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蔚来合作结束。8月30日,长安汽车在半年报中透露,对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安蔚来”)进行了增资,共持有长安蔚来95.38%的股权。接下来,长安汽车将通过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收购长安蔚来..根据测算,蔚来可能只是投资人,持有长安蔚来4.62%的少量股权。
对于这一变化,目前双方都没有更多回应。但从持股比例来看,长安与蔚来的合作已经变质。与蔚来的合作曾是长安布局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一环,甚至有消息传出,长安有意借此项目推动高端电动车品牌的落地。现在,双方的合作泡汤了。接下来,长安的新能源之路怎么走?长安如何看待汽车新四化改造?一拍即合,分道扬镳。长安与蔚来的合作要追溯到四年前。早在2016年4月,蔚来汽车举办的合作伙伴大会上,背景板上就出现了长安汽车的身影。2017年4月,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表示将围绕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展全方位合作,整合双方在平台、技术、管理、制造、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搭建汽车产品和营销服务平台。一年后,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安维莱登陆南京,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设计研发、汽车销售及相关售后服务,双方各出资4900万元,持股50%。
时任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长安与蔚来的战略合作是一次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合资公司总部设在南京江宁,有助于产品进入更受欢迎的市场。蔚来一直对与传统车企合作持开放态度。这可以从其极力质疑与江淮汽车建立OEM合作,以及与广汽推出HYCAN品牌中体现出来。蔚来汽车的逻辑很清晰。他应该把自己定位成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制造商,而是一个科技公司,也就是说它的商业模式不仅仅是汽车销售,而是“硬件+软件+服务”的组合模式。按照发展趋势,未来汽车产品可能只是一个终端设备,以此为流量入口的软件和售后服务才是更大的市场。基于这样的判断,蔚来无疑愿意结成广泛的联盟,形成一定的终端销售规模,建立用户生态。广汽蔚来已经把逻辑说得很清楚了。8月19日,广汽蔚来创始人廖兵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传统主机厂和新能源制造企业仍以单纯的汽车硬件销售为主,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汽车用户对越来越复杂的出行智能服务的需求。广汽蔚来欲打造“硬件+AI OS+生态服务会员”的全新商业模式。
廖兵还在现场公布了HYCAN 007的BOM,包括HYCAN 007的硬件制造、研发测试、制造、物流等所有成本,并宣布硬件综合利润不会高于1%。可以看出,广汽蔚来已经开始探索无硬件赚钱的模式。纵观以长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电动化是必经之路,但从零开始,在资源投入上,差不多是几百亿,不是一笔小数目。朱华荣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与其一个人苦苦探索,不如找个懂行的伙伴。”李斌曾回忆说,蔚来汽车成立不久,朱华荣邀请李斌“谈话”,并带着李斌参观长安的北京公司,讨论合作的可能性……合作的y。对于与蔚来的合作,朱华荣将其比喻为“找到了心仪已久的恋爱对象”。可见双方最初的合作可谓一拍即合。但在随后的推进中,长安蔚来的项目迟迟未能上马,反而被后来达成合作的广汽蔚来超越。这其中的症结是什么?目前双方都不打算率先发声。我们来梳理一下长安布局新能源的逻辑,或许能看出一二。
高端新能源品牌或者长安汽车,对于电动化一直很“纠结”。“纠结”不是贬义词,而是大多数传统车企面对电气化转型的共同心态。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曾经依靠补贴,而不是完全按照市场化的逻辑。车企的产品策略必须考虑消费者的接受度。虽然电气化是必经的一步,但如何走,无疑需要谨慎。长安汽车新能源布局主要围绕“香格里拉计划”,计划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1000亿元。到2020年,发展新能源专项平台3个;到2025年,将推出33种新能源产品,并停止生产传统燃油汽车。目前长安正在通过节能和新能源两条路线推进目标。一方面,长安汽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通过四年的研发,长安打造了面向下一代排放和油耗标准的模块化发动机研发平台——蓝鲸ne动力平台,兼容48V轻混动、HEV混动、PHEV插电式混动、REEV增程式混动等设计。
另一方面,长安汽车想吸引社会资本和产业链资源一起做新能源汽车,与蔚来的合作也曾是这一战略的一部分。2018年5月,长安旗下独立新能源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新能源”)成立。长安计划将其新能源相关资产打包到新成立的公司中,并计划引入社会资本。几乎与此同时,长安也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在重庆两江新区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和销售动力电池。此外,双方还宣布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长安汽车希望通过新能源子公司为载体,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同时与蔚来、比亚迪等在电动车领域较早发力的企业合作,共同推进“香格里拉计划”。长安新能源的融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2018年10月,长安新能源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拟出售51%股权,引入不少于3家战略投资者。这个引资计划直到2019年底才正式落地。2019年12月,长安汽车宣布长安新能源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的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至48.95%。四家战略投资者分别是:南京润科、长信基金、两江基金、南方产业基金。
引入新资本后,长安新能源尚未发布后续计划。但是,长安汽车的时间很紧迫。相比国内六大汽车集团,BAIC新能源板块已经独立上市,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ARCFOX;广汽与蔚来合资成立新能源品牌HYCAN共创,首款量产车HYCAN 007已上市;就连此前对新能源“不敏感”的东风汽车,最近也推出了高端电动汽车品牌蓝兔。长安汽车也会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吗?这不是没有痕迹的。2018年4月,长安汽车发布第三次创业战略,对旗下品牌进行重组,形成由长安汽车、欧尚汽车、凯诚汽车、中高端品牌组成的四大品牌体系。按照长安汽车当时的说法,中高端品牌将由长安汽车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都在一方面努力新能源,一方面致力于品牌提升之路。如果长安汽车再不行动,可能会落在别人后面。长安的中高端新能源品牌可能会上线。
集中优势发展智能网联。面对汽车现代化的新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划和侧重点。从布局的动作来看,长安汽车在智能网联领域投入较多,但在电动化、共享出行方面的布局略显薄弱。在智能网联整体规划上,长安通过北斗舒天计划宣布,到2020年不再生产无网联新车,实现100%网联,100%配备驾驶辅助系统;到2025年,实现100%语音控制,L4智能驾驶产品上市。早在2016年4月,长安就启动了2000公里超级无人驾驶体验活动,从重庆出发,途经Xi安、郑州、石家庄等地,五天到达北京,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长途自动驾驶的汽车企业。今年3月,长安汽车宣布搭载L3级自动驾驶的UNI-T实现国内量产。依托长安与地平线的合作,这款车的车载大脑共同开发了“智能驾驶舱NPU计算平台”,并搭载了首款汽车级AI芯片地平线征程II。
长安汽车在财报中透露,已掌握超过30项L3自动驾驶关键核心技术,正在快速推进工程化开发。L4级自动驾驶在重庆仙桃数据谷的开放道路场景中演示。在车系方面,长安和腾讯成立了合资公司“吴彤车联”。2019年4月,吴彤车联发布了Innove OS系统。截至目前,系统已更新至TINNOVE OS 3.0版本。与之前版本相比,TINNOVE OS 3.0在加强账户、数据等基础能力的前提下,性能和硬件适应性更好。在共享领域,长安主要依托两个平台:长安出行和T3出行。相比吉利、SAIC、BAIC、长城等车企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布局,长安汽车属于中游,既没有特别突出,也没有掉队。从之前的公开信息来看,长安出行计划在2018年完成1万辆的运营,2020年计划达到40城5万辆的规模。与一汽、东风合资的T3已进入南京、重庆、武汉、广州、杭州、长春、天津、长沙等八个城市。目前长安还没有公布更多数据。
总结:通过以上布局,不难看出,长安汽车布局新四化的核心策略是通过产业链合作来分担风险和成本。各领域具体进展来看,智能网联布局处于领先地位,电动化、共享化布局处于跟随状态。从目前国内汽车市场趋势来看,向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是不可逆的。长安汽车的整体布局正在稳步推进,战略没有问题,只是加快动作而已。长安蔚来合作结束。8月30日,长安汽车在半年报中透露,对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安蔚来”)进行了增资,共持有长安蔚来95.38%的股权。接下来,长安汽车将通过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收购长安蔚来..根据测算,蔚来可能只是投资人,持有长安蔚来4.62%的少量股权。
对于这一变化,目前双方都没有更多回应。但从持股比例来看,长安与蔚来的合作已经变质。与蔚来的合作曾是长安布局新能源领域的重要一环,甚至有消息传出,长安有意借此项目推动高端电动车品牌的落地。现在,双方的合作泡汤了。接下来,长安的新能源之路怎么走?长安如何看待汽车新四化改造?一拍即合,分道扬镳。长安与蔚来的合作要追溯到四年前。早在2016年4月,蔚来汽车举办的合作伙伴大会上,背景板上就出现了长安汽车的身影。2017年4月,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表示将围绕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开展全方位合作,整合双方在平台、技术、管理、制造等方面的优势……ing和营销,搭建汽车产品和营销服务平台。一年后,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安维莱登陆南京,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设计研发、汽车销售及相关售后服务,双方各出资4900万元,持股50%。
时任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表示,长安与蔚来的战略合作是一次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合资公司总部设在南京江宁,有助于产品进入更受欢迎的市场。蔚来一直对与传统车企合作持开放态度。这可以从其极力质疑与江淮汽车建立OEM合作,以及与广汽推出HYCAN品牌中体现出来。蔚来汽车的逻辑很清晰。他应该把自己定位成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制造商,而是一个科技公司,也就是说它的商业模式不仅仅是汽车销售,而是“硬件+软件+服务”的组合模式。按照发展趋势,未来汽车产品可能只是一个终端设备,以此为流量入口的软件和售后服务才是更大的市场。基于这样的判断,蔚来无疑愿意结成广泛的联盟,形成一定的终端销售规模,建立用户生态。广汽蔚来已经把逻辑说得很清楚了。8月19日,广汽蔚来创始人廖兵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传统主机厂和新能源制造企业仍以单纯的汽车硬件销售为主,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汽车用户对越来越复杂的出行智能服务的需求。广汽蔚来欲打造“硬件+AI OS+生态服务会员”的全新商业模式。
廖兵还在现场公布了HYCAN 007的BOM,包括HYCAN 007的硬件制造、研发测试、制造、物流等所有成本,并宣布硬件综合利润不会高于1%。可以看出,广汽蔚来已经开始探索无硬件赚钱的模式。纵观以长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电动化是必经之路,但从零开始,在资源投入上,差不多是几百亿,不是一笔小数目。朱华荣曾在公开场合说过,“与其一个人苦苦探索,不如找个懂行的伙伴。”李斌曾回忆说,蔚来汽车成立不久,朱华荣邀请李斌“谈话”,并带着李斌参观长安的北京公司,讨论合作的可能性。对于与蔚来的合作,朱华荣将其比喻为“找到了心仪已久的恋爱对象”。可见双方最初的合作可谓一拍即合。但在随后的推进中,长安蔚来的项目迟迟未能上马,反而被后来达成合作的广汽蔚来超越。这其中的症结是什么?目前双方都不打算率先发声。我们来梳理一下长安布局新能源的逻辑,或许能看出一二。
高端新能源品牌或者长安汽车,对于电动化一直很“纠结”。“纠结”不是贬义词,而是大多数传统车企面对电气化转型的共同心态。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曾经依靠补贴,而不是完全按照市场化的逻辑。车企的产品策略必须考虑消费者的接受度。虽然电气化是必经的一步,但如何走,无疑需要谨慎。长安汽车新能源布局主要围绕“香格里拉计划”,计划在产业链上下游投资1000亿元。到2020年,发展新能源专项平台3个;到2025年,将推出33种新能源产品,并停止生产传统燃油汽车。目前长安正在通过节能和新能源两条路线推进目标。一方面,长安汽车大力推广节能技术。通过四年的研发,长安打造了面向下一代排放和油耗标准的模块化发动机研发平台——蓝鲸ne动力平台,兼容48V轻混动、HEV混动、PHEV插电式混动、REEV增程式混动等设计。
另一方面,长安汽车想吸引社会资本和产业链资源一起做新能源汽车,与蔚来的合作也曾是这一战略的一部分。2018年5月,长安旗下独立新能源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新能源”)成立。长安计划将其新能源相关资产打包到新成立的公司中,并计划引入社会资本。几乎与此同时,长安也与比亚迪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在重庆两江新区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和销售动力电池。此外,双方还宣布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长安汽车希望通过新能源子公司为载体,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同时与蔚来、比亚迪等在电动车领域较早发力的企业合作,共同推进“香格里拉计划”。长安新能源的融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2018年10月,长安新能源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拟出售51%股权,引入不少于3家战略投资者。这个引资计划直到2019年底才正式落地。2019年12月,长安汽车宣布长安新能源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完成后,长安汽车持有的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至48.95%。四家战略投资者分别是:南京润科、长信基金、两江基金、南方产业基金。
引入新资本后,长安新能源尚未发布后续计划。但是,长安汽车的时间很紧迫。相比国内六大汽车集团,BAIC新能源板块已经独立上市,推出高端电动车品牌ARCFOX;广汽与蔚来合资成立新能源品牌HYCAN共创,首款量产车HYCAN 007已上市;就连此前对新能源“不敏感”的东风汽车,最近也推出了高端电动汽车品牌蓝兔。长安汽车也会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吗?这不是没有痕迹的。2018年4月,长安汽车发布第三次创业战略,对旗下品牌进行重组,形成由长安汽车、欧尚汽车、凯诚汽车、中高端品牌组成的四大品牌体系。按照长安汽车当时的说法,中高端品牌将由长安汽车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都在一方面努力新能源,一方面致力于品牌提升之路。如果长安汽车再不行动,可能会落在别人后面。长安的中高端新能源品牌可能会上线。
集中优势发展智能网联。面对汽车现代化的新趋势: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划和侧重点。从布局的动作来看,长安汽车在智能网联领域投入较多,但在电动化、共享出行方面的布局略显薄弱。在智能网联整体规划上,长安通过北斗舒天计划宣布,到2020年不再生产无网联新车,实现100%网联,100%配备驾驶辅助系统;到2025年,实现100%语音控制,L4智能驾驶产品上市。早在2016年4月,长安就启动了2000公里超级无人驾驶体验活动,从重庆出发,途经Xi安、郑州、石家庄等地,五天到达北京,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长途自动驾驶的汽车企业。今年3月,长安汽车宣布搭载L3级自动驾驶的UNI-T实现国内量产。依托长安与地平线的合作,这款车的车载大脑共同开发了“智能驾驶舱NPU计算平台”,并搭载了首款汽车级AI芯片地平线征程II。
长安汽车在财报中透露,已掌握超过30项L3自动驾驶关键核心技术,正在快速推进工程化开发。L4级自动驾驶在重庆仙桃数据谷的开放道路场景中演示。在车系方面,长安和腾讯成立了合资公司“吴彤车联”。2019年4月,吴彤车联发布了Innove OS系统。截至目前,系统已更新至TINNOVE OS 3.0版本。与之前版本相比,TINNOVE OS 3.0在加强账户、数据等基础能力的前提下,性能和硬件适应性更好。在共享领域,长安主要依托两个平台:长安出行和T3出行。相比吉利、SAIC、BAIC、长城等车企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布局,长安汽车属于中游,既没有特别突出,也没有掉队。从之前的公开信息来看,长安出行计划2018年完成1万辆的运营,2020年计划达到40城5万辆的规模。与一汽、东风合资的T3已进入南京、重庆、武汉、广州、杭州、长春、天津、长沙等八个城市。目前长安还没有公布更多数据。
总结:通过以上布局,不难看出,长安汽车布局新四化的核心策略是通过产业链合作来分担风险和成本。各领域具体进展来看,智能网联布局处于领先地位,电动化、共享化布局处于跟随状态。从目前国内汽车市场趋势来看,向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是不可逆的。长安汽车的整体布局正在稳步推进,战略没有问题,只是加快动作而已。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作者苏鹏编辑王妍一则市场传言,让巨头宁德时代在两天时间内,市值蒸发超过400亿元。
1900/1/1 0:00:002020年,是否会有“大象”在这场变革中倒下虽然尚不可知,但曾经在“生死线”上走过一遭的通用汽车,终于焦急了起来。
1900/1/1 0:00:00摘要美国大众办公室迁至底特律郊区的计划已被取消。弗雷德曼地产目前在为物业寻找新的租客。大众发言人对猜测拒绝发表置评。腾讯汽车讯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大众办公室迁至底特律郊区的计划已被取消。
1900/1/1 0:00:009月9日,我们获悉,威马汽车D轮融资已经完成,领投方来自于上汽,威马预计于近两周完成工商变更。D轮融资完成之后,威马将抢滩“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
1900/1/1 0:00:009月8日,宇通5G智慧出行发布会在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智慧城市管理中心举行。会上,宇通重磅发布智慧出行品牌WITGO。
1900/1/1 0:00:00从智能汽车到智慧交通,从城市货运到清洁能源利用9月2日,交通运输部就江苏、浙江、广西、重庆、深圳等省区市关于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分别提出了指导意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