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造车,「四大派系」之争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智能汽车行业就像武林江湖,人来人往,逐渐成了不同的派系。在目前的智能汽车市场竞争中,玩家大致可以分为四派:新势力派、传统车企派、互联网派、智能手机派。新势力以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等为代表。他们引领行业改革,擅长本质创新,也是目前二级市场最有希望的派系;传统车企以丰田、大众、通用等为代表。他们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知名的品牌和巨大的竞争力。互联网派以百度、滴滴、阿里等为代表。,他们用大量的流量在许多方面进行攻击,以分割市场。智能手机以苹果、小米、索尼等为代表。他们擅长沉淀少但资源多的技术迁移。有人提到,四派各有利弊。目前造车有五个必经的流程:从融资开始、擅长制造、擅长集成、忠于品牌、AIoT成功,其中制造是生命线。四派的目的都是造好车,但彼此造车的长短板不一样,也分出了独特的造车路线。互联网公司业务多,技术积累也不尽相同。纵观国内外互联网公司,如百度、阿里巴巴、滴滴、谷歌等。,他们的共同点似乎都是通过多年积累的软件算法精准切入智能汽车行业。以技术路线为分界线,互联网派可分为基于百度、滴滴、谷歌的自动驾驶技术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软件平台。先看自动驾驶类。数百亿的投资和多年的研发,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成为互联网派和其他派之间的天然屏障。根据加州交通管理局DMV 2020年发布的年度自动驾驶数据,谷歌、百度、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排名前十。其中,在63家加州自动驾驶执照持有者中,只有29家坚持自动驾驶驾驶测试并报告数据,包括三星、博世、法拉第未来、途胜未来等7家公司,均已签署加州自动驾驶执照。虽然互联网搭载了代表未来趋势的自动驾驶技术,但在落地过程中仍需通过诸多考验。技术安全、厂商合作、法律法规、公众认可等问题是横跨其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巨大大山。2015年,优步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推特上表示,优步将用无人驾驶汽车取代私家车和人类司机。后来又被媒体曝出正在成立以卡梅伦大学为主要研发团队的机器人实验室,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此后,优步与沃尔沃和达勒姆合作,计划推出全自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车队。2017年,虽然优步的自动驾驶汽车因为闯红灯而被广泛讨论,但包括The Information和Navigant Research在内的许多美国媒体和研究机构都认为优步的自动驾驶技术在百度和滴滴之上。然而,这家承载着人们希望的公司却因为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死亡事件,让美国的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产生了更多的担忧。美国汽车协会在优步自动驾驶汽车事故后对人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因为恐惧而不敢乘坐自动驾驶车辆。超过一半的人表示,在公共道路上驾驶自动驾驶汽车会对他们的安全造成威胁。据悉,优步每月投入2000万美元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到2019年,优步已经投资10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然而,在持续的资金投入无效,美国政府的态度发生巨大变化后,优步无法继续支持,于2020年12月出售了自动驾驶业务。优步造车和自动驾驶的梦想破灭了。再看软件平台类。自动驾驶技术的布局不足,并不影响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派以另一种方式将技术植入智能汽车。在阿里巴巴、张江高科、SAIC联合推出的智能汽车品牌“智车汽车”中,搭载了阿里巴巴多年研发的车载操作系统“Ali OS”。此外,阿里巴巴在车路协同、高精地图、远程驾驶、自动驾驶云平台等方面都有布局。然而,互联网派只提供智能汽车中的软件算法,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没错。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汽车芯片、高精地图等与智能汽车相关的产业链上,有大量的竞争者在伺机而动,希望在互联网派手中赢得更多的肥肉。在造车的道路上,互联网派还得苦苦挣扎。智能手机派以生态为矛,苹果、小米、索尼等智能手机派在智能汽车的追逐中,可能更容易穿透敌人的硬盾。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传统汽车公司在全球获得了数亿用户。2020年,一家传统的丰田车企以952.8万辆的销量问鼎全球汽车销量冠军,向世界展示了其庞大的用户群。造车新势力也在不断刷新销量成绩,可见其潜力不可小觑。即使单就技术而言,互联网派最近也推出了智能汽车品牌,迈出了造车的第一步。量产车型已经生产,车辆订单交付已经完成,这是以上三者的共同点,也是不断锻造和强化的坚固盾牌。各大派系用全新的驾驶体验抢占用户心智,在蓝海市场占得先机,这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如果从智能汽车生态切入市场,智能手机派或许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其中,利用操作系统和AIoT智能硬件,智能手机派将在智能汽车市场切割出一个巨大的口子。操作系统无疑是用户接触最频繁的,也是影响驾驶体验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操作系统打磨,智能手机派已经熟悉了手机用户的喜好,或许能从最底层的技术吸引用户投向它的怀抱。就像苹果手机最强大的护城河是iOS操作系统一样,独特的智能手机体验在全球赢得了无数信徒,不同的智能手机品牌操作系统都有其坚定的粉丝阵营。一脉相承地将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适配到智能汽车上,可以无缝连接,实现跨产品运营。目前已经宣布造车计划的苹果、小米等智能手机派系透露,智能汽车生态将与现有生态对接。事实上,智能手机派很早就开始关注智能汽车生态的发展。2013年,苹果发布“iOS in the Car”计划,正式进入车载操作系统。此后,苹果确定了操作系统的名称为“车玩”。经过几年的优化和车载安装,Car Play已经安装在奔驰、法拉利、宝马、福特、通用、本田等汽车厂商旗下的600多款车型上,苹果的车载操作系统也在不断迭代下逐渐成熟。虽然目前没有造车的计划,但华为也推出了Hi Car汽车系统,以及分别与智能汽车驾驶舱、驾驶、控制系统相关的鸿蒙系统驾驶舱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智能汽车控制操作系统VOS三个鸿蒙系统汽车操作系统。小米还和车企在智能语音、AI智能助手方面有合作。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派多年来积极布局AIoT,初具规模。通过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学校更接近于将智能汽车打造为家庭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和智能移动终端。小米、苹果、华为的AIoT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其中小米的AIoT更为突出。雷军和小米团队在分析师会议中透露,小米汽车未来将打通AIoT。在此之前,小米已经展示了其AIoT与智能汽车的结合。小米手机NFC功能、萧艾同学等产品已经搭载在部分车型上,小米生态链发布了智能后视镜、点烟器快充等智能车载硬件。光大证券认为,小米智能汽车可以完美补充小米的AIoT生态系统,同时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将成为未来驱动小米的第二条增长曲线,放大其品牌+渠道+AIoT生态价值。根据小米2020年Q3财报,超过289 ……llion设备连接到小米的AIoT平台。华为的物联网连接设备总出货量在2019年底也超过了1.5亿。根据艾瑞咨询的《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白皮书2020》,互联网时代巨头的成功将通过大量明星产品和自有操作系统得以复制。而智能手机派在操作系统和AIoT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智能手机派通过智能汽车连接两者,进一步赢得智能汽车的市场份额,实现后来者居上。传统车企派出造车新势力通过各种创新打开智能汽车行业大门,引来资本市场争相追捧。特斯拉的市值曾经是传统九大车企市值的总和。但相对于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传统车企,新势力可能只是暂时领先。整车制造能力、品牌效应、庞大的用户群体都是其独特的优势。传统车企强大的整车制造能力是后来者不容易超越的,这可能是传统车企的核心优势。特斯拉、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在发展初期都与传统车企有过不同形式的合作,部分公司仍依靠后者的制造能力生产新车型。相比新势力发布的首款智能汽车,传统车企的动作也不甘落后。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新势力的首款智能车将于2017年后发布。次年,捷豹、奔驰、奥迪、大众、通用等传统车企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智能汽车。吉利、广汽和比亚迪也在2019年推出了第二款smart车型。此外,大众、现代、吉利等车企相继发布智能汽车制造平台,可以降低智能汽车制造成本,提高新车型开发效率。与平均每年发布一款车型的造车新势力相比,传统车企可以在同一场发布会上推出多款车型,并快速交付给用户。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齐泽尔曾表示:“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推出一系列新的纯智能车型,特斯拉近年来在智能汽车销售中的主导地位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品牌效应方面,从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偏好就可以看出来。英伟达、Mobileye、Luminar等。更倾向于在传统汽车公司的新车型中搭载他们的最新产品。比如SAIC R、SAIC漫威R、智机分别有上述厂商的最新产品,而造车唯一的生力军是蔚来ET7,搭载了全球首款NIVIDIA DRIVE Orin芯片。在R车发布会上,我们甚至得到了英伟达CEO黄仁勋、Luminar创始人Austin Russell、ZF集团董事会成员Holger Klein博士的视频站台,这在之前的汽车发布会上并不多见。传统车企在全球市场深耕多年,坚实的用户基础不易撼动。目前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不到5%,花旗集团乐观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为15%。这意味着,即使智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传统车企仍将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在搜狐科技与搜狐汽车联合举办的2021中国汽车与未来出行峰会暨2020-2021搜狐汽车年度选举中,奔驰、蔚来、领克、比亚迪、长安、广汽爱安、长安、广汽本田、长安马自达、一汽大众品牌、一汽丰田分别位列“年度用户运营品牌”前十。传统车企正在通过学习新势力造车的成功,巩固自己在新时代的行业地位。当传统车企纷纷布局智能汽车奋起直追,利用自身不可动摇的制造能力、品牌效应、用户基础等优势时,新生力量就会受到各个层面的挑战。新型智能汽车的出现,本质上是对燃油汽车的颠覆和创新。站在这个行业创新前沿的是以特斯拉、蔚来、小鹏、Ideal为主的造车新势力。造车新势力的创新突出表现在技术集成、配套服务等多个方面。说到技术……逻辑创新,特斯拉不得不提。从汽车技术到自动驾驶,特斯拉以全新的智能汽车形态,开启了燃油车在高层汽车界的进化轨迹。在汽车技术方面,特斯拉摒弃了传统的拼接模式,采用了“一体压铸”工艺,可以将Model Y的70个零件整合成一个铸件。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降低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提高碰撞安全性能。在技术应用方面,特斯拉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汽车,为汽车辅助驾驶和智能驾驶舱落地提供应用模板。此外,特斯拉提供的OTA远程升级服务,重构了汽车品牌与用户的关系。特斯拉使用户与汽车品牌之间的短期买卖关系延伸至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双向持久沟通。汽车品牌不再追求单一的销售目标,而是销售与服务并重,这使得用户与汽车品牌的关系更具粘性。蔚来在支持服务创新方面独树一帜。智能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是阻碍用户购买的一大因素。针对用户的“用电焦虑”,以蔚来为代表的智能汽车品牌在建充电桩的同时提供换电服务,换电池满电行驶只需3分钟。目前,汽车品牌包括SAIC R、比亚迪、BAIC、吉利等。还在最近的新车发布会上推出了换电服务。此外,蔚来通过用户运营构建了最深的品牌护城河,吸引了包括小米在内的企业前来学习。蔚来有一套独特的用户运营策略:涟漪模式。传统车企的销售模式就像一个漏斗,通过层层筛选最终产生交易。在蔚来看来,其用户群体像涟漪一样,通过最中央的核心车主的影响力,不断向车主、向往者、追随者等用户扩散,从而促使外围用户产生购买行为。一旦购买完成,又会回到新的涟漪,继续循环。涟漪模式的核心在于用户操作。蔚来通过NIO App搭建线上社区,将用户与品牌连接起来,从而使用户获得品牌的高度认可,产生持久的粘性。智能汽车行业就像武林江湖,人来人往,逐渐成了不同的派系。在目前的智能汽车市场竞争中,玩家大致可以分为四派:新势力派、传统车企派、互联网派、智能手机派。新势力以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等为代表。他们引领行业改革,擅长本质创新,也是目前二级市场最有希望的派系;传统车企以丰田、大众、通用等为代表。他们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知名的品牌和巨大的竞争力。互联网派以百度、滴滴、阿里等为代表。,他们用大量的流量在许多方面进行攻击,以分割市场。智能手机以苹果、小米、索尼等为代表。他们擅长沉淀少但资源多的技术迁移。有人提到,四派各有利弊。目前造车有五个必经的流程:从融资开始、擅长制造、擅长集成、忠于品牌、AIoT成功,其中制造是生命线。四派的目的都是造好车,但彼此造车的长短板不一样,也分出了独特的造车路线。互联网公司业务多,技术积累也不尽相同。纵观国内外互联网公司,如百度、阿里巴巴、滴滴、谷歌等。,他们的共同点似乎都是通过多年积累的软件算法精准切入智能汽车行业。以技术路线为分界线,互联网派可分为基于百度、滴滴、谷歌的自动驾驶技术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软件平台。先看自动驾驶类。数百亿的投资和多年的研发,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成为互联网派和其他派之间的天然屏障。根据加州交通管理局DMV 2020年发布的年度自动驾驶数据,谷歌、百度、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排名前十。其中,在63家加州自动驾驶执照持有者中,只有29家坚持自动驾驶驾驶测试并报告数据,包括三星、博世、法拉第未来、途胜未来等7家公司,均已签署加州自动驾驶执照。虽然互联网搭载了代表未来趋势的自动驾驶技术,但在落地过程中仍需通过诸多考验。技术安全、厂商合作、法律法规、公众认可等问题是横跨其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巨大大山。2015年,优步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在推特上表示,优步将用无人驾驶汽车取代私家车和人类司机。后来又被媒体曝出正在成立以卡梅伦大学为主要研发团队的机器人实验室,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此后,优步与沃尔沃和达勒姆合作,计划推出全自动汽车和自动驾驶车队。2017年,虽然优步的自动驾驶汽车因为闯红灯而被广泛讨论,但包括The Information和Navigant Research在内的许多美国媒体和研究机构都认为优步的自动驾驶技术在百度和滴滴之上。然而,这家承载着人们希望的公司却因为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死亡事件,让美国的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产生了更多的担忧。美国汽车协会在优步自动驾驶汽车事故后对人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因为恐惧而不敢乘坐自动驾驶车辆。超过一半的人表示,在公共道路上驾驶自动驾驶汽车会对他们的安全造成威胁。据悉,优步每月投入2000万美元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到2019年,优步已经投资10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然而,在持续的资金投入无效,美国政府的态度发生巨大变化后,优步无法继续支持,于2020年12月出售了自动驾驶业务。优步造车和自动驾驶的梦想破灭了。再看软件平台类。自动驾驶技术的布局不足,并不影响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派以另一种方式将技术植入智能汽车。在阿里巴巴、张江高科、SAIC联合推出的智能汽车品牌“智车汽车”中,搭载了阿里巴巴多年研发的车载操作系统“Ali OS”。此外,阿里巴巴在车路协同、高精地图、远程驾驶、自动驾驶云平台等方面都有布局。然而,互联网派只提供智能汽车中的软件算法,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没错。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汽车芯片、高精地图等与智能汽车相关的产业链上,有大量的竞争者在伺机而动,希望在互联网派手中赢得更多的肥肉。在造车的道路上,互联网派还得苦苦挣扎。智能手机派以生态为矛,苹果、小米、索尼等智能手机派在智能汽车的追逐中,可能更容易穿透敌人的硬盾。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传统汽车公司在全球获得了数亿用户。2020年,一家传统的丰田车企以952.8万辆的销量问鼎全球汽车销量冠军,向世界展示了其庞大的用户群。造车新势力也在不断刷新销量成绩,可见其潜力不可小觑。即使单就技术而言,互联网派最近也推出了智能汽车品牌,迈出了造车的第一步。量产车型已经生产,车辆订单交付已经完成,这是以上三者的共同点,也是不断锻造和强化的坚固盾牌。各大派系用全新的驾驶体验抢占用户心智,在蓝海市场占得先机,这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智能手机厂商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如果从智能汽车生态切入市场,智能手机派或许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其中,利用操作系统和AIoT智能硬件,智能手机派将在智能汽车市场切割出一个巨大的口子。操作系统无疑是用户接触最频繁的,也是影响驾驶体验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操作系统打磨,智能手机派已经熟悉了手机用户的喜好,或许能从最底层的技术吸引用户投向它的怀抱。就像苹果手机最强大的护城河是iOS操作系统一样,独特的智能手机体验在全球赢得了无数信徒,不同的智能手机品牌操作系统都有其坚定的粉丝阵营。一脉相承地将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适配到智能汽车上,可以无缝连接,实现跨产品运营。目前已经宣布造车计划的苹果、小米等智能手机派系透露,智能汽车生态将与现有生态对接。事实上,智能手机派很早就开始关注智能汽车生态的发展。2013年,苹果发布“iOS in the Car”计划,正式进入车载操作系统。此后,苹果确定了操作系统的名称为“车玩”。经过几年的优化和车载安装,Car Play已经安装在奔驰、法拉利、宝马、福特、通用、本田等汽车厂商旗下的600多款车型上,苹果的车载操作系统也在不断迭代下逐渐成熟。虽然目前没有造车的计划,但华为也推出了Hi Car汽车系统,以及分别与智能汽车驾驶舱、驾驶、控制系统相关的鸿蒙系统驾驶舱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智能汽车控制操作系统VOS三个鸿蒙系统汽车操作系统。小米还和车企在智能语音、AI智能助手方面有合作。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派多年来积极布局AIoT,初具规模。通过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学校更接近于将智能汽车打造为家庭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和智能移动终端。小米、苹果、华为的AIoT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其中小米的AIoT更为突出。雷军和小米团队在分析师会议中透露,小米汽车未来将打通AIoT。在此之前,小米已经展示了其AIoT与智能汽车的结合。小米手机NFC功能、萧艾同学等产品已经搭载在部分车型上,小米生态链发布了智能后视镜、点烟器快充等智能车载硬件。光大证券认为,小米智能汽车可以完美补充小米的AIoT生态系统,同时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将成为未来驱动小米的第二条增长曲线,放大其品牌+渠道+AIoT生态价值。根据小米2020年Q3财报,超过289 ……llion设备连接到小米的AIoT平台。华为的物联网连接设备总出货量在2019年底也超过了1.5亿。根据艾瑞咨询的《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白皮书2020》,互联网时代巨头的成功将通过大量明星产品和自有操作系统得以复制。而智能手机派在操作系统和AIoT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智能手机派通过智能汽车连接两者,进一步赢得智能汽车的市场份额,实现后来者居上。传统车企派出造车新势力通过各种创新打开智能汽车行业大门,引来资本市场争相追捧。特斯拉的市值曾经是传统九大车企市值的总和。但相对于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传统车企,新势力可能只是暂时领先。整车制造能力、品牌效应、庞大的用户群体都是其独特的优势。传统车企强大的整车制造能力是后来者不容易超越的,这可能是传统车企的核心优势。特斯拉、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在发展初期都与传统车企有过不同形式的合作,部分公司仍依靠后者的制造能力生产新车型。相比新势力发布的首款智能汽车,传统车企的动作也不甘落后。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等新势力的首款智能车将于2017年后发布。次年,捷豹、奔驰、奥迪、大众、通用等传统车企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智能汽车。吉利、广汽和比亚迪也在2019年推出了第二款smart车型。此外,大众、现代、吉利等车企相继发布智能汽车制造平台,可以降低智能汽车制造成本,提高新车型开发效率。与平均每年发布一款车型的造车新势力相比,传统车企可以在同一场发布会上推出多款车型,并快速交付给用户。宝马集团首席执行官齐泽尔曾表示:“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商推出一系列新的纯智能车型,特斯拉近年来在智能汽车销售中的主导地位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品牌效应方面,从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偏好就可以看出来。英伟达、Mobileye、Luminar等。更倾向于在传统汽车公司的新车型中搭载他们的最新产品。比如SAIC R、SAIC漫威R、智机分别有上述厂商的最新产品,而造车唯一的生力军是蔚来ET7,搭载了全球首款NIVIDIA DRIVE Orin芯片。在R车发布会上,我们甚至得到了英伟达CEO黄仁勋、Luminar创始人Austin Russell、ZF集团董事会成员Holger Klein博士的视频站台,这在之前的汽车发布会上并不多见。传统车企在全球市场深耕多年,坚实的用户基础不易撼动。目前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不到5%,花旗集团乐观预测到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为15%。这意味着,即使智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传统车企仍将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在搜狐科技与搜狐汽车联合举办的2021中国汽车与未来出行峰会暨2020-2021搜狐汽车年度选举中,奔驰、蔚来、领克、比亚迪、长安、广汽爱安、长安、广汽本田、长安马自达、一汽大众品牌、一汽丰田分别位列“年度用户运营品牌”前十。传统车企正在通过学习新势力造车的成功,巩固自己在新时代的行业地位。当传统车企纷纷布局智能汽车奋起直追,利用自身不可动摇的制造能力、品牌效应、用户基础等优势时,新生力量就会受到各个层面的挑战。新型智能汽车的出现,本质上是对燃油汽车的颠覆和创新。站在这个行业创新前沿的是以特斯拉、蔚来、小鹏、Ideal为主的造车新势力。造车新势力的创新突出表现在技术集成、配套服务等多个方面。说到技术……逻辑创新,特斯拉不得不提。从汽车技术到自动驾驶,特斯拉以全新的智能汽车形态,开启了燃油车在高层汽车界的进化轨迹。在汽车技术方面,特斯拉摒弃了传统的拼接模式,采用了“一体压铸”工艺,可以将Model Y的70个零件整合成一个铸件。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降低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提高碰撞安全性能。在技术应用方面,特斯拉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汽车,为汽车辅助驾驶和智能驾驶舱落地提供应用模板。此外,特斯拉提供的OTA远程升级服务,重构了汽车品牌与用户的关系。特斯拉使用户与汽车品牌之间的短期买卖关系延伸至覆盖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双向持久沟通。汽车品牌不再追求单一的销售目标,而是销售与服务并重,这使得用户与汽车品牌的关系更具粘性。蔚来在支持服务创新方面独树一帜。智能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是阻碍用户购买的一大因素。针对用户的“用电焦虑”,以蔚来为代表的智能汽车品牌在建充电桩的同时提供换电服务,换电池满电行驶只需3分钟。目前,汽车品牌包括SAIC R、比亚迪、BAIC、吉利等。还在最近的新车发布会上推出了换电服务。此外,蔚来通过用户运营构建了最深的品牌护城河,吸引了包括小米在内的企业前来学习。蔚来有一套独特的用户运营策略:涟漪模式。传统车企的销售模式就像一个漏斗,通过层层筛选最终产生交易。在蔚来看来,其用户群体像涟漪一样,通过最中央的核心车主的影响力,不断向车主、向往者、追随者等用户扩散,从而促使外围用户产生购买行为。一旦购买完成,又会回到新的涟漪,继续循环。涟漪模式的核心在于用户操作。蔚来通过NIO App搭建线上社区,将用户与品牌连接起来,从而使用户获得品牌的高度认可,产生持久的粘性。此外,蔚来还打造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派对“NIO Day”和生活方式品牌“NIO Life”,满足用户从精神到物质的各种需求。此后,汽车品牌社区APP、体验馆、车共创等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出现,原本代表粉丝群体的“迪粉”、“朋友圈”等忠实功能也出现在汽车用户群体中,汽车品牌与用户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大胆创新,造车新势力各自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拥趸,他们也是支撑品牌更进一步征程的力量。永远跳出中国,放眼世界。随着智能汽车的加速演进,欧美日其他行业很少有公司打算造车。在新智家看来,主要有两点:产业和政策差异。司机、私有化、内燃机的消失,意味着相关产业的衰落,尤其是内燃机等传统车企视为机密的技术将失去一席之地。几十万失业人口,成本损失,商业模式调整等。由曾经引以为傲的技术和产业链的演变所导致的,将成为制约其智能化转型的泥潭。在政策推动方面,2009年以来,我国不断出台多项政策引导传统汽车学派转型,逐步降低智能汽车制造资质,为智能汽车制造在多个行业提供了准入机会。欧美日在智能汽车相关政策的制定上略显落后。智能汽车跨界玩家的增加,可以进一步降低行业制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业上限。蔚来创始人李斌在媒体分享会上表示:“朋友一直被视为‘竞技队友’”。广汽新能源董事、总经理顾惠南也认为,“现在大家……需要一起做大新能源汽车蛋糕,现在还不是分蛋糕的时候。广汽新能源不怕竞争,欢迎更多朋友加入中国新能源汽车阵营”。目前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全球第一,比其他地区更成熟。或许未来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四大派系会在另一个国家重现。此外,蔚来还打造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派对“NIO Day”和生活方式品牌“NIO Life”,满足用户从精神到物质的各种需求。此后,汽车品牌社区APP、体验馆、车共创等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出现,原本代表粉丝群体的“迪粉”、“朋友圈”等忠实功能也出现在汽车用户群体中,汽车品牌与用户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大胆创新,造车新势力各自拥有了一批忠实的拥趸,他们也是支撑品牌更进一步征程的力量。永远跳出中国,放眼世界。随着智能汽车的加速演进,欧美日其他行业很少有公司打算造车。在新智家看来,主要有两点:产业和政策差异。司机、私有化、内燃机的消失,意味着相关产业的衰落,尤其是内燃机等传统车企视为机密的技术将失去一席之地。几十万失业人口,成本损失,商业模式调整等。由曾经引以为傲的技术和产业链的演变所导致的,将成为制约其智能化转型的泥潭。在政策推动方面,2009年以来,我国不断出台多项政策引导传统汽车学派转型,逐步降低智能汽车制造资质,为智能汽车制造在多个行业提供了准入机会。欧美日在智能汽车相关政策的制定上略显落后。智能汽车跨界玩家的增加,可以进一步降低行业制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业上限。蔚来创始人李斌在媒体分享会上表示:“朋友一直被视为‘竞技队友’”。广汽新能源董事、总经理顾惠南也认为,“现在需要大家一起做大新能源汽车蛋糕,还不是分蛋糕的时候。广汽新能源不怕竞争,欢迎更多朋友加入中国新能源汽车阵营”。目前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全球第一,比其他地区更成熟。或许未来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四大派系会在另一个国家重现。

标签:蔚来特斯拉大众小鹏奔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纯电动的宾利,还有超豪华那味儿吗?

时代变了,几乎所有传统汽车品牌都在考虑电气化了转型,一直以来都高高在上的超豪华品牌们不得不放下身段、适应环境。

1900/1/1 0:00:00
停的住么? 媒体实测特斯拉120时速刹车

作为汽车媒体,此次特斯拉“刹车门”即便是公布了数据,也是疑点重重,所以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找几个人,测一下从120kmh刹停,

1900/1/1 0:00:00
德赛西威主动出击,引领城市智慧生活新生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汽车加速从功能时代走向智能时代,而对于汽车电子行业来说,如何将软硬件能力更好地融合,以赋能智能汽车行业,构建更好的城市智慧生活新生态,成为一大挑战。

1900/1/1 0:00:00
新能源风吹来跨界玩家,本土供应商走向前台

近年来话题不断的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在2021上海车展上又迎来新的变化,一方面,传统车企的新能源产品攻势大规模展开,不同品牌产品定位各异的新能源车即将大批量上市。

1900/1/1 0:00:00
13年后再掌舵,“胖头俞”能为上汽大众带来什么?

从上一场会议匆匆赶到ID6X媒体解析会的俞经民,一到现场,并没有急着登上舞台,而是径直向台下的席位走了几步,主动与媒体们靠近了一些。

1900/1/1 0:00:00
保护儿童安全 特斯拉获准安装车内雷达

近日,根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已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许可,可以在车内安装6064GHz波段的雷达。借助这一雷达系统,特斯拉将实现儿童识别、驾驶员行为监控等功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