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电池,杂志电池,4860圆柱电池...如果你关注动力电池行业最近的动向,这些概念可能会有所耳闻。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动力电池核心领域也暗流涌动。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企业推出了各种形式的动力电池。柔性电池的价值似乎被我们低估了。那么,什么是柔性电池呢?能否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配套需求?市场前景如何?日前,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大会(CIBF2021深圳)”上,业内人士就软电池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供应链、市场前景等进行了交流,为我们解开了诸多疑惑。什么是柔性电池?对柔性电池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软包装。柔性电池是区别于圆柱形电池和方形电池的另一个名称。如果说三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软性电池采用铝塑复合膜外壳,圆柱形电池和方形电池采用金属外壳。至于电池的四个核心部分,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这三种形式的动力电池没有太大区别。当然,即使这三类电池在核心材料上差别不大,但是软包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由于工艺不同,技术上的优劣还是有差别的。柔性电池的发展历史并不短。柔性电池技术已经诞生了30多年,现在已经在3C领域(即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1990年,索尼率先开发出商用锂离子电池。1994年,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概念被提出。1996-1997年,多家日本公司进行了液态和凝胶锂离子柔性电池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从1998年到2000年,一些企业开始开发车用柔性电池。2000年,柔性电池在汽车上得到演示和应用。可见软包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除了悠久的发展历史,柔性电池还有很多优点。福能科技董事长兼CEO王R总结了柔性电池的四大优势“三高一低”:高安全性、高能量、高柔性、低成本。高安全性方面,柔性电池传热面积大,便于散热和热管理,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控制。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相比,软包电池在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容易释放出来,这样可以迅速降低温度,将电池的破坏性降到最低。在高能量密度方面,软包采用铝塑膜封装的形式,相同容量下可以节省更多的组装元件,理论上能量密度可以更高。据悉,目前福能科技量产的柔性电池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85Wh/kg,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中。高柔性方面,柔性电池形状可变,大小可调,重量比同容量钢壳电池轻40%,比铝壳电池轻20%,可以满足不同主机厂的配套差异化需求,也非常适合不同场景应用。低成本方面,柔性电池理论材料成本低,柔性电池内阻小,可以大大降低电池自耗,延长循环寿命,降低成本。当然,目前柔性电池设备还没有方形电池设备成熟,设备摊销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历史原因造成尴尬局面?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柔性电池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根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约为64GWh。其中方形、圆柱形和柔性电池的装机容量分别为50.88GWh、9.20GWh和3.93GWh,对应的ma……et份额分别为79.5%、14.4%和6.1%。2020年柔性电池市场份额较2019年的8.85%下降至6.1%,装机量也下降了近1.6GWh,从匹配比例来看,软包电池总装机量不足1/10,且仍有下降趋势。为什么会是这种市场情况?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洪信认为,软性电池、方形电池、圆柱形电池的市场格局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特斯拉一开始用圆柱形电池,并不一定是圆柱形电池比其他电池好,而是电池供应商数量有限,选择余地不大。”业内人士认为,软包电池的“尴尬”局面与我国动力电池的扶持政策有关。众所周知,在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电池装机市场份额,而这些头部电池企业主要供应方形电池。以供应软包电池为主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在“白名单”的带领下逐渐淡出中国市场,进一步导致软包电池供应收缩。2015年3月26日,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及条件》,明确要求从2015年5月1日起,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只有那些“白名单”中的动力电池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进而获得补贴。当然,日韩动力电池企业是没有补贴的。“供应情况决定了三种电池的发展趋势。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把方形电池的规模做得非常大,客户会更多选择方形电池。”杨洪信认为,就目前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而言,不需要担心使用哪种类型的电池。只要能满足市场需求,“功率、电压、成本符合要求,可以自由选择。”柔性电池会有一席之地吗?到目前为止,虽然中国市场的装机容量并不高,但柔性电池的前景逐渐被业界看好。从国际市场来看,柔性电池比方形电池应用更广泛。根据EV销量的数据,2020年欧洲排名前20的电动汽车中,有15款使用软包电池,包括戴姆勒、日产、雷诺、大众、现代、奥迪和沃尔沃。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秘书长刘焱龙表示,今年将是中国柔性电池投产和投产的重要一年。亿纬锂能、福能科技、多氟多、卫玠电力、袁晶AESC、万向123、天金股份等企业都处于快速释放的关键时期,这也将给予下游车企更多选择,以满足国内外主机厂对高端乘用车的需求。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宇也认为,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柔性电池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这对柔性电池的相关材料、工艺技术和制造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柔性电池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如何?柔性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内阻低、散热性能优异等优点,在快速充电、电池系统集成、低温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被认为是新能源乘用车的重要选择之一。据初步统计,2020年以来,戴姆勒、大众、通用、现代等主流车企锁定柔性电池长期订单,国内柔性电池企业也进入产能扩张、技术创新、批量交付的关键时期。此外,中国市场柔性电池的装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业界预测中国柔性电池的市场份额将会增加……e到未来的1/3。据研究机构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柔性电池渗透率将达到45%,几乎半壁江山。当然,柔性电池的发展还有很多挑战。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魏学哲教授也对柔性电池的优势赞不绝口。但他也指出,柔性电池要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拳脚,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首先,柔性电池在尺寸控制能力上有待提高。“许多原始设备制造商没有选择柔性电池。重要原因是柔性电池的尺寸难以控制,使得车企对柔性电池的尺寸误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魏学哲说。其次,电池企业需要改善软包电池密封性能差,电解液容易泄漏的问题。魏学哲认为,“软包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中会频繁遇到高低温变化。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保证10-15年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此外,魏学哲还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逐渐趋于快充,高倍率快充下电池发热情况会增加。热管理方面,柔性电池厚度尚可,但其传热较弱,所以柔性电池的设计必须在适应快充的条件下考虑。编辑总结:对于动力电池行业来说,任何技术路线都不是完美的。柔性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各有优缺点。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不断优化各种电池的性能,规避不同路线的劣势和风险。动力电池应该是百花齐放的状态,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而不是走技术路线。(文/汽车之家李正光)刀片电池、杂志电池、4860圆柱电池...如果你关注动力电池行业最近的动向,这些概念可能会有所耳闻。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动力电池核心领域也暗流涌动。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企业推出了各种形式的动力电池。柔性电池的价值似乎被我们低估了。那么,什么是柔性电池呢?能否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配套需求?市场前景如何?日前,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大会(CIBF2021深圳)”上,业内人士就软电池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供应链、市场前景等进行了交流,为我们解开了诸多疑惑。什么是柔性电池?对柔性电池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软包装。柔性电池是区别于圆柱形电池和方形电池的另一个名称。如果说三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软性电池采用铝塑复合膜外壳,圆柱形电池和方形电池采用金属外壳。至于电池的四个核心部分,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这三种形式的动力电池没有太大区别。当然,即使这三类电池在核心材料上差别不大,但是软包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由于工艺不同,技术上的优劣还是有差别的。柔性电池的发展历史并不短。柔性电池技术已经诞生了30多年,现在已经在3C领域(即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1990年,索尼率先开发出商用锂离子电池。1994年,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概念被提出。1996-1997年,多家日本公司进行了液态和凝胶锂离子柔性电池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从1998年到2000年,一些企业开始开发车用柔性电池。2000年,柔性电池在汽车上得到演示和应用。可见软包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除了悠久的发展历史,柔性电池还有很多优点。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福能科技,总结了柔性电池“三高一低”的四大优势:高安全性、高能量、高柔性、低成本。高安全性方面,柔性电池传热面积大,便于散热和热管理,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控制。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相比,软包电池在热失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也容易释放出来,这样可以迅速降低温度,将电池的破坏性降到最低。在高能量密度方面,软包采用铝塑膜封装的形式,相同容量下可以节省更多的组装元件,理论上能量密度可以更高。据悉,目前福能科技量产的柔性电池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85Wh/kg,并且还在不断完善中。高柔性方面,柔性电池形状可变,大小可调,重量比同容量钢壳电池轻40%,比铝壳电池轻20%,可以满足不同主机厂的配套差异化需求,也非常适合不同场景应用。低成本方面,柔性电池理论材料成本低,柔性电池内阻小,可以大大降低电池自耗,延长循环寿命,降低成本。当然,目前柔性电池设备还没有方形电池设备成熟,设备摊销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历史原因造成尴尬局面?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柔性电池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根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装机容量约为64GWh。其中方形、圆柱形和柔性电池装机容量分别为50.88GWh、9.20GWh和3.93GWh,对应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9.5%、14.4%和6.1%。2020年柔性电池市场份额较2019年的8.85%下降至6.1%,装机量也下降了近1.6GWh,从匹配比例来看,软包电池总装机量不足1/10,且仍有下降趋势。为什么会是这种市场情况?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杨洪信认为,软性电池、方形电池、圆柱形电池的市场格局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特斯拉一开始用圆柱形电池,并不一定是圆柱形电池比其他电池好,而是电池供应商数量有限,选择余地不大。”业内人士认为,软包电池的“尴尬”局面与我国动力电池的扶持政策有关。众所周知,在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企业发展迅速,占据了国内大部分电池装机市场份额,而这些头部电池企业主要供应方形电池。以供应软包电池为主的日韩动力电池企业在“白名单”的带领下逐渐淡出中国市场,进一步导致软包电池供应收缩。2015年3月26日,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及条件》,明确要求从2015年5月1日起,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只有那些“白名单”中的动力电池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目录》,进而获得补贴。当然,日韩动力电池企业是没有补贴的。“供应情况决定了三种电池的发展趋势。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把方形电池的规模做得非常大,客户会更多选择方形电池。”杨洪信认为,就目前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而言,不需要担心使用哪种类型的电池。只要能满足市场需求,“功率、电压、成本符合要求,可以自由选择。”柔性电池会有一席之地吗?到目前为止,…虽然中国市场的装机容量并不高,但业界对柔性电池的前景逐渐看好。从国际市场来看,柔性电池比方形电池应用更广泛。根据EV销量的数据,2020年欧洲排名前20的电动汽车中,有15款使用软包电池,包括戴姆勒、日产、雷诺、大众、现代、奥迪和沃尔沃。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秘书长刘焱龙表示,今年将是中国柔性电池投产和投产的重要一年。亿纬锂能、福能科技、多氟多、卫玠电力、袁晶AESC、万向123、天金股份等企业都处于快速释放的关键时期,这也将给予下游车企更多选择,以满足国内外主机厂对高端乘用车的需求。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宇也认为,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通信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柔性电池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这对柔性电池的相关材料、工艺技术和制造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柔性电池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如何?柔性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内阻低、散热性能优异等优点,在快速充电、电池系统集成、低温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被认为是新能源乘用车的重要选择之一。据初步统计,2020年以来,戴姆勒、大众、通用、现代等主流车企锁定柔性电池长期订单,国内柔性电池企业也进入产能扩张、技术创新、批量交付的关键时期。此外,中国市场柔性电池的装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业内预测,未来中国柔性电池的市场份额将增至1/3。据研究机构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柔性电池渗透率将达到45%,几乎半壁江山。当然,柔性电池的发展还有很多挑战。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魏学哲教授也对柔性电池的优势赞不绝口。但他也指出,柔性电池要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拳脚,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首先,柔性电池在尺寸控制能力上有待提高。“许多原始设备制造商没有选择柔性电池。重要原因是柔性电池的尺寸难以控制,使得车企对柔性电池的尺寸误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魏学哲说。其次,电池企业需要改善软包电池密封性能差,电解液容易泄漏的问题。魏学哲认为,“软包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中会频繁遇到高低温变化。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保证10-15年的使用寿命非常重要。”此外,魏学哲还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逐渐趋于快充,高倍率快充下电池发热情况会增加。热管理方面,柔性电池厚度尚可,但其传热较弱,所以柔性电池的设计必须在适应快充的条件下考虑。编辑总结:对于动力电池行业来说,任何技术路线都不是完美的。柔性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各有优缺点。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不断优化各种电池的性能,规避不同路线的劣势和风险。动力电池应该是百花齐放的状态,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而不是走技术路线。(文/汽车之家李正光)
2021年3月19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深圳)国际交流会在深圳隆重召开。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汽车半导体主要供应商日本瑞萨电子3月21日表示,该公司一家工厂在19日遭大火破坏,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恢复生产,这可能会加剧困扰全球汽车生产的芯片短缺问题。
1900/1/1 0:00:00“起了大早,赶了晚集”。这句话或许最适合形容BBA的电动化之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正始于2014年,那年随着特斯拉ModelS强势登陆,蔚来、小鹏和理想等国内新能源车企乘势而生。
1900/1/1 0:00:00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图片来源:大众中国日前,大众汽车对外宣布,其正着力于确保2025年以后的电池供应,到2030年将携手合作伙伴在欧洲建立6座电池工厂,新工厂投产后,
1900/1/1 0:00:00面对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们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大众也开始加快步伐。3月20日,一汽大众IDID4CROZZ于深圳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瑞萨:大火影响的工厂需一个月恢复3月21日,日本主要汽车半导体供应商瑞萨电子表示,受3月19日大火影响的日本工厂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恢复生产,可能会加剧汽车芯片短缺的现状。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