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数量正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部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连续三年突破100万辆。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9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400万辆,占比81.32%。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增加,正在催生一个不断增长的充电服务市场。
目前这条赛道,除了已经自建充电站刺激市场购车需求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外,还吸引了众多专业从事充电桩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充电服务商。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已从2015年的不足5万个增加到80.7万个,公共充电站数量也从不足2000个增加到目前的6.38万多个。
但是,这么多充电桩怎么运营、管理、维护呢?车主如何在城市各个区域找到站点,及时补充电量?充电服务市场在经历了早期暴力扩张的阶段后将何去何从?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增加的续航里程会给充电运营商带来哪些新的挑战?
围绕这些问题,近日,新智家与典满旅游CEO王赢进行了一次对话。
从基础服务到智能充电服务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82.7万个,同比增长42.0%。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设86.8万台,同比增长58.8%。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全面铺开,如何整合现有充电服务网络,规划布局自有品牌专用充电网络,成为未来新能源出行服务市场竞争的关键。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如何及时找到相应的充电站,如何根据电池电量来安排行驶路线和充电频率,也成为急需解决的用车问题。
基于这种市场需求,致力于将充电需求和出行场景有效结合的聚合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其中,2019年正式成立、从四维图新孵化出来的子公司出行动力十足。依托母公司在技术、生态、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和支持,主要通过大数据、智能规划等技术赋能车企、出行平台等企业客户,进而在其平台上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充电服务。
王赢告诉新智家,四维图新的集团定位是“智能汽车大脑”,主要包括技术和生态两大板块。全电出行是属于它的生态板块,旨在通过充电平台的运营能力进一步体现生态价值。
作为连接充电硬件供应商和新能源车主的桥梁,全电出行不仅可以帮助B端客户面向C端,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的充电方案规划、充电健康的分解和识别等智能安全的充电服务。还可以通过日常运营的大数据分析,为B端客户提供充电站点建设的优化方案。
从粗放布局到精细化管理
事实上,在行业发展初期,国内大部分企业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抢占好地段,在短时间内用充足的资金建设更多的充电站。至于后续的运维管理,车主的真实需求等与用户体验相关的问题很少出现在这些企业的考虑中。
潮水退去,前期发展不均衡、规划布局过于粗放导致的充电桩整体利用率低、回报周期长等遗留问题逐渐显现。
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2019年公共充电桩建设迎来战略调整期,主要体现在逐渐脱离“超前建设”的增长模式,进入良性的需求驱动增长……h阶段。
未来充电服务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从早期的资源整合能力转变为综合运维能力,即规划布局合理化、运营方案差异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
王赢持有类似的观点。
她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来说,今年或明年将进入一个加紧推进的阶段,相当于从早期的萌芽阶段转变到真正的服务运营层面。
“早期暴力扩张的阶段过去后,可能是更理性的投资和更注重用户体验的收费服务。”王赢说,“事实证明,大家可能会靠抢地段、抢位置、抢资金来看谁建的充电站多。但是现在大家都比较理性,不仅仅是在量级上比拼谁建的站点多,而是考虑如何提高精细化运营的服务能力,提高整个服务特色中附加体验的软价值。”
在她看来,近两年将会有各种特色运营场景下不同业务合作模式的服务出现,填补目前的市场空白。
续航里程的提高将积极推动充电市场的发展和改革。
与此同时,在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下,车载电池的续航里程也在不断上升。
在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指出,目前中国在电池材料方面的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行列。随着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的产业化和电池系统的结构创新,车载电池的能量大大增加。
特别是CTP的无模块技术、刀片电池等结构创新,大大提高了电池分组效率,使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
但是,当车载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越来越强时,消费者对充电的需求会降低吗?整个充电服务市场会受到不利影响吗?
王赢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她认为“续航里程的提高只是降低了充电的频率。实际上,续航里程越长,对充电技术或服务能力的改变要求就越高。这是一个不断相互促进的过程。”
具体来说,当续航里程变长时,充电技术、充电运营的重点、充电桩的分布和建设以及策略都会有相应的调整。
在王赢看来,当电池的续航里程只有200公里时,充电桩的建设强调密度。但当续航里程能达到700甚至1000公里时,就要考虑服务的广度了。
“以前可以在城市的某个区域增加充电桩的密度,现在新能源汽车可以说走就走,整个活动范围变得越来越大,这将使得对充电平台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消费者对充电服务的质量和能力的需求也将升级。"
此外,更大的电池容量带来的更长的续航里程也会推高人们对充电效率的要求,高效充电技术和快速充电桩的建设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推进。
此外,电池寿命的提高也将增强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的时候,充电服务行业也会越来越繁荣。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流量和收费服务频次的增加,之前在收费运营中遇到的问题也会随着这些用户数据的反馈而得到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续航里程的提升其实对整个充电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尤其纯……电动车,正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部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连续三年突破100万辆。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49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400万辆,占比81.32%。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增加,正在催生一个不断增长的充电服务市场。
目前这条赛道,除了已经自建充电站刺激市场购车需求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外,还吸引了众多专业从事充电桩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充电服务商。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已从2015年的不足5万个增加到80.7万个,公共充电站数量也从不足2000个增加到目前的6.38万多个。
但是,这么多充电桩怎么运营、管理、维护呢?车主如何在城市各个区域找到站点,及时补充电量?充电服务市场在经历了早期暴力扩张的阶段后将何去何从?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增加的续航里程会给充电运营商带来哪些新的挑战?
围绕这些问题,近日,新智家与典满旅游CEO王赢进行了一次对话。
从基础服务到智能充电服务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82.7万个,同比增长42.0%。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设86.8万台,同比增长58.8%。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的全面铺开,如何整合现有充电服务网络,规划布局自有品牌专用充电网络,成为未来新能源出行服务市场竞争的关键。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如何及时找到相应的充电站,如何根据电池电量来安排行驶路线和充电频率,也成为急需解决的用车问题。
基于这种市场需求,致力于将充电需求和出行场景有效结合的聚合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其中,2019年正式成立、从四维图新孵化出来的子公司出行动力十足。依托母公司在技术、生态、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和支持,主要通过大数据、智能规划等技术赋能车企、出行平台等企业客户,进而在其平台上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充电服务。
王赢告诉新智家,四维图新的集团定位是“智能汽车大脑”,主要包括技术和生态两大板块。全电出行是属于它的生态板块,旨在通过充电平台的运营能力进一步体现生态价值。
作为连接充电硬件供应商和新能源车主的桥梁,全电出行不仅可以帮助B端客户面向C端,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高效的充电方案规划、充电健康的分解和识别等智能安全的充电服务。还可以通过日常运营的大数据分析,为B端客户提供充电站点建设的优化方案。
从粗放布局到精细化管理
事实上,在行业发展初期,国内大部分企业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抢占好地段,在短时间内用充足的资金建设更多的充电站。至于后续的运维管理,车主的真实需求等与用户体验相关的问题很少出现在这些企业的考虑中。
潮水退去,前期发展不均衡、规划布局过于粗放导致的充电桩整体利用率低、回报周期长等遗留问题逐渐显现。
艾瑞咨询的报告认为,2019年公共充电桩建设迎来战略调整期,主要体现在逐渐脱离“超前建设”的增长模式,进入良性的需求驱动增长阶段。
未来,充电服务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从早期的资源……向综合运维能力的迁移能力,即规划布局合理化、运营方案差异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
王赢持有类似的观点。
她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来说,今年或明年将进入一个加紧推进的阶段,相当于从早期的萌芽阶段转变到真正的服务运营层面。
“早期暴力扩张的阶段过去后,可能是更理性的投资和更注重用户体验的收费服务。”王赢说,“事实证明,大家可能会靠抢地段、抢位置、抢资金来看谁建的充电站多。但是现在大家都比较理性,不仅仅是在量级上比拼谁建的站点多,而是考虑如何提高精细化运营的服务能力,提高整个服务特色中附加体验的软价值。”
在她看来,近两年将会有各种特色运营场景下不同业务合作模式的服务出现,填补目前的市场空白。
续航里程的提高将积极推动充电市场的发展和改革。
与此同时,在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推动下,车载电池的续航里程也在不断上升。
在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指出,目前中国在电池材料方面的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行列。随着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的产业化和电池系统的结构创新,车载电池的能量大大增加。
特别是CTP的无模块技术、刀片电池等结构创新,大大提高了电池分组效率,使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辆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
但是,当车载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越来越强时,消费者对充电的需求会降低吗?整个充电服务市场会受到不利影响吗?
王赢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她认为“续航里程的提高只是降低了充电的频率。实际上,续航里程越长,对充电技术或服务能力的改变要求就越高。这是一个不断相互促进的过程。”
具体来说,当续航里程变长时,充电技术、充电运营的重点、充电桩的分布和建设以及策略都会有相应的调整。
在王赢看来,当电池的续航里程只有200公里时,充电桩的建设强调密度。但当续航里程能达到700甚至1000公里时,就要考虑服务的广度了。
“以前可以在城市的某个区域增加充电桩的密度,现在新能源汽车可以说走就走,整个活动范围变得越来越大,这将使得对充电平台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消费者对充电服务的质量和能力的需求也将升级。"
此外,更大的电池容量带来的更长的续航里程也会推高人们对充电效率的要求,高效充电技术和快速充电桩的建设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推进。
此外,电池寿命的提高也将增强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的时候,充电服务行业也会越来越繁荣。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流量和收费服务频次的增加,之前在收费运营中遇到的问题也会随着这些用户数据的反馈而得到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续航里程的提升其实对整个充电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
自从与华为合作卖车后,小康股份SH601127受到资本市场极大关注,不仅股价一路攀升,在汽车板块中出尽风头,而且顺理成章的成为4月份的“黑马股”。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搭载新结构性电池组技术的ModelY开始投产前,特斯拉已在得州超级工厂生产第一个ModelY巨型浇铸件。
1900/1/1 0:00:002019年的蔚来,的确很难。
1900/1/1 0:00:00智能网联产业融合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机会,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来构建智能网联系统,让智能网联系统渗透到各行各业,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格拉茨大学(TUGraz)研究显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时间越长,所存在的危险性越低。目前,该校研究人员和行业合作伙伴正致力于定义报废电池的后期使用参数。
1900/1/1 0:00:00企查查APP显示,5月17日,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穆峰,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企业地址为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