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明媚的夏天和五月,万物欣欣向荣。这是一次在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会议。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进入常态化,社会经济逐步复苏,但薄弱环节依然存在;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全国会议。除去疫情的偶然因素,今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决定性一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份不同于以往报告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做好“六保”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信号。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无论是稳定就业、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供应链稳定,都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那么,汽车行业将如何贯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当好“保底线”的“脊梁”,挑起“稳基础”的大梁?减税降费和金融支持赋能市场主体减负,加大减税降费和金融支持力度,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核心亮点。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减税降费5000亿元左右,预计新增为企业减负超过2.5万亿元。去年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3%,汽车行业从中受益。今年政府将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包括免征公共交通服务增值税,这将继续直接或间接利好汽车行业。事实上,今年以来,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市场波动,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再次惠及汽车行业。比如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购置税免征政策延长两年。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联名提出,将车辆购置税征收由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消费税改为销售税,引发热议。提案中提到,近两年,为了促进汽车消费,中央多次提到放松限购。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一直参差不齐,汽车行业的税收制度成为地方政府提振汽车消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障碍。政协委员、海马集团董事长朱婧建议,精准降低制造业税负,包括简并增值税税率,逐步降低一般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取消普通汽车消费税等。不可否认,税权的科学转移和下放,不仅会进一步激活和挖掘市场潜力,还能有效缓解和改善税制不合理带来的行业乱象。除了减税,一系列降费和财政扶持措施也将为后疫情时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减轻负担和压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包括将工商业电价下调5%的政策延长至今年年底,加强对稳定型企业的金融支持。“组合拳”式的降费和金融支持措施,普惠性制造,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对流通领域的汽车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销售服务企业等全产业链参与者进行减压。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稳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工作也将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和制造业升级促使汽车产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它没有提出具体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为了稳定基本经济,根据实际情况淡化GDP目标,目的是集中力量落实“六个确保”“六个保证”,实事求是促稳定,稳中求进。在“成败不在GDP”的基调下,政府正利用改革开放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刺激市场、稳增长,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同时,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推进“互联网+”,增创数字经济新优势。同样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汽车产业,也将在此背景下面临机遇。不可否认,疫情之下,全球制造业增速下滑,但智能制造领域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从某种角度来说,疫情加速了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升级的步伐。在全面推进“互联网+”的过程中,客观上会加快行业的转型升级,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会更强。“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唯一直接提及汽车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次将新能源汽车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基础设施”一起提及,也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可持续推广的方向:即在加强“新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充电桩,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痛点,补齐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短板,让新能源汽车推广水到渠成。可见,未来新能源汽车多元化的充电模式将会应运而生。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有多家头部企业涉足充电领域,一个有利于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正在从基础和源头上形成。事实上,“新基础设施”和汽车也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心的话题。政协委员、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提出了建设以汽车为“新基础设施”的智慧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融结合新模式的提案。他认为,应该把汽车产业打造成现代智慧城市的新基础设施,成为智慧城市的AI细胞。关于国企改革,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实施国企改革的三年行动。今年是国企三年改革的第一年。未来三年,国企改革将触及核心,走向深入。未来,加快兼并重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无疑将成为汽车行业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同时,在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中,汽车行业继续实施简政放权还有很大空间。推进对外开放稳定外资锻造汽车产业链抗压韧性尽管全球和中国经济因疫情出现波动,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未停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营造内外资企业平等相待、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外资股比分阶段放开,合资股比先调整,独资外资企业设厂...汽车工业在扩大开放的实践中发挥着“先锋”作用。作为“六稳”“六保”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不仅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而且要在开放的同时稳定外资,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事实上,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处于动荡之中。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有必要在保持利用外资综合优势的前提下,客观审视并冷静应对“中国式全球化”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打造真正有韧性的中国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在积极利用外资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幅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这意味着汽车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目前,传统燃油乘用车投资项目仍在负面清单上。以后会减少吗?一旦进入减持范围,如何应对外资股比全面放开的冲击,汽车行业要做好充分准备。民生导向,提振消费精准挖掘车市潜力。关于提振消费,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明确信号: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促进消费回升。这也意味着,在“后疫情”时代,通过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复苏、通过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保障民生、通过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来提振消费是政府的核心逻辑。虽然在提振消费中没有直接提到汽车,但如何在扩大农村消费中通过精准开发继续释放农村市场的潜力,也在考验着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直接具体谈到汽车产业,但很多内容其实都与汽车产业密切相关。如何稳就业保民生,如何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国描绘了一幅蓝图。其中,中国汽车工业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要以创新驱动,做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庆表示,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需要对汽车市场和消费做出理性判断。“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阶段来看,虽然增速已经从中高速转向中低速,但无论是总量增长还是结构调整,我相信未来5到10年仍有2%到3%的潜在增速。大有潜力可挖。今年疫情的突然爆发确实打乱了市场节奏,但这种外部冲击对消费本身的直接影响是短期的,后续发展还要看疫情持续的时间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在扩大汽车消费、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在目前的格局和条件下,我们有潜力但需要精准挖掘,有需求但也需要精准激发,有动力需要加强。”他说。在阳光明媚的夏天和五月,万物欣欣向荣。这是一次在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会议。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进入常态化,社会经济逐步复苏,但薄弱环节依然存在;这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全国会议。除去疫情的偶然因素,今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决定性一年。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份不同于以往报告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做好“六保”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信号。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无论是稳定就业、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供应链稳定,都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那么,汽车行业将如何贯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当好“保底线”的“脊梁”,挑起“稳基础”的大梁?减税降费和金融支持赋能市场主体减负,加大减税降费和金融支持力度,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核心亮点。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减税降费5000亿元左右,预计新增为企业减负超过2.5万亿元。去年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3%,汽车行业从中受益。今年政府将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包括免征公共交通服务增值税,这将继续直接或间接利好汽车行业。事实上,今年以来,为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市场波动,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再次惠及汽车行业。比如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购置税免征政策延长两年。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联名提出,将车辆购置税征收由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消费税改为销售税,引发热议。提案中提到,近两年,为了促进汽车消费,中央多次提到放松限购。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一直参差不齐,汽车行业的税收制度成为地方政府提振汽车消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障碍。政协委员、海马集团董事长朱婧建议,精准降低制造业税负,包括简并增值税税率,逐步降低一般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取消普通汽车消费税等。不可否认,税权的科学转移和下放,不仅会进一步激活和挖掘市场潜力,还能有效缓解和改善税制不合理带来的行业乱象。除了减税,一系列降费和财政扶持措施也将为后疫情时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减轻负担和压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包括将工商业电价下调5%的政策延长至今年年底,加强对稳定型企业的金融支持。“组合拳”式的降费和金融支持措施,普惠性制造,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对流通领域的汽车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销售服务企业等全产业链参与者进行减压。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稳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工作也将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和制造业升级促使汽车产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它没有提出具体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为了稳定基本经济,根据实际情况淡化GDP目标,目的是集中力量落实“六个确保”“六个保证”,实事求是促稳定,稳中求进。在“成败不在GDP”的基调下,政府正利用改革开放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刺激市场、稳增长,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同时,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全面推进“互联网+”,增创数字经济新优势。同样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汽车产业,也将在此背景下面临机遇。不可否认,疫情之下,全球制造业增速下滑,但智能制造领域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从某种角度来说,疫情加速了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升级的步伐。在全面推进“互联网+”的过程中,客观上会加快行业的转型升级,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会更强。“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唯一直接提及汽车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次将新能源汽车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基础设施”一起提及,也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可持续推广的方向:即在加强“新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充电桩,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痛点,补齐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短板,让新能源汽车推广水到渠成。可见,未来新能源汽车多元化的充电模式将会应运而生。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有多家头部企业涉足充电领域,一个有利于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正在从基础和源头上形成。事实上,“新基础设施”和汽车也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心的话题。政协委员、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提出了建设以汽车为“新基础设施”的智慧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融结合新模式的提案。他认为,应该把汽车产业打造成现代智慧城市的新基础设施,成为智慧城市的AI细胞。关于国企改革,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实施国企改革的三年行动。今年是国企三年改革的第一年。未来三年,国企改革将触及核心,走向深入。未来,加快兼并重组,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市场化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无疑将成为汽车行业国企改革的重头戏。同时,在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中,汽车行业继续实施简政放权还有很大空间。推进对外开放稳定外资锻造汽车产业链抗压韧性尽管全球和中国经济因疫情出现波动,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未停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营造内外资企业平等相待、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外资股比分阶段放开,合资股比先调整,独资外资企业设厂...汽车工业在扩大开放的实践中发挥着“先锋”作用。作为“六稳”“六保”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不仅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而且要在开放的同时稳定外资,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事实上,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处于动荡之中。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有必要在保持利用外资综合优势的前提下,客观审视并冷静应对“中国式全球化”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打造真正有韧性的中国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在积极利用外资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幅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这意味着汽车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目前,传统燃油乘用车投资项目仍在负面清单上。以后会减少吗?一旦进入减持范围,如何应对外资股比全面放开的冲击,汽车行业要做好充分准备。民生导向,提振消费精准挖掘车市潜力。关于提振消费,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明确信号: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促进消费回升。这也意味着,在“后疫情”时代,通过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复苏、通过稳定就业增加收入保障民生、通过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来提振消费是政府的核心逻辑。虽然在提振消费中没有直接提到汽车,但如何在扩大农村消费中通过精准开发继续释放农村市场的潜力,也在考验着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直接具体谈到汽车产业,但很多内容其实都与汽车产业密切相关。如何稳就业保民生,如何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国描绘了一幅蓝图。其中,中国汽车工业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要以创新驱动,做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庆表示,在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需要对汽车市场和消费做出理性判断。“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阶段来看,虽然增速已经从中高速转向中低速,但无论是总量增长还是结构调整,我相信未来5到10年仍有2%到3%的潜在增速。大有潜力可挖。今年疫情的突然爆发确实打乱了市场节奏,但这种外部冲击对消费本身的直接影响是短期的,后续发展还要看疫情持续的时间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在扩大汽车消费、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在目前的格局和条件下,我们有潜力但需要精准挖掘,有需求但也需要精准激发,有动力需要加强。”他说。
来源:pexelscom雷诺和日产紧绷的关系终于将得以缓解。5月26日,据路透社报道,雷诺和日产已经搁置了全面合并计划,这一计划曾由雷诺日产联盟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一手推动。
1900/1/1 0:00:00美国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第二大租车巨头Hertz,宣布提交破产申请,但Hertz会继续经营,申请破产是为了重组高达190亿美元的债务,并建立一家财务更健康的公司。
1900/1/1 0:00:005月25日,星恒锂电池与战略合作伙伴台铃集团,于台铃无锡基地举办“恒星伙伴计划”签约,台铃集团宣布正式加盟“恒星伙伴计划”,
1900/1/1 0:00:00据国内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22日在《企业家说》节目中表示,汽车越来越互联网化,对操作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奇瑞正在研制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雄狮系统。
1900/1/1 0:00:00销量低迷叠加疫情,国家以利好政策开路复苏汽车消费。
1900/1/1 0:00:00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下简称“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汽车界的代表委员们将聚焦产业实际,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