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3月15日大众汽车首届“动力日”的邀请,并写道:“请注意:这不是车展。”
的确,近两个小时的发布会,包括动力电池、充电、电池循环、充电网络建设等。,展示了100多张PPT,信息量巨大。从重点来看,可以分为电池和充电两部分。焦虑的读者可以先看看这个权力日透露的关键信息:1。统一电池于2023年正式量产,2030年应用于大众旗下各品牌约80%的电动汽车。同时,大众将于2023年推出第二代MEB平台;
2.电池整体成本降低50%,其中电芯设计15%,制造工艺10%,正负极材料20%,电池系统5%;
3.未来高性能电池的能量密度应+40%,功率密度应+50%,工作温度应+35%,重量应-30%,内阻应-25%,动能回收性能应+40%;
4.为了满足欧盟绿色法案,到2030年,大众集团在欧洲的电池需求将达到240GWh。为此,大众将建造六座超级工厂;5.在中国市场,2025年,将有15款基于MEB平台的大众品牌车型在当地生产。届时,大众的电动汽车将占集团在华车型的35%,新能源汽车年交付总量将达到150万辆;6.203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00万辆;7.到2025年,中国充电桩数量将扩大到1.7万个,配备120 kW-300 kW的大功率充电桩,并覆盖中国大部分城市。
接下来,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个信息爆炸的权力日。电池成本降低50%。大众集团在电动化上已经采取了All的姿态,那么核心的关键技术自然要自己掌握。发布会一开始,大众就拿出了统一电芯(标准电池)。奥迪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集团技术负责人托马斯施莫尔(Thomas Schmall)表示:“全新标准电池将于2023年推出,2030年将应用于集团旗下品牌约80%的电动汽车。”
奥迪ag管理委员会成员、集团技术总监、奥迪ag零部件公司CEO托马斯·施马尔(Thomas Schmall)可以说,“统一”这个词非常“流行”,被“平台化”和“娃娃化”包围的人似乎都想在电池上往平台化的方向走,希望能给出自己对电池的定义。
根据介绍,电池分为入门型、中性能型和特殊高能量需求型三大类。前两者的成本可以分别降低50%和30%,而高性能电池的成本会增加。
具体来说,前两种是磷酸亚铁锂和高锰三元锂电池,高性能电池是高镍和固态电池的结合。在大众集团看来,磷酸亚铁锂的优势无疑是技术成熟度和成本,劣势在于续航能力,因此是入门级车型的最佳选择;高锰三元锂电池由于镍含量低,不含钴,在成本上有一定优势。同时其续航能力相比磷酸亚铁锂有所提升,因此可以满足大部分主流机型的需求。目前石墨负极和镍钴锰正极的电池仍是主流,但大众也表示硅基负极和固态电池仍是发展方向,因为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而目前这两点的技术水平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从大众固态电池合作伙伴QUANTUM SCAPE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充电水平是60分钟充满,35分钟80%;接下来是50分钟灌满,20分钟灌到80%;固态电池可以在20分钟内充满,12分钟内充满80%,这将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效率。至于高性能电池,成本会增加,大众透露将在保时捷的“赛车级”应用中开发,并给出了要达到的关键参数:能量密度+40%,功率密度+50%,工作温度+35%,重量-30%,内阻-25%,动能回收性能+40%。保时捷集团首席执行官还表示,“在高性能电池化学领域积累知识”包括新材料、优化的电池设计、高性能冷却组件和赛车测试。
大众表示,化学创新占电池系统成本优化的2/3。
0
在整个产业链中,采矿和化工材料占电池成本优化目标的80%,制造环节可以再减少20%。
1
从原材料、提炼、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车辆、回收等产业链,大众希望实现买卖双方的垂直整合与平衡。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大众进入动力电池制造的“围城”,是为了更好地向产业链上游渗透,希望凭借供应链控制能力获得博弈的先机,从而实现降本计划。据报道,大众计划将电池的整体成本降低50%,包括电池设计降低15%,制造工艺降低10%,正负极材料降低20%,电池系统降低5%。2030年,大众在欧洲的电池需求将达到240GWh。根据欧盟绿色协议,大众集团的电动汽车数量需要在2030年提高到60%才能满足要求,这意味着大众在欧洲需要240GWh的动力电池。托马斯·施莫尔透露:“到2030年,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在欧洲建立六个电池工厂,以确保电池供应。”据悉,这6家电池工厂中的第一家将是与Northvolt合作的电池工厂,位于瑞典谢列夫特奥,将用于生产高端电池。这一生产计划将于2023年启动,年产能将逐步扩大至40GWh,主要用于集团的豪华车型。此外,大众在萨尔茨吉特的电池工厂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标准电池,并在工艺、设计和化学成分方面进行R&D和创新。该工厂的年生产能力也将达到40GWh。重新关注这一生产计划将增强集团的规模经济,并降低生产流程的复杂性。可再生能源将被用作前两个超级工厂的能源。目前,奥迪股份公司正在考虑其余四家工厂的潜在选址和合作伙伴问题。
2
未来大众的电池供应将采用自产采购的方式。
3
2023年,中国的市场将达到1200万。对于中国市场,奥迪股份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冯博士也给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数字:2025年,大众旗下基于平台的品牌将有15款车型在当地生产。届时,大众电动车将占集团在华车型的35%,新能源汽车年交付总量将达到150万辆;到2030年,大众将在中国拥有1200万辆纯电动汽车。
4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改善充电网络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这是消费者不愿意购买电动车的三大原因之一。因此,在中国,大众汽车计划在2025年前通过其合资公司Camace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总共17000个快速充电桩,这些充电桩都是120kW起步,其中包括功率为180kW甚至300kW的超级快速充电桩,将覆盖中国大部分城市。
5
重构产业链以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和LG双头垄断为主导的动力电池行业格局并未长久稳定,传统车企将开始亲自走向动力电池制造的最前沿。大众的动力日正式打响了第一。从这次发布会的内容来看,无论是电池层面,还是降本目标,还是C2P\C2C的新架构,都没有太多让人感到新鲜的“黑科技”,尤其是特斯拉的“电池日”之后,再看看大众的Power Day,还有些模仿的痕迹。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大众来说,这场发布会不仅仅是营造一种科技公司的感觉,更是一种明确的态度。作为主机厂,核心技术不能依赖供应链,我需要重组产业链。在国内,越来越多的车企意识到,与其抱怨“天下患宁德久矣”,不如改变自己,走出舒适区。这是生存的关键。吉利和富能,广汽和彭辉(或者AVIC?).....像大众、Northvolt等,我们可以陆续看到,国内车企希望通过扶植有潜力的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制造环节甚至之前的产业链,打造自己的核心供应链和核心竞争力。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车企的最终目的是把主导权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通过所谓的跨界合作,让背后的供应商成为主角。那么这对于车企的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制造等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样的游戏,能走出来的人不会太多。不容易判断是谁。然而,从大众汽车的动力日开始,新能源市场变得更加有趣。3月9日,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3月15日大众汽车首届“动力日”的邀请,并写道:“请注意:这不是车展。”
的确,近两个小时的发布会,包括动力电池、充电、电池循环、充电网络建设等。,展示了100多张PPT,信息量巨大。从重点来看,可以分为电池和充电两部分。焦虑的读者可以先看看这个权力日透露的关键信息:1。统一电池于2023年正式量产,2030年应用于大众旗下各品牌约80%的电动汽车。同时,大众将于2023年推出第二代MEB平台;
2.电池整体成本降低50%,其中电芯设计15%,制造工艺10%,正负极材料20%,电池系统5%;
3.未来高性能电池的能量密度应+40%,功率密度应+50%,工作温度应+35%,重量应-30%,内阻应-25%,动能回收性能应+40%;
4.为了满足欧盟绿色法案,到2030年,大众集团在欧洲的电池需求将达到240GWh。为此,大众将建造六座超级工厂;5.在中国市场,2025年,将有15款基于MEB平台的大众品牌车型在当地生产。届时,大众的电动汽车将占集团在华车型的35%,新能源汽车年交付总量将达到150万辆;6.203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00万辆;7.到2025年,中国充电桩数量将扩大到1.7万个,配备120 kW-300 kW的大功率充电桩,并覆盖中国大部分城市。
接下来,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个信息爆炸的权力日。电池成本降低50%。大众集团在电动化上已经采取了All的姿态,那么核心的关键技术自然要自己掌握。发布会一开始,大众就拿出了统一电芯(标准电池)。奥迪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集团技术负责人托马斯施莫尔(Thomas Schmall)表示:“全新标准电池将于2023年推出,2030年将应用于集团旗下品牌约80%的电动汽车。”
奥迪ag管理委员会成员、集团技术总监、奥迪ag零部件公司CEO托马斯·施马尔(Thomas Schmall)可以说,“统一”这个词非常“流行”,被“平台化”和“娃娃化”包围的人似乎都想在电池上往平台化的方向走,希望能给出自己对电池的定义。
根据介绍,电池分为入门型、中性能型和特殊高能量需求型三大类。前两者的成本可以分别降低50%和30%,而高性能电池的成本会增加。
具体来说,前两种是磷酸亚铁锂和高锰三元锂电池,高性能电池是高镍和固态电池的结合。在大众集团看来,磷酸亚铁锂的优势无疑是技术成熟度和成本,劣势在于续航能力,因此是入门级车型的最佳选择;高锰三元锂电池由于镍含量低,不含钴,在成本上有一定优势。同时其续航能力相比磷酸亚铁锂有所提升,因此可以满足大部分主流机型的需求。目前石墨负极和镍钴锰正极的电池仍是主流,但大众也表示硅基负极和固态电池仍是发展方向,因为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仍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而目前这两点的技术水平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从大众固态电池合作伙伴QUANTUM SCAPE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充电水平是60分钟充满,35分钟80%;接下来是50分钟灌满,20分钟灌到80%;固态电池可以在20分钟内充满,12分钟内充满80%,这将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效率。至于高性能电池,成本会增加,大众透露将在保时捷的“赛车级”应用中开发,并给出了要达到的关键参数:能量密度+40%,功率密度+50%,工作温度+35%,重量-30%,内阻-25%,动能回收性能+40%。保时捷集团首席执行官还表示,“在高性能电池化学领域积累知识”包括新材料、优化的电池设计、高性能冷却组件和赛车测试。
大众表示,化学创新占电池系统成本优化的2/3。
0
在整个产业链中,采矿和化工材料占电池成本优化目标的80%,制造环节可以再减少20%。
1
从原材料、提炼、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车辆、回收等产业链,大众希望实现买卖双方的垂直整合与平衡。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大众进入动力电池制造的“围城”,是为了更好地向产业链上游渗透,希望凭借供应链控制能力获得博弈的先机,从而实现降本计划。据报道,大众计划将电池的整体成本降低50%,包括电池设计降低15%,制造工艺降低10%,正负极材料降低20%,电池系统降低5%。2030年,大众在欧洲的电池需求将达到240GWh。根据欧盟绿色协议,大众集团的电动汽车数量需要在2030年提高到60%才能满足要求,这意味着大众在欧洲需要240GWh的动力电池。托马斯·施莫尔透露:“到2030年,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在欧洲建立六个电池工厂,以确保电池供应。”据悉,这6家电池工厂中的第一家将是与Northvolt合作的电池工厂,位于瑞典谢列夫特奥,将用于生产高端电池。这一生产计划将于2023年启动,年产能将逐步扩大至40GWh,主要用于集团的豪华车型。此外,大众在萨尔茨吉特的电池工厂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标准电池,并在工艺、设计和化学成分方面进行R&D和创新。该工厂的年生产能力也将达到40GWh。重新关注这一生产计划将增强集团的规模经济,并降低生产流程的复杂性。可再生能源将被用作前两个超级工厂的能源。目前,奥迪股份公司正在考虑其余四家工厂的潜在选址和合作伙伴问题。
2
未来大众的电池供应将采用自产采购的方式。
3
2023年,中国的市场将达到1200万。对于中国市场,奥迪股份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冯博士也给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数字:2025年,大众旗下基于平台的品牌将有15款车型在当地生产。届时,大众电动车将占集团在华车型的35%,新能源汽车年交付总量将达到150万辆;到2030年,大众将在中国拥有1200万辆纯电动汽车。
4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改善充电网络是必不可少的。毕竟这是消费者不愿意购买电动车的三大原因之一。因此,在中国,大众汽车计划在2025年前通过其合资公司Camace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总共17000个快速充电桩,这些充电桩都是120kW起步,其中包括功率为180kW甚至300kW的超级快速充电桩,将覆盖中国大部分城市。
5
重构产业链以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和LG双头垄断为主导的动力电池行业格局并未长久稳定,传统车企将开始亲自走向动力电池制造的最前沿。大众的动力日正式打响了第一。从这次发布会的内容来看,无论是电池层面,还是降本目标,还是C2P\C2C的新架构,都没有太多让人感到新鲜的“黑科技”,尤其是特斯拉的“电池日”之后,再看看大众的Power Day,还有些模仿的痕迹。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大众来说,这场发布会不仅仅是营造一种科技公司的感觉,更是一种明确的态度。作为主机厂,核心技术不能依赖供应链,我需要重组产业链。在国内,越来越多的车企意识到,与其抱怨“天下患宁德久矣”,不如改变自己,走出舒适区。这是生存的关键。吉利和富能,广汽和彭辉(或者AVIC?).....像大众、Northvolt等,我们可以陆续看到,国内车企希望通过扶植有潜力的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制造环节甚至之前的产业链,打造自己的核心供应链和核心竞争力。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车企的最终目的是把主导权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通过所谓的跨界合作,让背后的供应商成为主角。那么这对于车企的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制造等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样的游戏,能走出来的人不会太多。不容易判断是谁。然而,从大众汽车的动力日开始,新能源市场变得更加有趣。
来源:理想车主呆呆文王妍编辑李欢欢成为理想ONE车主半年后,查看每个月初发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报告开始成为呆呆的常规动作。
1900/1/1 0:00:003月15日,小牛电动CEO李彦就“小牛电动将收购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的消息回应称:“这个跟小牛电动没有关系,属于误传。”同时,李彦强调:“小牛电动一直是聚焦于两轮电动车。
1900/1/1 0:00:00在国家“补贴、限牌、限行”等政策引导下,十年时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由2000台增长至1140万台,销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市场渗透率由0稳步提升到57,市场认可度逐步提高。
1900/1/1 0:00:00近日,浙江钱江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钱江锂电”)新增2条破产重整信息,案号分别为(2021)浙1081破申1号、(2021)浙1081破3号,均由温岭市人民法院经办。
1900/1/1 0:00:00大众旨在2025年成全球电动车市场领导者大众汽车表示,今年计划使电动车销量达100万辆;到2025年,该公司将要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领导者;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月16日晚些时候,本田汽车表示,因一系列供应链问题,下周所有美国和加拿大工厂将临时暂停部分生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