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腾讯汽车张
仅仅相隔一天,两款定位不同的SAIC MPV上市,却也被寄予厚望。五菱凯捷希望成为10万元以下市场的“神车”,而荣威iMAX8要做“自主品牌最强MPV”。
但相比较而言,20万元以上有明显上升趋势的市场才是SAIC更关注的区域。
今年以来,SAIC的MPV车型在这一细分市场动作频频。上汽通用的新一代别克GL8和SAIC大众的第二款MPV已经陆续上市,SAIC大通的2021款G20也即将在第四季度上市。
但最能代表SAIC在MPV领域野心的车型,大概就是这款独立的“亲儿子”了。一方面,这款新车是SAIC第二代平台架构SIGMA的首款车型,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搭载了SAIC的最新技术;另一方面,这款车定位中高端MPV市场,适合宜家,目标是更大的市场份额。
“现在GL8是MPV市场上最强大的商用车,但这个市场上还没有一款车能真正兼顾商务用车和家庭出行功能。iMAX8适合宜家,我们有信心成为全球最强的多功能MPV,这也是我们的梦想。”SAIC副总裁兼SAIC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对媒体表示。
SAIC副总裁兼SAIC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
合资反哺独立新格局。第一支车队来自GL8。
随着全新荣威iMAX8的上市,我们也揭开了SAIC第二代平台架构SIGMA的神秘面纱。
据SAIC乘用车副总经理崔卫国介绍,SIGMA平台可以覆盖2600mm-3000mm的轴距范围,包括A级车到b级车、轿车、SUV、MPV等车型,也可以包括Cross车型。
SAIC乘用车副总经理崔卫国
同时,该平台还可以覆盖HEV、PHEV和BEV车型,整合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满足海外出口的标准。“原来的SAIC A架构在2023年面临功耗和安全法规的提升,我们在一些智能互联平台的开发上感觉有点不足,所以开发了一个SIGMA平台。”他这样告诉媒体。
之前的A架构是SAIC在2012年左右推出的,引领所有A级车产品,也是SAIC自主第一代平台架构的代表。荣威550是该平台的第一款量产车。
从这款iMAX8新车来看,为了同时满足商务和家用的需求,这款车在空间利用和舒适性上相比同级车有很大的优势。第三排可以前后移动20cm,很难得。为了更好的操控性,这款车没有设计成“太长”,转弯半径小,可以方便转向和停车。
另外,在一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新车的离地间隙很低,方便老人和小孩上下车。这也是考虑到它的“家用”和新结构的扩展性。"这种架构有很宽的带宽,所以它是非常可扩展的."杨晓东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研发这款新车的项目负责人崔卫国曾在上汽通用担任MPV平台项目总监,参与了别克GL8两代车型的研发。同时,专注于底盘、技术、内外饰的商用车团队负责人也来自之前的合资团队。“这个团队曾经是最强商用车的建造者。”
高端MPV竞争升温iMAX8后续或推新能源版
但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9月MPV整体销量为11.1万辆,同比下降10.36%,并没有像整体市场一样出现明显的回暖,但高端MPV车型依然保持了较为良好的数据表现,之前一直由合资品牌主导,也是自主品牌想要“破局”的市场。
从今年9月20万元以上的MPV车型销量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别克GL8销量为16825辆,占据绝对优势。最后几款的竞争非常激烈。
本田5319辆的爱丽神和3827辆的奥德赛分列二、三位,5月份刚刚上市的上汽大众排在第四位,传祺M8销量2174辆排在第五位。
这也意味着which大众魏冉在GL8的挑战中失利,这也影响了其他车型的排名。虽然iMAX8被外界最多提及的是与GL8的竞争,但更多的销量参考广汽传祺M8更合理。
在杨晓东看来,iMAX8最大的竞争力在于技术和最新SIGMA平台架构的质量保证。印象最深的是iMAX8创新性的引入了“魔棒”的设计,这是一种可以通过导轨在三排座椅之间滑动的设计,…并申请了专利。
“让中间的扶手前后移动。这个概念是前所未有的,对供应商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们找供应商做导轨,首先要看它的共振频率。我开车的时候不能被电击。扶手做出来之后,我们很担心它的耐用度,寿命,共振频率。考虑的事情很多,但最后还是很成功。”崔卫国说。
“魔棒”的具体功能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你可以有咖啡、茶或储物空间。只要有人想到我们,我们就能做到,给客户更多的选择。”
此外,这款车还具备ar驾驶实况导航等科技功能和配置,帮助驾驶者提高驾驶安全系数。“虽然我们强调科技感,但不代表其他东西不重要。我们认为,把MPV的空间、豪华、座椅体验做好,是最基本的东西。”崔卫国说。
此外,虽然官方没有明确表示,但这款新车有推出新能源版的计划,“至少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这种考虑也是为了应对日系竞争对手未来可能推的混动版。
同时,在该产品开发的初期就已经规划了海外市场。杨晓东认为,SAIC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今年欧洲市场的“领头羊”。“这款车目前在中国销售,未来肯定会进入全球市场,而且会去欧洲挑战全球最高的碰撞标准和环保要求。”他指出这一点。
必然结合同门竞争来攻击日本人。
事实上,MPV作为一个市场份额较小,车型种类较少的细分领域,并不是所有车企都看好的,或者说还没有布局。相比较而言,SAIC在这款MPV中的布局尤为“密集”。
数据显示,今年9月,MPV销量前10的车企中有4家SAIC系,分别是第一的上汽通用五菱、第二的上汽通用、第五的SAIC大众和第七的SAIC大通。
从具体车型来看,9月销量前三分别是五菱洪光、别克GL8和宝骏730,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以10万元以内的金额牢牢占据市场,短期内恐怕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如前所述,20万元以上的MPV市场是竞争更加激烈,市场格局变化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从SAIC本身来看,别克GL8的产品谱系最广,价格区间覆盖23.29万-39.99万元。而SAIC大众的定位更高端,占据了25-35万元的市场份额。
此次推出的荣威iMAX8,主打20-25万元市场。但其科技豪华定位与SAIC大通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的2021年G20的定位和竞争范围不谋而合,同门竞争在所难免。
但相比之下,SAIC更大的考虑是通过多个产品矩阵,抢占第二、第三的日系车爱丽神和奥德赛。SAIC乘用车副总经理于敬民也建议,未来荣威将推出2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上的MPV车型,加剧这一市场的竞争。
杨晓东认为,荣威推出MPV车型是产品升级和战略转型的需要。“好的转型一定会带来规模,规模大了但是转型不好就会失去规模。”在他看来,MPV市场潜力巨大,提前布局势在必行。
据了解,荣威iMAX8上市前预售订单超过4000辆,潜在客户超过10000家。随着高端MPV车型的多样化,市场格局将被改写。
文/腾讯汽车张
仅仅相隔一天,两款定位不同的SAIC MPV上市,却也被寄予厚望。五菱凯捷希望成为10万元以下市场的“神车”,而荣威iMAX8要做“自主品牌最强MPV”。
然而,在公司……arison,20万元以上有明显上升趋势的市场是SAIC比较关注的区域。
今年以来,SAIC的MPV车型在这一细分市场动作频频。上汽通用的新一代别克GL8和SAIC大众的第二款MPV已经陆续上市,SAIC大通的2021款G20也即将在第四季度上市。
但最能代表SAIC在MPV领域野心的车型,大概就是这款独立的“亲儿子”了。一方面,这款新车是SAIC第二代平台架构SIGMA的首款车型,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搭载了SAIC的最新技术;另一方面,这款车定位中高端MPV市场,适合宜家,目标是更大的市场份额。
“现在GL8是MPV市场上最强大的商用车,但这个市场上还没有一款车能真正兼顾商务用车和家庭出行功能。iMAX8适合宜家,我们有信心成为全球最强的多功能MPV,这也是我们的梦想。”SAIC副总裁兼SAIC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对媒体表示。
SAIC副总裁兼SAIC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
合资反哺独立新格局。第一支车队来自GL8。
随着全新荣威iMAX8的上市,我们也揭开了SAIC第二代平台架构SIGMA的神秘面纱。
据SAIC乘用车副总经理崔卫国介绍,SIGMA平台可以覆盖2600mm-3000mm的轴距范围,包括A级车到b级车、轿车、SUV、MPV等车型,也可以包括Cross车型。
SAIC乘用车副总经理崔卫国
同时,该平台还可以覆盖HEV、PHEV和BEV车型,整合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满足海外出口的标准。“原来的SAIC A架构在2023年面临功耗和安全法规的提升,我们在一些智能互联平台的开发上感觉有点不足,所以开发了一个SIGMA平台。”他这样告诉媒体。
之前的A架构是SAIC在2012年左右推出的,引领所有A级车产品,也是SAIC自主第一代平台架构的代表。荣威550是该平台的第一款量产车。
从这款iMAX8新车来看,为了同时满足商务和家用的需求,这款车在空间利用和舒适性上相比同级车有很大的优势。第三排可以前后移动20cm,很难得。为了更好的操控性,这款车没有设计成“太长”,转弯半径小,可以方便转向和停车。
另外,在一个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新车的离地间隙很低,方便老人和小孩上下车。这也是考虑到它的“家用”和新结构的扩展性。"这种架构有很宽的带宽,所以它是非常可扩展的."杨晓东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研发这款新车的项目负责人崔卫国曾在上汽通用担任MPV平台项目总监,参与了别克GL8两代车型的研发。同时,专注于底盘、技术、内外饰的商用车团队负责人也来自之前的合资团队。“这个团队曾经是最强商用车的建造者。”
高端MPV竞争升温iMAX8后续或推新能源版
但从市场表现来看,今年9月MPV整体销量为11.1万辆,同比下降10.36%,并没有像整体市场一样出现明显的回暖,但高端MPV车型依然保持了较为良好的数据表现,之前一直由合资品牌主导,也是自主品牌想要“破局”的市场。
从今年9月20万元以上的MPV车型销量排名来看,排名第一的别克GL8销量为16825辆,占据绝对优势。最后几款的竞争非常激烈。
本田5319辆的爱丽神和3827辆的奥德赛分列二、三位,5月份刚刚上市的上汽大众排在第四位,传祺M8销量2174辆排在第五位。
这也意味着which大众魏冉在GL8的挑战中失利,这也影响了其他车型的排名。虽然iMAX8被外界最多提及的是与GL8的竞争,但更多的销量参考广汽传祺M8更合理。
在杨晓东看来,iMAX8最大的竞争力在于技术和最新SIGMA平台架构的质量保证。印象最深的是iMAX8创新性的引入了“魔棒”的设计,这是一种可以通过导轨在三排座椅之间滑动的设计,…并申请了专利。
“让中间的扶手前后移动。这个概念是前所未有的,对供应商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我们找供应商做导轨,首先要看它的共振频率。我开车的时候不能被电击。扶手做出来之后,我们很担心它的耐用度,寿命,共振频率。考虑的事情很多,但最后还是很成功。”崔卫国说。
“魔棒”的具体功能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你可以有咖啡、茶或储物空间。只要有人想到我们,我们就能做到,给客户更多的选择。”
此外,这款车还具备ar驾驶实况导航等科技功能和配置,帮助驾驶者提高驾驶安全系数。“虽然我们强调科技感,但不代表其他东西不重要。我们认为,把MPV的空间、豪华、座椅体验做好,是最基本的东西。”崔卫国说。
此外,虽然官方没有明确表示,但这款新车有推出新能源版的计划,“至少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这种考虑也是为了应对日系竞争对手未来可能推的混动版。
同时,在该产品开发的初期就已经规划了海外市场。杨晓东认为,SAIC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今年欧洲市场的“领头羊”。“这款车目前在中国销售,未来肯定会进入全球市场,而且会去欧洲挑战全球最高的碰撞标准和环保要求。”他指出这一点。
必然结合同门竞争来攻击日本人。
事实上,MPV作为一个市场份额较小,车型种类较少的细分领域,并不是所有车企都看好的,或者说还没有布局。相比较而言,SAIC在这款MPV中的布局尤为“密集”。
数据显示,今年9月,MPV销量前10的车企中有4家SAIC系,分别是第一的上汽通用五菱、第二的上汽通用、第五的SAIC大众和第七的SAIC大通。
从具体车型来看,9月销量前三分别是五菱洪光、别克GL8和宝骏730,上汽通用五菱的产品以10万元以内的金额牢牢占据市场,短期内恐怕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如前所述,20万元以上的MPV市场是竞争更加激烈,市场格局变化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从SAIC本身来看,别克GL8的产品谱系最广,价格区间覆盖23.29万-39.99万元。而SAIC大众的定位更高端,占据了25-35万元的市场份额。
此次推出的荣威iMAX8,主打20-25万元市场。但其科技豪华定位与SAIC大通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的2021年G20的定位和竞争范围不谋而合,同门竞争在所难免。
但相比之下,SAIC更大的考虑是通过多个产品矩阵,抢占第二、第三的日系车爱丽神和奥德赛。SAIC乘用车副总经理于敬民也建议,未来荣威将推出2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上的MPV车型,加剧这一市场的竞争。
杨晓东认为,荣威推出MPV车型是产品升级和战略转型的需要。“好的转型一定会带来规模,规模大了但是转型不好就会失去规模。”在他看来,MPV市场潜力巨大,提前布局势在必行。
据了解,荣威iMAX8上市前预售订单超过4000辆,潜在客户超过10000家。随着高端MPV车型的多样化,市场格局将被改写。
TechWeb11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去年11月份推出了造型霸气的电动皮卡Cybertruck,目前预订量已经超过了60万,其中的两款计划在明年年底量产,
1900/1/1 0:00:00自2011年观致品牌发布开始,自主品牌就开启了一条品牌高端化的道路,不管是稍有成就的领克与WEY,还是仍处于襁褓之中的东风岚图、上汽L等等,
1900/1/1 0:00:00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如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一样,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一个十五年发展指明方向,
1900/1/1 0:00:00对于驾驶技术不过硬的驾驶员来说,倒车或者侧方停车是开车过程中最想跳过的环节,如果遇到较窄甚至不规则的停车位,更是对心灵的一次摧残。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亿欧网”原定于10月底上市的大众ID4,中国首发时间最终被拖到了昨日(11月3日)晚间:两个车型版本(一汽大众ID4CROZZ和上汽大众ID
1900/1/1 0:00:00图片来自“特定授权”今年7月中旬,长城汽车迎来成立30周年庆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