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动力、消费、储能“通吃” LG化学中国市场野心逐渐清晰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去年7月,一座投资20亿美元、产能32GWh的动力电池工厂落户南京。今年6月,吉利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年产10GWh动力电池;9月,它宣布将为特斯拉的上海工厂供货...……LG化学在中国的动力电池布局已经初具规模,产能规划已经超过40GWh。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一帆风顺,让LG化学在中国展开了对消费电池市场的攻势。10月29日,维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科科技”)发布公告称,与韩国LG化学、南昌新建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出资在南昌新建区成立中外合资公司,从事小锂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中国电池网报道,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622万美元,项目总投资8500万美元。项目初期生产规模为500万只电池/月,通过后续增资将扩大至1000万只电池/月。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其中,维科科技和LG化学分别持有合资公司42%和34%的股份。资料显示,维科科技主营业务为能源业务,产品包括3C数码锂电池、动力锂电池电芯以及动力和储能应用锂电池模块。值得注意的是,维科科技表示,合资公司不会生产动力电池电芯,主要生产小型消费软包电芯。可以看出,LG化学与维科技术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小型消费电池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1.86亿部,其中4G手机1.78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5.6%。随着5G商用的加速,5G手机的销售有望带动新一轮的手机销售。根据Gartner的数据,到2023年,5G智能手机预计将占总销量的51%左右。与此同时,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出行、智能家居设备、电子雾化器等新兴智能硬件产品的异军突起,成为消费电子行业新的增长点,将使整个行业保持较高水平。据IDC预测,今年智能家居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8.407亿台,2023年将增至14.6亿台。所有这些都将推动小型消费电池需求的持续高增长。作为全球领先的手机和新兴智能硬件产品消费市场之一,中国对小型电池的需求潜力巨大。LG化学可能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在电源领域站稳脚跟后,迅速向小电池市场发起攻势。事实上,在与维科科技成立合资公司之前,LG化学已经在中国的小型电池市场上有所动作。去年7月,LG化学投资20亿美元在中国南京建造了一座电池工厂。新工厂计划建设23条电极和电池生产线,其中包括4条小型电池生产线。近日,LG化学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得益于电池销量的大幅增长,LG化学的电池业务在第三季度扭亏为盈。据悉,今年第二季度,LG化学电池业务仍亏损12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748万元),但第三季度盈利71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1亿元)。电池业务的持续增长也为其继续扩大全球产能提供了信心。中国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已超过40GWh,中国电动车销量占全球半壁江山。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电气化最强的国家,国外电池企业对中国市场垂涎已久。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倒计时,松下、LG化学、三星SDI、SKI等国外动力电池巨头都在积极准备重返中国市场,其中LG化学最为高调。2018年7月,LG化学宣布投资20亿美元在中国南京建设32GWh动力电池工厂。同年10月工厂开工,今年10月已量产。今年1月,LG化学r……ealed表示,计划在2020年前再投资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6亿元)扩建其在中国南京的电池生产线,以应对全球不断增长的圆柱形电池需求(或主要供应特斯拉上海工厂)。今年6月,LG化学和吉利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合资公司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2021年底建成年产10GWh的动力电池工厂。今年9月,外媒披露特斯拉上海工厂将使用LG化学的21700圆柱形电池。根据特斯拉的产能规划,LG化学预计每年将向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超过10GWh的电池。近日,有外媒报道称,LG化学计划在2025年12月前向全资子公司南京工厂追加投资4.17亿美元,以满足电动汽车企业的需求。截至目前,LG化学在中国的动力电池业务规划产能已超过40GWh。产能规划和投资走在行业前列。值得注意的是,近日,SNE研究发布2019年8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数据显示,比亚迪8月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下降61.1%,而LG化学8月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80%。在这种情况下,LG化学取代比亚迪,晋升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三。在国内,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产,边肖预测,从2020年开始,LG化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也有望冲击比亚迪在中国的排名。当然,LG化学进入中国不仅会威胁到比亚迪第二的位置,还会搅动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很可能会对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等第二、第三梯队的电池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除了动力电池和小型电池,LG化学还看中了中国的储能市场。在前述LG化学南京工厂,23条电极和电池生产线中,除了16条动力电池生产线和4条小型电池生产线外,还有3条储能电池生产线。这标志着LG化学开始在中国生产储能电池。2016年5月,LG化学与国内储能公司科陆电子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储能业务。根据协议,合资公司一期生产规模为电池组年产能超过400MWh。这也是LG化学在中国储能市场的首次尝试。对于这次合作,科陆电子尝到了甜头。科陆电子在今年上半年半年报中透露,公司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后,今年在欧洲和北美成功推出电网级储能产品,大力推进海外储能市场,并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它成功交付了许多来自意大利、日本、印度和非洲的订单。未来,LG化学是否会从中国市场的合资公司中受益,还有待观察。LG化学在小型电池领域已有20年的历史,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应用广泛。近年来,由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LG化学也将更多的资源从小型电池向动力电池倾斜。对于中国市场,LG化学似乎在利用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影响力,开拓中国的小型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在动力领域,LG化学等外资品牌的汹涌攻势搅动了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在小型消费电池和储能领域,LG化学的举动可能引起了国内相关企业的警惕和业界的关注。去年7月,一座投资20亿美元、产能32GWh的动力电池工厂落户南京。今年6月,吉利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年产10GWh动力电池;9月,它宣布将为特斯拉的上海工厂供货...……LG化学在中国的动力电池布局已经初具规模,产能规划已经超过40GWh。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的一帆风顺,让LG化学在中国展开了对消费电池市场的攻势。10月29日,维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科科技”)发布公告称,与韩国LG化学、南昌新建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出资在南昌新建区成立中外合资公司,从事小锂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中国电池网报道,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622万美元,项目总投资8500万美元。项目初期生产规模为500万只电池/月,通过后续增资将扩大至1000万只电池/月。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资,扩大产能。其中,维科科技和LG化学分别持有合资公司42%和34%的股份。资料显示,维科科技主营业务为能源业务,产品包括3C数码锂电池、动力锂电池电芯以及动力和储能应用锂电池模块。值得注意的是,维科科技表示,合资公司不会生产动力电池电芯,主要生产小型消费软包电芯。可以看出,LG化学与维科技术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小型消费电池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1.86亿部,其中4G手机1.78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5.6%。随着5G商用的加速,5G手机的销售有望带动新一轮的手机销售。根据Gartner的数据,到2023年,5G智能手机预计将占总销量的51%左右。与此同时,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出行、智能家居设备、电子雾化器等新兴智能硬件产品的异军突起,成为消费电子行业新的增长点,将使整个行业保持较高水平。据IDC预测,今年智能家居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8.407亿台,2023年将增至14.6亿台。所有这些都将推动小型消费电池需求的持续高增长。作为全球领先的手机和新兴智能硬件产品消费市场之一,中国对小型电池的需求潜力巨大。LG化学可能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在电源领域站稳脚跟后,迅速向小电池市场发起攻势。事实上,在与维科科技成立合资公司之前,LG化学已经在中国的小型电池市场上有所动作。去年7月,LG化学投资20亿美元在中国南京建造了一座电池工厂。新工厂计划建设23条电极和电池生产线,其中包括4条小型电池生产线。近日,LG化学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得益于电池销量的大幅增长,LG化学的电池业务在第三季度扭亏为盈。据悉,今年第二季度,LG化学电池业务仍亏损12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748万元),但第三季度盈利71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31亿元)。电池业务的持续增长也为其继续扩大全球产能提供了信心。中国动力电池规划产能已超过40GWh,中国电动车销量占全球半壁江山。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电气化最强的国家,国外电池企业对中国市场垂涎已久。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倒计时,松下、LG化学、三星SDI、SKI等国外动力电池巨头都在积极准备重返中国市场,其中LG化学最为高调。2018年7月,LG化学宣布投资20亿美元在中国南京建设32GWh动力电池工厂。同年10月工厂开工,今年10月已量产。今年1月,LG化学r……ealed表示,计划在2020年前再投资1.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6亿元)扩建其在中国南京的电池生产线,以应对全球不断增长的圆柱形电池需求(或主要供应特斯拉上海工厂)。今年6月,LG化学和吉利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合资公司计划今年年底开工建设,2021年底建成年产10GWh的动力电池工厂。今年9月,外媒披露特斯拉上海工厂将使用LG化学的21700圆柱形电池。根据特斯拉的产能规划,LG化学预计每年将向特斯拉上海工厂供应超过10GWh的电池。近日,有外媒报道称,LG化学计划在2025年12月前向全资子公司南京工厂追加投资4.17亿美元,以满足电动汽车企业的需求。截至目前,LG化学在中国的动力电池业务规划产能已超过40GWh。产能规划和投资走在行业前列。值得注意的是,近日,SNE研究发布2019年8月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数据显示,比亚迪8月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下降61.1%,而LG化学8月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80%。在这种情况下,LG化学取代比亚迪,晋升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三。在国内,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投产,边肖预测,从2020年开始,LG化学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也有望冲击比亚迪在中国的排名。当然,LG化学进入中国不仅会威胁到比亚迪第二的位置,还会搅动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很可能会对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等第二、第三梯队的电池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除了动力电池和小型电池,LG化学还看中了中国的储能市场。在前述LG化学南京工厂,23条电极和电池生产线中,除了16条动力电池生产线和4条小型电池生产线外,还有3条储能电池生产线。这标志着LG化学开始在中国生产储能电池。2016年5月,LG化学与国内储能公司科陆电子成立合资公司,布局储能业务。根据协议,合资公司一期生产规模为电池组年产能超过400MWh。这也是LG化学在中国储能市场的首次尝试。对于这次合作,科陆电子尝到了甜头。科陆电子在今年上半年半年报中透露,公司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后,今年在欧洲和北美成功推出电网级储能产品,大力推进海外储能市场,并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它成功交付了许多来自意大利、日本、印度和非洲的订单。未来,LG化学是否会从中国市场的合资公司中受益,还有待观察。LG化学在小型电池领域已有20年的历史,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应用广泛。近年来,由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LG化学也将更多的资源从小型电池向动力电池倾斜。对于中国市场,LG化学似乎在利用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影响力,开拓中国的小型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在动力领域,LG化学等外资品牌的汹涌攻势搅动了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在小型消费电池和储能领域,LG化学的举动可能引起了国内相关企业的警惕和业界的关注。

标签:特斯拉比亚迪吉利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新能源车市靠出行市场苦撑是利是弊?

近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上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点评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这篇发表于10月16日16时16分的博文,虽只有200多字,却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业界激起波澜。

1900/1/1 0:00:00
华泰汽车所持曙光股份股权再被冻结

曙光股份(600303)11月1日晚公告,因债券交易纠纷,公司大股东华泰汽车所持公司全部股份134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1977)被司法轮候冻结。

1900/1/1 0:00:00
大众PK丰田:把宾利卖给吉利可不够

能否战胜日本车企之王,大众就算把宾利卖给吉利,也仅能算“小动作”而已。更为关键的是,大众如何脱胎换骨、重塑自我。沃尔夫斯堡应当焦虑了。

1900/1/1 0:00:00
智能灯光等 FF91公布部分用户体验内容

日前,FaradayFuture(法拉第未来)产品经理EricTurano在该品牌官网博客上公布了最新的FF91用户体验,其中包括了智能灯光系统、无缝进入等功能,还有一张部分内饰的照片。

1900/1/1 0:00:00
许家印造车“行程单”:半年飞七国行程12万公里

许家印的造车“雄心”尽人皆知。上周刚结束近期的欧洲行,本周就飞赴日本连续考察电装、丰田纺织、捷太格特、日立、佛吉亚歌乐电子、马瑞利等六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1900/1/1 0:00:00
智能汽车测试评价专家杨良义:基于中国交通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建设

为更好地推动全球范围的跨界协同,理清出行公司、汽车公司、城市等各个主体在未来出行生态中的角色,讨论未来出行方式、出行科技、交通结构、交通战略会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整个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