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一根“针”的隔空喊话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究竟在争什么?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这两大国产电池巨头,在网上展开了一场罕见的“隔空对话”。近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向公众表态,“电池安全和电池滥用测试是两回事,但有人把通过滥用测试等同于电池安全。”一石激起千层浪,外界将曾玉群的回应视为对之前比亚迪相关产品爆胎实验的回应。今年3月,比亚迪发布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并展示了刀片电池穿刺测试的安全性。在曾玉群做出上述表态后,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发布了一条微博,隔空惊呼:“不同意?!让我们也戳破它!针灸最难,堪比攀登珠峰!珠穆朗玛峰都爬过了,其他山峰肯定都爬过了!”技术较量的背后,是两者对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争夺。2019年数据显示,宁德时代拥有超过50%的国内市场份额,而比亚迪也以17%的市场份额处于动力电池第一梯队。此前,比亚迪在动力电池方面的研究成果多用于自主电动产品。随着刀片电池的生产,比亚迪也正式宣布向业内其他厂商供货,表面上威胁到了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针刺实验对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会在这个节点喊出针灸实验?两者相互争论的背后有什么深刻的意义?为此,汽车先知连线了多位新能源专家,解读针灸实验背后的秘密。动力电池两大巨头在针灸实验之争中的网上空间对话要追溯到今年3月。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blade电池。发布会上,比亚迪展示了一段震惊小伙伴们的实验视频。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在进行击穿实验时,三元锂电池剧烈燃烧,表面温度超过500 ℃,电池表面的鸡蛋被吹走;比亚迪刀片电池无明火,不冒烟,表面温度30-60 ℃,鸡蛋无变化。基于上述实验,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态“比亚迪将彻底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抹去”,彻底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让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途。比亚迪此举让动力电池安全重新受到公众关注,但也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讨论。4月12日,郭萱高科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没有对其他厂商的产品进行评估。根据目前的国家标准,郭萱高科对其电池产品的安全性充满信心。言下之意,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安全性有待验证。5月11日,在2019年度业绩线上沟通会上,针对刀片电池结构是否优越的问题,宁德时代回复大众,“刀片电池是宁德时代2016年量产的CTP结构创新概念之一。我们选择并量产了最好的CTP结构创新产品,如CTP-0、CTP-1和CTP-2。”这个答案被外界解读为宁德时代对刀片电池结构进行了研究,一点也不奇怪。暗示其电池组技术领先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宁德时代的产品安全性方面,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潘建明明确表示,公司“对三元和铁锂都有可以通过针刺检测的产品”。宁德时代董事长曾玉群直接回应投资者:“电池安全和电池滥用测试是两回事,但有些人和机构总是把通过滥用测试等同于电池安全。”。《宁德时报》的声明几乎是直接点名比亚迪,方向非常明确。当日23时47分《宁德时报》报道上述投资者提问后,比亚迪销售副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上表示,“我不服气?!让我们坚持下去!针灸最难,堪比攀登珠穆朗玛峰!“此举被外界解读为比亚迪对余宁德时代相关言论的回应。认为针刺实验目前相对困难,能够通过“珠穆朗玛峰”针刺有助于电池安全性的整体提升。5月21日,微博网友小雨锂电池发布了宁德时代811三元锂电池单体针刺测试。电池容量234a,电压4.2v,穿刺钢针直径7mm,穿刺速度25mm/s,穿刺试验按GB/T 31485标准要求进行。从测试视频中可以看到,钢针插入后,电芯立即起火燃烧,发出巨大的爆炸声。上述网友的测试瞬间将宁德时代推向舆论风口浪尖,引发各界热议。5月22日,为了进一步验证其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宁德时代在当天晚上发布了一段实验视频。在这段实验视频中,宁德时代试图用钢针刺破宁德时代旗下的三元锂电池组,结果却令人震惊:“钢针并没有穿透电池,而是被保护电池的钢板折断了。”。宁德时报对上述视频调侃称,“是什么在阻止宁德时报进行针头检测?是技术吗?是体质吗?是巨人的脸吗?不,是钢针!“行业分析师认为,宁德时代此举是为了展示其电池组的结构稳定性。“宁德时代认为,电动汽车使用环境中最大的威胁是电池组底部被‘钝刺’和‘挤压’,因此保持电池组的结构可靠性至关重要,也是保证电池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方法。”。与宁德时报预期的相差甚远,这个实验视频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网友指责宁德时代避重就轻,电池没有完全穿透怎么能说安全?甚至有网友嘲讽道,“宁德时代掌握了电池外壳的核心技术。”。一位宁德时代内部人士对舆论表示,“比亚迪是在‘混淆概念’。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功能安全,而不仅仅是电芯的安全。”有网友认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电芯的安全性其实并不重要,只要电池外壳够硬——只要外壳够硬,你就别想着火,不管你里面有没有‘TNT’或者‘电芯’。”。比亚迪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在微博上回应称,截至《汽车预言家》记者发稿时,宁德时报又发布了一段爆胎视频。虽然这次实验的电池没有起火,但外界还是对实验的标准提出了质疑。两大动力电池巨头的口水战,让电池爆胎是否代表电池安全的问题再次上升到公众关注的话题。根据目前的测试方案,针刺测试包括将充满电的电池放在平坦的表面上,并用直径为5-8mm的钢针径向刺入电池。测试电池要求防火防爆。当针插入电池时,电池内部实际上形成多对短路路径,模拟内部和外部短路过程。击穿试验是验证汽车电池安全性的一种相对严格的试验方法。清华大学教授宋健告诉《汽车先知》,和穿刺测试一样,之前也有所谓的振动测试和穿刺测试,也是动力电池严格测试的一部分。本质上,进行测试是为了使电池内部短路,并观察电池的热失控程度。据媒体报道,中科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高铭曾表示,电池安全事故是由热失控引起的,有很多诱发因素。针刺实验是模拟这些热失控原因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非常有效和苛刻的热失控测试方法。但令外界不解的是,这种评估电池热失控的测试方法,在最新修订的国标中,只是作为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5月12日,国家发布GB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安全要求》。删除了电池单针测试,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测试。新要求规定,电池组或系统应在单个电池失控导致热扩散之前5分钟提供热时间报警信号,从而导致乘客车厢内的危险。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要求》的起草单位。同时,新标准还为热扩散试验提供了两种控制接触热损失的推荐方法。对于系统中的电池组或电芯,一个是发热接触热损耗,一个是针接触热损耗。制造商可以选择这些选项中的一个或自行决定选择另一种方法来控制加热。这意味着针刺触发实验仅作为验证电池热失控情况的推荐测试标准。对于新标准中删除针刺实验的原因,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表示,“由于材料活性高,三元锂电池很难通过针刺试验。达到分解温度后,它将……还会释放氧气,在高温作用下会加速链条热失控。击穿测试标准过于严格,实际使用中很难发生,所以国标取消了这项测试。”然而,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取消针灸考试实际上是各种利益集团游说的结果。比亚迪不是宁德时代唯一不制造三元锂电池的公司。回到针刺实验本身,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磷酸铁锂电池(暗指比亚迪刀片电池)更容易通过针刺不是因为技术先进,而是因为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对于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电池来说,针刺是一个挑战,但不是必然。要实现真正的市场安全,需要通过各个层面的安全体系来保证,而不是通过单一的测试。技术争论背后的市场和路线争论,从来没有被当成一场纯粹的技术争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动力电池主要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锂三元电池两种材料。从技术领域来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只是两条技术路线的代表。根据5月22日发布的第333批《公告》车型,乘用车配备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有12款,占总数的24.49%,其余均以锂三元电池为主。2018年,磷酸铁锂在乘用车上的使用比例不到10%。自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以来,磷酸铁锂装置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尤其是乘用车。近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王传福已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据统计,王传福今年已陆续卸任12家子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基于比亚迪此前分拆电池业务、对外供货的策略,王传福从多个子公司离职,正式使各业务板块实现业务独立,零部件业务市场化运作,不再局限于比亚迪自身内部运营。”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汽车品牌都在与我们讨论刀片电池技术合作计划,”比亚迪副总裁兼福特电池董事长贺龙说从这个角度来看,磷酸铁锂日益增长的销量让宁德时报感到不安,或许这才是这场网络广告战背后的基本驱动力,”该分析师直言。除了担心侵蚀市场份额,一些行业专家认为,关于穿刺实验的争论不仅代表了一个技术安全问题,更重要的可能代表了一个技术路线的争论。”两者之争实际上是两条技术路线之争,”著名汽车安全专家、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锡山对《汽车预言家报》表示,锂三元比磷酸铁锂更活跃宁德时代使用了坚固的电袋框架来保护电芯,而比亚迪则选择了使用更稳定的电池材料来保证整个电池组的安全。锂三元材料更活跃,任何企业用锂三元单体电池做穿刺实验都会着火,这就需要更安全的电池组框架来保护。“更遗憾的是”,双方在动力电池技术上的相互争论所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在材料创新上进展甚微。“在接受采访时,几位专家表示,以双方有争议的CTP结构创新为例,这两种电池只是在其电芯的结构和布局上进行了创新。”总的来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只是在竞争,通过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更多的电芯来提高单块电池的能量密度。但在核心材料的突破上,双方并没有表现出更大的竞争力。"

标签:比亚迪优越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奇瑞称正在研发中国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命名“雄狮”

据国内媒体报道,奇瑞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22日在《企业家说》节目中表示,汽车越来越互联网化,对操作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奇瑞正在研制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雄狮系统。

1900/1/1 0:00:00
发改委促“政策市”,存量车市再遇增量关口

销量低迷叠加疫情,国家以利好政策开路复苏汽车消费。

1900/1/1 0:00:00
汽车界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大集合(三)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下简称“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汽车界的代表委员们将聚焦产业实际,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

1900/1/1 0:00:00
王传福终于懂得放手,比亚迪开始改革开放

1966年出生的王传福今年才54岁。但是他已经在比亚迪这摊事上折腾25年了。

1900/1/1 0:00:00
航拍显示上海Model Y工厂进度惊人:正在进行屋顶铺设

北京时间5月26日早间消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自动工以来不断给外界带来惊喜,无论是特斯拉的支持者还是批评者,都对它的空前进度感到惊讶,位于二期工程内的ModelY厂区也不例外。

1900/1/1 0:00:00
一电对话 | 理想汽车能否活下去?

编者按周五下午的时候,第一电动网的办公室躁动起来。平时见不到的各路大神,戴着口罩,从各处冒出来。围在桌边的人,对市面上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感到迷惑、激动、愤怒、神往。问题太多,而答案太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