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去年1.5%,今年13%,合资车企正在吞噬中国新能源市场!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落面子可能是相当一部分人拒绝国产车的原因。2018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国内燃油车中的市场份额仅为42%。中汽协7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仍在下降,已经连续4个月低于40%。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局面。自2015年以来,中国品牌已占据全球市场约50%的份额。2018年之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被中国品牌垄断;2018年,日产、宝马、丰田、大众等国际品牌纷纷发力,中国品牌的垄断地位正在慢慢被瓦解。今年年底,狼性领袖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即将投产。正在进行的成都车展上,各大合资车企都带着自己的纯电动汽车高调亮相,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国市场。当这个市场有足够多的玩家时,消费者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当狼真的来了,比亚迪、北汽新能源、SAIC荣威还能脱颖而出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新能源乘用车的人身险数据。1.合资品牌占领了谁的市场?通过梳理最近两年新能源乘用车的保险数据,我们发现个人用户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自主品牌垄断市场的局面已经被改写。2018年1-7月,按新能源乘用车个人用户保额计算,合资品牌车型占比仅为1.5%,新动力品牌车型占比0.9%,自主传统品牌占比高达98%。2018年全年,自主传统品牌占比也高达92%,合资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各占4%。仅仅一年之后,2019年1-7月,根据新能源乘用车个人用户投保数据,合资品牌车型占比已经上升至13%,上升了11个百分点,新动力品牌占比也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2018年1-7月数据显示,面向个人用户的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有59个,其中市场份额大于1%的品牌有13个,均为自主品牌。前三大品牌是比亚迪、SAIC荣威和BAIC新能源,市场份额分别为19.2%、16%和14.7%。市场份额最高的合资品牌是宝马,市场份额仅为0.9%;市场份额最高的品牌是杜云,市场份额仅为0.5%。在市场份额大于1%的13个自主品牌中,BAIC新能源、SAIC荣威等9个品牌在2019年前7个月市场份额同比下降,同期市场份额上升的只有比亚迪、JAC、广汽传祺和宝骏。2019年1-7月数据显示,获得个人用户授权的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有84个,玩家数量大幅增长。其中市场份额大于1%的品牌有20个,合资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已经开始大踏步前进。大众凭借2018年11月上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帕萨特PHEV和途观L挺进前五,市场份额为5.5%。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2.合资品牌占领了哪些市场?纵观近两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大乘用车细分市场,可以发现自主传统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依然根深蒂固,而合资品牌显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情有独钟。在纯电动汽车领域,2018年1-7月,根据个人用户新能源乘用车投保数据,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高达98%,造车新势力品牌份额为1.4%,合资品牌份额不足0.3%。2019年1-7月数据显示,随着蔚来ES8、小鹏G3、威马EX5等一批新动力品牌的批量交付,纯电动领域新动力品牌占比迅速提升至12.4%。合资品牌中,今年也有日产轩逸纯电动、别克Velite 6等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小幅提升至1%。由于新动力品牌和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交付量相对有限,自主传统品牌纯电动乘用车排名保持领先。2019年1-7月,自主传统品牌企业的比亚迪元、iEV6E、奇瑞eQ1等车辆在个人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动汽车保额排行榜中排名靠前。前15名车型中,没有合资品牌车型。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显然是另一番景象。2018年1-7月,自主品牌在插电式混动市场也能独领风骚,市场份额高达96%;2019年1-7月,合资品牌集体发力,市场份额迅速扩大至38.6%,整整提升了3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品牌集体缺席插电式混动市场。在畅销车型方面,比亚迪唐DM稳坐插电式混动市场第一。大众帕萨特和途观L作为闯入者进入前5,2018年同期排名第14的宝马5系甚至进入了第4名。2019年3月刚上市的丰田卡罗拉PHEV表现也可圈可点。唯一一款排名下滑的合资品牌车型是宝马X1,从2018年1-7月的第9位下滑至第15位。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3.哪里人爱合资车?从2019年1-7月个人新能源乘用车上市城市来看,北京、深圳、上海等全国327个城市有自主品牌上市;合资品牌已在深圳、上海、广州等全国311个城市上市;新势力品牌覆盖北京、深圳、广州等全国227个城市。通过分析三个品牌的城市覆盖图可以发现,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覆盖区域最广,北上广深等限购城市贡献较高,潍坊、柳州等二线以下城市份额较高。合资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也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类似于自主品牌覆盖的城市,限购城市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北京将插电式汽车排除在新能源之外,合资品牌在北京的表现并不突出。深沪分别以16%和14%领先,这可能与SAIC荣威和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的努力有关。造车新势力品牌因为车型有限,覆盖面积最小,大部分集中在限购区域。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结语从今年前7个月的数据来看,合资品牌已经动了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的奶酪。更有业内专家大胆预测,明年合资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将达到40%!无论是从今年的上海车展还是未结束的成都车展来看,插电混动这一细分市场显然无法满足合资品牌车企的野心。大众誓做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品牌,奥迪势必做高端电动车市场第一,别克、现代、福特等国际品牌都推出了纯电动车。后补贴时代已经到来,充分的市场竞争即将开始,狼来了。自主品牌的垄断地位还能坚持多久?这不仅取决于合资品牌进军纯电动市场的野心,也取决于中国品牌往上走的决心。落面子可能是相当一部分人拒绝国产车的原因。2018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在国内燃油车中的市场份额仅为42%。中汽协7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仍在下降,已经连续4个月低于40%。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局面。自2015年以来,中国品牌已占据全球市场约50%的份额。2018年之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被中国品牌垄断;2018年,日产、宝马、丰田、大众等国际品牌纷纷发力,中国品牌的垄断地位正在慢慢被瓦解。今年年底,狼性领袖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即将投产。正在进行的成都车展上,各大合资车企都带着自己的纯电动汽车高调亮相,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国市场。当这个市场有足够多的玩家时,消费者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当狼真的来了,比亚迪、北汽新能源、SAIC荣威还能脱颖而出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新能源乘用车的人身险数据。1.合资品牌占领了谁的市场?通过梳理最近两年新能源乘用车的保险数据,我们发现个人用户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自主品牌垄断市场的局面已经被改写。2018年1-7月,按新能源乘用车个人用户保额计算,合资品牌车型占比仅为1.5%,新动力品牌车型占比0.9%,自主传统品牌占比高达98%。2018年全年,自主传统品牌占比也高达92%,合资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各占4%。仅仅一年之后,2019年1-7月,根据新能源乘用车个人用户投保数据,合资品牌车型占比已经上升至13%,上升了11个百分点,新动力品牌占比也上升了近8个百分点。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2018年1-7月数据显示,面向个人用户的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有59个,其中市场份额大于1%的品牌有13个,均为自主品牌。前三大品牌是比亚迪、SAIC荣威和BAIC新能源,市场份额分别为19.2%、16%和14.7%。市场份额最高的合资品牌是宝马,市场份额仅为0.9%;市场份额最高的品牌是杜云,市场份额仅为0.5%。在市场份额大于1%的13个自主品牌中,BAIC新能源、SAIC荣威等9个品牌在2019年前7个月市场份额同比下降,同期市场份额上升的只有比亚迪、JAC、广汽传祺和宝骏。2019年1-7月数据显示,获得个人用户授权的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有84个,玩家数量大幅增长。其中市场份额大于1%的品牌有20个,合资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已经开始大踏步前进。大众凭借2018年11月上市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帕萨特PHEV和途观L挺进前五,市场份额为5.5%。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2.合资品牌占领了哪些市场?纵观近两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大乘用车细分市场,可以发现自主传统品牌和新势力品牌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依然根深蒂固,而合资品牌显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情有独钟。在纯电动汽车领域,2018年1-7月,根据个人用户新能源乘用车投保数据,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高达98%,造车新势力品牌份额为1.4%,合资品牌份额不足0.3%。2019年1-7月数据显示,随着蔚来ES8、小鹏G3、威马EX5等一批新动力品牌的批量交付,纯电动领域新动力品牌占比迅速提升至12.4%。合资品牌中,今年也有日产轩逸纯电动、别克Velite 6等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小幅提升至1%。由于新动力品牌和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交付量相对有限,自主传统品牌纯电动乘用车排名保持领先。2019年1-7月,自主传统品牌企业的比亚迪元、iEV6E、奇瑞eQ1等车辆在个人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动汽车保额排行榜中排名靠前。前15名车型中,没有合资品牌车型。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显然是另一番景象。2018年1-7月,自主品牌在插电式混动市场也能独领风骚,市场份额高达96%;2019年1-7月,合资品牌集体发力,市场份额迅速扩大至38.6%,整整提升了3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品牌集体缺席插电式混动市场。在畅销车型方面,比亚迪唐DM稳坐插电式混动市场第一。大众帕萨特和途观L作为闯入者进入前5,2018年同期排名第14的宝马5系甚至进入了第4名。2019年3月刚上市的丰田卡罗拉PHEV表现也可圈可点。唯一一款排名下滑的合资品牌车型是宝马X1,从2018年1-7月的第9位下滑至第15位。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3.哪里人爱合资车?从2019年1-7月个人新能源乘用车上市城市来看,北京、深圳、上海等全国327个城市有自主品牌上市;合资品牌已在深圳、上海、广州等全国311个城市上市;新势力品牌覆盖北京、深圳、广州等全国227个城市。通过分析三个品牌的城市覆盖图可以发现,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覆盖区域最广,北上广深等限购城市贡献较高,潍坊、柳州等二线以下城市份额较高。合资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也覆盖了全国主要城市。类似于自主品牌覆盖的城市,限购城市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北京将插电式汽车排除在新能源之外,合资品牌在北京的表现并不突出。深沪分别以16%和14%领先,这可能与SAIC荣威和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的努力有关。造车新势力品牌因为车型有限,覆盖面积最小,大部分集中在限购区域。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BYD, BMW, Beijing, Volkswagen, Roewe

结语从今年前7个月的数据来看,合资品牌已经动了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的奶酪。更有业内专家大胆预测,明年合资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将达到40%!无论是从今年的上海车展还是未结束的成都车展来看,插电混动这一细分市场显然无法满足合资品牌车企的野心。大众誓做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品牌,奥迪势必做高端电动车市场第一,别克、现代、福特等国际品牌都推出了纯电动车。后补贴时代已经到来,充分的市场竞争即将开始,狼来了。自主品牌的垄断地位还能坚持多久?这不仅取决于合资品牌进军纯电动市场的野心,也取决于中国品牌往上走的决心。

标签:比亚迪宝马北京大众荣威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迪斯征战电动化下半场的三大秘籍:ID.3、新标识、2028新战略

9月的车市,因为默克尔访问中国而掀起阵阵高潮。

1900/1/1 0:00:00
国内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七成净利下滑亟待转型

身处严寒之中,几乎没有谁能轻易置之度外,车市“寒冬”之中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是如此。七成公司净利润下滑,创下近年来的新低。

1900/1/1 0:00:00
自动驾驶上海试验样本: 72家企业进驻封闭测试区

作为汽车产业当前最前沿的发展方向,自动驾驶在多年的技术沉淀之后,终于迎来产业化爆发前夜。

1900/1/1 0:00:00
EV晨报 | 红旗首款纯电超跑曝光;腾兴长三角接盘奇瑞;吉利戴姆勒投资空中出行领域

1、第8批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发布,雪佛兰MENLO腾势X长安ERock等246款车型入选阅读原文9月9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8批),

1900/1/1 0:00:00
寿命达160万公里 特斯拉或将推出新电池

据外媒报道,日前特斯拉的电池研究伙伴JeffDahn所在实验室发表了一篇关于电动车电池的论文,其中论述了一种使用寿命超过160万公里的电池,

1900/1/1 0:00:00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年内再现负增长,下跌幅度增至15.5%

9月9日,乘联会发布2019年8月份全国乘用车产销数据。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564万台,同比下降99,环比增加54。今年18月狭义乘用车零售下降89。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