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互联网环境非常繁荣。微信、Tik Tok和支付宝各自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业务发展空间,他们的体验也是可圈可点的,完全以用户为导向。另一方面,我们车上的屏幕太弱了,让人觉得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一些造车新势力抓住了这个痛点,开始推出智能车机。很快,一些国产自主品牌开始迎合用户需求。如今,BBA等国际豪华品牌已经逐渐意识到汽车系统本地化的重要性。比如奥迪最新的MMI系统就接入了腾讯的小场景。近日,宝马也正式宣布最新的iDrive 7.0将接入微信车载版、QQ音乐和西瓜视频。今天我们就来谈谈BBA如何实现汽车系统的国产化,未来的想象空间在哪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智能汽车都是在开放的Android平台上开发的,奥迪是BBA第一个拥抱Android的品牌。虽然节奏很快,但还是求稳。事实上,它在原有的MMI系统中增加了一个MIB3娱乐模块,只不过是连接了一个Android沙盒。具体来说,新奥迪A4L接入了几个腾讯小场景功能:口袋故事+墨迹天气+腾讯新闻听版+飞常准,还接入了酷我音乐、喜马拉雅等音频内容。据了解,奥迪未来还将接入微信汽车版。在今年7月的宝马科技日,宝马推出了几项全新的车载系统功能,包括新一代数字钥匙、停车场室内地图,以及几项车载互联网功能,如车载西瓜视频、车载喜马拉雅、QQ音乐、腾讯迷你场景等。其中,小场景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线,首批功能将覆盖美食、汽车、娱乐、主题音乐等领域;西瓜视频将搭载在今年7月以后生产的全新宝马4系和宝马6系GT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些需要硬件支持的功能外,这些软件服务的更新都会通过OTA推送至所有搭载iDrive 7.0交互系统的车辆。据了解,这些功能并不是基于Android平台的。目前奔驰的车系在中国本土化做的很少。现在MBUX虽然接入了大众点评、美团等功能,但是车流量很贵(139人民币3Gb,250人民币6Gb,479人民币12Gb,有效期180天),而且不支持手机热点,车载导航需要付费,价格1298,2198,3098。奔驰可能仍然专注于全球内饰布局和硬件相关的技术功能。比如新一代奔驰S级取消了双横屏设计,配备了大竖屏;配备AR-HUD;;增加了指纹识别和手势控制。按照奔驰的产品换代逻辑,这些设计和功能也为C级和E级车型指明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奥迪率先拥抱安卓,宝马随即跟进。奔驰还处于停滞状态是可以理解的。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奥迪一直在积极改善中国的特殊需求,比如国产车型和加长车型,轿车的国产化也是如此。而且还号称要突破技术,启迪未来。宝马这几年的转型也很快。它一直在新四化方面下大力气,不断推出新模式。去年,它的销售表现非常抢眼。所以奥迪和宝马率先突破。至于奔驰为什么还在搁置,原因很复杂。好在至少现在它的销量还是很不错的。奥迪和宝马为什么选择腾讯?刚才我们提到奥迪已经接入腾讯小场景,即将接入微信车机版;宝马即将接入腾讯迷你场景、微信车机版、QQ音乐。为什么两个奢侈品牌都选择了腾讯?可以试着从OEM和互联网产品来分析。奥迪和宝马这边,这两个品牌各有一套很有代表性的汽车产品。作为一个成熟的品牌,创新的可以创新,保留的要保留。另外,围绕这个车机产品有很多利益和坚持,所以即使本地化了,也不可能完全推翻原来的产品,更不要说把整个车机系统外包给一个本地化的公司去运营了。所以生态准入的形式一定要很轻,不能打破原有的体系。另一方面,我们本地的供应商基本都是一些头部互联网公司:从生态来看,阿里的重点产品是高德地图、支付宝小程序、天猫精灵;百度是百度地图、小音箱、百度小程序;腾讯是QQ音乐,微信汽车版,腾讯小场景;然后就是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明星产品,比如抖音短视频,喜马拉雅,爱奇艺等等。在接入形式上,阿里斑马提供的产品是最重的,是基于AliOS的系统级产品;百度比较轻,可以提供ROM基于安卓系统。腾讯最轻的是超级App的形式,需求基本在云端处理。车厂需要的是一个“轻量级的娱乐生态”,腾讯提供的产品形态和内容生态有优势。这样,奥迪和宝马都选择腾讯就不难理解了。如何看待BBA汽车未来的国产化方向?当然,这只是国产化的第一步。这并不意味着奥迪和宝马将来会绑定腾讯。其他CP/SP还是有机会的,因为车企和用户的需求是非常多样的,这是腾讯所不满足的。虽然车联网行业有全家桶的说法,但基于品牌价值和车型数量,双方可能还有协商的空间。毕竟在吉利GKUI系统上已经实现了BAT的共存。在用户体验方面,虽然奥迪和宝马已经完成了生态登机的第一步,但是我对这些选择很迷茫。QQ音乐和喜马拉雅是开车刚需,但有多少用户是微信车载版刚需?虽然西瓜视频的DAU超过5000万,试图和b站竞争,但是和宝马用户有什么重合呢?鉴于BBA目前的地图体验,为什么不密切关注访问一个高德/百度/腾讯地图?所以,未来BBA在汽车体系上应该会有一批生态供应商,同时在功能的选择上也会更加丰富,更加针对用户需求。为什么BBA机车系统的国产化仍然任重道远?说到底,互联网公司都是车厂的供应商,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车厂来定义产品。未来车厂必须定义自己的驾驶舱布局、交互逻辑、软硬件功能和用户操作。但问题是,尤其是经历了太多辉煌和太重历史包袱的国际品牌,没有办法也不知道该如何前行。这有很多原因。去年我们写过一篇文章(参考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极客汽车”ID: geek car),“为什么BBA的车还这么老派?”》,总结了几个因素,包括汽车产品不能带动销量,研发成本太高,复合型人才匮乏,落地周期长,用户需求不够清晰。以大众为例。去年,奥迪公司(audi ag)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大众汽车是一家“软件驱动”的汽车公司,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数字汽车& amp;Servic的软件部门想开发一个统一的软件操作系统vw。OS,并与微软联合开发大众云。计划投资70亿欧元,在2025年前集结5000名车联网专家。与BBA相比,大众实际上迈出了最大的一步,可见其在软件方面的决心。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翻已经建成的罗马更难。由于各种体制阻力,今年出现了很多软件相关的负面,比如ID.3存在软件问题;每天会发现300个软件漏洞;系统组件彼此不兼容;太多的软件开发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复合型人才难招,目前不到1200人等等。就像翻新老房子一样。我们得把曾经花了很多钱买的旧家具请出来,全部砸烂,重新粉刷。在这个过程中,会损失多少钱,会重建多少钱,会打破多少利益集团,这比从零开始做一件事要难得多。回到话题本身。由于车厂本身并不准备从头再来,本地化的生态合作和用户体验都是没有基础的空谈,只能浅尝辄止。所以,关键在于车厂本身。如果不能系统整改,供应商能力再强,终究脱离了系统,无法刺穿用户痛点。结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今年落地的智能汽车产品越来越多,已经落地的产品经过几次迭代也变得更加完善。如今,智能车机系统已经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有优势,财力物力更雄厚的自主品牌也在这方面快速发展。接下来,我们期待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如何融入这一趋势。BBA在机车和机车系统的国产化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事情还需要推进,我们必须抱有期望。最后,生态登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智能驾驶舱和车辆智能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中国的互联网环境非常繁荣。微信、Tik Tok和支付宝各自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业务发展空间,他们的体验也是可圈可点的,完全以用户为导向。另一方面,我们车上的屏幕太弱了,让人觉得是上个时代的产物。一些造车新势力抓住了这个痛点,开始推出智能车机。很快,一些国产自主品牌开始迎合用户需求。如今,BBA等国际豪华品牌已经逐渐意识到汽车系统本地化的重要性。比如奥迪最新的MMI系统就接入了腾讯的小场景。近日,宝马也正式宣布最新的iDrive 7.0将接入微信车载版、QQ音乐和西瓜视频。今天我们就来谈谈BBA如何实现汽车系统的国产化,未来的想象空间在哪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智能汽车都是在开放的Android平台上开发的,奥迪是BBA第一个拥抱Android的品牌。虽然节奏很快,但还是求稳。事实上,它在原有的MMI系统中增加了一个MIB3娱乐模块,只不过是连接了一个Android沙盒。具体来说,新奥迪A4L接入了几个腾讯小场景功能:口袋故事+墨迹天气+腾讯新闻听版+飞常准,还接入了酷我音乐、喜马拉雅等音频内容。据了解,奥迪未来还将接入微信汽车版。在今年7月的宝马科技日,宝马推出了几项全新的车载系统功能,包括新一代数字钥匙、停车场室内地图,以及几项车载互联网功能,如车载西瓜视频、车载喜马拉雅、QQ音乐、腾讯迷你场景等。其中,小场景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线,首批功能将覆盖美食、汽车、娱乐、主题音乐等领域;西瓜视频将搭载在今年7月以后生产的全新宝马4系和宝马6系GT上。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些需要硬件支持的功能外,这些软件服务的更新都会通过OTA推送至所有搭载iDrive 7.0交互系统的车辆。据了解,这些功能并不是基于Android平台的。目前奔驰的车系在中国本土化做的很少。现在MBUX虽然接入了大众点评、美团等功能,但是车流量很贵(139人民币3Gb,250人民币6Gb,479人民币12Gb,有效期180天),而且不支持手机热点,车载导航需要付费,价格1298,2198,3098。奔驰可能仍然专注于全球内饰布局和硬件相关的技术功能。比如新一代奔驰S级取消了双横屏设计,配备了大竖屏;配备AR-HUD;;增加了指纹识别和手势控制。按照奔驰的产品换代逻辑,这些设计和功能也为C级和E级车型指明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奥迪率先拥抱安卓,宝马随即跟进。奔驰还处于停滞状态是可以理解的。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奥迪一直在积极改善中国的特殊需求,比如国产车型和加长车型,轿车的国产化也是如此。而且还号称要突破技术,启迪未来。宝马这几年的转型也很快。它一直在新四化方面下大力气,不断推出新模式。去年,它的销售表现非常抢眼。所以奥迪和宝马率先突破。至于奔驰为什么还在搁置,原因很复杂。好在至少现在它的销量还是很不错的。奥迪和宝马为什么选择腾讯?刚才我们提到奥迪已经接入腾讯小场景,即将接入微信车机版;宝马即将接入腾讯迷你场景、微信车机版、QQ音乐。为什么两个奢侈品牌都选择了腾讯?可以试着从OEM和互联网产品来分析。奥迪和宝马这边,这两个品牌各有一套很有代表性的汽车产品。作为一个成熟的品牌,创新的可以创新,保留的要保留。另外,围绕这个车机产品有很多利益和坚持,所以即使本地化了,也不可能完全推翻原来的产品,更不要说把整个车机系统外包给一个本地化的公司去运营了。所以生态准入的形式一定要很轻,不能打破原有的体系。另一方面,我们本地的供应商基本都是一些头部互联网公司:从生态来看,阿里的重点产品是高德地图、支付宝小程序、天猫精灵;百度是百度地图、小音箱、百度小程序;腾讯是QQ音乐,微信汽车版,腾讯小场景;然后就是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明星产品,比如抖音短视频,喜马拉雅,爱奇艺等等。在接入形式上,阿里斑马提供的产品是最重的,是基于AliOS的系统级产品;百度比较轻,可以提供ROM基于安卓系统。腾讯最轻的是超级App的形式,需求基本在云端处理。车厂需要的是一个“轻量级的娱乐生态”,腾讯提供的产品形态和内容生态有优势。这样,奥迪和宝马都选择腾讯就不难理解了。如何看待BBA汽车未来的国产化方向?当然,这只是国产化的第一步。这并不意味着奥迪和宝马将来会绑定腾讯。其他CP/SP还是有机会的,因为车企和用户的需求是非常多样的,这是腾讯所不满足的。虽然车联网行业有全家桶的说法,但基于品牌价值和车型数量,双方可能还有协商的空间。毕竟在吉利GKUI系统上已经实现了BAT的共存。在用户体验方面,虽然奥迪和宝马已经完成了生态登机的第一步,但是我对这些选择很迷茫。QQ音乐和喜马拉雅是开车刚需,但有多少用户是微信车载版刚需?虽然西瓜视频的DAU超过5000万,试图和b站竞争,但是和宝马用户有什么重合呢?鉴于BBA目前的地图体验,为什么不密切关注访问一个高德/百度/腾讯地图?所以,未来BBA在汽车体系上应该会有一批生态供应商,同时在功能的选择上也会更加丰富,更加针对用户需求。为什么BBA机车系统的国产化仍然任重道远?说到底,互联网公司都是车厂的供应商,它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车厂来定义产品。未来车厂必须定义自己的驾驶舱布局、交互逻辑、软硬件功能和用户操作。但问题是,尤其是经历了太多辉煌和太重历史包袱的国际品牌,没有办法也不知道该如何前行。这有很多原因。去年我们写过一篇文章(参考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极客汽车”ID: geek car),“为什么BBA的车还这么老派?”》,总结了几个因素,包括汽车产品不能带动销量,研发成本太高,复合型人才匮乏,落地周期长,用户需求不够清晰。以大众为例。去年,奥迪公司(audi ag)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大众汽车是一家“软件驱动”的汽车公司,他们希望建立一个数字汽车& amp;Servic的软件部门想开发一个统一的软件操作系统vw。OS,并与微软联合开发大众云。计划投资70亿欧元,在2025年前集结5000名车联网专家。与BBA相比,大众实际上迈出了最大的一步,可见其在软件方面的决心。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翻已经建成的罗马更难。由于各种体制阻力,今年出现了很多软件相关的负面,比如ID.3存在软件问题;每天会发现300个软件漏洞;系统组件彼此不兼容;太多的软件开发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复合型人才难招,目前不到1200人等等。就像翻新老房子一样。我们得把曾经花了很多钱买的旧家具请出来,全部砸烂,重新粉刷。在这个过程中,会损失多少钱,会重建多少钱,会打破多少利益集团,这比从零开始做一件事要难得多。回到话题本身。由于车厂本身并不准备从头再来,本地化的生态合作和用户体验都是没有基础的空谈,只能浅尝辄止。所以,关键在于车厂本身。如果不能系统整改,供应商能力再强,终究脱离了系统,无法刺穿用户痛点。结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今年落地的智能汽车产品越来越多,已经落地的产品经过几次迭代也变得更加完善。如今,智能车机系统已经不是造车新势力的独有优势,财力物力更雄厚的自主品牌也在这方面快速发展。接下来,我们期待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如何融入这一趋势。BBA在机车和机车系统的国产化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事情还需要推进,我们必须抱有期望。最后,生态登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智能驾驶舱和车辆智能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我来自湖北咸宁,中专毕业,之前一直是一名快递员,在武汉已经打工10年了,也攒了一些钱,做快递员还挺忙的,一个月要寄收近5000件快递,一年也得超过60000单,打工十年了,一直很想买辆特斯拉。
1900/1/1 0:00:00日前,法国初创电池公司Verkor宣布计划与将在欧洲建设一座电池工厂,加入全球电池供应商的角逐。
1900/1/1 0:00:00“红旗销量今年完成20万辆已经没有悬念,明年的目标是完成40万辆,长期目标来看2025年希望达到80万辆,解放的市占率达25以上。
1900/1/1 0:00:00本次特斯拉“失控加速”事故并非先例,此前国内外也发生了多起类似事故,但相关事故的责任到底在哪一方,至今并没有定论。在特斯拉“拒绝交付”一事尚在发酵之际,这家车企又遇到了新的麻烦。
1900/1/1 0:00:00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性能优异的芯片至关重要,因为自动驾驶需要AI技术支撑,对于即时算力能力要求极高。而当前走在自动驾驶技术前列的特斯拉,也选择自己开发芯片。
1900/1/1 0:00:00据福布斯分析,不少全球汽车制造商在2020年上半年冠状病疫情的冲击下都蒙受损失。宝马、大众汽车和福特的表现说明,这三家公司都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通用汽车和特斯拉则实现了盈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