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车企共推“车电分离”,实惠真能落在车主身上?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Weilai, Roewe, Nezha Automobile, Weilai ES6, Tucki

面对车主续航焦虑、购车预算受限等问题,“车电分离”似乎是很多车企想出的另一个解决方案。8月20日,蔚来公布了酝酿已久的“车电分离”方案;随后,哪吒汽车也传出消息,与包括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华鼎国联在内的动力电池厂商合作,建立“电池银行”,推出“车电分离”购车计划;同时,荣威还宣布涉足“车电分离”动力交换模式。一般来说,所谓“车电分离”,就是车主在购买纯电动汽车时,只花车上的钱(不包括电池),然后按月从厂家和电池公司共同组建的“动力银行”租用动力电池。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租赁,车主可以用很低的价格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减轻购车负担。有业内人士指出,去掉动力电池后,大部分纯电动汽车的终端价格甚至比同档次燃油车还要便宜。此外,“车电分离”的方案有利于车主根据不同用车需求租赁不同容量的动力电池。如果经常在市内通勤,可以租小容量电池,长途出行可以选择租长寿命动力电池。这样一来,动力电池的产权就属于车企了,用户在换电的过程中不再有顾虑,担心自己车上的“好电池”被别人车上的“旧电池”换掉。同时也解决了原车主无法升级更换能量密度更高的动力电池的问题。看似“利而无弊”的方案能否掀起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浪潮?纯电动汽车的“车电分离”方案,在实际落地和应用过程中,真的能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吗?电池出租或难盈利“车电分离将成为趋势,但要完美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和大多数业内人士一样,汽车媒体专家彭宇也相当看好“车电分离”方案。他认为,“车电分离”有利于降低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的门槛。与以往“雷声大雨点小”的换电方案不同,“车电分离”的优势在于车主长期租赁单个动力电池,避免频繁换电时换电站管理水平不同带来的隐患和用车风险。“即使有短期出行需求,租个长续航的电池也不会太高。”他告诉understand notes,该计划的各个方面似乎都对消费者和新能源汽车终端有利,但仍有声音质疑——谁应该首先支付租赁电池的制造、管理和维护成本?目前无论蔚来、哪吒还是荣威,公共动力电池租赁业务都是与电池厂商合作,建立类似“融资租赁”模式的资产机构,所以彭宇猜测,应该会有大量机构看好并投资相关租赁业务。“像一些租车平台,车是投资人认购的,平台只是运营。”不过,他也担心动力电池租赁方案提供不同版本的电池。为了满足车主按需租赁和短期租赁的需求,肯定会有电池的储备,也就是要租赁的动力电池大于品牌下单一车型的销量。尤其是长假期间,车主出行需求激增,租用长寿命电池和换电需求也会增加。“为了满足大量车主换电的需求,需要储备大量电池。”但在工作日,大部分车主在市内通勤,不需要高效的换电服务,导致部分备用电池闲置,也会导致维护管理成本的浪费。“没有任何大数据或者智能调度能够准确解决这个问题。”彭宇告诉懂行的做笔记,这和租车平台是一样的。平日里往往有大量车辆处于闲置待租状态,只有在节假日出行急剧增加时,才有可能完全租到。运营商只能依靠高峰时段,将平日产生的费用分摊给节假日租车的用户。“现在只知道租电池大概的租赁费用,不知道短租的价格。……以目前动力电池“月租1000元”计算,租用电池6年的成本相当于电池价格。如此低的租金似乎无法抹平电池物流、维护和闲置的成本,相关资产机构和投资者可能很难在电池租赁中盈利。一位经营出租车公司的人士向《笔记》透露,为满足车辆换电需求,目前车辆电池与备用电池的比例约为1: 1,但仍难以满足运营需求。如果要满足私家车换电需求,车载电源与备用电源的比例至少要达到2: 1,并且要合理分配到全国所有换电站。此外,随着推出“车电分离”业务的车企增多,车企之间动力电池的不兼容和通用问题,必然导致闲置动力电池的库存增加。有分析指出,在更多落地细节出台之前,这笔账如何算并非不可理解。租电简单,换电难。“只要你见过动力电池,就知道换电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谈及“车电分离”,在深圳某新能源汽车4S店从事维修工作的张师傅感叹道:“车电分离”是建立在换电的基础上的,而换电最难的就是备用动力电池的存放。他告诉我,很多车主开了上万公里的纯电动汽车,还是不知道动力电池是什么样子的。除了微型车,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重量高达几百公斤。“把动力电池放在地上,占地近两平方米。你觉得大吗?”张师傅解释,由于动力电池重量大,占地面积大,换电站一般只能存放少量备用动力电池。他的车间占地近200平方米。他平时均衡电池组,只敢同时拆卸三台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我在高速上见过一个电站,估计最多能存五六个动力电池。”张师傅告诉我他知道怎么做笔记。如果这样的动力电池储备还能满足车主在非节假日的换电需求,那么长假期间大量车主出行的话,那就是杯水车薪了。“更换发电站需要不断的电池调度,还会产生高昂的物流成本。”“长假出行,有时候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都是等着加油的车,更别说只有一站换电站了。”他解释说,虽然换电速度不慢,但基本上不可能达到加油站的效率。除非换电站有更多的存储空间,能同时交换电力的站点超过三个,那样的话,换电站就需要更大的面积,高速公路上很多服务区都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关键是车企也需要为此投入大量资金。从媒体报道的数据来看,曾经号称要建1100座电站的蔚来,目前只建了143座电站,这对于4万多蔚来车主来说是必然的。有车主调侃“换电三分钟,排队一小时”。其实这只是单个品牌换电站的情况。如果提供“车电分离”、换电服务的车企急剧增加,很难想象高速服务区会有几个品牌换电站。“除非各品牌的动力电池可以互换,但可能性相当低,否则车企需要妥协,投入成本重新设计底盘。”张师傅还强调,动力电池组方案现在正在成为各个车企关注的焦点。正因为如此,短期内很难看到通用动力电池的出现,这也让换电和“车电分离”的业务成为车企降低终端价格、提振销量的噱头……貂皮销售,也可能对品牌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方案不划算,争议满满。“(车企)不会推大车电分离,(销售)终端会吃亏。”在惠州惠阳一家汽车4S店从事销售工作的向颖,对于车企跟风“车电分离”非常犹豫。她告诉她的笔记,许多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汽油车,因为惠州不限品牌。原因是汽油车便宜,纯电动车贵。起初,在她看来,如果车企推出“车电分离”的购车方案,消费者买车时只需支付“车壳钱”,那么价格会很有优势。“降低购车门槛,促进纯电动汽车在二三线城市的销售。”但仔细算了一笔账,她开始担心除了一线城市的刚需车主会不会选择“车电分离”的购车方案。虽然“车壳”价格比汽油车低,但每月租用电池的费用高达1000元。一般车主每个月正常用车,油费只少几百元。而且租用动力电池的充电费用还要另外支付。更让她担心的是,如果车企跟风推出“车电分离”购车方案,还会在原有车主中造成一系列的级联效应,导致早期车主的不满。"动力电池更具选择性,可以按需租赁."在汽车论坛上,看笔记看到刚刚提车的蔚来ES6车主,发帖“车电分离”,说新的购车方案对已经买车的车主不公平,因为租车方案对短期(五年内)用车的车主更划算。“别提出台新的购车计划了。有的车主觉得划算,有的觉得不划算。即使增加了同型号的电池续航时间,也往往会引起车主的不满。”向颖说,去年,Xpeng汽车因为续航问题被车主集体维权。而有些不满在二三线城市更明显。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车型的更新换代,续航能力的提升,营销方案的推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早期车主往往会因为置换升级、营销、分期方案的细微调整,而去渠道终端讨说法。“作为销售,我只希望车企不要频繁改变营销策略。不管怎么解释,都会有早期车主觉得买早了亏了,要投诉维权。”向颖透露,车企在5月份推出了购车三年免息贷款,两年免息车主表示要还车。虽然车企推出新的营销计划来提振新车在终端的销量无可厚非,但对于销售终端来说,早期车主的不满甚至过激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品牌的口碑,让一线销售人员感到尴尬。或许,“车电分离”的购车方案降低了纯电动汽车的购车门槛,但距离车主“自由换电”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长期用车而言,“车电分离”、只买“车壳”的方案似乎并不划算。[结论]显然,“车电分离”最终会成为一个空洞的营销噱头还是购车者的福音,还有待相关车企公布新一步的细节后才能确定。随着提供“车电分离”换电服务的车企增多,换电硬件的投入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场馆内的玩家能否盈利,效率如何,是否安全,对早期采用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Weilai, Roewe, Nezha Automobile, Weilai ES6, Tucki

面对车主续航能力等问题……谢提和购车预算约束,“车电分离”似乎是很多车企想出的另一个解决方案。8月20日,蔚来公布了酝酿已久的“车电分离”方案;随后,哪吒汽车也传出消息,与包括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华鼎国联在内的动力电池厂商合作,建立“电池银行”,推出“车电分离”购车计划;同时,荣威还宣布涉足“车电分离”动力交换模式。一般来说,所谓“车电分离”,就是车主在购买纯电动汽车时,只花车上的钱(不包括电池),然后按月从厂家和电池公司共同组建的“动力银行”租用动力电池。众所周知,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租赁,车主可以用很低的价格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减轻购车负担。有业内人士指出,去掉动力电池后,大部分纯电动汽车的终端价格甚至比同档次燃油车还要便宜。此外,“车电分离”的方案有利于车主根据不同用车需求租赁不同容量的动力电池。如果经常在市内通勤,可以租小容量电池,长途出行可以选择租长寿命动力电池。这样一来,动力电池的产权就属于车企了,用户在换电的过程中不再有顾虑,担心自己车上的“好电池”被别人车上的“旧电池”换掉。同时也解决了原车主无法升级更换能量密度更高的动力电池的问题。看似“利而无弊”的方案能否掀起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浪潮?纯电动汽车的“车电分离”方案,在实际落地和应用过程中,真的能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吗?电池出租或难盈利“车电分离将成为趋势,但要完美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和大多数业内人士一样,汽车媒体专家彭宇也相当看好“车电分离”方案。他认为,“车电分离”有利于降低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的门槛。与以往“雷声大雨点小”的换电方案不同,“车电分离”的优势在于车主长期租赁单个动力电池,避免频繁换电时换电站管理水平不同带来的隐患和用车风险。“即使有短期出行需求,租个长续航的电池也不会太高。”他告诉understand notes,该计划的各个方面似乎都对消费者和新能源汽车终端有利,但仍有声音质疑——谁应该首先支付租赁电池的制造、管理和维护成本?目前无论蔚来、哪吒还是荣威,公共动力电池租赁业务都是与电池厂商合作,建立类似“融资租赁”模式的资产机构,所以彭宇猜测,应该会有大量机构看好并投资相关租赁业务。“像一些租车平台,车是投资人认购的,平台只是运营。”不过,他也担心动力电池租赁方案提供不同版本的电池。为了满足车主按需租赁和短期租赁的需求,肯定会有电池的储备,也就是要租赁的动力电池大于品牌下单一车型的销量。尤其是长假期间,车主出行需求激增,租用长寿命电池和换电需求也会增加。“为了满足大量车主换电的需求,需要储备大量电池。”但在工作日,大部分车主在市内通勤,不需要高效的换电服务,导致部分备用电池闲置,也会导致维护管理成本的浪费。“没有任何大数据或者智能调度能够准确解决这个问题。”彭宇告诉懂行的做笔记,这和租车平台是一样的。平日里往往有大量车辆处于闲置待租状态,只有在节假日出行急剧增加时,才有可能完全租到。运营商只能依靠高峰时段,将平日产生的费用分摊给节假日租车的用户。“现在只知道租电池大概的租赁费用,不知道短租的价格。……以目前动力电池“月租1000元”计算,租用电池6年的成本相当于电池价格。如此低的租金似乎无法抹平电池物流、维护和闲置的成本,相关资产机构和投资者可能很难在电池租赁中盈利。一位经营出租车公司的人士向《笔记》透露,为满足车辆换电需求,目前车辆电池与备用电池的比例约为1: 1,但仍难以满足运营需求。如果要满足私家车换电需求,车载电源与备用电源的比例至少要达到2: 1,并且要合理分配到全国所有换电站。此外,随着推出“车电分离”业务的车企增多,车企之间动力电池的不兼容和通用问题,必然导致闲置动力电池的库存增加。有分析指出,在更多落地细节出台之前,这笔账如何算并非不可理解。租电简单,换电难。“只要你见过动力电池,就知道换电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谈及“车电分离”,在深圳某新能源汽车4S店从事维修工作的张师傅感叹道:“车电分离”是建立在换电的基础上的,而换电最难的就是备用动力电池的存放。他告诉我,很多车主开了上万公里的纯电动汽车,还是不知道动力电池是什么样子的。除了微型车,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重量高达几百公斤。“把动力电池放在地上,占地近两平方米。你觉得大吗?”张师傅解释,由于动力电池重量大,占地面积大,换电站一般只能存放少量备用动力电池。他的车间占地近200平方米。他平时均衡电池组,只敢同时拆卸三台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我在高速上见过一个电站,估计最多能存五六个动力电池。”张师傅告诉我他知道怎么做笔记。如果这样的动力电池储备还能满足车主在非节假日的换电需求,那么长假期间大量车主出行的话,那就是杯水车薪了。“更换发电站需要不断的电池调度,还会产生高昂的物流成本。”“长假出行,有时候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都是等着加油的车,更别说只有一站换电站了。”他解释说,虽然换电速度不慢,但要达到加油站的效率基本不可能。除非换电站有更多的存储空间,能同时交换电力的站点超过三个,那样的话,换电站就需要更大的面积,高速公路上很多服务区都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关键是车企也需要为此投入大量资金。从媒体报道的数据来看,曾经号称要建1100座电站的蔚来,目前只建了143座电站,这对于4万多蔚来车主来说是必然的。有车主调侃“换电三分钟,排队一小时”。其实这只是单个品牌换电站的情况。如果提供“车电分离”、换电服务的车企急剧增加,很难想象高速服务区会有几个品牌换电站。“除非各品牌的动力电池可以互换,但可能性相当低,否则车企需要妥协,投入成本重新设计底盘。”张师傅还强调,动力电池组方案现在正在成为各个车企关注的焦点。正因为如此,短期内很难看到通用动力电池的出现,这也让换电和“车电分离”的业务成为车企降低终端价格、提振销量的噱头……貂皮销售,也可能对品牌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方案不划算,争议满满。“(车企)不会推大车电分离,(销售)终端会吃亏。”在惠州惠阳一家汽车4S店从事销售工作的向颖,对于车企跟风“车电分离”非常犹豫。她告诉她的笔记,许多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汽油车,因为惠州不限品牌。原因是汽油车便宜,纯电动车贵。起初,在她看来,如果车企推出“车电分离”的购车方案,消费者买车时只需支付“车壳钱”,那么价格会很有优势。“降低购车门槛,促进纯电动汽车在二三线城市的销售。”但仔细算了一笔账,她开始担心除了一线城市的刚需车主会不会选择“车电分离”的购车方案。虽然“车壳”价格比汽油车低,但每月租用电池的费用高达1000元。一般车主每个月正常用车,油费只少几百元。而且租用动力电池的充电费用还要另外支付。更让她担心的是,如果车企跟风推出“车电分离”购车方案,还会在原有车主中造成一系列的级联效应,导致早期车主的不满。"动力电池更具选择性,可以按需租赁."在汽车论坛上,看笔记看到刚刚提车的蔚来ES6车主,发帖“车电分离”,说新的购车方案对已经买车的车主不公平,因为租车方案对短期(五年内)用车的车主更划算。“别提出台新的购车计划了。有的车主觉得划算,有的觉得不划算。即使增加了同型号的电池续航时间,也往往会引起车主的不满。”向颖说,去年,Xpeng汽车因为续航问题被车主集体维权。而有些不满在二三线城市更明显。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车型的更新换代,续航能力的提升,营销方案的推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早期车主往往会因为置换升级、营销、分期方案的细微调整,而去渠道终端讨说法。“作为销售,我只希望车企不要频繁改变营销策略。不管怎么解释,都会有早期车主觉得买早了亏了,要投诉维权。”向颖透露,车企在5月份推出了购车三年免息贷款,两年免息车主表示要还车。虽然车企推出新的营销计划来提振新车在终端的销量无可厚非,但对于销售终端来说,早期车主的不满甚至过激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品牌的口碑,让一线销售人员感到尴尬。或许,“车电分离”的购车方案降低了纯电动汽车的购车门槛,但距离车主“自由换电”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长期用车而言,“车电分离”、只买“车壳”的方案似乎并不划算。[结论]显然,“车电分离”最终会成为一个空洞的营销噱头还是购车者的福音,还有待相关车企公布新一步的细节后才能确定。随着提供“车电分离”换电服务的车企增多,换电硬件的投入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场馆内的玩家能否盈利,效率如何,是否安全,对早期采用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标签:蔚来荣威哪吒汽车蔚来ES6小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近7成车企净利润暴跌 长安江铃“花式”逆袭

虽然上半年营收、净利普跌,但中国上市车企的状况比同期的跨国车企更显健康。截至发稿,包括上汽集团、东风集团股份、长安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等国内上市车企均已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

1900/1/1 0:00:00
小鹏与蔚来、理想聚首美股,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划分完成?

继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之后,小鹏汽车成为第三家在美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1900/1/1 0:00:00
【车企半年报】长安汽车扣非净亏损收窄 长安福特成业绩最大“黑洞”

财联社北京,记者徐昊讯8月30日,长安汽车(000625SZ)披露2020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1900/1/1 0:00:00
告别"论斤卖"!"报废车"的身价要涨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持续递增,机动车如何报废、回收、循环再利用,已成为民生领域新的关注焦点。

1900/1/1 0:00:00
体系竞争 经销商的下一个五年

汽车,是一个正在快速进化的产业,这不仅涉及生产体系,也覆盖了经销商体系。下一个五年的机会在哪?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1900/1/1 0:00:00
保时捷推迟第二款电动车的上市时间

作为大众汽车旗下最赚钱的品牌,保时捷已经证明,它比集团内部的其它品牌更有盈利弹性和韧劲。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