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收盘时,李股价上涨28.25%,公司市值近200亿美元,创上市以来新高。与此同时,近日来,蔚来汽车的股价也创下新高,市值首次突破240亿美元。
就市值而言,蔚来汽车已经超过吉利和广汽等传统汽车公司,并逐渐向SAIC看齐。在这种形势下,李、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受到资本的重视,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很多业内人士都评论说,这种造车新势力的资本发展,正呈现出一种“泛特斯拉”的现象。
在特斯拉,其市值从2019年开始飙升,逐渐超越通用、奔驰等汽车公司,现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在此基础上,特斯拉市值的快速上升成为一种特殊现象。在特斯拉之后,行业逐渐涌现出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这些新势力已经超越了国内的传统车企。
对此,很多人开始质疑:业界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泛特斯拉”现象?我们将如何衡量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市场价值?关于所谓的预期市值和真实价值,汽车企业应该如何理性看待?
一个
“泛特斯拉”现象,理想市值200亿美元。
近日,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李股价收盘上涨28.25%,盘中市值近200亿美元,直逼蔚来汽车,成为继蔚来之后又一股类似特斯拉发展趋势的造车新势力。
资料显示,李于7月30日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以每股11.50美元的价格公开发行95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上市首日,李股价上涨43.13%,收于16.46美元。截至目前,李的股价已超过20美元,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
除了李,蔚来汽车的市值今年也实现了累计增长。数据显示,与年初的3.72美元相比,今年以来蔚来汽车的股价已经上涨超过379%,整体市值超过230亿美元。按照这个市值,已经超过吉利汽车市值1500亿元左右,几乎和SAIC、比亚迪持平。
对于李和蔚来汽车股价和市值的不断攀升,很多人认为这是造车新势力发展的一个好现象,显示了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价值提升。同时,随着这些造车新势力股价和市值的提升,他们在行业中的发展地位也进一步确立。
对此,有专家表示,在短时间内以市值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是比较片面的,尤其是新势力造车等波动较大的企业。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市值只是行业内企业的预期价值,但企业的真实价值会有很大的不同。
从企业发展来看,蔚来、理想等新型造车企业目前处于投资发展阶段,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没有实现车企正常的盈利发展。换句话说,造车新势力虽然在市值上有所提升,在资本市场上赢得了极大的关注,但在汽车市场上还没有形成大规模,没有健康稳定的产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造车新势力的市值只能是一个更高的数字,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他们的期望值,但在汽车行业并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因此无法与同级别的传统车企相提并论。
二
如何衡量资本市场的新势力和传统车企?
对于车企股价上涨、市值飙升,有分析称,这种现象并不是刚刚出现,他们正在走特斯拉路线,以类似的方式实现自我发展。在这种“泛特斯拉”现象中,造车新势力的市值增长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具体来说,他们吸引…的原因资本市场的关注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造车新势力,让汽车从传统的工业产品彻底变成了新时代的智能产品。在当前的汽车行业,大部分汽车企业已经开始选择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这就要求汽车企业从数字化、智能化入手。在此基础上,造车新势力具有一定优势,未来该领域也将成为汽车资本的主要控制力量。
第二,对于移动出行的发展,汽车行业以前相对保守。尤其是在资本投入方面,车企不愿意将其与资本深度挂钩,也不会选择长期投入资本。但目前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可以快速投入产出,已经形成了预期的市场。因此,庞大的资本更加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希望通过投资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第三,这可以说是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的一种新的汽车市值现象。通过特斯拉市值的不断增长,外界对蔚来、理想等新势力有了相同的预期,带动整个资本市场对他们的聚焦。
对于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和资本市场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他们将是未来新车发展的驱动力。但相比之下,传统汽车企业也在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将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同时,他们在这个细分市场的发展上也有很强的支撑点。
第一,吉利、长城等传统汽车企业在汽车行业有着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基础,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新造车动力车公司的月销量都在1万辆左右,有的公司甚至只卖100辆。从这个角度来看,造车新势力的市值只能说是资本背景下的表面成绩。
二是传统车企本身有强大的自有资金支持,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汽车供应链体系,为未来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于新的车企,暂时还不完全具备。
第三,传统汽车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但不相信外资,很大程度上不需要同类资本企业的支持。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发展趋势下,传统车企的价值不可能完全被外部资本所衬托,市值也不会“暴涨”。
三
如何正确看待“市值”背后的汽车企业发展?
近年来,汽车行业在市场变化的前提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其计量价值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车企多以销量和营收作为评判因素。现在,市值已经成为造车新势力发展的新名词。
从造车新势力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大部分企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但这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其的预期。有财经评论员曾表示,新的汽车公司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想象空间”,他们对这些汽车公司的长期利润抱有很高的期望,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乐观。所以资本市场希望抓住这个投资风口。
造车新势力基于资本市场的投入,需要不断输出更多的信心,给他们更高的期望。同时,这些新的汽车公司也将带来更多的风险。一旦在某个阶段达不到应有的预期,就会面临来自资本的威胁,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不像传统车企那样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汽车预言家》报道,2019年年中,汽车行业活跃着数十支造车新势力。到目前为止,这些企业的数量还不到20家。
此外,在2……0,造车新势力迎来一波“上市”。在外界看来,这是造车新势力力量的提升。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些新的车企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在更大的市场经过几次融资后进行融资,通过股权交换来降低未来自身发展的风险。
这种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模式作用于传统车企,提醒吉利、长城等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需要更大胆,放开引进外资发展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传统车企过去往往以自己的技术为核心,单方面形成独立的体系。但从现在来看,汽车行业基本上完全市场化,传统汽车企业需要从保守走向开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发展模式。
据《汽车预言家》报道,2020年年中,受疫情影响,包括戴姆勒和宝马在内的传统汽车公司财务数据未能达到预期。但在自我成本控制和资本调整下,大部分已经恢复正常经营,处于盈利状态。相比之下,外资支持的企业发展相对封闭,资金调节相对受阻。
对于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所拥有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各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这就需要新车企和传统车企共同转型,在打破原有格局的基础上进行自身的发展,传统车企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8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收盘时,李股价上涨28.25%,公司市值近200亿美元,创上市以来新高。与此同时,近日来,蔚来汽车的股价也创下新高,市值首次突破240亿美元。
就市值而言,蔚来汽车已经超过吉利和广汽等传统汽车公司,并逐渐向SAIC看齐。在这种形势下,李、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受到资本的重视,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很多业内人士都评论说,这种造车新势力的资本发展,正呈现出一种“泛特斯拉”的现象。
在特斯拉,其市值从2019年开始飙升,逐渐超越通用、奔驰等汽车公司,现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在此基础上,特斯拉市值的快速上升成为一种特殊现象。在特斯拉之后,行业逐渐涌现出蔚来、理想等新势力,这些新势力已经超越了国内的传统车企。
对此,很多人开始质疑:业界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泛特斯拉”现象?我们将如何衡量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市场价值?关于所谓的预期市值和真实价值,汽车企业应该如何理性看待?
一个
“泛特斯拉”现象,理想市值200亿美元。
近日,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李股价收盘上涨28.25%,盘中市值近200亿美元,直逼蔚来汽车,成为继蔚来之后又一股类似特斯拉发展趋势的造车新势力。
资料显示,李于7月30日在纳斯达克正式上市,以每股11.50美元的价格公开发行95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上市首日,李股价上涨43.13%,收于16.46美元。截至目前,李的股价已超过20美元,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
除了李,蔚来汽车的市值今年也实现了累计增长。数据显示,与年初的3.72美元相比,今年以来蔚来汽车的股价已经上涨超过379%,整体市值超过230亿美元。按照这个市值,已经超过吉利汽车市值1500亿元左右,几乎和SAIC、比亚迪持平。
对于李和蔚来汽车股价和市值的不断攀升,很多人认为这是造车新势力发展的一个好现象,这说明……这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价值提升。同时,随着这些造车新势力股价和市值的提升,他们在行业中的发展地位也进一步确立。
对此,有专家表示,在短时间内以市值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是比较片面的,尤其是新势力造车等波动较大的企业。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市值只是行业内企业的预期价值,但企业的真实价值会有很大的不同。
从企业发展来看,蔚来、理想等新型造车企业目前处于投资发展阶段,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没有实现车企正常的盈利发展。换句话说,造车新势力虽然在市值上有所提升,在资本市场上赢得了极大的关注,但在汽车市场上还没有形成大规模,没有健康稳定的产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造车新势力的市值只能是一个更高的数字,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他们的期望值,但在汽车行业并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因此无法与同级别的传统车企相提并论。
二
如何衡量资本市场的新势力和传统车企?
对于车企股价上涨、市值飙升,有分析称,这种现象并不是刚刚出现,他们正在走特斯拉路线,以类似的方式实现自我发展。在这种“泛特斯拉”现象中,造车新势力的市值增长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它们之所以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造车新势力,让汽车从传统的工业产品彻底变成了新时代的智能产品。在当前的汽车行业,大部分汽车企业已经开始选择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这就要求汽车企业从数字化、智能化入手。在此基础上,造车新势力具有一定优势,未来该领域也将成为汽车资本的主要控制力量。
第二,对于移动出行的发展,汽车行业以前相对保守。尤其是在资本投入方面,车企不愿意将其与资本深度挂钩,也不会选择长期投入资本。但目前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可以快速投入产出,已经形成了预期的市场。因此,庞大的资本更加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希望通过投资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第三,这可以说是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的一种新的汽车市值现象。通过特斯拉市值的不断增长,外界对蔚来、理想等新势力有了相同的预期,带动整个资本市场对他们的聚焦。
对于造车新势力,汽车行业和资本市场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他们将是未来新车发展的驱动力。但相比之下,传统汽车企业也在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将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同时,他们在这个细分市场的发展上也有很强的支撑点。
第一,吉利、长城等传统汽车企业在汽车行业有着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基础,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新造车动力车公司的月销量都在1万辆左右,有的公司甚至只卖100辆。从这个角度来看,造车新势力的市值只能说是资本背景下的表面成绩。
二是传统车企本身有强大的自有资金支持,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汽车供应链体系,为未来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于新的车企,暂时还不完全具备。
第三,传统汽车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但他们不相信……在外国资本和不需要类似资本的支持的企业中,很大程度上。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发展趋势下,传统车企的价值不可能完全被外部资本所衬托,市值也不会“暴涨”。
三
如何正确看待“市值”背后的汽车企业发展?
近年来,汽车行业在市场变化的前提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其计量价值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车企多以销量和营收作为评判因素。现在,市值已经成为造车新势力发展的新名词。
从造车新势力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大部分企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但这并不影响资本市场对其的预期。有财经评论员曾表示,新的汽车公司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想象空间”,他们对这些汽车公司的长期利润抱有很高的期望,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乐观。所以资本市场希望抓住这个投资风口。
造车新势力基于资本市场的投入,需要不断输出更多的信心,给他们更高的期望。同时,这些新的汽车公司也将带来更多的风险。一旦在某个阶段达不到应有的预期,就会面临来自资本的威胁,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不像传统车企那样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汽车预言家》报道,2019年年中,汽车行业活跃着数十支造车新势力。到目前为止,这些企业的数量还不到20家。
此外,2020年中期,造车新势力迎来一波“上市”潮。在外界看来,这是造车新势力力量的提升。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些新的车企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在更大的市场经过几次融资后进行融资,通过股权交换来降低未来自身发展的风险。
这种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模式作用于传统车企,提醒吉利、长城等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需要更大胆,放开引进外资发展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传统车企过去往往以自己的技术为核心,单方面形成独立的体系。但从现在来看,汽车行业基本上完全市场化,传统汽车企业需要从保守走向开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发展模式。
据《汽车预言家》报道,2020年年中,受疫情影响,包括戴姆勒和宝马在内的传统汽车公司财务数据未能达到预期。但在自我成本控制和资本调整下,大部分已经恢复正常经营,处于盈利状态。相比之下,外资支持的企业发展相对封闭,资金调节相对受阻。
对于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所拥有的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各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这就需要新车企和传统车企共同转型,在打破原有格局的基础上进行自身的发展,传统车企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注:图片来自网络)在通用推出SuperCruise系统以来,安全是SuperCruise的策略重心。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8月31日,据《福布斯》网站报道,一个酝酿了10年的决定终于尘埃落定。上周四(当地时间8月27日),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最终批准了新的法规,将大幅减少该州氮氧化物的排放。
1900/1/1 0:00:00不知冯擎峰对仅待了半年的营销体系是否充满着不舍,半年营销工作的点滴,战友之间的情谊,这些对于重感情的人来说,甚至远比业绩和成果重要得多。近日,吉利营销体系出现人事变动。
1900/1/1 0:00:00近几年皮卡车已经成为车企发展炙手可热的新蓝海。8月28日,吉利汽车商用车首款皮卡车远程FX在山东淄博正式下线。今天对于吉利商用车远程FX来说,正如外界形容的一样“千呼万唤始出来”。
1900/1/1 0:00:008月27日,汽车预言家从吉利方面独家获悉,冯擎峰将专职担任路特斯集团董事、全球CEO,负责路特斯集团全球的业务发展,不再担任吉利营销系统的职务。
1900/1/1 0:00:00来源:仙豆智能作者程潇熠编辑周游从车内的仪表盘触屏化到SpaceX载人飞船舱内触屏操作,触摸大屏正在逐渐取代物理按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