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车企对华为态度转变背后是智能网联“军备竞赛”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Volkswagen, Dongfeng, FAW, Toyota and Ford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之间出现了很多“狼来了”的故事。在大洋的另一边,谷歌、优步和苹果等财大气粗的IT公司透露,它们正在“密谋造车”。然而,这些试图颠覆传统车企的“狼”却遭到了传统车企的质疑。戴姆勒前首席执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曾表示,谷歌的目标很可能是更好地理解汽车是如何被使用的,而不是成为真正的汽车制造商。“谷歌和类似的公司希望涉足汽车行业。我认为他们根本不是在试图制造汽车。”在国内,小米、华为等公司也不时传出有意造车的消息。在数次“狼来了”之后,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首次披露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战略和规划,表示华为“不造车,帮助汽车厂商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随后,包括一汽、东风在内的多家知名车企迅速与华为接触,展开深度合作。10月22日,徐志军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聚焦ICT技术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的演讲。这是继上海国际车展之后,华为再次以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亮相。在当天的演讲和随后的采访中,徐志军不仅再次强调了“华为不做汽车”,还对之前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概念做了详细的解读。他表示,未来华为将提供包括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云服务在内的完整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随着更详细的战略规划披露,华为在汽车行业的“计算+连接”布局已经越来越清晰。”随着汽车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新的革命性发展引擎,其影响力将远远超过这两个行业本身。“徐志军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将给汽车行业、人们的出行方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事实上,华为进入汽车行业并不顺利。近年来,当苹果、谷歌等公司投身造车的时候,华为内部也出现了“造车”的声音。徐志军透露,过去几年,华为一直在探索汽车产业和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融合。”具体来说,就是讨论在自动驾驶和电动化颠覆汽车产业的过程中,我们的战略选择是什么。是直接做有华为LOGO的车,还是给广大车企提供零部件和解决方案?“经过与国内外众多汽车企业的密切接触,以及对未来市场发展形势的研究,华为终于在去年第一次确定了‘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汽车企业造好车’。”目前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都不缺汽车品牌和汽车厂商。缺的是能为未来‘新四化’持续提供技术和零部件的企业。”徐志军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在最弱的零部件供应商和技术供应商中,大多数核心零部件和技术恰好被华为掌握。“正是这种‘基因匹配’和‘性情相投’,让华为立志成为加速‘新四化’的‘汽车增量零部件提供商’。众所周知,成熟的智能网联汽车必须与芯片、OS、语音、地图、云计算、AI、大数据、5G、V2X、无人驾驶深度融合,并配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对信息处理和数据传输的能力有着巨大的需求。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汽车的未来价值更多的是构建在ICT技术的范围内,这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和软硬件研发是“……的传统汽车企业缺乏且不擅长的“ank领域”。这恰恰是华为擅长和熟悉的领域。据介绍,华为多年来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恰好打通了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所需的计算(芯片)和通信(5G)两个关键环节,有机会奠定智能网联汽车的底层架构和行业标准。”CC(计算+通信)架构与传统架构有本质区别。传统架构不可能走向智能网联汽车,因为未来每辆智能网联汽车都有一个大脑(MDC),每辆汽车都是一个数据中心。换句话说,未来每辆车的计算能力都将非常巨大。”徐志军进一步声明。正是技术领域的“先行一步”,让华为有信心成为汽车“新四化”助推器。”未来,汽车作为商品最大的价值不再是钢铁做的产品,而是电子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持续为产业链创造价值。“徐志军分析,通过软硬件的不断迭代升级,汽车可以在短时间内走向智能驾驶。”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就在这里。“在新发布的业务布局中,未来汽车的价值更多在于软件而非硬件。除了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华为围绕“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的目标,规划了五大领域的解决方案——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云服务。据了解,在目前汽车企业最为关注的智能网联领域,华为将通过4G/5G/V2X车载移动通信模块和T-Box技术,解决车、人、与周边的互联互通问题。同时,通过华为的云连接平台和云服务,华为将最终实现连接所有汽车相关内容的生态系统。在智能驾驶平台建设方面,徐志军表示,将充分发挥华为云+AI的优势,基于鲲鹏芯片和车云协作构建智能驾驶平台,提供基于MDC的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把智能驾驶舱平台和整个智能终端生态结合起来。“徐志军表示,基于智能手机的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操作系统,华为将把智能终端的硬件生态和应用生态引入汽车智能驾驶舱,在行业内建立规模化、低成本的智能终端生态。”我们希望在未来,我们将汽车中的数百个CPU和智能驾驶能力放入三个域控制器中,并通过以太网连接所有的传感器。然后通过分布式网络,减少每个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相机的连接线束。”徐志军说道。有分析认为,华为对外呈现的五大方案内容过于复杂,工作量巨大,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盈利。对于这样的质疑,徐志军表示,华为考虑的不是“如何尽快盈利”,而是“如何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产品做好了,盈利自然不是问题。华为之前的5G产业也是如此。原来我在做产品的时候,不知道哪一年能赚钱。但是,一旦产品真的做起来,你会发现,盈利的时间比原来预期的要早。“有意思的是,从“华为造车,车企惊呼狼来了”的坊间传闻,到华为作为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被各车企抢夺的事实,一目了然,汽车行业需要警惕互联网公司和软件行业。”随着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未来人们对汽车定位和品牌的认知将会重建,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机遇。“徐志军坦言,希望华为此时的参与,有助于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和壮大。今年6月,奥迪股份公司宣布成立全新的汽车软件开发部门。汽车软件……开发部命名为“汽车。软件”计划在2025年吸引超过5000名数字专家全面负责车载软件业务。事实上,无论是ABB、福特、丰田等跨国汽车公司,还是一汽、东风等自主品牌,或者蔚来、天脊等新势力,汽车企业都越来越重视软件领域的人才积累和技术开发。按照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说法,软件行业,尤其是操作系统平台,一直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那么,在人工智能方兴未艾,5G轰鸣的今天,比尔·盖茨“错过安卓”的遗憾,一定会给很多车企提供借鉴。如果说大众集团组建5000人团队的“大手笔”打响了车企抢夺软件行业人才的发令,那么车企从华为“抢亲戚”,则宣告了智能网联“军备竞赛”的开始。Volkswagen, Dongfeng, FAW, Toyota and Ford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汽车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之间出现了很多“狼来了”的故事。在大洋的另一边,谷歌、优步和苹果等财大气粗的IT公司透露,它们正在“密谋造车”。然而,这些试图颠覆传统车企的“狼”却遭到了传统车企的质疑。戴姆勒前首席执行官蔡澈(Dieter zetsche)曾表示,谷歌的目标很可能是更好地理解汽车是如何被使用的,而不是成为真正的汽车制造商。“谷歌和类似的公司希望涉足汽车行业。我认为他们根本不是在试图制造汽车。”在国内,小米、华为等公司也不时传出有意造车的消息。在数次“狼来了”之后,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志军首次披露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战略和规划,表示华为“不造车,帮助汽车厂商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随后,包括一汽、东风在内的多家知名车企迅速与华为接触,展开深度合作。10月22日,徐志军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聚焦ICT技术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的演讲。这是继上海国际车展之后,华为再次以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亮相。在当天的演讲和随后的采访中,徐志军不仅再次强调了“华为不做汽车”,还对之前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概念做了详细的解读。他表示,未来华为将提供包括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云服务在内的完整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随着更详细的战略规划披露,华为在汽车行业的“计算+连接”布局已经越来越清晰。”随着汽车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新的革命性发展引擎,其影响力将远远超过这两个行业本身。“徐志军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将给汽车行业、人们的出行方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事实上,华为进入汽车行业并不顺利。近年来,当苹果、谷歌等公司投身造车的时候,华为内部也出现了“造车”的声音。徐志军透露,过去几年,华为一直在探索汽车产业和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融合。”具体来说,就是讨论在自动驾驶和电动化颠覆汽车产业的过程中,我们的战略选择是什么。是直接做有华为LOGO的车,还是给广大车企提供零部件和解决方案?“经过与国内外众多汽车企业的密切接触,以及对未来市场发展形势的研究,华为终于在去年第一次确定了‘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汽车企业造好车’。”目前,中国不缺乏汽车品牌和汽车制造商……乃至全球市场。缺的是能为未来‘新四化’持续提供技术和零部件的企业。”徐志军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在最弱的零部件供应商和技术供应商中,大多数核心零部件和技术恰好被华为掌握。“正是这种‘基因匹配’和‘性情相投’,让华为立志成为加速‘新四化’的‘汽车增量零部件提供商’。众所周知,成熟的智能网联汽车必须与芯片、OS、语音、地图、云计算、AI、大数据、5G、V2X、无人驾驶深度融合,并配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对信息处理和数据传输的能力有着巨大的需求。因此,在很多人看来,汽车的未来价值更多是构建在ICT技术范围内,而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和软硬件研发是传统汽车企业所缺乏和不擅长的“空白领域”。这恰恰是华为擅长和熟悉的领域。据介绍,华为多年来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恰好打通了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所需的计算(芯片)和通信(5G)两个关键环节,有机会奠定智能网联汽车的底层架构和行业标准。”CC(计算+通信)架构与传统架构有本质区别。传统架构不可能走向智能网联汽车,因为未来每辆智能网联汽车都有一个大脑(MDC),每辆汽车都是一个数据中心。换句话说,未来每辆车的计算能力都将非常巨大。”徐志军进一步声明。正是技术领域的“先行一步”,让华为有信心成为汽车“新四化”助推器。”未来,汽车作为商品最大的价值不再是钢铁做的产品,而是电子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持续为产业链创造价值。“徐志军分析,通过软硬件的不断迭代升级,汽车可以在短时间内走向智能驾驶。”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机会就在这里。“在新发布的业务布局中,未来汽车的价值更多在于软件而非硬件。除了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华为围绕“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的目标,规划了五大领域的解决方案——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智能网联、智能电动、云服务。据了解,在目前汽车企业最为关注的智能网联领域,华为将通过4G/5G/V2X车载移动通信模块和T-Box技术,解决车、人、与周边的互联互通问题。同时,通过华为的云连接平台和云服务,华为将最终实现连接所有汽车相关内容的生态系统。在智能驾驶平台建设方面,徐志军表示,将充分发挥华为云+AI的优势,基于鲲鹏芯片和车云协作构建智能驾驶平台,提供基于MDC的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把智能驾驶舱平台和整个智能终端生态结合起来。“徐志军表示,基于智能手机的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操作系统,华为将把智能终端的硬件生态和应用生态引入汽车智能驾驶舱,在行业内建立规模化、低成本的智能终端生态。”我们希望在未来,我们将汽车中的数百个CPU和智能驾驶能力放入三个域控制器中,并通过以太网连接所有的传感器。然后通过分布式网络,减少每个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相机的连接线束。”徐志军说道。有分析认为,华为对外呈现的五大方案内容过于复杂,工作量巨大,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盈利。对于这样的质疑,徐志军表示,华为考虑的不是“如何尽快盈利”,而是“如何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产品做好了,利润自然不是p……问题。华为之前的5G产业也是如此。原来我在做产品的时候,不知道哪一年能赚钱。但是,一旦产品真的做起来,你会发现,盈利的时间比原来预期的要早。“有意思的是,从“华为造车,车企惊呼狼来了”的坊间传闻,到华为作为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被各车企抢夺的事实,一目了然,汽车行业需要警惕互联网公司和软件行业。”随着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未来人们对汽车定位和品牌的认知将会重建,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机遇。“徐志军坦言,希望华为此时的参与,有助于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和壮大。今年6月,奥迪股份公司宣布成立全新的汽车软件开发部门。汽车软件开发部门命名为“汽车。软件”计划在2025年吸引超过5000名数字专家全面负责车载软件业务。事实上,无论是ABB、福特、丰田等跨国汽车公司,还是一汽、东风等自主品牌,或者蔚来、天脊等新势力,汽车企业都越来越重视软件领域的人才积累和技术开发。按照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说法,软件行业,尤其是操作系统平台,一直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那么,在人工智能方兴未艾,5G轰鸣的今天,比尔·盖茨“错过安卓”的遗憾,一定会给很多车企提供借鉴。如果说大众集团组建5000人团队的“大手笔”打响了车企抢夺软件行业人才的发令,那么车企从华为“抢亲戚”,则宣告了智能网联“军备竞赛”的开始。

标签:大众东风一汽丰田福特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许家印日本行程大曝光:两天考察六家零部件龙头,亮点频出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曾说,除了爱上工作、拼命工作,不存在第二条通往成功的路。

1900/1/1 0:00:00
PSA与FCA合并最新进展:成立50:50合资公司

10月31日,新浪汽车从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官方获悉,PSA监事会和FCA董事会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一家50:50的合资公司,努力实现彼此业务的全面合并。

1900/1/1 0:00:00
FCA与PSA官宣确认“恋情” ,能婚否?

10月30日,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与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分别发表声明,对近日媒体所报道的“双方企业可能进行业务合并”予以证实确认,并表示商谈正在进行中。

1900/1/1 0:00:00
DS否认退出中国市场

7年前,DS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当时长安汽车和PSA集团均对其在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因此长安标致雪铁龙(以下简称长安PSA)深圳工厂在建设之初就将产能设定在20万辆年,但是随着时间推移,

1900/1/1 0:00:00
通用大罢工尘埃落定 中国读者有十大疑问

55赞成上周五下午四点,通用汽车在全美各地55家工会组织(全称是美国汽车、航天及农具工人国际联合会,简称UAW)投票结果揭晓,宣告历经六周的罢工正式结束,

1900/1/1 0:00:00
不是陌陌、不是微信,威马的“威觅WMeet”能做什么?

近日,威马汽车向用户推送了LivingEngine131版OTA升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