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已经过去,车市寒冬仍在持续。汽车市场需求疲软,技术转型拐点,给全球汽车企业造成巨大压力。11月,全球车企进入财报季。近20家车企密集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通过各大车企发布的前三季度财报,不同地区的车企在车市寒冬中逐渐呈现出不同的趋势:1。以大众为代表的欧洲车企在2019年前三季度逐渐开始复苏,戴姆勒和宝马也正在走出“排放门”的阴影,今年前三季度后半段营收和利润均出现正增长。此外,中国市场的增长也为捷豹路虎品牌带来了收入和利润的双重增长。2.通用、福特、特斯拉三家美国车企在2019年前三季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福特在营收下滑2%的基础上实现了近10%的利润增长。通用虽然挺过了造成巨亏的“罢工潮”,但前三季度利润也下降了8%,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利润增长达到99%,增长势头迅猛。3.韩国汽车公司现代也开始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反弹。去年爆发的发动机和安全气囊质量问题导致公司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在今年的风暴之后,现代的收入和利润恢复到正常水平。然而,现代汽车认为这一增长仍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现代汽车今年在中国的销量暴跌。4.中国许多汽车公司陷入了利润增长的困境。在已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财报的9家车企中,有7家利润出现下滑。只有江淮汽车依靠政府补贴实现了营业利润的“正增长”,一汽李霞的亏损幅度今年有所收窄。其中,江淮的大部分利润来自政府4.63亿元的补贴,而李霞的亏损从去年的10亿元减少到今年的7亿元。5.丰田、本田、日产三家日系车企尚未公布第三季度财报。但从第二季度的财报来看,三家公司的增长并不乐观。只有丰田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小幅增长,本田和日产的营收和利润还在下滑。今年第二季度,本田收入减少0.7%,营业利润减少30%。日产收入下降12%,营业利润下降近95%。从欧、美、韩、中、日以及全球五大车企的表现来看,2019年,全球车企都进入了缓慢复苏的阶段,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很多车企的营收和利润都开始大幅增长。然而,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全球车市仍处于寒冬,多家车企利润大幅下滑。一、第三季度:欧洲、韩国、日本6家车企利润增长。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公司仍在苦苦挣扎。2019年,车市继续下滑。根据VDA(Verband der Automotive Industriale)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销量约为3265.51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25%。车市寒冬加重的舆论甚嚣尘上。然而,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季度,全球各大车企发布的财报预示着这轮“寒潮”即将结束。由于各个企业公布的利润类型并不一致,我们采取了营业利润、息税前盈利、税前利润等几个大致一致的利润标准来判断汽车企业的经营能力。
▲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车企营收利润将分int……20家已发布财报的上市车企分地区。不同地区车企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利润是不一样的,这与不同地区车市的回暖以及各车企采取的策略密切相关。(1)第三季度整个欧洲车市复苏趋势明显。从营收来看,除雷诺外,大部分欧洲汽车公司的营收都有小幅增长,大众和沃尔沃的营收增速分别达到了43%和90%。利润方面,除了标致雪铁龙和雷诺这两家法国车企没有公布利润外,其他欧洲车企利润增长可观。由于中国市场品牌销量的增长,捷豹路虎第三季度销售了12.9万辆汽车,尽管同比下降了0.9%,但利润却增长了273%。(2)美国车市也开始复苏,通用和福特的紧缩策略取得一定成效。两家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不约而同定格在248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不到1%,利润下降不到10%。值得一提的是,在“罢工潮”的影响下,通用的利润降幅仍然只有6%,可见成本控制的非常到位。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现象是,特斯拉在今年第三季度再次实现盈利。第三季度交付汽车近9.7万辆,同比增长16%,息税前盈利达61亿元,同比下降7%。(3)韩国汽车工业今年也进入了恢复期。去年,现代汽车受安全气囊和发动机质量问题影响,利润大幅下滑。今年,现代汽车已经基本走出了质量事件的阴影。第三季度汽车销量约为108万辆,同比下降1.8%,息税前盈利增长近31%。(4)与已经进入恢复期的欧美韩系车企相比,中国车企仍处于调整期。今年第三季度,长城、江铃、江淮等国内车企也实现了大幅利润增长,增速超过100%,长城汽车营业利润增速甚至达到766%。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车企的利润增长大部分来自于结构调整和政府补贴的发放。长城汽车今年第三季度将不再合并子公司长城滨银的风险因素和成本。江淮汽车获得政府补贴4.63亿元,刺激了一波利润增长。(5)日系车企第三季度财务状况尚未公布,这里参考丰田、本田、日产第二季度财报。今年第二季度,三家日系车企中只有丰田实现利润增长。本田和日产双双陷入营收和利润双下滑,日产利润跌至仅4亿元,同比下滑超过95%。
▲2019年2-9月第二季度日系车企营收和利润:车市寒冬继续看11家车企利润下滑。虽然各大车企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描绘了一幅车市回暖的画面,但我们把时间轴拉长,再看今年前三季度,就会发现“车市寒冬”依然在显示威力。
▲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车企营收和利润(1)今年前三季度,已公布财报的三家欧洲车企营收均出现下滑,戴姆勒、沃尔沃、大众营收同比增长。大众汽车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稳定增长,汽车销量超过800万辆,同比下降1.5%,营收同比增长7%,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1.2%。捷豹路虎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该品牌整体销量约为26万辆,同比增长24%……且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7%。而戴姆勒和宝马则因排放问题被欧盟罚款,前三季度利润大幅下滑。(2)美国汽车市场,传统汽车公司通用和福特今年的营收继续下滑,营收均下滑近2%;但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福特今年前三季度汽车销量约为180万辆,同比下降3.5%,营业收入下降2%,息税前盈利增长10%;虽然通用汽车前三季度销量近568万辆,下降7.4%,但受罢工潮的困绕,前三季度息税前盈利下降8%。值得一提的是,被传言陷入需求危机的特斯拉今年交付了超过2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5%,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收入达到1209亿元,同比增长54%,息税前盈利达到86亿元,同比增长近99%。虽然单季度利润有所下降,但对于目前的特斯拉来说,盈利就是最好的消息。今年第四季度,特斯拉上海临港工厂也已开工,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加强。(3)韩国车企现代今年逐渐走出气囊和发动机问题的阴影。前三季度汽车销量约329万辆,同比下降0.4%,实现营收4713亿元,同比增长9%,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26%。然而,现代汽车表示,这一增长仍低于现代汽车的预期,现代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在过去两年大幅减少。今年年初,现代汽车关闭了在北京的第一家工厂,现代汽车在中国打翻身仗的难度越来越大。(4)国外市场仍可称为喜忧参半,但前三季度国内车企形势不容乐观。在已经公布前三季度财报的9家国内车企中,只有江淮和一汽李霞实现了营业利润的“正增长”。其中,江淮的大部分营业利润来自政府的补贴4.63亿元,而李霞将亏损从去年的10亿元减少到今年的7亿元。位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的比亚迪和BAIC新能源,今年前三季度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三季度后,两家公司营业利润分别下降78%和3192%,进而导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1%和488%。从今年前三季度各车企发布的财报可以看出,车市寒冬持续影响全球车市。但从不同市场来看,汽车市场的回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欧洲车企的回暖趋势更加明显;美国车企仍处于调整期,特斯拉业绩亮眼;韩国车企现代汽车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但增速不及预期;前三季度,中国车企整体仍呈下降趋势。三、欧洲车企:大众利润上涨11%,欧洲6家车企Q3利润上涨。全球车市复苏之风从欧洲市场吹来。今年第三季度,戴姆勒、捷豹路虎、沃尔沃和大众的息税前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大众的利润增长依然稳健。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长了24%,利润也有所增长。1.大众押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开启复苏之路。在戴姆勒和宝马被欧盟罚款数十亿欧元的同时,大众今年在营收和利润方面的表现堪称“稳健发展”。在连续三个季度收入和利润上升后,大众汽车今年前三季度销量超过800万辆,同比下降1.5%,营业收入达到1464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息税前盈利达1163亿元,同比增长11.2%。虽然汽车销量下降,但由于加强了成本控制,大众今年的利润增长非常可观。然而,除了贯彻降本增效的理念,大众也可以称得上是全面拥抱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的一年。电动化方面,大众今年布局了四大电动车平台。其中,MEB模块化电动车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大众的奥迪e-tron,ID.3,ID。初剑等车型都是在这个平台上打造的。
▲大众基于MEB平台的ID系列车型此外,为了掌握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技术,大众今年还投资了瑞典动力电池公司Northvolt,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持股比例为50:50的合资公司。一方面营收和利润在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拥抱新技术。虽然车市寒冬尚未散去,但大众已经开始了复苏之路。2.戴姆勒走出排放门的阴影。相比大众,戴姆勒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现有些差强人意。基于戴姆勒前三季度财报,公司前三季度汽车销量超过240万辆,同比下降1.2%,营收共计9886亿元,同比增长4%;息税前盈利达310亿元,同比下降53%。然而,在第三季度,戴姆勒的收入、利润和汽车销量都有所增长。根据戴姆勒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集团第三季度总收入为3405亿元,息税前利润为212元,均同比增长8%。戴姆勒第三季度售出83.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5.6%。从这一数据来看,虽然戴姆勒因“排放门”被欧盟罚款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7亿元),并召回近百万辆汽车,但三季度后“排放门”对戴姆勒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今年上半年,戴姆勒还与宝马成立合资出行公司,布局未来出行中的分时租车、在线租车、充电等服务,并宣布联合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戴姆勒和宝马宣布联合研发自动驾驶。此外,戴姆勒奔驰的首款纯电动汽车EQC也已在国外上市,并将于11月8日在中国上市。
2019年前三季度已经过去,车市寒冬仍在持续。汽车市场需求疲软,技术转型拐点,给全球汽车企业造成巨大压力。11月,全球车企进入财报季。近20家车企密集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通过各大车企发布的前三季度财报,不同地区的车企在车市寒冬中逐渐呈现出不同的趋势:1。以大众为代表的欧洲车企在2019年前三季度逐渐开始复苏,戴姆勒和宝马也正在走出“排放门”的阴影,今年前三季度后半段营收和利润均出现正增长。此外,中国市场的增长也为捷豹路虎品牌带来了收入和利润的双重增长。2.通用、福特、特斯拉三家美国车企在2019年前三季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福特在营收下滑2%的基础上实现了近10%的利润增长。通用虽然挺过了造成巨亏的“罢工潮”,但前三季度利润也下降了8%,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利润增长达到99%,增长势头迅猛。3.韩国汽车公司现代也开始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反弹。去年爆发的发动机和安全气囊质量问题导致公司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在今年的风暴之后,现代的收入和利润恢复到正常水平。然而,现代汽车认为这一增长仍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现代汽车今年在中国的销量暴跌。4.中国许多汽车公司陷入了利润增长的困境。在已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财报的9家车企中,有7家利润出现下滑。只有江淮汽车依靠政府补贴实现了营业利润的“正增长”,一汽李霞的亏损幅度今年有所收窄。其中,江淮的大部分利润来自政府4.63亿元的补贴,而李霞的亏损从去年的10亿元减少到今年的7亿元。5.丰田、本田、日产三家日系车企尚未公布第三季度财报。但从第二季度的财报来看,三家公司的增长并不乐观。只有丰田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小幅增长,本田和日产的营收和利润还在下滑。今年第二季度,本田收入减少0.7%,营业利润减少30%。日产收入下降12%,营业利润下降近95%。从欧、美、韩、中、日以及全球五大车企的表现来看,2019年,全球车企都进入了缓慢复苏的阶段,尤其是今年第三季度,很多车企的营收和利润都开始大幅增长。然而,居……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全球汽车市场仍处于寒冬之中,许多汽车公司的利润大幅下降。一、第三季度:欧洲、韩国、日本6家车企利润增长。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汽车公司仍在苦苦挣扎。2019年,车市继续下滑。根据VDA(Verband der Automotive Industriale)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销量约为3265.51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25%。车市寒冬加重的舆论甚嚣尘上。然而,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季度,全球各大车企发布的财报预示着这轮“寒潮”即将结束。由于各个企业公布的利润类型并不一致,我们采取了营业利润、息税前盈利、税前利润等几个大致一致的利润标准来判断汽车企业的经营能力。
▲全球车企2019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利润,将按地区分成20家已公布财报的上市车企。不同地区车企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利润是不一样的,这与不同地区车市的回暖以及各车企采取的策略密切相关。(1)第三季度整个欧洲车市复苏趋势明显。从营收来看,除雷诺外,大部分欧洲汽车公司的营收都有小幅增长,大众和沃尔沃的营收增速分别达到了43%和90%。利润方面,除了标致雪铁龙和雷诺这两家法国车企没有公布利润外,其他欧洲车企利润增长可观。由于中国市场品牌销量的增长,捷豹路虎第三季度销售了12.9万辆汽车,尽管同比下降了0.9%,但利润却增长了273%。(2)美国车市也开始复苏,通用和福特的紧缩策略取得一定成效。两家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不约而同定格在248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不到1%,利润下降不到10%。值得一提的是,在“罢工潮”的影响下,通用的利润降幅仍然只有6%,可见成本控制的非常到位。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现象是,特斯拉在今年第三季度再次实现盈利。第三季度交付汽车近9.7万辆,同比增长16%,息税前盈利达61亿元,同比下降7%。(3)韩国汽车工业今年也进入了恢复期。去年,现代汽车受安全气囊和发动机质量问题影响,利润大幅下滑。今年,现代汽车已经基本走出了质量事件的阴影。第三季度汽车销量约为108万辆,同比下降1.8%,息税前盈利增长近31%。(4)与已经进入恢复期的欧美韩系车企相比,中国车企仍处于调整期。今年第三季度,长城、江铃、江淮等国内车企也实现了大幅利润增长,增速超过100%,长城汽车营业利润增速甚至达到766%。但需要注意的是,国内车企的利润增长大部分来自于结构调整和政府补贴的发放。长城汽车今年第三季度将不再合并子公司长城滨银的风险因素和成本。江淮汽车获得政府补贴4.63亿元,刺激了一波利润增长。(5)日系车企第三季度财务状况尚未公布,这里参考丰田、本田、日产第二季度财报。今年第二季度,三家日系车企中只有丰田实现利润增长。本田和日产双双陷入营收和利润双下滑,日产利润跌至仅4亿元,同比下滑超过95%。
< img alt = "现代、特斯拉、福特、大众、宝马" src = "/eeim……{ HostI }/img/2023030323513692449/3 . jpg "/>
▲2019年2-9月第二季度日系车企营收和利润:车市寒冬继续看11家车企利润下滑。虽然各大车企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描绘了一幅车市回暖的画面,但我们把时间轴拉长,再看今年前三季度,就会发现“车市寒冬”依然在显示威力。
▲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车企营收和利润(1)今年前三季度,已公布财报的三家欧洲车企营收均出现下滑,戴姆勒、沃尔沃、大众营收同比增长。大众汽车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稳定增长,汽车销量超过800万辆,同比下降1.5%,营收同比增长7%,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1.2%。捷豹路虎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该品牌整体销量约为26万辆,同比增长24%,息税前盈利同比增长37%。而戴姆勒和宝马则因排放问题被欧盟罚款,前三季度利润大幅下滑。(2)美国汽车市场,传统汽车公司通用和福特今年的营收继续下滑,营收均下滑近2%;但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福特今年前三季度汽车销量约为180万辆,同比下降3.5%,营业收入下降2%,息税前盈利增长10%;虽然通用汽车前三季度销量近568万辆,下降7.4%,但受罢工潮的困绕,前三季度息税前盈利下降8%。值得一提的是,被传言陷入需求危机的特斯拉今年交付了超过2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5%,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收入达到1209亿元,同比增长54%,息税前盈利达到86亿元,同比增长近99%。虽然单季度利润有所下降,但对于目前的特斯拉来说,盈利就是最好的消息。今年第四季度,特斯拉上海临港工厂也已开工,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加强。(3)韩国车企现代今年逐渐走出气囊和发动机问题的阴影。前三季度汽车销量约329万辆,同比下降0.4%,实现营收4713亿元,同比增长9%,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26%。然而,现代汽车表示,这一增长仍低于现代汽车的预期,现代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在过去两年大幅减少。今年年初,现代汽车关闭了在北京的第一家工厂,现代汽车在中国打翻身仗的难度越来越大。(4)国外市场仍可称为喜忧参半,但前三季度国内车企形势不容乐观。在已经公布前三季度财报的9家国内车企中,只有江淮和一汽李霞实现了营业利润的“正增长”。其中,江淮的大部分营业利润来自政府的补贴4.63亿元,而李霞将亏损从去年的10亿元减少到今年的7亿元。位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的比亚迪和BAIC新能源,今年前三季度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三季度后,两家公司营业利润分别下降78%和3192%,进而导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1%和488%。从今年前三季度各车企发布的财报可以看出,车市寒冬持续影响全球车市。但从不同市场来看,汽车市场的回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欧洲车企的回暖趋势更加明显;美国车企仍处于调整期,特斯拉业绩亮眼;韩国车企现代汽车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但增速不及预期;前三季度,中国车企整体仍呈下降趋势。三、欧洲车企:大众利润上涨11%,欧洲6家车企Q3利润上涨。全球车市复苏之风从欧洲市场吹来。今年第三季度,戴姆勒、捷豹路虎、沃尔沃和大众的息税前利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大众的利润增长依然稳健。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长了24%,利润也有所增长。1.大众押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开启复苏之路。在戴姆勒和宝马被欧盟罚款数十亿欧元的同时,大众今年在营收和利润方面的表现堪称“稳健发展”。在连续三个季度收入和利润上升后,大众汽车今年前三季度销量超过800万辆,同比下降1.5%,营业收入达到1464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息税前盈利达1163亿元,同比增长11.2%。虽然汽车销量下降,但由于加强了成本控制,大众今年的利润增长非常可观。然而,除了贯彻降本增效的理念,大众也可以称得上是全面拥抱电动化和自动驾驶的一年。电动化方面,大众今年布局了四大电动车平台。其中,MEB模块化电动车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大众的奥迪e-tron,ID.3,ID。初剑等车型都是在这个平台上打造的。
▲大众基于MEB平台的ID系列车型此外,为了掌握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技术,大众今年还投资了瑞典动力电池公司Northvolt,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持股比例为50:50的合资公司。一方面营收和利润在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拥抱新技术。虽然车市寒冬尚未散去,但大众已经开始了复苏之路。2.戴姆勒走出排放门的阴影。相比大众,戴姆勒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现有些差强人意。基于戴姆勒前三季度财报,公司前三季度汽车销量超过240万辆,同比下降1.2%,营收共计9886亿元,同比增长4%;息税前盈利达310亿元,同比下降53%。然而,在第三季度,戴姆勒的收入、利润和汽车销量都有所增长。根据戴姆勒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集团第三季度总收入为3405亿元,息税前利润为212元,均同比增长8%。戴姆勒第三季度售出83.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5.6%。从这一数据来看,虽然戴姆勒因“排放门”被欧盟罚款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7亿元),并召回近百万辆汽车,但三季度后“排放门”对戴姆勒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今年上半年,戴姆勒还与宝马成立合资出行公司,布局未来出行中的分时租车、在线租车、充电等服务,并宣布联合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戴姆勒和宝马宣布联合研发自动驾驶。此外,戴姆勒奔驰的首款纯电动汽车EQC也已在国外上市,并将于11月8日在中国上市。整体来看,戴姆勒正在逐渐从汽车市场的寒冬中复苏。3.第三季度,宝马的收入、利润和汽车销量逐渐恢复。和戴姆勒一样,今年上半年,宝马也因为卷入“排放门”事件,利润大幅下滑。今年1-9月,宝马集团销量约187万辆,同比增长1.6%,宝马集团营收5797亿元,同比增长3%。但在息税前盈利方面,仅为393亿元,同比下降29%。第三季度后,宝马的收入、利润和汽车销量逐渐恢复。宝马刚刚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集团收入2065亿元,同比增长8%。息税前盈利174亿元,同比增长23%。宝马集团第三季度售出约6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6%。与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的营收、利润和汽车销量相比,尾气门对宝马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宝马也在与戴姆勒、英特尔等公司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目标是推出L4无人驾驶汽车。在电动化方面,宝马计划在2023年前推出包括宝马Vision M Next在内的25款新能源汽车,其中一半以上为纯电动汽车。此前,宝马在燃油车系列的主力车型3系、5系、7系都将推出电动汽车。
2
▲▲宝马Vision M Next在欧洲的整体情况可以总结为:德国前三的大众、戴姆勒、宝马正在逐渐摆脱车市寒冬的影响,其他车企也在快速跟进。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一直亏损的捷豹路虎甚至卖给了印度汽车集团塔塔汽车,今年前三季度利润大幅上升。据了解,这一现象与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销量增加有关。除了上述车企,沃尔沃和标致雪铁龙的收入或利润也有所增长。在众多欧洲车企中,只有雷诺还被困在车市寒冬中,收入毫无增长的迹象。四、美国车企:特斯拉利润增长近99%。福特普遍降低成本策略的效果开始显现,欧洲车企逐渐开始从“寒冬”中复苏,美国车企也开始复苏。今年1-9月,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公司实现息税前盈利正增长,增长率为10%;特斯拉增长势头非常迅猛,1-9月营收利润大幅增长;受罢工潮影响,通用汽车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但由于紧缩策略的成功,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利润“跳水”。1.特斯拉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近100%。特斯拉的初期投资终于有了回报。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息税前盈利实现了近100%的利润增长。基于特斯拉前三季度财报,公司今年1-9月总营收1209亿元,同比增长54%;息税前收益为8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9%。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前三季度的汽车交付量已经超过25万辆,超过了特斯拉2018年的汽车交付量。第三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442亿元,同比微降8%;息税前收益约为61亿元,同比下降7%。特斯拉今年的快速崛起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由于特斯拉Model 3去年销量超过14万辆,这款车型为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自该车型推出以来,特斯拉的毛利率从15%提高到了22.8%。而且随着上海工厂的投产和国产版Model 3的上市,特斯拉的毛利率还会继续上升。
3
▲特斯拉Giga上海据了解,特斯拉今年计划共交付36万辆汽车。该公司还表示,随着Autopilot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推出,特斯拉未来将逐步释放近5亿美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的累计递延收入。2.在降低成本战略取得成功的前三个季度,福特的利润增长了10%。特斯拉电动车龙头地位的确立,让美国老牌车企今年面临不小的挑战。在这样的挑战下,福特一方面布局电动化、智能化,另一方面也在大力降低生产成本。目前,福特的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福特2019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1-9月福特汽车销量约为180万辆,同比下降3.5%,营收约为8163亿元,同比微降2%。息税前盈利288亿元,同比增长近10%。第三季度福特营收约为2489亿元,同比下降0.9%,息税前收益约为161亿元,同比下降9%。据了解,福特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中美市场汽车销量下降以及电气化改造投资。今年年初,福特与大众汽车结盟,并宣布使用大众汽车的MEB平台开发电动汽车。据了解,福特将在这个项目上投资至少100亿美元。
4
▲福特CEO韩凯特(左)和大众CEO赫伯特迪斯(右)投入需求巨大,销量下滑。与此同时,福特为了控制成本,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模式。今年5月,福特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7000人,这是福特大规模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每年将为公司节省约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4亿元)。事实证明,福特的裁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福特前三季度利润有所回升,同比增长10%。3.通用的罢工浪潮每天损失超过6亿元,但利润只下降了8%。与福特成功裁员不同,通用宣布裁员时,未能与美国联合汽车工会达成协议,工会约48000名工人罢工近一个月(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受罢工影响,通用汽车第三季度停工约两周。罢工期间,通用汽车每天损失约9000万美元。这种亏损也直接反映在通用汽车前三季度的财报中。今年1-9月,通用汽车销量约568万辆,同比下降7.4%,营业收入约7480亿元,同比下降2%,息税前盈利583亿元,同比下降8%。今年第三季度,通用汽车的营业收入与福特相同,均为2489亿元,同比下降0.8%,而息税前利润为210亿元,同比下降6%。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罢工潮让通用成为唯一一家前三季度息税前盈利下降的美国车企,但总体来看,通用依然是息税前盈利最高的美国车企。
5
▲需要注意的是,罢工并没有影响通用汽车在美国的销量。第三季度,通用汽车在美销量为73.9万辆,同比增长6%,旗下所有品牌销量均有所增长。然而,在中国市场,通用汽车举步维艰。第三季度,通用汽车在华销量为68.9万辆,环比下降8.5%,同比下降17.5%。这是连续第五个季度……只有其五大品牌凯迪拉克出现了增长。据了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通用汽车曾计划今年下半年在中国推出20多款新车型。截至目前,通用今年在华上市了7款新车,推出了3款新车。美国车企在车市寒冬中的复苏并不像欧洲车企那样一帆风顺。福特和通用已经开始大幅裁员,特斯拉今年陷入交付困境。但从结果来看,福特通用面临的危机暂时有所缓解,而特斯拉则度过了交付困境,开始了上升之路。5.韩国车企:现代利润增长26%,中国销量不及预期60%。在经历了去年的营收小幅增长和利润削减后,现代汽车今年的营收和利润逐渐开始回升。现代汽车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总收入为4322亿元,营业利润为116亿元,汽车销量为330.2万辆。与2017年相比,虽然营业收入和汽车销量略有增长,但营业利润几乎减半。根据现代汽车的预期,2019年集团收入和利润将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甚至超过,这意味着现代汽车需要将营业利润提高50%以上。但现实是,现代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汽车销量约为329万辆,同比下降近2.7%,营收约为4713亿元,同比增长9%;营业利润148亿元。所以,虽然从数据上看,现代汽车今年的增长势头不错,但是并没有达到现代汽车的增长预期。据了解,现代汽车今年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美国、西欧、亚太(除中国)、巴西等市场销量的增长。但之所以不及预期,是因为曾是现代汽车最大海外市场的中国今年销量下降了7.4%。今年前三季度,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50多万辆,不及预期的60%。
6
▲现代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燃油车市场的销售分布,使得该公司瞄准了新能源市场。不久前,畅销欧美的现代Kona在国内上市,更名为北京现代Onsino纯电动,综合续航500公里。在此之前,北京现代已经推出了多款纯电动和插电式车型。
7
▲北京现代安赛诺纯电此外,现代汽车还宣布将投资2450亿元,在2025年前实现汽车“新四化”转型。不久前,该公司用这笔资金的140亿元与Tier1安博福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双方计划在2022年为无人驾驶出租车供应商、车队运营商和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个高效的自动驾驶平台。积极拥抱新技术将为现代汽车在未来汽车市场提供更强的竞争力,但地缘因素将为现代汽车未来的增长增加更多不确定性。6.在华车企:9家车企、7家公司利润下滑。江淮汽车靠政府补贴勉强盈利。相对于逐渐复苏的欧美韩三线车企,今年国内车企的日子尤其不好过。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大部分车企营收和营业利润下滑,力帆汽车、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营业利润下滑幅度较大。在国内九家上市车企中,只有江淮汽车和一汽李霞今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出现“正增长”。与国外车企主要受经济形势和技术转型影响不同,2019年国内车企营收、利润和销量的变化也会受到“国五”和“国六”标准切换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影响。因此,今年大部分国内车企的营收、利润、销量的下滑是显而易见的。1.比亚迪今年上半年表现强劲,第三季度后劲不足。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一度成为国内车企逆势崛起的中坚力量。1-6月,比亚迪实现营收592.15亿元,同比增长14.06%;营业利润17.89亿元,同比增长82.36%。汽车业务是比亚迪集团收入的大头,占总收入的54%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迅速,收入达到251.11亿元,同比增长38.84%,占比亚迪集团收入的42.41%。结合之前的产销快报,比亚迪上半年销售汽车228072辆,同比增长1.59%,新能源汽车销售145653辆,同比增长94.5%;纯电动乘用车销量95779辆,同比增长301.76%,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44982辆,同比下降5.16%。但整个第三季度,新能源补贴下降后,比亚迪后续增长势头明显下滑。
8
▲比亚迪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比亚迪在10月29日发布的Q3财报中表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总营收约为938亿元,同比下降5%;营业利润约21亿元,同比下降11%。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销量约34万辆,同比下降4%,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9万辆,同比上升34%。然而,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4.7万辆,同比下降31.5%。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使得比亚迪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仅为3亿元,同比下降78%。2.长城汽车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飙升766%。与比亚迪不同,长城汽车在今年第三季度迎来了漂亮的财报。整体来看,戴姆勒正在逐渐从汽车市场的寒冬中复苏。3.第三季度,宝马的收入、利润和汽车销量逐渐恢复。和戴姆勒一样,今年上半年,宝马也因为卷入“排放门”事件,利润大幅下滑。今年1-9月,宝马集团销量约187万辆,同比增长1.6%,宝马集团营收5797亿元,同比增长3%。但在息税前盈利方面,仅为393亿元,同比下降29%。第三季度后,宝马的收入、利润和汽车销量逐渐恢复。宝马刚刚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集团收入2065亿元,同比增长8%。息税前盈利174亿元,同比增长23%。宝马集团第三季度售出约6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3.6%。与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的营收、利润和汽车销量相比,尾气门对宝马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宝马也在与戴姆勒、英特尔等公司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目标是推出L4无人驾驶汽车。在电动化方面,宝马计划在2023年前推出包括宝马Vision M Next在内的25款新能源汽车,其中一半以上为纯电动汽车。此前,宝马在燃油车系列的主力车型3系、5系、7系都将推出电动汽车。
2
▲▲宝马Vision M Next在欧洲的整体情况可以总结为:德国前三的大众、戴姆勒、宝马正在逐渐摆脱车市寒冬的影响,其他车企也在快速跟进。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一直亏损的捷豹路虎甚至卖给了印度汽车集团塔塔汽车,今年前三季度利润大幅上升。据了解,这一现象与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销量增加有关。除了上述车企,沃尔沃和标致雪铁龙的收入或利润也有所增长。在众多欧洲车企中,只有雷诺还被困在车市寒冬中,收入毫无增长的迹象。四、美国车企:特斯拉利润增长近99%。福特普遍降低成本策略的效果开始显现,欧洲车企逐渐开始从“寒冬”中复苏,美国车企也开始复苏。今年1-9月,美国汽车巨头福特公司实现息税前盈利正增长,增长率为10%;特斯拉增长势头非常迅猛,1-9月营收利润大幅增长;受罢工潮影响,通用汽车收入和利润双双下滑,但由于紧缩策略的成功,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利润“跳水”。1.特斯拉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近100%。特斯拉的初期投资终于有了回报。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息税前盈利实现了近100%的利润增长。基于特斯拉前三季度财报,公司今年1-9月总营收1209亿元,同比增长54%;息税前收益为8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9%。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前三季度的汽车交付量已经超过25万辆,超过了特斯拉2018年的汽车交付量。第三季度,特斯拉实现营收442亿元,同比微降8%;息税前收益约为61亿元,同比下降7%。特斯拉今年的快速崛起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由于特斯拉Model 3去年销量超过14万辆,这款车型为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自该车型推出以来,特斯拉的毛利率从15%提高到了22.8%。而且随着上海工厂的投产和国产版Model 3的上市,特斯拉的毛利率还会继续上升。
3
▲特斯拉Giga上海据了解,特斯拉今年计划共交付36万辆汽车。该公司还表示,随着Autopilot和全自动驾驶功能的推出,特斯拉未来将逐步释放近5亿美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的累计递延收入。2.在降低成本战略取得成功的前三个季度,福特的利润增长了10%。特斯拉电动车龙头地位的确立,让美国老牌车企今年面临不小的挑战。在这样的挑战下,福特一方面布局电动化、智能化,另一方面也在大力降低生产成本。目前,福特的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福特2019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1-9月福特汽车销量约为180万辆,同比下降3.5%,营收约为8163亿元,同比微降2%。息税前盈利288亿元,同比增长近10%。第三季度福特营收约为2489亿元,同比下降0.9%,息税前收益约为161亿元,同比下降9%。据了解,福特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中美市场汽车销量下降以及电气化改造投资。今年年初,福特与大众汽车结盟,并宣布使用大众汽车的MEB平台开发电动汽车。据了解,福特将在这个项目上投资至少100亿美元。
4
▲福特CEO韩凯特(左)和大众CEO赫伯特迪斯(右)投入需求巨大,销量下滑。与此同时,福特为了控制成本,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模式。今年5月,福特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7000人,这是福特大规模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每年将为公司节省约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4亿元)。事实证明,福特的裁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福特前三季度利润有所回升,同比增长10%。3.通用的罢工浪潮每天损失超过6亿元,但利润只下降了8%。与福特成功裁员不同,通用宣布裁员时,未能与美国联合汽车工会达成协议,工会约48000名工人罢工近一个月(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受罢工影响,通用汽车第三季度停工约两周。罢工期间,通用汽车每天损失约9000万美元。这种亏损也直接反映在通用汽车前三季度的财报中。今年1-9月,通用汽车销量约568万辆,同比下降7.4%,营业收入约7480亿元,同比下降2%,息税前盈利583亿元,同比下降8%。今年第三季度,通用汽车的营业收入与福特相同,均为2489亿元,同比下降0.8%,而息税前利润为210亿元,同比下降6%。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罢工潮让通用成为唯一一家前三季度息税前盈利下降的美国车企,但总体来看,通用依然是息税前盈利最高的美国车企。
5
▲需要注意的是,罢工并没有影响通用汽车在美国的销量。第三季度,通用汽车在美销量为73.9万辆,同比增长6%,旗下所有品牌销量均有所增长。然而,在中国市场,通用汽车举步维艰。第三季度,通用汽车在华销量为68.9万辆,环比下降8.5%,同比下降17.5%。这是连续第五个季度……只有其五大品牌凯迪拉克出现了增长。据了解,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通用汽车曾计划今年下半年在中国推出20多款新车型。截至目前,通用今年在华上市了7款新车,推出了3款新车。美国车企在车市寒冬中的复苏并不像欧洲车企那样一帆风顺。福特和通用已经开始大幅裁员,特斯拉今年陷入交付困境。但从结果来看,福特通用面临的危机暂时有所缓解,而特斯拉则度过了交付困境,开始了上升之路。5.韩国车企:现代利润增长26%,中国销量不及预期60%。在经历了去年的营收小幅增长和利润削减后,现代汽车今年的营收和利润逐渐开始回升。现代汽车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总收入为4322亿元,营业利润为116亿元,汽车销量为330.2万辆。与2017年相比,虽然营业收入和汽车销量略有增长,但营业利润几乎减半。根据现代汽车的预期,2019年集团收入和利润将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甚至超过,这意味着现代汽车需要将营业利润提高50%以上。但现实是,现代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汽车销量约为329万辆,同比下降近2.7%,营收约为4713亿元,同比增长9%;营业利润148亿元。所以,虽然从数据上看,现代汽车今年的增长势头不错,但是并没有达到现代汽车的增长预期。据了解,现代汽车今年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美国、西欧、亚太(除中国)、巴西等市场销量的增长。但之所以不及预期,是因为曾是现代汽车最大海外市场的中国今年销量下降了7.4%。今年前三季度,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50多万辆,不及预期的60%。
6
▲现代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燃油车市场的销售分布,使得该公司瞄准了新能源市场。不久前,畅销欧美的现代Kona在国内上市,更名为北京现代Onsino纯电动,综合续航500公里。在此之前,北京现代已经推出了多款纯电动和插电式车型。
7
▲北京现代安赛诺纯电此外,现代汽车还宣布将投资2450亿元,在2025年前实现汽车“新四化”转型。不久前,该公司用这笔资金的140亿元与Tier1安博福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双方计划在2022年为无人驾驶出租车供应商、车队运营商和汽车制造商提供一个高效的自动驾驶平台。积极拥抱新技术将为现代汽车在未来汽车市场提供更强的竞争力,但地缘因素将为现代汽车未来的增长增加更多不确定性。6.在华车企:9家车企、7家公司利润下滑。江淮汽车靠政府补贴勉强盈利。相对于逐渐复苏的欧美韩三线车企,今年国内车企的日子尤其不好过。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大部分车企营收和营业利润下滑,力帆汽车、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营业利润下滑幅度较大。在国内九家上市车企中,只有江淮汽车和一汽李霞今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出现“正增长”。与国外车企主要受经济形势和技术转型影响不同,2019年国内车企营收、利润和销量的变化也会受到“国五”和“国六”标准切换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影响。因此,今年大部分国内车企的营收、利润、销量的下滑是显而易见的。1.比亚迪今年上半年表现强劲,第三季度后劲不足。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一度成为国内车企逆势崛起的中坚力量。1-6月,比亚迪实现营收592.15亿元,同比增长14.06%;营业利润17.89亿元,同比增长82.36%。汽车业务是比亚迪集团收入的大头,占总收入的54%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迅速,收入达到251.11亿元,同比增长38.84%,占比亚迪集团收入的42.41%。结合之前的产销快报,比亚迪上半年销售汽车228072辆,同比增长1.59%,新能源汽车销售145653辆,同比增长94.5%;纯电动乘用车销量95779辆,同比增长301.76%,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44982辆,同比下降5.16%。但整个第三季度,新能源补贴下降后,比亚迪后续增长势头明显下滑。
8
▲比亚迪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比亚迪在10月29日发布的Q3财报中表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总营收约为938亿元,同比下降5%;营业利润约21亿元,同比下降11%。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销量约34万辆,同比下降4%,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9万辆,同比上升34%。然而,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4.7万辆,同比下降31.5%。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使得比亚迪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仅为3亿元,同比下降78%。2.长城汽车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飙升766%。与比亚迪不同,长城汽车在今年第三季度迎来了漂亮的财报。第三季度,公司营收约212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营业利润约16亿元,同比增长76.6%;净利润达到1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0%。然而,总体来看,长城汽车的情况并不乐观。今年1-9月,长城汽车销量约72万辆,同比增长7%,营收约626亿元,同比下降6%,营业利润约34亿元,同比下降26%。下降趋势很明显。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约99.06亿元,同比下降40%,现金流进一步收紧。
6
▲长城汽车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据了解,长城汽车营业利润飙升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天津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转制为合资公司,其财务报表不再在第三季度财报中合并,因此盈利能力大幅提升。3.JAC通过政府补贴扭亏为盈。国内9家上市车企前三季度的财务报表中,只有JAC在今年1-9月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今年1-9月,江淮汽车销量约32万辆,同比下降11%,营业收入约372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营业利润约4亿元,同比增长326%。
7
▲江淮汽车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今年第三季度,江淮汽车营业收入约102亿元,同比下降19%;营业利润约6000万元,同比增长129%。据了解,江淮汽车本次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收到政府补贴。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共获得政府补助4.63亿元,高于其4亿元的营业利润。可以说,JAC在政府补贴的帮助下已经扭亏为盈。除了上述三家车企,江铃、力帆、长安、一汽轿车、BAIC新能源等国内车企今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均出现下滑,只有一汽李霞在博骏注资下得以减亏。总体来看,国内汽车市场仍处于调整期,政策交替和经济增速放缓对汽车企业经营产生了影响。短时间内,这样的影响还难以消除。一些分析师认为,从明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结语:在车市寒冬中,车企纷纷开启复苏之路。由于日系车企尚未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因此日系车企不在本次观察视角之内。此外,今年前三季度,欧美、韩国、中国四大车企的分布区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整体来看,欧美韩三线车企在车市寒冬中逐渐呈现复苏态势,营收和营业利润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但国内车市仍处于调整期,各车企今年的发展都不是很乐观。具体来说,德国前三大公司大众、戴姆勒和宝马引领了欧洲汽车市场的增长。捷豹路虎受益于中国高端市场的增长,利润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在美国,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增长迅速。福特和通用的降本增效战略开始显现成效,没有出现车市低迷、利润“跳水”的情况。韩国车企现代今年已经走出安全气囊和发动机故障的阴影,销量、营收和利润都在恢复。相比之下,在“国五”“国六”切换,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国车企似乎有些不习惯。今年前三季度,各大车企的营收和利润都不容乐观。从各地区车企表现来看,虽然车市寒冬尚未结束,但部分地区车企已经开启复苏之路。第三季度,公司营收约212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营业利润约16亿元,同比增长76.6%;净利润达到1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0%。然而,总体来看,长城汽车的情况并不乐观。今年1-9月,长城汽车销量约72万辆,同比增长7%,营收约626亿元,同比下降6%,营业利润约34亿元,同比下降26%。下降趋势很明显。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约99.06亿元,同比下降40%,现金流进一步收紧。
6
▲长城汽车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据了解,长城汽车营业利润飙升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天津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转制为合资公司,其财务报表不再在第三季度财报中合并,因此盈利能力大幅提升。3.JAC通过政府补贴扭亏为盈。国内9家上市车企前三季度的财务报表中,只有JAC在今年1-9月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今年1-9月,江淮汽车销量约32万辆,同比下降11%,营业收入约372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营业利润约4亿元,同比增长326%。
7
▲江淮汽车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今年第三季度,江淮汽车营业收入约102亿元,同比下降19%;营业利润约6000万元,同比增长129%。据了解,江淮汽车本次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收到政府补贴。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共获得政府补助4.63亿元,高于其4亿元的营业利润。可以说,JAC在政府补贴的帮助下已经扭亏为盈。除了上述三家车企,江铃、力帆、长安、一汽轿车、BAIC新能源等国内车企今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均出现下滑,只有一汽李霞在博骏注资下得以减亏。总体来看,国内汽车市场仍处于调整期,政策交替和经济增速放缓对汽车企业经营产生了影响。短时间内,这样的影响还难以消除。一些分析师认为,从明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结语:在车市寒冬中,车企纷纷开启复苏之路。由于日系车企尚未公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因此日系车企不在本次观察视角之内。此外,今年前三季度,欧美、韩国、中国四大车企的分布区域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整体来看,欧美韩三线车企在车市寒冬中逐渐呈现复苏态势,营收和营业利润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但国内车市仍处于调整期,各车企今年的发展都不是很乐观。具体来说,德国前三大公司大众、戴姆勒和宝马引领了欧洲汽车市场的增长。捷豹路虎受益于中国高端市场的增长,利润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在美国,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增长迅速。福特和通用的降本增效战略开始显现成效,没有出现车市低迷、利润“跳水”的情况。韩国车企现代今年已经走出安全气囊和发动机故障的阴影,销量、营收和利润都在恢复。相比之下,在“国五”“国六”切换,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的大背景下,中国车企似乎有些不习惯。今年前三季度,各大车企的营收和利润都不容乐观。从各地区车企表现来看,虽然车市寒冬尚未结束,但部分地区车企已经开启复苏之路。
继容百科技发出风险警示后,7日晚,当升科技也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对深圳比克和郑州比克的应收账款余额合计为379亿元,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1900/1/1 0:00:00据欧洲汽车新闻网报道,现代汽车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其电动汽车产品阵容扩大至13款。
1900/1/1 0:00:00外媒消息,采埃孚与美国碳化硅半导体企业科锐(Cree,Inc)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计划2022年前将碳化硅电驱动系统推向市场。意味着双方2022年将实现碳化硅电驱动系统的规模化量产。
1900/1/1 0:00:0011月7日,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网约车安全发展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部分网约车企业比传统出租车具有更高安全性,网约车交通事故亿公里死亡率比巡游出租车低26。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出现了三个月的连续下滑,在市场“寒冬”下,近日来,唱衰造车新势力的声音不少,造车新势力本身的负面消息也是不断传出。“今年是造车新势力的调整年,可能会有一些企业被淘汰。
1900/1/1 0:00:00在造车狂欢下入局新能源汽车“淘金的房地产大佬,多数被现实打脸了。曾几何,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亦如此前的房地产行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