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剧变时刻 疫情怎样影响了汽车消费?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疫情影响下,目前全国85%的4S门店都延迟了营业时间,这意味着整个2月,全国汽车销量可能是“史上最差的2月”。咨询公司HIS Markit预测,汽车行业几乎停滞的线下交易很可能会持续到3月中旬,只有在特定药物的研究完成、临床验证成功后才会有所好转。据估计,疫情将直接导致国内汽车产量减少170万辆,而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量将减少10%。“目前手里还有很多年前的订单,但是2月份也没有什么特别担心的。”一位独立品牌高管告诉《听证》栏目记者。而中国作为全球零部件生产大国,尤其是湖北,迟迟没有复工,严重冲击了全球汽车企业的供应链。2月2日,浙江惠达机械制造(湖州)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企业收到了湖州市贸促会第一份《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不可抗力事实证明》。目前,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公司已经安排了在华外籍员工的撤离,并推迟或取消了他们的中国出差。韩国、日本、印度等国的一些汽车企业正在做出暂时停产、寻找替代供应商等决策,以应对中国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由于中国的供应链暂时停止供应,现代汽车不得不停止生产部分车型。此外,塔塔汽车、特斯拉等车企表示,疫情可能会影响自身的利润表现。“按照目前的趋势,所有的营销计划基本都会在4月份左右开始。”2月5日,某合资车企中层在《听见》栏目对记者表示。她认为,今年二三月份汽车销量会很低,汽车消费会极低,这对整个汽车行业影响巨大。但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糟糕。汽车消费的停滞很可能是暂时现象。疫情结束后,汽车消费可能迎来报复性增长。随着疫情的影响,汽车企业也出现了很多变化。这场流行病刺激了私家车的消费。“疫情一过,我就去学驾照,买辆车。当我看到有人生病了,我不能去医院,因为出租车巴士停运了。我感到窒息。”面对最近的疫情,在上海工作的小吴给自己定下了这个目标。刚结婚,她为了分配买车的预算,甚至推迟了在上海买房的计划。在社交平台上,突然有买车“决心”的不止小吴一个人。“疫情过后,我宁愿一个月只花100块钱(生活费)买车,再也不用担心上班拿不到车了。”“经历了这次疫情,我突然明白了买车的重要性!”“家里有车好像不好。对每个会开车的人都好,哪怕便宜一点。“在各个平台上,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人很多以前都不是私家车的粉丝,甚至有人认为随着共享汽车、租车等新业态的出现,已经没有买车的必要了。但是现在,改变已经悄然出现。数据从正面更详细的解释了这种变化。

Beijing, Tesla, Weilai, Hyundai, Weimar Automobile

2月初,经济观察报联合新浪汽车发起了“疫情对出行的影响”在线调查。截至2月4日上午12点,该调查已收到来自北京、广东、河南、山东等24个城市的1130张有效投票。调查结果显示,普通人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变化。联合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访者出行不便,其中46%是因为缺少交通工具。基于此,有高达84.6%的网友认为疫情过后更有必要购买私家车,因为私家车可以给家人带来安全的移动空间,激发部分购车热情。同时,由于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停运,出行困难。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安全性的考虑。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网友认为私家车可以为本次防疫提供有效的隔离。另一方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你可能会遇到交叉感染等健康问题。安全和便捷激发了潜在的购车需求,为连续两年负增长、正遭受疫情打击的汽车行业带来一线希望。17年前非典爆发的2003年,汽车消费没有受到负面影响,而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其中汽车增长了75%,比2002年的54%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非典产生的消费者对独立空间的需求被认为是重要的增长因素之一。如今,疫情结束17年后,汽车消费能否走出逆势曲线?“假设没有疫情,今年最乐观的是零增长,但有了疫情,目前什么时候能控制住还是未知数,所以上半年负增长基本可以敲定。”2月6日,一家国内销量TOP3的合资车企高管对《听证》栏目记者表示。更谨慎的观点是,一季度GDP增速可能超过6%,疫情后续影响将冲击民众收入。从餐饮、物流、电影、百货等行业来看,今年一季度的情况很难乐观,这使得人们一季度的收入将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城市的封闭和许多城市的延迟开工对农民工产生了影响,使得大宗消费更加谨慎。另外,就汽车消费而言,与2003年相比,目前的汽车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17年的持续增长,千人国产车从不足20辆增加到如今的150多辆,首次购买率持续下降。基于此,业内有分析认为,经过这次疫情,车市的报复性增长将远不如2003年。“转型模式”已经启动,但无论如何,车企坐不住了。从2008年开始,各个车企开始拿出自己的应急方案。他们一方面推出了客户关怀措施,另一方面也开始尝试非接触式销售。简单来说,疫情期间消费者出门不方便,车企会想办法送货上门。近日,在保证线下门店消、保障客户安全的同时,多家车企宣布推出线上购车、提车模式,打消消费者对安全的顾虑。网上看车、上门试驾、网上订购、网上用车、上门维修服务正在成为常态,一些企业还推出了7天无理由退货的措施。线下渠道暂时停滞,线上变化……ls似乎得到了部分补救。但这是否意味着电子商务或直播真的能取代线下4S店,加速传统汽车销售的消亡?根据《经济观察报》和新浪汽车联合调查的结果,即使出行不方便,也只有15%的消费者会选择网上购车,而其余85%的消费者会在疫情发生后选择去4S门店。“现在我出不了家门,急着买也没用。还是希望看到更贵的物品再买。”来自山东的小王告诉记者。“如果你来到门口,你会觉得很难。单位性质特殊。它完全关闭了。想送也送不进去。”北京一位姓李的消费者告诉《听证》栏目记者。“如果有的人之前看好买哪个,急着用,如果卖车人(工作人员)能把所有资料都带来节省时间,那也没什么。”此前,大多数人认为汽车电商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传统经销商的“奶酪”,造成了很多利益冲突。这就导致了电商平台价格低廉,但大多是冷门机型,最终盈利困难。但在这次疫情期间,电商成为了最容易、最安全的触达消费的平台,能否获得发展机会还很难说,但特殊的环境确实是电商平台发展的难得机遇。此前如特斯拉、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都可以在线下订单,但消费者仍然主要在线下4S店提车,这次提到的汽车交付服务很少。“从乐观的方面来看,疫情促使整个行业更加积极地思考如何改善消费者体验。”近日,德勤公布了疫情影响分析报告。除了销售模式的改变,疫情期间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功能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经济观察报》的调查结果显示,92%的网友认为未来车内空气净化系统更有必要,70%的网友认为车企应该为产品配备急救包,包括防菌口罩。此前,为了解决汽车污染和空气雾霾问题,一些车企已经为汽车配备了空气净化系统,但显然,这次传染性极强的新型肺炎疫情对汽车空气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更广阔的时间尺度来看,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深刻变革。”德勤报告指出。

Beijing, Tesla, Weilai, Hyundai, Weimar Automobile

自2018年7月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连续18个月负增长,今年的疫情将使汽车行业雪上加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995.5亿元,比上年下降3.3%。在41个工业大类中,28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3个行业利润总额下降,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15.9%,位居第四。2019年上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收效甚微。“建议取消购置税,支持消费,带动产业。”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目前苏州、重庆、四川、北京等地都出台了疫情期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但对汽车等大型企业没有针对性的扶持。此外,在《经济观察报》和新浪汽车的联合调查中,81%的网民希望地方当局放宽购买私家车的限制。目前,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石家庄、天津、杭州、深圳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限购政策。在北京工作的小李,四年没中彩票,疫情过后就要临时借用朋友的号牌指标。疫情期间,更多的网友也希望当地能够解除限制,直到疫情恢复。“目前,公共交通更加危险,它也是一个聚集地……但是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直远离工作。开车出去可以减少相互接触。”北京一家姓袁的企业中层告诉记者。在疫情影响下,目前全国85%的4S门店都延迟了营业时间,这意味着整个2月,全国汽车销量可能是“史上最差的2月”。咨询公司HIS Markit预测,汽车行业几乎停滞的线下交易很可能会持续到3月中旬,只有在特定药物的研究完成、临床验证成功后才会有所好转。据估计,疫情将直接导致国内汽车产量减少170万辆,而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量将减少10%。”目前手里还有很多年前的订单,但是2月份也没什么特别担心的。一位独立品牌高管告诉《听证会》栏目记者。而中国作为全球零部件生产大国,尤其是湖北,迟迟没有复工,严重冲击了全球汽车企业的供应链。2月2日,浙江惠达机械制造(湖州)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企业收到了湖州市贸促会第一份《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不可抗力事实证明》。目前,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公司已经安排了在华外籍员工的撤离,并推迟或取消了他们的中国出差。韩国、日本、印度等国的一些汽车企业正在做出暂时停产、寻找替代供应商等决策,以应对中国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由于中国的供应链暂时停止供应,现代汽车不得不停止生产部分车型。此外,塔塔汽车、特斯拉等车企表示,疫情可能会影响自身的利润表现。”按照现在的趋势,所有的营销计划基本都会在4月份左右开始。”2月5日,一位合资车企中层在《听说》栏目中告诉记者。她认为,今年二三月份汽车销量会很低,汽车消费会极低,这对整个汽车行业影响巨大。但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糟糕。汽车消费的停滞很可能是暂时现象。疫情结束后,汽车消费可能迎来报复性增长。随着疫情的影响,汽车企业也出现了很多变化。疫情刺激了私家车的消费。”疫情一过,我就去学驾照,买车。当我看到有人生病了,我不能去医院,因为出租车巴士停运了。我感到窒息。“面对最近的疫情,在上海工作的小吴给自己定下了这个目标。刚结婚,她为了分配买车的预算,甚至推迟了在上海买房的计划。在社交平台上,并不是只有小吴一个人突然有了买车的“决心。”疫情过后,我宁愿一个月只花100块钱(生活费)买车,再也不用担心上班拿不到车了。”“经历了这次疫情,我突然明白了买车的重要性!”“家里有车好像不好。对每个会开车的人都好,哪怕便宜一点。“在各个平台上,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些人很多以前都不是私家车的粉丝,甚至有人认为随着共享汽车、租车等新业态的出现,已经没有买车的必要了。但是现在,改变已经悄然出现。数据从正面更详细的解释了这种变化。

Beijing, Tesla, Weilai, Hyundai, Weimar Automobile

2月初,经济观察报联合新浪汽车发起了“疫情对出行的影响”在线调查。截至2月4日上午12点,该调查已收到来自北京、广东、河南、山东等24个城市的1130张有效投票。调查结果显示,普通人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变化。联合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访者出行不便,其中46%是因为缺少交通工具。基于此,有高达84.6%的网友认为疫情过后更有必要购买私家车,因为私家车可以给家人带来安全的移动空间,激发部分购车热情。同时,由于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停运,出行困难。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安全性的考虑。调查数据显示,80%以上的网友认为私家车可以为本次防疫提供有效的隔离。另一方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你可能会遇到交叉感染等健康问题。安全和便捷激发了潜在的购车需求,为连续两年负增长、正遭受疫情打击的汽车行业带来一线希望。17年前非典爆发的2003年,汽车消费没有受到负面影响,而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其中汽车增长了75%,比2002年的54%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非典产生的消费者对独立空间的需求被认为是重要的增长因素之一。如今,疫情结束17年后,汽车消费能否走出逆势曲线?“假设没有疫情,今年最乐观的是零增长,但有了疫情,目前什么时候能控制住还是未知数,所以上半年负增长基本可以敲定。”2月6日,一家国内销量TOP3的合资车企高管对《听证》栏目记者表示。更谨慎的观点是,一季度GDP增速可能超过6%,疫情后续影响将冲击民众收入。从餐饮、物流、电影、百货等行业来看,今年一季度的情况很难乐观,这使得人们一季度的收入将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城市的封闭和许多城市的延迟开工对农民工产生了影响,使得大宗消费更加谨慎。另外,就汽车消费而言,与2003年相比,目前的汽车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17年的持续增长,千人国产车从不足20辆增加到如今的150多辆,首次购买率持续下降。基于此,业内有分析认为,经过这次疫情,车市的报复性增长将远不如2003年。“转型模式”已经启动,但无论如何,车企坐不住了。从2008年开始,各个车企开始拿出自己的应急方案。他们一方面推出了客户关怀措施,另一方面也开始尝试非接触式销售。简单来说,疫情期间消费者出门不方便,车企会想办法送货上门。近日,在保证线下门店消、保障客户安全的同时,多家车企宣布推出线上购车、提车模式,打消消费者对安全的顾虑。网上看车、上门试驾、网上订购、网上用车、上门维修服务正在成为常态,一些企业还推出了7天无理由退货的措施。线下渠道暂时停滞,线上变化……ls似乎得到了部分补救。但这是否意味着电子商务或直播真的能取代线下4S店,加速传统汽车销售的消亡?根据《经济观察报》和新浪汽车联合调查的结果,即使出行不方便,也只有15%的消费者会选择网上购车,而其余85%的消费者会在疫情发生后选择去4S门店。“现在我出不了家门,急着买也没用。还是希望看到更贵的物品再买。”来自山东的小王告诉记者。“如果你来到门口,你会觉得很难。单位性质特殊。它完全关闭了。想送也送不进去。”北京一位姓李的消费者告诉《听证》栏目记者。“如果有的人之前看好买哪个,急着用,如果卖车人(工作人员)能把所有资料都带来节省时间,那也没什么。”此前,大多数人认为汽车电商的失败主要是因为传统经销商的“奶酪”,造成了很多利益冲突。这就导致了电商平台价格低廉,但大多是冷门机型,最终盈利困难。但在这次疫情期间,电商成为了最容易、最安全的触达消费的平台,能否获得发展机会还很难说,但特殊的环境确实是电商平台发展的难得机遇。此前如特斯拉、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都可以在线下订单,但消费者仍然主要在线下4S店提车,这次提到的汽车交付服务很少。“从乐观的方面来看,疫情促使整个行业更加积极地思考如何改善消费者体验。”近日,德勤公布了疫情影响分析报告。除了销售模式的改变,疫情期间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功能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经济观察报》的调查结果显示,92%的网友认为未来车内空气净化系统更有必要,70%的网友认为车企应该为产品配备急救包,包括防菌口罩。此前,为了解决汽车污染和空气雾霾问题,一些车企已经为汽车配备了空气净化系统,但显然,这次传染性极强的新型肺炎疫情对汽车空气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更广阔的时间尺度来看,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深刻变革。”德勤报告指出。

Beijing, Tesla, Weilai, Hyundai, Weimar Automobile

自2018年7月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连续18个月负增长,今年的疫情将使汽车行业雪上加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995.5亿元,比上年下降3.3%。在41个工业大类中,28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3个行业利润总额下降,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15.9%,位居第四。2019年上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但收效甚微。“建议取消购置税,支持消费,带动产业。”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目前苏州、重庆、四川、北京等地都出台了疫情期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但对汽车等大型企业没有针对性的扶持。此外,在《经济观察报》和新浪汽车的联合调查中,81%的网民希望地方当局放宽购买私家车的限制。目前,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石家庄、天津、杭州、深圳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限购政策。在北京工作的小李,四年没中彩票,疫情过后就要临时借用朋友的号牌指标。疫情期间,更多的网友也希望当地能够解除限制,直到疫情恢复。“目前,公共交通更加危险,它也是一个聚集地……但是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直远离工作。开车出去可以减少相互接触。”北京一家姓袁的企业中层告诉记者。

标签:北京特斯拉蔚来现代威马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应对疫情,车企这些“接地气”、“有人情味”的政策很硬核

2020年的路,着实不太平坦,看着日益增长的确诊病例,蜀锦传媒和大家一样倍感焦虑。

1900/1/1 0:00:00
疫情之下,中小零部件企业有点慌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行各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对于正处于薄弱发展的新创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来说,更是一场生死战。

1900/1/1 0:00:00
一个威马车主的悲哀:后悔死了,想赶紧把这车开报废,赶紧换车

01,“老用户不如狗”发帖被删,还被警告“再发要封号”大约一个多月前,在第一电动的车主群里,有一位威马用户分享了这样一个帖子:这帖子发表在威马的APP“威马智行”上,发帖者的名字很有意思,

1900/1/1 0:00:00
中国车企扎堆印度 寻找小型电动汽车新市场

国内车市降温,海外市场正在成为中国车企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方向。在正在举办的第15届印度德里国际车展上,长城汽车宣布正式进军印度市场。

1900/1/1 0:00:00
苹果新专利:语音、手势等信号可指导自动驾驶汽车前往目的地

据外媒报道,一直有传言表示苹果将推出一款汽车,早在2018年,苹果分析师MinChiKuo列出了一些据说苹果正在研发的新产品,其中就包括了一款AR头显和一辆汽车。

1900/1/1 0:00:00
车企转型做口罩?各地大力支持企业转产医用物资

2月10日多数企业即将复工,疫情防控达标才是复工的前提,口罩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复工的关键。当前各地纷纷出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复产、增产、转产,加快口罩等物资等生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