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比亚迪Q3净利增超13倍 主营业务强劲推动市值大涨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市值一路突破4000亿大关后,比亚迪交出了一份抢眼的三季报。

10月29日晚间,比亚迪(002594。SZ)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1-9月,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其中三季度净利润上涨1362.66%(约13倍)大赚17.51亿元。

BYD, Han, Toyota, Tesla, Honda

比亚迪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业绩超预期的背后,主要得益于比亚迪主营业务的全面开花和强劲表现。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零部件及组装业务、充电电池和光伏业务各有优势并齐头并进,使得比亚迪的盈利能力持续看涨。

今年7月,比亚迪市值超过SAIC,获得a股车企“市值一哥”的地位。比亚迪高估值背后的逻辑,从三季报就能看出来。作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比亚迪不仅选择了正确的行业轨道,更有强大的业绩基本面作为支撑。此外,持续大力投入研发,注重长期布局积累,为其后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扣非净利润大幅上涨,主营业务跑赢大盘。

今年三季度,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好转,车企产销持续增长,多家上市车企在三季度实现触底反弹,营收和净利润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此背景下,比亚迪的复苏势头更加强劲,显著跑赢行业市场。

一般来说,在财务报告中,扣除非净利润作为扣除所有与经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和费用后的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盈利能力。

在比亚迪营收和净利润双双突飞猛进的情况下,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7亿元,同比增长1130.25%(11倍);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324.50%,至24.93亿元。

BYD, Han, Toyota, Tesla, Honda

比亚迪韩ev <韩EV(参数图片)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盈利能力蒸蒸日上的背后,归功于比亚迪三大主营业务的共同努力。

具体来看,在汽车领域,比亚迪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强劲的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9月,比亚迪乘用车销售40,905辆,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15.2%。其中,新能源实现销量18603辆,同比增长42.6%,环比增长32.8%。

其中,全新旗舰车型汉逸一上市就成为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销车型,订单数量稳中有升,销量持续增长。最新数据显示,9月韩交付5612辆,环比大幅增长40.3%。同时,公司旗舰车型唐的销量也快速增长,在同级别车型中名列前茅。数据显示,唐家9月实现销量5085辆,环比大幅增长54.7%。此外,琴、宋、袁家、E系列机型的市场表现都大放异彩。

BYD, Han, Toyota, Tesla, Honda

比亚迪宋加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在手机零部件和组装业务分部,比亚迪表示,主要客户的份额继续增加,并成功引入了新的全球领先的手机和其他智能产品制造商。微晶玻璃和新型智能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规模。受益于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比亚迪的业绩基本面持续向好,这也可以充分体现在经营性现金流上。财报显示,比亚迪三季报经营性现金流上涨647.87%,至286.63亿元。在汽车市场的巨变中,充裕的现金流将支撑企业在未来更好的发展和转型。

R&D投资上涨近30%,长期价值凸显。

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可持续优势主要分为差异优势、成本优势和专注优势。

事实上,比亚迪近期股价上涨带来的高估值,得益于其顺应汽车行业变革的大趋势,前瞻性地布局核心技术,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电气化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丰田、日产、本田等跨国汽车公司蓄势待发,吹响了反攻的号角。残酷的淘汰赛过后,中国的新汽车企业越来越强,再加上自带流量光环的特斯拉,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在互相竞争,赛道越来越拥挤。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者之一,无论是三电技术还是整车制造,都有着自己深厚的积累和储备,这是比亚迪争现在、争未来的实力和信心。

具体来说,在新能源核心部件电池方面,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叶片电池具有寿命长、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在“自燃”事故层出不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安全性能显得尤为可贵。正是由于其先进的技术和安全性,包括戴姆勒和丰田在内的许多车企都争相与比亚迪洽谈合作。

同时,与目前发展迅速的电池行业相比,被称为电动汽车“CPU”的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由于长期依赖国际巨头,“一核难求”也成为了一个……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此,比亚迪在这条赛道的布局也是先发制人,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应用技术最成熟的最大IGBT厂商。从市场表现来看,比亚迪轿车级IGBT的累计装载量在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

得益于车辆级IGBT技术的突破和发展,该业务已成为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业务之一,并进一步受到市场和资本的青睐。今年,比亚迪在引入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者作为战略投资者后,还积极推进半导体上市,加强市场化战略布局,凸显长期价值。

虽然比亚迪在行业赛道竞争中先人一步赢得了市场红利,但在未来的布局中,比亚迪并没有懈怠,继续投入研发。财报显示,比亚迪今年前三季度R&D费用为48.9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8.39亿元增长27.43%。

在外界看来,目前比亚迪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在动力电池、IGBT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全面自主可控的车企,这不仅使其在汽车市场转型改革的背景下赢得成本优势,获得更有利的发展空间 而且还依靠强大的技术积累,深化与其他车企的合作,逐步验证其全球电动车领导者的行业地位,并通过技术进步和品牌推广,进一步凸显其在资本市场的高估值逻辑。

鉴于其长期改善的业绩和市场发展潜力,比亚迪也受到券商投行的青睐和看好。财报显示,仅第三季度,就有天风证券、开源证券、国信证券等20余家机构对比亚迪进行调研,了解其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和行业现状。

对于比亚迪的发展潜力,华西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从海外车企的策略来看,大众将向福特开放MEB平台,特斯拉将开放电池和动力系统,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有向其他车企输出新能源汽车平台的基础,这将打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展望第四季度,比亚迪表示,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在多元化业务的帮助下,比亚迪的业绩仍在快速恢复。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46亿元,同比增长160.15%-184.93%。在市值一路突破4000亿大关后,比亚迪交出了一份抢眼的三季报。

10月29日晚间,比亚迪(002594。SZ)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1-9月,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其中三季度净利润上涨1362.66%(约13倍)大赚17.51亿元。

BYD, Han, Toyota, Tesla, Honda

比亚迪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业绩超预期的背后,主要得益于比亚迪主营业务的全面开花和强劲表现。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零部件及组装业务、充电电池和光伏业务各有优势并齐头并进,使得比亚迪的盈利能力持续看涨。

今年7月,比亚迪市值超过SAIC,获得a股车企“市值一哥”的地位。比亚迪高估值背后的逻辑,从三季报就能看出来。作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比亚迪不仅选择了正确的行业轨道,更有强大的业绩基本面作为支撑。此外,持续大力投入研发,注重长期布局积累,为其后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扣非净利润大幅上升,主要……商业表现优于大盘。

今年三季度,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好转,车企产销持续增长,多家上市车企在三季度实现触底反弹,营收和净利润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此背景下,比亚迪的复苏势头更加强劲,显著跑赢行业市场。

一般来说,在财务报告中,扣除非净利润作为扣除所有与经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和费用后的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盈利能力。

在比亚迪营收和净利润双双突飞猛进的情况下,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7亿元,同比增长1130.25%(11倍);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324.50%,至24.93亿元。

BYD, Han, Toyota, Tesla, Honda

比亚迪韩ev <韩EV(参数图片)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盈利能力蒸蒸日上的背后,归功于比亚迪三大主营业务的共同努力。

具体来看,在汽车领域,比亚迪在第三季度实现了强劲的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9月,比亚迪乘用车销售40,905辆,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15.2%。其中,新能源实现销量18603辆,同比增长42.6%,环比增长32.8%。

其中,全新旗舰车型汉逸一上市就成为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销车型,订单数量稳中有升,销量持续增长。最新数据显示,9月韩交付5612辆,环比大幅增长40.3%。同时,公司旗舰车型唐的销量也快速增长,在同级别车型中名列前茅。数据显示,唐家9月实现销量5085辆,环比大幅增长54.7%。此外,琴、宋、袁家、E系列机型的市场表现都大放异彩。

BYD, Han, Toyota, Tesla, Honda

比亚迪宋加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在手机零部件和组装业务分部,比亚迪表示,主要客户的份额继续增加,并成功引入了新的全球领先的手机和其他智能产品制造商。微晶玻璃和新型智能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规模。受益于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比亚迪的业绩基本面持续向好,这也可以充分体现在经营性现金流上。财报显示,比亚迪三季报经营性现金流上涨647.87%,至286.63亿元。在汽车市场的巨变中,充裕的现金流将支撑企业在未来更好的发展和转型。

R&D投资上涨近30%,长期价值凸显。

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可持续优势主要分为差异优势、成本优势和专注优势。

事实上,比亚迪近期股价上涨带来的高估值,得益于其顺应汽车行业变革的大趋势,前瞻性地布局核心技术,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电气化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丰田、日产、本田等跨国汽车公司蓄势待发,吹响了反攻的号角。残酷的淘汰赛过后,中国的新汽车企业越来越强,再加上自带流量光环的特斯拉,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在互相竞争,赛道越来越拥挤。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者之一,无论是三电技术还是整车制造,都有着自己深厚的积累和储备,这是比亚迪争现在、争未来的实力和信心。

具体来说,在新能源核心部件电池方面,比亚迪自主研发的叶片电池具有寿命长、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等优势,在“自燃”事故层出不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安全性能显得尤为可贵。正是由于其先进的技术和安全性,包括戴姆勒和丰田在内的许多车企都争相与比亚迪洽谈合作。

同时,与目前发展迅速的电池行业相比,被称为电动汽车“CPU”的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由于长期依赖国际巨头,“一核难求”也成为了一个……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基于此,比亚迪在这条赛道的布局也是先发制人,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应用技术最成熟的最大IGBT厂商。从市场表现来看,比亚迪轿车级IGBT的累计装载量在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

得益于车辆级IGBT技术的突破和发展,该业务已成为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业务之一,并进一步受到市场和资本的青睐。今年,比亚迪在引入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者作为战略投资者后,还积极推进半导体上市,加强市场化战略布局,凸显长期价值。

虽然比亚迪在行业赛道竞争中先人一步赢得了市场红利,但在未来的布局中,比亚迪并没有懈怠,继续投入研发。财报显示,比亚迪今年前三季度R&D费用为48.9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8.39亿元增长27.43%。

在外界看来,目前比亚迪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在动力电池、IGBT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全面自主可控的车企,这不仅使其在汽车市场转型改革的背景下赢得成本优势,获得更有利的发展空间 而且还依靠强大的技术积累,深化与其他车企的合作,逐步验证其全球电动车领导者的行业地位,并通过技术进步和品牌推广,进一步凸显其在资本市场的高估值逻辑。

鉴于其长期改善的业绩和市场发展潜力,比亚迪也受到券商投行的青睐和看好。财报显示,仅第三季度,就有天风证券、开源证券、国信证券等20余家机构对比亚迪进行调研,了解其基本情况、发展趋势和行业现状。

对于比亚迪的发展潜力,华西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从海外车企的策略来看,大众将向福特开放MEB平台,特斯拉将开放电池和动力系统,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有向其他车企输出新能源汽车平台的基础,这将打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展望第四季度,比亚迪表示,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在多元化业务的帮助下,比亚迪的业绩仍在快速恢复。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46亿元,同比增长160.15%-184.93%。

标签:比亚迪丰田特斯拉本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给启辰星打个“标签”

涤荡之下,纷纷扰扰,新势力们之间的战事进入中场时刻相信沈晖、付强们也在此时被无数次地问及:“相较于蔚来的服务、小鹏的智能,理想的产品,

1900/1/1 0:00:00
福特的春天,究竟还有多远?

作为非常重要的一块板图,中国市场的盈利难题依旧棘手,当中美贸易关系新增太多不确定因素,福特在中国操刀的这场“手术”,也要比其它区域复杂得多。扭亏为盈,法利肩上的任务并不轻松。

1900/1/1 0:00:00
特斯拉将在柏林超级工厂建设8个超级充电站 部署超过600个充电桩

TechWeb10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在柏林的超级工厂,目前正在快速建设,一期工程4栋厂房的主体结构已基本成型,投产之后所生产的ModelY,计划在明年交付。

1900/1/1 0:00:00
大众全球销量下降,单靠中国扭亏为盈

三季度恢复盈利德国大众集团29日发布财报,根据财报显示,大众集团第三季度税后利润275亿欧元,同比减少187。

1900/1/1 0:00:00
2022年底北京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配备AED设备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丁静)记者日前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以下简称“AED”),

1900/1/1 0:00:00
做小康全资公司超半年,东风小康难再“风光”

产品定位未跟上市场需求在金秋九月,东风小康仍未止住下滑趋势。此时,距离其成为小康股份全资子公司,已有半年时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