履薄冰。这两年,我相信在座的业内同仁和我一样,深刻感受到了车市寒冬带来的压力。众所周知,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28年来的首次下滑,并且已经连续13个月下滑,而且越来越严重。该行业正在经历“放血”以求生存的直接痛苦。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这说明,一旦市场环境恶劣,中国品牌将更加悲惨,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都将较弱。我们的产品力,品牌力,基础细节等。,都需要加强。TOP10的集中度越来越高,达到89.5%,排名最后86%的汽车集团只占据10%左右的市场。这说明在产业淘汰加速的当下,小规模、弱品牌无法支撑竞争。我们认为,无论是合资还是自主,还是造车新势力,只要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都会在这一轮被淘汰。我们来看看中国品牌单一车型的销量差距。今年1-7月,中国十大品牌自行车平均销量为2.6万辆,合资品牌为5万辆。这还是在中国市场,如果放眼全球市场,差距超过10倍。这给中国品牌的管理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工业寒冬的加剧,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阵痛。在这一轮新旧动能的调整中,中国品牌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变化。首先是从过去产品力弱到现在品牌力弱的转变。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品牌的产品实力已经逐渐被市场认可,在某些方面已经可以媲美国际一流品牌。产品力已经不是我们的软肋,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在不断升级,品牌观念越来越强,家庭观越来越重。品牌力不足恰恰是中国品牌现在面临的最大痛点。其次,它是从……的变化e过去的销售规模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过去,我们总是看规模。只要规模大,企业就发展好。但在完全市场化的当下,光有规模是不够的。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盈利。盈利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在这一轮淘汰中存活下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品牌目前主要集中在低价区,盈利能力比较低,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然后是从产品数量到单一产品质量的变化。中国品牌的传统观念是“多生孩子,拼爹”,靠产品的数量来换取销量。现在,我们发现养一个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产品迭代在加速。如何搭建平台,打造经典产品,提高单品盈利能力,将是中国品牌面临的新挑战。最后,从小投入高回报到大投入慢产出的转变。长期以来,中国品牌享受着行业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借鉴国外成熟的发展经验,以较小的投入快速成长,但在技术、模式、制度等领域积累不足。在产业转型的激烈竞争中,过去的红利丧失殆尽,“新四化”带来的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迫使中国品牌加大投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些投入都是在修炼内功,成本高昂,短时间内难以见效,对中国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低潮过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没有形成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必将消亡。关停倒卖已经成为常态。只有能够积极应对新挑战,快速转型,拥有强大系统能力和基础实力的企业才能生存发展。通过近两年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只有立足用户,聚焦“四大创新”,加速转型,才能突破困局,开创中国汽车工业新时代。首先是树立新形象。不断提升品牌形象,更新品牌,不断培养现有用户群体,努力拓展更广阔的用户市场,是中国品牌的重要任务。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品牌用户中只有37.2%的用户仍然购买中国品牌,而合资品牌为59.3%,豪华品牌为78.1%。因此,要准确定位品牌,服务好、管理好用户,不断提升品牌力,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品牌的“忠诚度危机”。中国汽车品牌的上升趋势是中国品牌不可回避的话题。近年来,长安汽车一直在不断优化我们的品牌结构,明确品牌定位,区分不同的目标群体和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四个独立整车品牌和两个新业务品牌,为用户提供更专注、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用户和品牌的体验升级,推动品牌向上。第二是建立新的能力。作为一个汽车企业,我们的核心关注点应该还是产品本身。中国品牌要全面满足用户需求,必须在研发上全力以赴,以新时代赋予的新能力夯实基础,助力成长。R&D是企业创新的动力,也是长安汽车生存的核心支柱。长安汽车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R&D。十一五以来,已投入近900亿元,R&D实力连续五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在领先传统R&D能力的基础上,长安汽车牢牢把握“新四化”时代趋势,大力发展智能新能源技术,打造新一轮核心竞争优势。今年4月,总投资43亿元的全球R&D中心投入使用,开启了长安汽车“开放共享、全球协同”的R&D 4.0时代。我们把软件集成和大数据分析作为新动能的基础,重点突破……5G、大数据、云计算和软件,将用户大数据与产品开发流程融合,精准指导研发,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中心。目前,长安汽车拥有2000人的智能R&D团队,软件工程师占比30%,完全掌握了自动驾驶领域的控制编码、决策算法等核心技术。包括我们最近的L3、L4自动驾驶核心技术都是长安汽车主导研发的。第三是专注于新产品。我们认为产品要充分服务当下,但永远要比时代走得更远。聚集在中国市场的各领域前瞻性技术,可以成为中国品牌赢得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砝码。长安汽车通过“北斗舒天”计划和“香格里拉”计划,探索智能与新能源的适度融合,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竞争,坚持为用户提供适宜的先进产品体验。我们将200多项智能技术、100多项智能产品和服务转化为用户可以亲身体验的现实生活。即将与大家见面的A+级SUV cs 75 plus,搭载APA5.0遥控泊车服务、吴彤车联TINNOVE智能系统、手机蓝牙钥匙、车载微信等多种服务,提前满足用户未来几年的需求。四是升级新格局。多元是时代的主题,跨界是当今的常态。面对日益开放和创新的市场环境,产业融合越来越强,业务边界越来越模糊。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竞争和跨界联盟成为时代主旋律。长安汽车坚持打造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共享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创价值。我们联手腾讯,组成车联网领域最强CP,与华为、博世、青山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与百度、科大讯飞等互联网公司建立深度技术联盟;实现价值共享,共建行业未来。同时联合一汽、东风成立T3科技、T3出行,在前瞻技术、自动驾驶、氢燃料、纯电动汽车平台开发、智慧出行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长安汽车愿与业内同仁携手,共同开发技术、搭建平台、经营品牌、共享资源、分担成本、防范风险、共谋产业发展。朋友们、伙伴们,变化孕育着巨大的能量,它可以是猛烈的破坏力,也可以是中国品牌向上冲刺、突破瓶颈的有力助力。大浪淘沙,百试百灵,经验丰富的中国品牌必将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携手并进,跟随产业的变化,利用时代的熵变,实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长安走遍天下。谢谢大家!

标签:长安理念一汽大发御风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全球新能源乘用车7月销量榜单:外资车企发力,中国车企仅比亚迪北汽上汽挺入Top 10

根据EVsales数据,2019年7月,包括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车型在内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总计交付148万辆,同比仅增长3,是近期最低增速水平。

1900/1/1 0:00:00
北汽蓝谷获5亿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

8月31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关于拨付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业扶持资金的通知》和拨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资金人民币5亿元。

1900/1/1 0:00:00
一汽徐留平:坚守、专注、创变,历经风雨、承受煎熬,才能迎来黎明的曙光

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开幕,第一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表示中国汽车产业还面临着技术,特别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两大关键技术所驱动的汽车行业变化;

1900/1/1 0:00:00
商务部宋先茂: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

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开幕,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副主任宋先茂在会上表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1900/1/1 0:00:00
华晨汽车董事长阎秉哲:开放合作是汽车产业发展共赢的必由之路

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开幕。

1900/1/1 0:00:00
交通部蔡团结:要集中开展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观念技术攻关

8月31日,201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正式开幕,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要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