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车企转型做口罩?各地大力支持企业转产医用物资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日产,五菱汽车

2月10日,大部分企业即将复工,疫情防控是复工的前提。口罩成为企业复工的关键。目前,各地已出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复产、增产、转产,加快口罩等物资生产。除了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很多与医药制造无关的行业公司也进行了“跨界”,暂时获得了购买设备的资格,开始转行做口罩,其中包括一些汽车公司。福建每天将生产2000万个口罩。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福建省三批疫情防控物资扩产转产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合力推进,组织企业全力生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扩产转产建设等方式,迅速开展口罩、防护服等应急措施。尽快实现全省日产量口罩2000万只(其中医用N95口罩10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200万只),防护服10万件。“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按照目标分解任务,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立下军令状。”通知要求。《通知》要求,要全力“扩产一批”,实行“一企一策、一日一派”,实行政府干部挂点、驻点企业,“一对一”聚焦企业和生产,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最大限度促进现有生产疫情防控物资的企业释放产能,达到满负荷生产,加快实现增产扩产。同时,加大对“转正一批”的支持。细化有条件转产的企业名单,引导企业加快转产速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提高标准和质量,转产扩能,引导有条件的民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转产口罩和防护服。优先考虑有洁净车间和灭菌设施的企业改用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我们在这里有一个工厂来改变生产。最初制作图纸需要15天,但现在一天就完成了。这个企业是改造原有厂房,新建厂房,两条腿走路。新建的厂房一夜之间就拆了,平整了1000多平方米的土地。”福州当地一位政府官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福建在支持企业转产、增加口罩和防护服产量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现在是疫情紧急的时候。我们现在的速度是雷神山的速度。”在福建省莆田市,当地制鞋等轻工业非常发达。据媒体报道,当地自主研发仅用了不到10天,日产量从零增长到百万。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说:“莆田市常住人口近300万。随着即将到来的复工和开学高峰,口罩的日使用量在150万以上。靠外部调配和社会捐助是杯水车薪,只能生产自救。”据报道,李建辉表示,截至8日,莆田自主生产的口罩日产量达到一百多万个,预计两天内日产量将达到200万个,可以满足全市需求,甚至可以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部分口罩。在生产资质方面,《通知》提到,简化审批手续。对防护药品的注册、生产许可、检验和测试采取了特殊措施……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器械,采用了告知承诺的应急审批制度,简化了申报材料,合并了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检查流程,启动了快速检验检测程序,认可了部分企业自检报告。现场确认后,对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立即进行产品登记并颁发生产许可证;对申请应急审评审批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发放有效期为3个月的临时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根据疫情情况可适当延长。厦大经济系副教授丁对第一财经分析说。福建的纺织服装工业很发达,口罩、防护服等材料转产、增产有很好的基础。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转产需要购买新的机器设备,现在口罩生产的原材料、物流、人工成本都在上涨。另外,未来疫情结束后,口罩需求会明显下降,购买的机器设备会闲置,所以生产成本高,企业也会有。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扶持措施,如价格激励、购置机械补贴等,打消企业的顾虑,提高其转产扩产的积极性。前述地方政府人士告诉记者,在购机补贴、生产补贴等方面,当地政府已经做了一系列安排,打消企业的疑虑。《通知》提出,支持各区市统筹财政资金用于设备补贴、员工奖励、贷款贴息等。,促使企业快速增产增效。补贴疫情期间企业增加的生产经营成本;政府完成收储任务后,如果企业生产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库存较大,政府可以采取回购、补贴差价等方式解决,由省市财政分担费用。在服装鞋帽生产大市泉州,该市提出,2020年1月26日至2月底,新购或改造口罩生产设备、防护服热压生产设备安装生产的,给予设备投资30%的补贴。疫情期间,企业口罩日产量达到20万片、40万片、100万片,防护服日产量达到2000片、3000片、5000片,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各地不仅是福建,还有广东、浙江都在全力扩大口罩和防护服的生产规模。在广东,广东口罩生产企业正全力以赴复产、增产、转产,提供防护材料,打赢疫情防控战。2月7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赴佛山、东莞调研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供应和物价稳定工作。他说,随着节后返工的到来和防控工作的深入,防疫物资需求进一步增加。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扩大关键急需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生产给予资金支持,加大技术改造奖励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浙江,该省近日提出优先保障医用口罩生产,全力保障省控重点口罩企业生产经营。支持其他口罩生产企业向国内市场出口,支持民用口罩生产企业升级转产医用口罩,支持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转产口罩。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资金、原料供应、资质等问题,确保满负荷连续生产。在江苏常州,2月4日,常州市工信局向纺织服装企业家发出倡议书,提出纺织服装企业临时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急需产品,还开通“绿色通道”,帮助服装企业向省市药监部门提交临时转产申请材料。在疫情防控的当下,不少上市公司也转投口罩、防护服等材料。2月5日,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02644.sz)发布公告称,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公司拟增加经营范围:“R&D,医疗器械的生产和销售;口罩、防护服等的生产和销售。,并修改了公司章程的相关条款。不仅是纺织服装企业,很多原本与医药制造无关的各个行业的公司也进行了“跨界”,暂时获得了购买设备的资格,开始转行做口罩。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联合供应商通过重建生产线转做口罩。生产线建成后,口罩日产量将达到170万只。广州天河一一家从事医保加油卡销售的企业负责人张明告诉记者,未来随着口罩等防疫物资产量的增加,企业复工的防疫基础将逐步夯实,企业复工步伐将加快。日产,五菱汽车

2月10日,大部分企业即将复工,疫情防控是复工的前提。口罩成为企业复工的关键。目前,各地已出台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复产、增产、转产,加快口罩等物资生产。除了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很多与医药制造无关的行业公司也进行了“跨界”,暂时获得了购买设备的资格,开始转行做口罩,其中包括一些汽车公司。福建每天将生产2000万个口罩。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做好福建省三批疫情防控物资扩产转产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合力推进,组织企业全力生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扩产转产建设等方式,迅速开展口罩、防护服等应急措施。尽快实现全省日产量口罩2000万只(其中医用N95口罩10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200万只),防护服10万件。“各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按照目标分解任务,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立下军令状。”通知要求。《通知》要求,要全力“扩产一批”,实行“一企一策、一日一派”,实行政府干部挂点、驻点企业,“一对一”聚焦企业和生产,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最大限度促进现有生产疫情防控物资的企业释放产能,达到满负荷生产,加快实现增产扩产。同时,加大对“转正一批”的支持。细化有条件转产的企业名单,引导企业加快转产速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提高标准和质量,转产扩能,引导有条件的民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转产口罩和防护服。优先考虑有洁净车间和灭菌设施的企业改用医用口罩和防护服。“我们在这里有一个工厂来改变生产。最初制作图纸需要15天,但现在一天就完成了。这个企业是改造原有厂房,新建厂房,两条腿走路。新建的厂房一夜之间就拆了,平整了1000多平方米的土地。”福州当地一位政府官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福建在支持企业转产、增加口罩和防护服产量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现在是疫情紧急的时候。我们现在的速度是雷神山的速度。”在福建省莆田市,当地制鞋等轻工业非常发达。根据医学……报道,当地自主研发仅用了不到10天,日产量从零增长到百万。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说:“莆田市常住人口近300万。随着即将到来的复工和开学高峰,口罩的日使用量在150万以上。靠外部调配和社会捐助是杯水车薪,只能生产自救。”据报道,李建辉表示,截至8日,莆田自主生产的口罩日产量达到一百多万个,预计两天内日产量将达到200万个,可以满足全市需求,甚至可以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部分口罩。在生产资质方面,《通知》提到,简化审批手续。对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护性医疗器械的注册、生产许可、检验检测采取了特别措施,采取了告知承诺的应急审批制度,简化了申报材料,合并了产品注册和生产许可检验流程,启动了快速检验检测程序,认可了部分企业自检报告。现场确认后,对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立即进行产品登记并颁发生产许可证;对申请应急审评审批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发放有效期为3个月的临时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根据疫情情况可适当延长。厦大经济系副教授丁对第一财经分析说。福建的纺织服装工业很发达,口罩、防护服等材料转产、增产有很好的基础。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转产需要购买新的机器设备,现在口罩生产的原材料、物流、人工成本都在上涨。另外,未来疫情结束后,口罩需求会明显下降,购买的机器设备会闲置,所以生产成本高,企业也会有。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扶持措施,如价格激励、购置机械补贴等,打消企业的顾虑,提高其转产扩产的积极性。前述地方政府人士告诉记者,在购机补贴、生产补贴等方面,当地政府已经做了一系列安排,打消企业的疑虑。《通知》提出,支持各区市统筹财政资金用于设备补贴、员工奖励、贷款贴息等。,促使企业快速增产增效。补贴疫情期间企业增加的生产经营成本;政府完成收储任务后,如果企业生产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库存较大,政府可以采取回购、补贴差价等方式解决,由省市财政分担费用。在服装鞋帽生产大市泉州,该市提出,2020年1月26日至2月底,新购或改造口罩生产设备、防护服热压生产设备安装生产的,给予设备投资30%的补贴。疫情期间,企业口罩日产量达到20万片、40万片、100万片,防护服日产量达到2000片、3000片、5000片,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各地不仅是福建,还有广东、浙江都在全力扩大口罩和防护服的生产规模。在广东,广东口罩生产企业正全力以赴复产、增产、转产,提供防护材料,打赢疫情防控战。2月7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赴佛山、东莞调研疫情防控期间物资供应和物价稳定工作。他说,随着节后返工的到来和防控工作的深入,防疫物资需求进一步增加。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扩大关键急需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生产给予资金支持,加大技术改造奖励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浙江,该省近日提出优先保障医用口罩生产,全力保障省控重点口罩企业生产经营。支持其他口罩生产企业向国内市场出口,支持民用口罩生产企业升级转产医用口罩,支持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转产口罩。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资金、原料供应、资质等问题,确保满负荷连续生产。在江苏常州,2月4日,常州市工信局向纺织服装企业家发出倡议书,提出纺织服装企业临时转产口罩、防护服等防疫急需产品,还开通“绿色通道”,帮助服装企业向省市药监部门提交临时转产申请材料。在疫情防控的当下,不少上市公司也转投口罩、防护服等材料。2月5日,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02644.sz)发布公告称,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和公司实际情况,公司拟增加经营范围:“R&D,医疗器械的生产和销售;口罩、防护服等的生产和销售。,并修改了公司章程的相关条款。不仅是纺织服装企业,很多原本与医药制造无关的各个行业的公司也进行了“跨界”,暂时获得了购买设备的资格,开始转行做口罩。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联合供应商通过重建生产线转做口罩。生产线建成后,口罩日产量将达到170万只。广州天河一一家从事医保加油卡销售的企业负责人张明告诉记者,未来随着口罩等防疫物资产量的增加,企业复工的防疫基础将逐步夯实,企业复工步伐将加快。

标签:日产五菱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剧变时刻 疫情怎样影响了汽车消费?

在疫情的影响下,目前全国85的4S店已经延迟上班时间,这意味整个2月,全国的汽车销量可能为“史上最差2月”。

1900/1/1 0:00:00
中国车企扎堆印度 寻找小型电动汽车新市场

国内车市降温,海外市场正在成为中国车企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方向。在正在举办的第15届印度德里国际车展上,长城汽车宣布正式进军印度市场。

1900/1/1 0:00:00
苹果新专利:语音、手势等信号可指导自动驾驶汽车前往目的地

据外媒报道,一直有传言表示苹果将推出一款汽车,早在2018年,苹果分析师MinChiKuo列出了一些据说苹果正在研发的新产品,其中就包括了一款AR头显和一辆汽车。

1900/1/1 0:00:00
通用拟2023年前将其超级巡航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扩展至22种车型

2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通用汽车总裁马克罗伊斯(MarkReuss)表示,该公司计划2023年之前将其超级巡航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扩展到22种车型,

1900/1/1 0:00:00
SpaceX有意分拆星链业务并寻求IPO

北京时间2月7日消息,埃隆马斯克(ElonMusk)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计划分拆其星链(Starlink)业务,并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1900/1/1 0:00:00
抗击疫情/车企在行动 新能源车企全面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由于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尚在紧急防治中,疫情期间,众多车企均推出了相关的便民政策,这种特殊时期的关爱,除了特别能打动人心外,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用户体验,改变车主的生活方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