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和拼多多的纠葛还在继续。
8月19日,特斯拉从公关部高层到展厅销售顾问,都在转发一份声明,直指“买车合适,拼多多帮助武汉车主成功提车”事件,这是有关方面做出的声明。
值得一提的是,该声明并没有像之前的官方声明一样出现在特斯拉的官方博客上。
此前,8月18日晚,网上流传一系列消息,称订单被特斯拉取消的武汉消费者成功提车。后来又有报道称,消费者表示18日提出的Model 3是以其家人的名义下单,费用由一叶草和拼多多先行垫付,取消的订单会用退款冲抵。
截至记者发稿,拼多多方面没有进一步回应,但可以预期的是,肥皂剧还没有落下帷幕。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混乱的直销模式和未履行的购车合同
“如果有人在展厅门口大喊,给买特斯拉的人送两万块钱,那我们也管不了。”
8月18日,特斯拉中国一位管理层人士接受时代财经采访,就近期拼多多“3万人买特斯拉Model”的轩然大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但现在我们有证据表明,他们(拼多多和伊一买车)制造了消费者从他们的平台买车更便宜的假象,这损害了我们的直销模式。”
席间,上述特斯拉中国高管向时代财经提供了一系列材料。其中,多张手机截图显示,易易步客服(易易步是拼多多汽车板块的合作伙伴)曾告知消费者,此次团购活动是特斯拉授权的,产品详情页甚至标榜直降4万。
需要注意的是,4万的直降甚至包括了政府提供的2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补贴。
图片来源:由特斯拉中国采访的人提供。
至于亿玛和拼多多发起的Model 3团购,特斯拉中国认为这一商业活动打乱了其直销模式。因此,其已作出官方声明警告,并对武汉团购消费者进行了拒绝付车的“反击”。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特斯拉中国拒绝向武汉团购消费者提车的同时,另一位同样参与团购的上海消费者却成功提车。
“坦率地说,我们的制度有缺陷。以这次团购为例,我们无法识别哪个消费者是通过团购进来的。”
特斯拉中国上述管理人员对表示,被拒绝交车的武汉消费者之所以引起特斯拉中国的注意,只是因为他们在对接特斯拉工作人员时,透露了拼多多和易买车参与交易。而上海消费者,在整个买车、提车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拼多多的团购。
根据品多多8月17日对时代财经的介绍,沪汉两地并无本质区别。换句话说,这两位消费者与特斯拉中国的买卖关系是一样的,只是对待方式相反。
关于拒绝向武汉车主交车的原因,特斯拉中国的管理层给时代财经发了一份文件,大意是:“由于拼多多使用了客户的个人信息代为下单,并且拼多多支付了尾款,因此客户已经向拼多多支付了全款,我们认为该行为已经构成订单转售。任何涉及转售的订单,我公司有权单方面终止本协议。”
可见“转卖”是特斯拉中国拒绝向武汉车主交付货物的理由,但这个理由是否有力?8月19日,时代财经咨询了广东法律盛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子龙。
“就此次事件的相关报道来看,我们律师认为上述行为不足以构成‘转卖’。首先,与特斯拉的购车合同的另一方是消费者本人,而且……onsumer自己使用车辆。不存在“转售”给第三方的情况。其次,拼多多与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还是中介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认定。我们律师倾向于一种类似委托的关系。消费者委托拼多多填写信息下单并付款,也就是消费者把钱交给拼多多,委托拼多多为特斯拉付款,最终追根溯源的付款人是消费者本人。而且拼多多对消费者的自愿补贴与特斯拉无关,拼多多在该案中不充当“中间人”。"
此外,李子龙先生还提到,目前的法律法规没有界定“转售”行为,而是合同当事人的自主权。特斯拉中国在购车合同中关于禁止转售的条款属于现行合同法中的格式条款,但不能是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如果违反上述情况,该条款无效。
“对格式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因此,特斯拉对“转售”有解释权,但不能认为特斯拉对“转售”有任何解释权,其解释范围应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8月18日,武汉消费者成功提车。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剧高潮可能还在后面。
如今武汉消费者已经成功“曲线提车”,再讨论特斯拉中国拒绝把车交给他,作为对拼多多和易雅买车的反击,更多的是呈现其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合法已经不是关注的焦点。
相对于团购消费者暂时划下休止符提车的情况,拼多多在风波中暴露出的一系列操作,正在引导事件向新的方向发展,甚至可能形成自我攻击。
根据特斯拉中国提供的信息,代表武汉消费者向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支付尾款时,宜使用个人账户。根据武汉消费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下单时向一品多多商家下单,支付了25万余元的购车款。
图片来源:由特斯拉中国采访的人提供。
“以个人名义向特斯拉支付尾款,意味着拼多多可能无法获得特斯拉开业的正式发票,事后如何记下这笔费用值得关注。”8月19日,电子商务行业某上市公司运营经理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拼多多以相当大的优惠力度“万人团购”来吸引市场关注和流量,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在特斯拉之前,著名品牌如蓝海之谜、戴森、苹果等。也成为“万人团购”的主角,上述知名品牌无一例外都因为授权问题与拼多多发生纠纷,但大多不了了之。
这一次,拼多多联合易亚在特斯拉身上尝试了同样的伎俩,还是忽略了后者的产品不同于快消品,不仅供应商单一,还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采购程序。再加上特斯拉自身的光环,拼多多平时的纠纷不断升级,甚至商业模式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虽然拼多多“特斯拉车型3万人团购”仍存在一系列疑点,如武汉消费者与特斯拉中国关于“购车黑名单”存在的相互矛盾的说法,以及早于特斯拉中国取消武汉consu订单事件的“曲线提货”成功订车的事实……rs,都已经淡出了关注的焦点。
从结果来看,不考虑没兴风作浪的部分,拼多多和易买车仅2万元,成为市场热门话题,多次上热搜。这样的投入产出比,可谓营销领域的又一经典。特斯拉和拼多多的纠葛还在继续。
8月19日,特斯拉从公关部高层到展厅销售顾问,都在转发一份声明,直指“买车合适,拼多多帮助武汉车主成功提车”事件,这是有关方面做出的声明。
值得一提的是,该声明并没有像之前的官方声明一样出现在特斯拉的官方博客上。
此前,8月18日晚,网上流传一系列消息,称订单被特斯拉取消的武汉消费者成功提车。后来又有报道称,消费者表示18日提出的Model 3是以其家人的名义下单,费用由一叶草和拼多多先行垫付,取消的订单会用退款冲抵。
截至记者发稿,拼多多方面没有进一步回应,但可以预期的是,肥皂剧还没有落下帷幕。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混乱的直销模式和未履行的购车合同
“如果有人在展厅门口大喊,给买特斯拉的人送两万块钱,那我们也管不了。”
8月18日,特斯拉中国一位管理层人士接受时代财经采访,就近期拼多多“3万人买特斯拉Model”的轩然大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但现在我们有证据表明,他们(拼多多和伊一买车)制造了消费者从他们的平台买车更便宜的假象,这损害了我们的直销模式。”
席间,上述特斯拉中国高管向时代财经提供了一系列材料。其中,多张手机截图显示,易易步客服(易易步是拼多多汽车板块的合作伙伴)曾告知消费者,此次团购活动是特斯拉授权的,产品详情页甚至标榜直降4万。
需要注意的是,4万的直降甚至包括了政府提供的2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补贴。
图片来源:由特斯拉中国采访的人提供。
至于亿玛和拼多多发起的Model 3团购,特斯拉中国认为这一商业活动打乱了其直销模式。因此,其已作出官方声明警告,并对武汉团购消费者进行了拒绝付车的“反击”。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特斯拉中国拒绝向武汉团购消费者提车的同时,另一位同样参与团购的上海消费者却成功提车。
“坦率地说,我们的制度有缺陷。以这次团购为例,我们无法识别哪个消费者是通过团购进来的。”
特斯拉中国上述管理人员对表示,被拒绝交车的武汉消费者之所以引起特斯拉中国的注意,只是因为他们在对接特斯拉工作人员时,透露了拼多多和易买车参与交易。而上海消费者,在整个买车、提车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拼多多的团购。
根据品多多8月17日对时代财经的介绍,沪汉两地并无本质区别。换句话说,这两位消费者与特斯拉中国的买卖关系是一样的,只是对待方式相反。
关于拒绝向武汉车主交车的原因,特斯拉中国的管理层给时代财经发了一份文件,大意是:“由于拼多多使用客户的个人信息代为下单,且拼多多支付了尾款,客户已经向拼多多支付了全款,我们认为该行为已构成订单转售。任何涉及转售的订单,我公司有权单方面终止本协议。”
可见“转卖”是特斯拉中国拒绝向武汉车主交付货物的理由,但这个理由是否有力?O……8月19日,时代财经咨询了广东法律盛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子龙。
“就此次事件的相关报道来看,我们律师认为上述行为不足以构成‘转卖’。第一,与特斯拉的购车合同的另一方是消费者本人,消费者本人使用车辆。不存在“转售”给第三方的情况。其次,拼多多与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还是中介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认定。我们律师倾向于一种类似委托的关系。消费者委托拼多多填写信息下单并付款,也就是消费者把钱交给拼多多,委托拼多多为特斯拉付款,最终追根溯源的付款人是消费者本人。而且拼多多对消费者的自愿补贴与特斯拉无关,拼多多在案件中不充当“中间人”的角色。”
此外,李子龙先生还提到,目前的法律法规没有界定“转售”行为,而是合同当事人的自主权。特斯拉中国在购车合同中关于禁止转售的条款属于现行合同法中的格式条款,但不能是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如果违反上述情况,该条款无效。
“对格式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因此,特斯拉对“转售”有解释权,但不能认为特斯拉对“转售”有任何解释权,其解释范围应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8月18日,武汉消费者成功提车。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剧高潮可能还在后面。
如今武汉消费者已经成功“曲线提车”,再讨论特斯拉中国拒绝把车交给他,作为对拼多多和易雅买车的反击,更多的是呈现其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合法已经不是关注的焦点。
相对于团购消费者暂时划下休止符提车的情况,拼多多在风波中暴露出的一系列操作,正在引导事件向新的方向发展,甚至可能形成自我攻击。
根据特斯拉中国提供的信息,代表武汉消费者向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支付尾款时,宜使用个人账户。根据武汉消费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下单时向一品多多商家下单,支付了25万余元的购车款。
图片来源:由特斯拉中国采访的人提供。
“以个人名义向特斯拉支付尾款,意味着拼多多可能无法获得特斯拉开业的正式发票,事后如何记下这笔费用值得关注。”8月19日,电子商务行业某上市公司运营经理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拼多多以相当大的优惠力度“万人团购”来吸引市场关注和流量,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在特斯拉之前,著名品牌如蓝海之谜、戴森、苹果等。也成为“万人团购”的主角,上述知名品牌无一例外都因为授权问题与拼多多发生纠纷,但大多不了了之。
这一次,拼多多联合易亚在特斯拉身上尝试了同样的伎俩,还是忽略了后者的产品不同于快消品,不仅供应商单一,还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采购程序。再加上特斯拉自身的光环,拼多多平时的纠纷不断升级,甚至商业模式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虽然还有一系列的疑问……品多多“特斯拉车型3万人团购”事件中,如武汉消费者与特斯拉中国关于“购车黑名单”存在的相互矛盾的说法,以及早于特斯拉中国取消武汉消费者订单事件的“曲线取车”成功订车的事实,都已经淡出了关注的焦点。
从结果来看,不考虑没兴风作浪的部分,拼多多和易买车仅2万元,成为市场热门话题,多次上热搜。这样的投入产出比,可谓营销领域的又一经典。
8月18日,针对近日有媒体报道广汽研究院院长(下称“广汽研”)王秋景将离职,广汽集团公开回应称“王秋景目前正在休假中,目前广汽研究院没有领导班子人事变动,王秋景职务也没有变化。
1900/1/1 0:00:00在柏历履新后,通用汽车正对其在华产品线进行全面调整,并将重点放在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上,以遏制在华销售的持续下滑。
1900/1/1 0:00:00近日,东风汽车集团公布销量快报,旗下东风启辰7月售出5003辆,前7月累计售出380万辆,同比大跌405。
1900/1/1 0:00:00尽管法拉利在2020年F1赛场上的表现捉襟见肘,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量产车型方面的进步,如果此前发布SF90和Roma都不足够让你感到眼前一亮,
1900/1/1 0:00:00一年之内,蔚来汽车、理想汽车成功在美国上市,小鹏汽车也于近日向纽交所提交IPO文件,拟募资5亿美金。显然,相比传统车企谋划多年的上市路,造车新势力上市敲钟的步伐真是不一般的快。
1900/1/1 0:00:00虽然关注度不低,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思域HATCHBACK在国内上市的时间,比海外晚了整整四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