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公司官员
作者|武笑羽
编辑|旅行
今年下半年以来,理想和小鹏相继上市,与蔚来汽车一起组织了美股的“三国杀”。国内方面,科技创新板面临“新旧势力”夹击,IPO竞争同样激烈。
今年6月17日,吉利汽车首次正式披露将回归a股,瞄准科技创新板,有望成为“科技创新板上市第一车”。仅仅两个月后,威马年内登陆科技创新板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有消息人士证实,威马汽车有望在9月初完成D轮融资,9月底开始申报科技创新板,力争2021年1-2月登陆科技创新板,有望成为“科技创新板新能源第一股”。
相比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独立一哥”吉利汽车显然动作更快,还是先吃科技创新板的红利。
8月28日,据浙江证监局官网消息,CICC与华泰联合进行的吉利汽车上市辅导已于日前完成,将适时正式提交科技创新板招股说明书。
吉利和威马的爱恨情仇不止于此。2019年9月,因商业秘密纠纷,吉利对威马提起诉讼,索赔高达21亿元,这是中国最大的商业纠纷案。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的多位高管,包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都曾在吉利工作过。今年2月,吉利撤回了对威马的部分诉讼,但针对窃取商业机密的诉讼仍将继续。
如今“新仇旧恨”叠加。科技创新板IPO竞争的背后,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都有各自的焦虑和野心。
两人都盯上了“有钱工厂”
两人都盯上了“有钱工厂”
2019年7月22日,科技创新板开板,首批25家公司平均涨幅达到140%。如今一年过去了,科技创新板的“造富神话”仍未停止。
据价值线研究院统计,科技创新板上市一周年,从最初的25家到140家,融资2000亿元,总市值已经超过3.3万亿元,产生了数百位亿万富翁,其中有4位身价超过100亿元。
科创板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青睐有加。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技创新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显示,科技创新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
汽车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顺利登陆科创板,意味着快速获得便捷的融资来源,抢占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保证后续的产品研发、产能爬坡、营销推广,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
此外,猎鹰创投创始人、追梦创富CEO李源丰对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表示,“登陆科技创新板相当于获得了高科技车企的国家认证,可以享受特斯拉暴涨带来的股价联动,甚至市盈率超过特斯拉。”
先抢占科技创新板,威马和吉利各有各的算盘。
根据威马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其销量为6,342辆,排名……g新车销量榜第三,但与冠军蔚来的14072辆和亚军李的9665辆相比,差距不小。
新造的汽车被公认为“碎钞机”。即使被称为“最抠门的创始人”,李想旗下的李也未能逃脱亏损的泥潭。招股书显示,2018年和2019年,李净亏损分别为15.32亿元和24.38亿元。蔚来汽车财报显示,其2019年全年净亏损114.13亿元;2020年一季度净亏损16.92亿元。
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营收数据,但今年年初,威马汽车取消了2019年所有员工的年终奖。当时威马回复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称“取消年终奖是因为没有完成公司的目标,不仅是销量,还有其他考核指标。”
“造车新势力在搞资本游戏。谁先上市谁先活。”全联车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这样判断。美团CEO王兴发布了2020年的预测,称“只有三种新势力能活下去”。
科技创新板可以给威马汽车带来高估值,在新生力量的“大逃杀”中带来更强的竞争力。有消息人士在接受《财经》采访时透露,D轮融资完成后,威马估值有望超过300亿元,IPO预期估值有望超过600亿元。

来源:威马汽车官方
另一方面,虽然资金相对充裕,但吉利汽车的情况却难言乐观。
2019年起,吉利汽车告别了过去四年净利润持续高企的野蛮生长期,开始“慢下来慢跑”。2020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营收368.19亿元,同比下降22.6%;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43%。同时,吉利汽车将全年销量目标从141万辆下调至132万辆,降幅为6%。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2020年将是集团历史上最困难的一年。”
吉利汽车正在寻求技术转型,但大象转身并不容易。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19年年报显示,吉利汽车当年销售新能源和电动汽车11.3万辆,仅占全年总销量的8.3%左右。今年上半年,吉利新能源和电动汽车车型(包括雷克萨斯)销量为2.92万辆,同比大幅下降约49%。
相比之下,特斯拉在华销量为4.6万辆,位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同期,国内造车新势力龙头蔚来汽车销量14169辆,同比增长87.9%,新旧势力交锋激烈。

吉利高端新能源品牌几何来源:吉利官方
吉利汽车向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坦言:“为国内a股开辟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增强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新四化’等未来战略发展。”
吉利汽车方面表示,科技创新板上市募集资金约40%将投入新车产品研发项目,约15%将投入新能源、车联网、智能驾驶等前瞻性技术研发项目,约30%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以改善集团财务及现金流状况。
科技哪个更强?
科技哪个更强?
“新势力不能一直叫新势力,它会变,旧势力会智能化。最后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还得是一条赛道。”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
在首都赛车场同台竞技,率先登陆科技创新板,赢得“整车第一股”的称号,对车企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李源丰向未来汽车日报分析:“第一份额相当于行业第一。在如今买头部资产的习惯下,毫无疑问可以享受更高的市盈率,得到更重投资者的加持。对比美股的蔚来、理想、小鹏,蔚来率先登陆美股,市场默认行业第一。”
另外,能够整车上市的公司数量有限,一定要抓住机会。科技创新板汽车生态上市即将进入第二阶段,即核心技术供应商上市,如专注智能驾驶芯片的黑芝麻智能科技、专注激光雷达的速腾聚创等。
顾名思义,科技创新板的“板”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6月8日,吉利汽车首次提及“科技4.0”,转型为框架车。其中,CMA架构被吉利视为“造车”时代的“核心武器”。截至目前,CMA架构已孕育出沃尔沃、领克、北极星、吉利等四大品牌近20款产品。此外,今年下半年,纯电动专属架构PMA架构将正式上市,基于该架构的车型将在领克上市。

来源:吉利汽车官方
智能汽车浪潮将至,自动驾驶成为吉利押宝的方向。自2020年起,沃尔沃、北极星、Link和Waymo达成全球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智能网联方面,吉利的GKUI纪可智能生态系统已搭载22款车型,累计销量超过200万辆。
电气化方面,吉利汽车有48V,高压混动,纯电动,车身控制,高压m……或控制、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和软件开发能力,并在新能源领域拥有300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在共享方面,吉利拥有新能源网约车B2C平台曹操出行、高端出行服务“耀出行”,并通过收购李泰飞车、与戴姆勒联合投资Volocopter,全面布局城市低空出行。
相比较而言,威马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之一,转型比传统主机厂更彻底。
威马汽车确立的“三步走战略”如下:第一步,做智能电动车的普及;第二步,成长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做智慧出行服务商。技术研发方面,威马汽车在5G、自动驾驶、V2G反向充电等领域均有布局;在旅行领域,威马对外界表示,“旅行业务和‘客户服务’平台正在成为威马的营收助推力。”
然而,即使成功登陆科技创新板,之后的路也并不平坦。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分析师对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表示,对于科技公司来说,科创板上市可能存在核心技术流失的风险。同时,在慢牛行情下,科创板上市并不绝对代表高估值和高回报。“业绩差的话,会直接影响公司股价,后期会有破发的风险。”
无论是科技、资本还是市场份额的竞争,登陆科技创新板后,“新旧势力”的厮杀和挑战可能才刚刚开始。
未来汽车日报
资料来源:公司官员
作者|武笑羽
编辑|旅行
今年下半年以来,理想和小鹏相继上市,与蔚来汽车一起组织了美股的“三国杀”。国内方面,科技创新板面临“新旧势力”夹击,IPO竞争同样激烈。
今年6月17日,吉利汽车首次正式披露将回归a股,瞄准科技创新板,有望成为“科技创新板上市第一车”。仅仅两个月后,威马年内登陆科技创新板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有消息人士证实,威马汽车有望在9月初完成D轮融资,9月底开始申报科技创新板,力争2021年1-2月登陆科技创新板,有望成为“科技创新板新能源第一股”。
相比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独立一哥”吉利汽车显然动作更快,还是先吃科技创新板的红利。
8月28日,据浙江证监局官网消息,CICC与华泰联合进行的吉利汽车上市辅导已于日前完成,将适时正式提交科技创新板招股说明书。
吉利和威马的爱恨情仇不止于此。2019年9月,因商业秘密纠纷,吉利对威马提起诉讼,索赔高达21亿元,这是中国最大的商业纠纷案。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的多位高管,包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都曾在吉利工作过。今年2月,吉利撤回了对威马的部分诉讼,但针对窃取商业机密的诉讼仍将继续。
如今“新仇旧恨”叠加。科技创新板IPO竞争的背后,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都有各自的焦虑和野心。
两人都盯上了“有钱工厂”
两人都盯上了“有钱工厂”
2019年7月22日,科技创新板开板,首批25家公司平均涨幅达到140%。如今一年过去了,科技创新板的“造富神话”仍未停止。
据价值线研究院统计,科技创新板上市一周年,从最初的25家到140家,融资2000亿元,总市值已经超过3.3万亿元,产生了数百位亿万富翁,其中有4位身价超过100亿元。
科创板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青睐有加。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技创新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显示,科技创新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
汽车是一门技术-……这是一个紧张的行业,资本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顺利登陆科创板,意味着快速获得便捷的融资来源,抢占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保证后续的产品研发、产能爬坡、营销推广,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
此外,猎鹰创投创始人、追梦创富CEO李源丰对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表示,“登陆科技创新板相当于获得了高科技车企的国家认证,可以享受特斯拉暴涨带来的股价联动,甚至市盈率超过特斯拉。”
先抢占科技创新板,威马和吉利各有各的算盘。
威马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销量为6342辆,位列新车销量榜第三,但与冠军蔚来的14072辆和亚军李的9665辆相比,差距不小。
新造的汽车被公认为“碎钞机”。即使被称为“最抠门的创始人”,李想旗下的李也未能逃脱亏损的泥潭。招股书显示,2018年和2019年,李净亏损分别为15.32亿元和24.38亿元。蔚来汽车财报显示,其2019年全年净亏损114.13亿元;2020年一季度净亏损16.92亿元。
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营收数据,但今年年初,威马汽车取消了2019年所有员工的年终奖。当时威马回复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称“取消年终奖是因为没有完成公司的目标,不仅是销量,还有其他考核指标。”
“造车新势力在搞资本游戏。谁先上市谁先活。”全联车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这样判断。美团CEO王兴发布了2020年的预测,称“只有三种新势力能活下去”。
科技创新板可以给威马汽车带来高估值,在新生力量的“大逃杀”中带来更强的竞争力。有消息人士在接受《财经》采访时透露,D轮融资完成后,威马估值有望超过300亿元,IPO预期估值有望超过600亿元。

来源:威马汽车官方
另一方面,虽然资金相对充裕,但吉利汽车的情况却难言乐观。
2019年起,吉利汽车告别了过去四年净利润持续高企的野蛮生长期,开始“慢下来慢跑”。2020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营收368.19亿元,同比下降22.6%;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43%。同时,吉利汽车将全年销量目标从141万辆下调至132万辆,降幅为6%。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2020年将是集团历史上最困难的一年。”
吉利汽车正在寻求技术转型,但大象转身并不容易。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19年年报显示,吉利汽车当年销售新能源和电动汽车11.3万辆,仅占全年总销量的8.3%左右。今年上半年,吉利新能源和电动汽车车型(包括雷克萨斯)销量为2.92万辆,同比大幅下降约49%。
相比之下,特斯拉在华销量为4.6万辆,位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同期,国内造车新势力龙头蔚来汽车销量14169辆,同比增长87.9%,新旧势力交锋激烈。

吉利高端新能源品牌几何来源:吉利官方
吉利汽车向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坦言:“为国内a股开辟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增强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新四化’等未来战略发展。”
吉利汽车方面表示,科技创新板上市募集资金约40%将投入新车产品研发项目,约15%将投入新能源、车联网、智能驾驶等前瞻性技术研发项目,约30%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以改善集团财务及现金流状况。
科技哪个更强?
科技哪个更强?
“新势力不能一直叫新势力,它会变,旧势力会智能化。最后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还得是一条赛道。”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
在首都赛车场同台竞技,率先登陆科技创新板,赢得“整车第一股”的称号,对车企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李源丰向未来汽车日报分析:“第一份额相当于行业第一。在如今买头部资产的习惯下,毫无疑问可以享受更高的市盈率,得到更重投资者的加持。对比美股的蔚来、理想、小鹏,蔚来率先登陆美股,市场默认行业第一。”
另外,能够整车上市的公司数量有限,一定要抓住机会。科技创新板汽车生态上市即将进入第二阶段,即核心技术供应商上市,如专注智能驾驶芯片的黑芝麻智能科技、专注激光雷达的速腾聚创等。
顾名思义,科技创新板的“板”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6月8日,吉利汽车首次提及“科技4.0”,转型为框架车。其中,CMA架构被吉利视为“造车”时代的“核心武器”。截至目前,CMA架构已孕育出沃尔沃、领克、北极星、吉利等四大品牌近20款产品。此外,今年下半年,纯电动专属架构PMA架构将正式上市,基于该架构的车型将在领克上市。

来源:吉利汽车官方
智能汽车浪潮将至,自动驾驶成为吉利押宝的方向。自2020年起,沃尔沃、北极星、Link和Waymo达成全球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智能网联方面,吉利的GKUI纪可智能生态系统已搭载22款车型,累计销量超过200万辆。
电气化方面,吉利汽车有48V,高压混动,纯电动,车身控制,高压m……或控制、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和软件开发能力,并在新能源领域拥有300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在共享方面,吉利拥有新能源网约车B2C平台曹操出行、高端出行服务“耀出行”,并通过收购李泰飞车、与戴姆勒联合投资Volocopter,全面布局城市低空出行。
相比较而言,威马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之一,转型比传统主机厂更彻底。
威马汽车确立的“三步走战略”如下:第一步,做智能电动车的普及;第二步,成长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做智慧出行服务商。技术研发方面,威马汽车在5G、自动驾驶、V2G反向充电等领域均有布局;在旅行领域,威马对外界表示,“旅行业务和‘客户服务’平台正在成为威马的营收助推力。”
然而,即使成功登陆科技创新板,之后的路也并不平坦。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分析师对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表示,对于科技公司来说,科创板上市可能存在核心技术流失的风险。同时,在慢牛行情下,科创板上市并不绝对代表高估值和高回报。“业绩差的话,会直接影响公司股价,后期会有破发的风险。”
无论是科技、资本还是市场份额的竞争,登陆科技创新板后,“新旧势力”的厮杀和挑战可能才刚刚开始。
未来汽车日报
卡门简报整理武竹昕头条长安汽车扭亏为盈,靠宁德时代股票获利8月30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财务报告。
1900/1/1 0:00:00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深度聚焦政策、标准引领下的产业热点议题开展全方位解析研讨,
1900/1/1 0:00:008月27日,小鹏在纽交所上市,新造车“三小巨头”终于隔空击掌。作为创始人,除了互联网背景相同,李斌、李想、何小鹏仨人风格迥异。
1900/1/1 0:00:008月31日消息据科创板日报报道,作为“刀片电池”生产基地的比亚迪宁乡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主要生产厂房4号栋和5号栋均已封顶,预计在10月15日前实现“刀片电池”生产线设备进场安装,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特斯拉官方作者苏鹏编辑李欢欢备受中国消费者追捧的特斯拉,在欧洲市场似乎并不受欢迎。
1900/1/1 0:00:00文王艺瑾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滴滴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美团打车、高德打车等聚合平台,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等出行平台也都有各自独特且难以撼动的地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