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GFM2020 | 交通运输部孟秋:科技赋能出行服务创新,加快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10月29-30日,第四届全球未来旅行大会(GFM2020)在德清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和智慧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联合举办,旨在探讨未来城市、未来出行、未来汽车如何为居民提供更加经济、便捷、安全、科技友好的新型出行方式。以下是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秋梦在本次论坛上的致辞:

Beijing, Universiade, Concept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二级巡视员秋梦

尊敬的陈清泰董事长,董阳副董事长,王晓静总裁,高东董事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下午好!很高兴参加第四届全球未来旅游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交通运输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工商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新冠肺炎斗争,社会各界都作出了巨大努力。但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的风险依然存在。世界经济结构、生产生活秩序等。,在疫情的冲击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出行科技链接未来城市”。在后疫情时代,共同探索出行科技与未来城市的协同发展,对于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未来出行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我想借此机会就推动出行技术支持的城市交通发展发表几点意见。

首先,新冠肺炎对旅游服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协调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工作,交通系统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针对性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战争和阻断疫情蔓延、保障运输畅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我们注意到,疫情对旅客的出行习惯和旅游服务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人口密度高、出行需求最强烈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公共交通客运量明显下降。疫情初期,受城市流动性下降、公共交通防控措施严格、部分线路停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客流量陡然下降。随着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常化,客流量正在逐步回升,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明显下降。9月数据显示,全国36个中心城市总客运量同比下降39%。

二是对公交优先发展的潜在影响。疫情之初,一些城市出台了鼓励个性化出行的措施,如取消汽车限行要求、实施临时停车费减免等,客观上鼓励了人们对个性化机动化出行的依赖。同时,疫情下采取的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交通的不安全感产生了社会心理暗示,对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意愿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三是个性化旅游方式的快速发展。疫情期间,定制、预约、共享的出行方式广受欢迎。许多城市推出了定制公交和需求响应型公交服务,促进了定制、预约等多样化公交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需求导向型城市交通供给模式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城市交通的弹性。然而,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城市交通供给、运营和服务模式等特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从对运输结构的需求和长期趋势来看。城市交通的基本逻辑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倡导公共交通优先、慢行交通优先、绿色出行仍是我国在城市交通需求中坚持的核心理念。

第二,新的旅游形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融合,在线租车、共享单车、分时租赁等新业态在推动创新、改善民生、提升出行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国内经济循环、促进改善的生力军和强力剂……行业服务质量nt。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90家在线租车领域的平台公司在各地区获得了营业执照,服务的持证司机超过250万人,有百万辆合规车辆进入市场。日均订单达到2100万单,约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20%;共享单车已在全国360个城市投入运营,日均骑行量4570万人;在整个分时租赁领域,已有超过20万辆汽车投入运营。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的意见》,提出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拓展和完善新消费,明确提出进一步支持在线租车等新业态发展。为进一步促进新型交通方式的健康发展,我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严守安全底线。我们始终坚持以客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发展、包容审慎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新型交通方式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推动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公众出行安全。

二是优化市场环境。深入落实放松管制和服务改革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新业态企业主体活力,确保平台经济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前提下提供优质出行服务。针对新业务发展的特点,通过信用监管、数字化监管、协同监管等方式,量身定制新业务监管机制,加强互联网+监管的事中和事后监管,加快新业务的规范化进程,促进网约车市场运营管理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加强对新进入市场的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的风险预警,促进行业一线经营者收入水平和工作环境的持续改善。

第三,加强创新集成。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继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通过综合措施提升新兴产业服务质量,促进传统产业和互联网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寻求新旧业态产业链各环节的对接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新旧业态动能转换和融合发展,扩大运输服务有效供给,满足公众高品质、多样化、差异化的出行需求。

第三,新技术使未来的旅行成为可能。

随着数字技术在交通行业的有效运用,在促进智能环保的新型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升级应用的同时,也提升了交通服务质量和城市交通运营效率,增强了城市居民出行时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了进一步推动出行技术的应用,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大数据在行业中的应用。鼓励企业在推进大数据开放共享、加强大数据安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创新应用,运用大数据加强道路客运、公交、出租车、汽车分时租赁等领域新旧业态发展特点的研究分析,促进交通出行供给结构持续优化。 并完善数据、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机制,以数据支撑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的有效对接,推进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出行即服务一站式平台建设,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培育智能出行即服务新模式。

二是稳步推进自动驾驶新技术应用。目前,北京、上海、重庆、广州、郑州和深圳等城市正在城市道路上进行无人驾驶出租车和公交车的R&D测试。自动驾驶是支持技术创新、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积极地……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应用,仍需坚持底线思维,坚守安全风险底线,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测试后投入运营应用前,要充分评估运营安全风险,认真制定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安全保障机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启运营示范工程。同时,要积极开展自动驾驶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评估,确保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行业推广应用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

第四,城市交通覆盖高质量发展。

城市交通事关亿万人民的日常出行,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命脉,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他强调,“发展公共交通是实现城市发展的方向”,“要把解决交通拥堵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让交通更顺畅”。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扎实系统的规划。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复杂,涉及城市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城市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协调各部门基于城市政策的协同努力。我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管理,加强和加快建立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模式,彻底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

二是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我们将继续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长期战略,推动将公共交通优先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将公共交通优先战略与交通强国战略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资金、路权、用地、设施、价格、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系统地改善公共交通发展环境,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和舒适性,有效提升公众的出行体验,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

目前,一些省市在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设交通强国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浙江省强化数字化赋能,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计划通过推进交通动力试点示范工作,在换乘地铁站率先实现“数字公交”全覆盖,全面打造“出行即服务”的智能交通新模式;辽宁省将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作为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重点工作;雄安新区将以公共交通为骨干,以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体,推广绿色出行方式,提高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减少私家车出行,合理控制停车;深圳将“到2022年绿色出行分担率达到81%”的目标列入建设交通强国示范。

第三,加快绿色出行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发展各种出行服务方式,不断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公共自行车、行人等慢行系统建设和出行环境治理。同时,要在城市公共交通、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提高绿色出行装备水平,大力培育绿色出行文化,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对绿色出行方式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让绿色出行成为习惯。

第四,继续深化技术在出行行业的推广应用。老年人、农村居民等弱势群体由于理解能力弱、适应能力慢,无法灵活掌握各种智能产品和服务,容易成为出行技术快速发展中被忽视的群体。因此,我们将继续关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出行环境建设。在推进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在交通领域应用的同时,关注各类出行群体的实际需求和权益,确保出行技术公平服务于所有出行者,缩小不同群体享受的出行服务质量差距。

各位领导同志,科技的发展正在深化未来出行服务体系的变革,汽车产业和交通运输产业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我们将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城市出行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笔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不得转载!)

标签:北京大运理念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蔚来10月第5000辆整车下线

10月29日,蔚来10月第5000辆整车下线。这是蔚来首次月产量突破5000辆,也是中国第一次有高端汽车品牌月产达到5000辆。这是蔚来的喜事,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喜事。

1900/1/1 0:00:00
车企“抛弃”F1

车企在F1赛场上的冒险,或许将画上句号。

1900/1/1 0:00:00
最畅销车型的龙争虎斗 上汽大众朗逸对比日产轩逸

紧凑型轿车市场一直是国内单一市场最大,竞争最激烈的一块领域,同时也是消费者关注度最高的。

1900/1/1 0:00:00
丰田将推薪酬新政,涉及全球6.5万名员工

引进新机制,是新四化转型的倒逼,在自动驾驶、电动化等新一代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即使是在利润等维度一骑绝尘的东瀛巨头,丰田也日渐感受到“不变则退”的危机感。

1900/1/1 0:00:00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奇瑞:创新成为发展“密钥”

从发动机到变速箱,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平台开发,从传统汽车技术到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四化”技术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奇瑞汽车,在23年的技术创新历程里,

1900/1/1 0:00:00
比亚迪半导体车规级MCU市场表现新突破

近日,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零部件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静安庄举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