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力帆败走新能源:陷补风波 尹明善之子被称"惊喜哥"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雪铁龙品牌诞生一百周年之际,被称为“魔术师”的现任PSA管理委员会主席唐唯实正带领这家企业走向不可预知的未来。10月31日,在PSA正式宣布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即将组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后不到24小时,双方迅速披露了合并的诸多细节。根据协议,在FCA和PSA的基础上,双方将在荷兰成立一家新公司,并将各自的资产注入新公司。作为股东,FCA和PSA将各拥有新公司50%的股份。此外,在合并计划中,新公司将设立11人董事会,其中5人由FCA任命,5人由PSA任命。FCA的舵手约翰·埃尔坎(John Elkann)将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PSA集团管理委员会现任主席唐唯实将担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公告指出,双方合并后,新公司营业额将达到1700亿欧元,营业利润将超过110亿欧元;总销量有望达到870万辆,新公司将成为继大众、丰田、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汽车企业集团。未来几周,双方还将拿出一份更详细的合并谅解备忘录。这是继今年大众和福特结盟共享MEB电动化平台,戴姆勒和宝马在自动驾驶方面达成深度合作之后,国际巨头之间更深入的合作。为了降低成本而合并,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PSA和FCA合并的背后,显示了车企在行业巨变下的焦虑和改革决心。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三大车市持续低迷。过去十年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中国市场始终未见复苏迹象;在欧洲,受新排放法规实施影响,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在利率上升、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下,美国汽车市场也阴云密布。全球几大市场的低迷直接影响了车企的经营业绩。PSA集团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集团汽车业务部门实现营收118.24亿欧元,较2018年第三季度微增0.1%。虽然利润率接近9%,但仍无法控制全球市场的销量下滑。PSA集团还预测,2019年欧洲汽车市场将下降1%,拉美、中国和俄罗斯市场将分别下降5%、7%和2%。自2014年菲亚特与克莱斯勒合并以来,FCA虽然全球销量排名第八,但盈利能力并不乐观。在11月1日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中,FCA全球总出货量为105.9万辆,受销量下滑影响下降9%;由于在华合资企业销量下滑,合并出货量下降24%;此外,FCA在财报中指出,集团和北美的息税前调整收益为2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同时,由于产品组合的重新规划,产生了14亿欧元的非现金减值支出和2亿欧元的持续业务净亏损。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美市场,Jeep和RAM仍然是众多FCA车型中最受欢迎的两个品牌,而菲亚特车型在北美的销量与Jeep在中国市场持续下滑的现状类似。同时,FCA为负。FCA在2017年因未能达到美国的燃油经济性要求而面临790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9月,该公司因销售欺诈被罚款4000万美元。在欧盟市场,FCA也面临新排放标准实施后的合规问题。对于FCA来说,发展电气化是当务之急。根据计划,2022年,FCA全球车辆平台将提供12套电驱动系统,覆盖所有车辆。这背后是数十亿元的资金投入和与时间的赛跑。如果失败,FCA将面临数亿美元的罚款。基于对成本和市场的考虑,也为了保证利润率,很多车企开始寻找对策,应对股东对公司“不增利”的质疑。随着“新四化”的趋势席卷全球,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法规,汽车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矛盾是,在汽车消费市场接近饱和,难以找到新的增量的同时,又不得不在包括自动驾驶、电动化在内的新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PSA集团在“新四化”技术上的储备正是FCA目前所缺乏的,PSA集团强劲的盈利表现也是FCA期望获得的并购红利。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需要投入数百亿美元的领域,更迫切需要企业结成联盟,共同分担高昂的开发成本和风险。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合作和联盟是更好的战略选择。FCA和PSA一样,认为一个简单的合并,不考虑任何工厂关闭,每年可以节省37亿欧元。更关键的是,合并后的新公司将继续在电气化动力总成、自动驾驶和数字互联方面发力,迎接未来可持续的移动出行时代。协作面临许多挑战。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降低新技术研发的风险,车企之间的合作更加频繁。从大众和福特的结盟,戴姆勒和宝马的联姻,到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合并,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已经开始调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PSA和FCA的合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弱势企业之间的合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丰田和大众,没有一家是合并的,都是自己发展的。”11月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企业最终的发展还是要靠自身的能力,包括强大的管理体系和强大的产品体系,而不是靠所谓的合并。资源再多,钱再多,也不一定能组合出好的产品。”崔东树指出。同时,FCA和PSA的合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双方的协同效应要到4年后才能达到80%,双方将花费约28亿欧元来换取每年37亿欧元的成本降低。但最终双方的合作最终能有多大成效,目前还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按照PSA和FCA的说法,他们希望合并后能够优势互补,在优势市场发挥推动作用,但在高度饱和的汽车市场,实现的空间非常有限。以中国市场为例,今年1-9月,帕斯与东风汽车合资的神龙汽车累计销量为9.1万辆,同比下滑超过50%;广汽菲克累计销量为5.2万辆,同比下降46%。崔东树认为,即使PSA和FCA合并,也无助于解决双方在中国的问题,因为双方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不善,产品竞争力较弱,这意味着合并后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局面,双方在中国市场的采购和产品线也不存在可能的协同效应。“目前,车企之间分摊R&D费用的合作模式很有可能成功。但是更大范围的合作还是比较难。比如雷诺-日产-三菱的联盟,就已经遇到了话语权之争、人事关系失衡、产品开发思路不协调等各种问题。未来,随着不同企业的参与,在不同参与者的能力和资源不匹配的情况下,协同发展的难度和风险只会增加。”崔东树最后说道。在雪铁龙品牌诞生一百周年之际,被称为“魔术师”的现任PSA管理委员会主席唐唯实正带领这家企业走向不可预知的未来。10月31日,在PSA正式宣布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即将组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后不到24小时,双方迅速披露了合并的诸多细节。根据协议,在FCA和PSA的基础上,双方将在荷兰成立一家新公司,并将各自的资产注入新公司。作为股东,FCA和PSA将各拥有新公司50%的股份。此外,在合并计划中,新公司将设立11人董事会,其中5人由FCA任命,5人由PSA任命。FCA的舵手约翰·埃尔坎(John Elkann)将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PSA集团管理委员会现任主席唐唯实将担任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公告指出,双方合并后,新公司营业额将达到1700亿欧元,营业利润将超过110亿欧元;总销量有望达到870万辆,新公司将成为继大众、丰田、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汽车企业集团。未来几周,双方还将拿出一份更详细的合并谅解备忘录。这是继今年大众和福特结盟共享MEB电动化平台,戴姆勒和宝马在自动驾驶方面达成深度合作之后,国际巨头之间更深入的合作。为了降低成本而合并,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PSA和FCA合并的背后,显示了车企在行业巨变下的焦虑和改革决心。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三大车市持续低迷。过去十年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中国市场始终未见复苏迹象;在欧洲,受新排放法规实施影响,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在利率上升、特朗普政府关税“大棒”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影响下,美国汽车市场也阴云密布。全球几大市场的低迷直接影响了车企的经营业绩。PSA集团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集团汽车业务部门实现营收118.24亿欧元,较2018年第三季度微增0.1%。虽然利润率接近9%,但仍无法控制全球市场的销量下滑。PSA集团还预测,2019年欧洲汽车市场将下降1%,拉美、中国和俄罗斯市场将分别下降5%、7%和2%。自2014年菲亚特与克莱斯勒合并以来,FCA虽然全球销量排名第八,但盈利能力并不乐观。在11月1日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中,FCA全球总出货量为105.9万辆,受销量下滑影响下降9%;由于在华合资企业销量下滑,合并出货量下降24%;此外,FCA在财报中指出,集团及北美地区调整后息税前盈利为2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同时,由于产品组合的重新规划,产生了14亿欧元的非现金减值支出和2亿欧元的持续业务净亏损。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美市场,Jeep和RAM仍然是众多FCA车型中最受欢迎的两个品牌,而菲亚特车型在北美的销量与Jeep在中国市场持续下滑的现状类似。同时,FCA为负。FCA在2017年因未能达到美国的燃油经济性要求而面临7900万美元的民事罚款。9月,该公司因销售欺诈被罚款4000万美元。在欧盟市场,FCA也面临新排放标准实施后的合规问题。对于FCA来说,发展电气化是当务之急。根据计划,2022年,FCA全球车辆平台将提供12套电驱动系统,覆盖所有车辆。这背后是数十亿元的资金投入和与时间的赛跑。如果失败,FCA将面临数亿美元的罚款。基于对成本和市场的考虑,也为了保证利润率,很多车企开始寻找对策,应对股东对公司“不增利”的质疑。随着“新四化”的趋势席卷全球,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法规,汽车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矛盾是,在汽车消费市场接近饱和,难以找到新的增量的同时,又不得不在包括自动驾驶、电动化在内的新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PSA集团在“新四化”技术上的储备正是FCA目前所缺乏的,PSA集团强劲的盈利表现也是FCA期望获得的并购红利。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等需要投入数百亿美元的领域,更迫切需要企业结成联盟,共同分担高昂的开发成本和风险。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合作和联盟是更好的战略选择。FCA和PSA一样,认为一个简单的合并,不考虑任何工厂关闭,每年可以节省37亿欧元。更关键的是,合并后的新公司将继续在电气化动力总成、自动驾驶和数字互联方面发力,迎接未来可持续的移动出行时代。协作面临许多挑战。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降低新技术研发的风险,车企之间的合作更加频繁。从大众和福特的结盟,戴姆勒和宝马的联姻,到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合并,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已经开始调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PSA和FCA的合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弱势企业之间的合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丰田和大众,没有一家是合并的,都是自己发展的。”11月4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企业最终的发展还是要靠自身的能力,包括强大的管理体系和强大的产品体系,而不是靠所谓的合并。资源再多,钱再多,也不一定能组合出好的产品。”崔东树指出。同时,FCA和PSA的合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双方的协同效应要到4年后才能达到80%,双方将花费约28亿欧元来换取每年37亿欧元的成本降低。但最终双方的合作最终能有多大成效,目前还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按照PSA和FCA的说法,他们希望合并后能够优势互补,在优势市场发挥推动作用,但在高度饱和的汽车市场,实现的空间非常有限。以中国市场为例,今年1-9月,帕斯与东风汽车合资的神龙汽车累计销量为9.1万辆,同比下滑超过50%;广汽菲克累计销量为5.2万辆,同比下降46%。崔东树认为,即使PSA和FCA合并,也无助于解决双方在中国的问题,因为双方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不善,产品竞争力较弱,这意味着合并后可能面临更复杂的局面,双方在中国市场的采购和产品线不存在可能的协同效应。“目前,车企之间分摊R&D费用的合作模式很有可能成功。但是更大范围的合作还是比较难。比如雷诺-日产-三菱的联盟,就已经遇到了话语权之争、人事关系失衡、产品开发思路不协调等各种问题。未来,随着不同企业的参与,在不同参与者的能力和资源不匹配的情况下,协同发展的难度和风险只会增加。”崔东树最后说道。到目前为止,力帆已经两年没有推出新的燃油车,现有车型中没有一款国六车型。怎么才能不败?

Lifan Auto, BMW, BYD, Volkswagen, Han

其次,新能源转型乏力,一直磕磕绊绊。在燃油车领域没有建立起核心竞争力的力帆,也开始跟风转向新能源汽车。利用新能源风口的优势,尹明善计划到2020年推出21款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新品,实现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目标。本来力帆新能源过得还不错。2015年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14874辆,在国内名列前茅,这也让业内人士对力帆的转型充满期待。但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力帆申请了2395辆不符合新能源汽车补贴申报标准的车。结果陷入了一场“保”风波。财政部不仅拒绝补贴,还取消了力帆乘用车2016年申请补贴的资格。动荡导致力帆股价连续下跌,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断崖式下滑。2016年,公司净利润也创上市以来新低。这个时候,力帆应该是选择了脚踏实地的用产品质量说话,重塑品牌形象,或者放弃提升品牌的尝试,继续走一贯的低价路线,销量为王。但是,走捷径惯了的力帆,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不管什么情况都选择走捷径。它将目光投向了今年3月刚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氢能,意欲“蹭热点”,并发布公告称将推出氢能汽车。但很快就被上交所的问询“打了一巴掌”。在要求披露相关信息时,力帆回复称:“公司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仍处于合作开发的初级阶段,可能存在项目开发不成功的风险,可能存在项目开发不尽如人意,导致产品无法进入国家氢乘用车公开目录的风险。”回复公告一出,力帆股价开始跳水,品牌形象再次遭受重创。此时各地不断出台“禁摩令”,摩托车作为力帆的核心产品,已经不再销售。从此,力帆似乎失去了翻身的力量。第三,创始人热衷的东西太多,分散了精力。一般了解力帆经历的人都会有疑问。力帆是靠R&D技术做摩托车起家的。为什么不关注汽车领域的R&D和制造业?这可能和做事不专心有关。与李书福等执着于造好车的民营企业家不同,年纪很大的尹明善热衷于很多领域。比如力帆曾经进军足球领域。虽然它借助足球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但多年来也损失了十几亿美元。另外,也许是因为早年的经历,殷明善这个红顶商人对政府工作特别热衷。他曾经对releva说……领导:为了搞好工商联,我可以把企业卖掉!力帆也涉足了地产领域,从资产超50亿22万平米的自持甲级写字楼力帆中心,到占地740亩、预估资产40亿的力帆工厂,再到北碚老城商圈项目、蔡家翡翠郡项目、贵州娄山关度假项目、新牌楼的力帆岳峰项目、钱江檀香山项目,都是力帆的产业。造车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业务,占集团业务比重较高的房地产业务也为自己的造车业务失血,正应了“造车离不开房地产”的嘲讽。第四,后继无人,指挥棒无力。2017年尹明善退役时,曾唱过《谢商》:“八十年后,力帆衰微;后继有人,力帆腾飞。“现在回想起来,‘接班人’这个词真是眼花缭乱,褒贬不一。尹明善有一儿一女,都是力帆的董事,也是力帆控股旗下几家公司的董事。相比女儿尹索伟的低调,儿子尹喜地被称为“惊喜哥”,对超跑有着近乎狂热的痴迷。2009年,在力帆集团投资俱乐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他花3000万买了一辆布加迪威龙,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该车的人。他的车库里有30多辆豪华轿车。有人曾经计算过,尹喜地买一辆价值5000万元的豪华跑车,尹明善需要卖出1000辆力帆汽车才能赚回来。尹喜地在网上有很多争议。他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有人替他解释,其实一切都是误会。尹喜地花高价买了一辆跑车,为公司学习外国技术。他把自己的豪车免费交给力帆集团的设计师研究分析,以改进力帆的不足。据知情人透露,尹喜地因为与父亲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和制约而放弃了继承权,并在2012年后离开汽车领域,专注于超跑赛事。尹明善的女儿尹索薇,从中学开始就被公派出国,专业是管理。2017年,她的股票市值近14亿元,但她没有接盘。尹明善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任命我儿子接班。他对经营企业不感兴趣,不像我是个工作狂。”“家里的人不如外面的人。".2017年底,即将年满80岁的尹明善在退役时选择将力帆交给“外人”。但在外人中选择接班人并不容易。2015年6月8日,在重庆悦来会议中心举办的“力帆之夜”上,尹明善左手牵着1956年出生的力帆股份首席科学家陈伟,右手牵着1970年出生的力帆股份总裁尚友,骄傲地向外界宣布,两人都是接班人。就在外界普遍认为力帆接班人敲定的时候,变数陡生。8月9日,尚友因身体原因辞去董事会职务。在8月12日的股东大会上,陈伟被选举为力帆股份副董事长,董事会于当天聘请牟刚为力帆股份总裁。终于在2017年底敲定了接班人,是严刚。在选择外部接班人时,尹明善对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有着深深的不信任,因为他被背叛了。他曾直言“中国没有职业经理人市场”。虽然尹明善退役时把力帆交给了牟刚带领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但一年后,力帆又回到了尹明善。人员的不断变动可能导致企业决策的迟缓,影响力帆抓住全力冲刺的机会。其实以上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力帆造车缺乏理想和情怀。赚钱后,他总想走捷径,不求上进。尹明善曾经说过:力帆尽管困难重重,但它不是傻子。我们的策略是“能赢就打,不能赢就跑”。抱着这种心态造车,肯定不会全力以赴投资R&D,积累核心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当然,最好不要造这样的车。再加上个人性格和管理风格的局限,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所以,力帆的失败似乎是自讨苦吃。到目前为止,力帆已经两年没有推出新的燃油车,现有车型中没有一款国六车型。怎么才能不败?

Lifan Auto, BMW, BYD, Volkswagen, Han

其次,新能源转型乏力,一直磕磕绊绊。在燃油车领域没有建立起核心竞争力的力帆,也开始跟风转向新能源汽车。利用新能源风口的优势,尹明善计划到2020年推出21款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新品,实现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目标。本来力帆新能源过得还不错。2015年力帆新能源汽车销量14874辆,在国内名列前茅,这也让业内人士对力帆的转型充满期待。然而,由于没有核心竞争力,力帆a……对2395辆不符合新能源汽车补贴申报标准的车辆进行了谎报。结果陷入了一场“保”风波。财政部不仅拒绝补贴,还取消了力帆乘用车2016年申请补贴的资格。动荡导致力帆股价连续下跌,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断崖式下滑。2016年,公司净利润也创上市以来新低。这个时候,力帆应该是选择了脚踏实地的用产品质量说话,重塑品牌形象,或者放弃提升品牌的尝试,继续走一贯的低价路线,销量为王。但是,走捷径惯了的力帆,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不管什么情况都选择走捷径。它将目光投向了今年3月刚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氢能,意欲“蹭热点”,并发布公告称将推出氢能汽车。但很快就被上交所的问询“打了一巴掌”。在要求披露相关信息时,力帆回复称:“公司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仍处于合作开发的初级阶段,可能存在项目开发不成功的风险,可能存在项目开发不尽如人意,导致产品无法进入国家氢乘用车公开目录的风险。”回复公告一出,力帆股价开始跳水,品牌形象再次遭受重创。此时各地不断出台“禁摩令”,摩托车作为力帆的核心产品,已经不再销售。从此,力帆似乎失去了翻身的力量。第三,创始人热衷的东西太多,分散了精力。一般了解力帆经历的人都会有疑问。力帆是靠R&D技术做摩托车起家的。为什么不关注汽车领域的R&D和制造业?这可能和做事不专心有关。与李书福等执着于造好车的民营企业家不同,年纪很大的尹明善热衷于很多领域。比如力帆曾经进军足球领域。虽然它借助足球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但多年来也损失了十几亿美元。另外,也许是因为早年的经历,殷明善这个红顶商人对政府工作特别热衷。他曾对有关领导说:为了搞好工商联,我可以把企业卖掉!力帆也涉足了地产领域,从资产超50亿22万平米的自持甲级写字楼力帆中心,到占地740亩、预估资产40亿的力帆工厂,再到北碚老城商圈项目、蔡家翡翠郡项目、贵州娄山关度假项目、新牌楼的力帆岳峰项目、钱江檀香山项目,都是力帆的产业。造车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业务,占集团业务比重较高的房地产业务也为自己的造车业务失血,正应了“造车离不开房地产”的嘲讽。第四,后继无人,指挥棒无力。2017年尹明善退役时,曾唱过《谢商》:“八十年后,力帆衰微;后继有人,力帆腾飞。”现在回想起来,“接班人”这个词真的是眼花缭乱,褒贬不一。尹明善有一儿一女,都是力帆的董事,也是力帆控股旗下几家公司的董事。相比女儿尹索伟的低调,儿子尹喜地被称为“惊喜哥”,对超跑有着近乎狂热的痴迷。2009年,在力帆集团投资俱乐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他花3000万买了一辆布加迪威龙,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该车的人。他的车库里有30多辆豪华轿车。有人曾经计算过,尹喜地买一辆价值5000万元的豪华跑车,尹明善需要卖出1000辆力帆汽车才能赚回来。尹喜地在网上有很多争议。他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有人替他解释,其实一切都是误会。尹喜地花高价买了一辆跑车,为公司学习外国技术。他把自己的豪车免费交给力帆集团的设计师研究分析,以改进力帆的不足。据知情人透露,尹喜地因为与父亲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和制约而放弃了继承权,并在2012年后离开汽车领域,专注于超跑赛事。尹明善的女儿尹索薇,从中学开始就被公派出国,专业是管理。2017年,她的股票市值近14亿元,但她没有接盘。尹明善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任命我儿子接班。他对经营企业没那么大兴趣,不像我是个工作狂。”“家里的人不如外面的人。”。2017年底,即将年满80岁的尹明善在退役时选择将力帆交给“外人”。但在外人中选择接班人并不容易。2015年6月8日,在重庆悦来会议中心举办的“力帆之夜”上,尹明善左手牵着1956年出生的力帆股份首席科学家陈伟,右手牵着1970年出生的力帆股份总裁尚友,骄傲地向外界宣布,两人都是接班人。就在外界普遍认为力帆接班人敲定的时候,变数陡生。8月9日,尚友因身体原因辞去董事会职务。在8月12日的股东大会上,陈伟被选举为力帆股份副董事长,董事会于当天聘请牟刚为力帆股份总裁。终于在2017年底敲定了接班人,是严刚。在选择外部接班人时,尹明善对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有着深深的不信任,因为他被背叛了。他曾直言“中国没有职业经理人市场”。虽然尹明善退役时把力帆交给了牟刚带领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但一年后,力帆又回到了尹明善。人员的不断变动可能导致企业决策的迟缓,影响力帆抓住全力冲刺的机会。其实以上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力帆造车缺乏理想和情怀。赚钱后,他总想走捷径,不求上进。尹明善曾经说过:力帆尽管困难重重,但它不是傻子。我们的策略是“能赢就打,不能赢就跑”。抱着这种心态造车,肯定不会全力以赴投资R&D,积累核心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当然,最好不要造这样的车。再加上个人性格和管理风格的局限,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一步。所以,力帆的失败似乎是自讨苦吃。

标签:力帆汽车宝马比亚迪大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EV晨报 | 玛莎拉蒂4年将推10款新能源车;英菲尼迪披露电动化战略;全新秦EV上市

1、总统大选季将至,特朗普或对汽车免征关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Ross)近日对外媒表示,美国在本月晚些时候可能会对进口汽车停止征收关税。

1900/1/1 0:00:00
自动驾驶“跳票”:谁在裸泳?

一场演讲刚结束,人群就呼啦啦围了过来。递名片,加微信,约拜访。吴楠看上去有点懵,他客气地附和着各种要求,手里的的名片很快就被索要一空。“两年前都没有人理我们”,他低声感慨。

1900/1/1 0:00:00
FCA与PSA合并产生规模效应: 每年降低成本37亿欧元

在雪铁龙品牌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有“魔术师”之称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现任管理委员会主席唐唯实CarlosTavares正带领这家企业走向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

1900/1/1 0:00:00
网约车,车企的下一个增长开关?

图片来自“特定授权”数年内,车企业绩增长完全靠卖车的时代就将结束?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欧了出行董事长张文辉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如今,我国汽车制造商90的营收仍来自于新车销售。

1900/1/1 0:00:00
电解液战场“剩者为王?

经历了前两年价格跳水,2019年电解液市场稍微回春,不管是价格和出货量方面都有所提升。一位电解液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电解液价格上涨已经基本封顶、趋于稳定。

1900/1/1 0:00:00
押注未来出行 电装公布2020财年半年报

近日,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公布其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上半年(2019年49月)财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