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另一个十年的开始,也是中国汽车市场变革的一年。今年以来,乘用车市场总量虽然平稳,但销售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新能源份额大幅提升,传统动力市场份额下降。如今,新能源板块已经成为增长的支柱,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用真金白银为“大趋势”投票。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市场的格局变化非常快,几乎每两年就会发生一次洗牌。在刚刚过去的5月,新能源领域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意外?先说销售。
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1年5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162.6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2%。1-5月累计销量836.6万辆,同比增长38.2%。其中,新能源狭义乘用车5月销量18.7万辆,同比增长180.1%,环比增长16.1%;1-5月累计销量77.8万辆,同比增长236.6%。整体来看,新能源板块成为车市拉动项,同比和环比增速明显好于市场整体。
Model Y(参数|询价)首次获得亚军。
今年5月,洪光MINIEV(参数|询价)依然夺得新能源和纯电动冠军,月销量近3万辆。特斯拉中国获得亚军和季军,但旗下两款车型排名颠倒,Model Y零售额首次超越Model 3(参数|询价)。目前舆论风暴还没有对特斯拉的销量造成明显影响。上个月零售数据的断崖式下跌,主要是受产能调整和出口策略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TOP15汽车月销量均超过3000辆,其中比亚迪拿下四席,中国新动力品牌占据五席。
5月新能源零售量突破万辆,包括上汽通用五菱(33175辆)、比亚迪(31908辆)、特斯拉中国(21936辆)、广汽爱安(10395辆)。批发销售额和零售销售额的统计口径不一样,而且包含了出口因素,所以数据和排名差别很大。具体来看,本月新能源批发销量排名靠前的包括特斯拉中国(33463辆)、比亚迪(32131辆)、上汽通用五菱(27757辆)、SAIC乘用车(11049辆)。其中,特斯拉中国出口11527辆,SAIC乘用车出口2430辆新能源汽车。
五菱洪光MINIEV(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右击图片删除询价)。
特斯拉Model Y(询价模块,请不要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右击图片删除询价)。
插电混动方面,本月冠军车型有所变化,秦加DM-i取代李ONE成为新霸主。现阶段DM-i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后续销量增长可期。新势力方面,李ONE占据第一,月均4000-5000辆。P7在小鹏、V在哪吒、T03在零跑的销量都在稳步提升,而蔚来ES6则有些停滞。
预计全年调整为240万辆。
从往年来看,乘用车(含新能源)市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4月份通常销量较低,5-6月份逐渐走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销量超预期,业绩完成较好,产能比较紧张。第二季度厂商和终端的冲动意向不强,所以4月销量疲软。5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1.8倍,环比增速达到16.1%。根据往年经验,6月份新能源销量将继续增长,不排除再创单月新纪录。
1-5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77.8万辆,同比增长236.6%。超高同比增速的背后,部分原因是2020年同期基数太低,但主要是需求拉动。5月底,北京发布2021年新能源指标共计6万个,未来几个月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需求仍将保持强劲。考虑到强劲的增长趋势,联合会将把2021年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的预测值从220万辆上调至240万辆。
从去年开始,合资品牌生产了一些优秀的纯电动产品,但销量暂时没有起色。目前新势力品牌重新定义了智能电动车,传统品牌的优势在这里变成了“负资产”。如果传统车企强行走线上销售、数字化体验的路线,结果可能不会很好。据笔者了解,部分潜在用户因为到店体验不佳、试驾流程复杂而放弃了某合资纯电动明星产品。
编辑点评:无论风浪多大,特斯拉稳坐钓鱼台,足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与此同时,纯电动微型车也稳定了盘面……给许多中国品牌一个喘息的空间。在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的表现还是略弱,这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也与用户体验高度相关。新能源市场完全成熟的时候,一定是百花齐放,理性竞争的局面。在迈向这一天的过程中,谁会脱颖而出,谁会被淘汰?历史会给出最终答案。
2021年是另一个十年的开始,也是中国汽车市场变革的一年。今年以来,乘用车市场总量虽然平稳,但销售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新能源份额大幅提升,传统动力市场份额下降。如今,新能源板块已经成为增长的支柱,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用真金白银为“大趋势”投票。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市场的格局变化非常快,几乎每两年就会发生一次洗牌。在刚刚过去的5月,新能源领域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意外?先说销售。
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2021年5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162.6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2%。1-5月累计销量836.6万辆,同比增长38.2%。其中,新能源狭义乘用车5月销量18.7万辆,同比增长180.1%,环比增长16.1%;1-5月累计销量77.8万辆,同比增长236.6%。整体来看,新能源板块成为车市拉动项,同比和环比增速明显好于市场整体。
Model Y(参数|询价)首次获得亚军。
今年5月,洪光MINIEV(参数|询价)依然夺得新能源和纯电动冠军,月销量近3万辆。特斯拉中国获得亚军和季军,但旗下两款车型排名颠倒,Model Y零售额首次超越Model 3(参数|询价)。目前舆论风暴还没有对特斯拉的销量造成明显影响。上个月零售数据的断崖式下跌,主要是受产能调整和出口策略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TOP15汽车月销量均超过3000辆,其中比亚迪拿下四席,中国新动力品牌占据五席。
5月新能源零售量突破万辆,包括上汽通用五菱(33175辆)、比亚迪(31908辆)、特斯拉中国(21936辆)、广汽爱安(10395辆)。批发销售额和零售销售额的统计口径不一样,而且包含了出口因素,所以数据和排名差别很大。具体来看,本月新能源批发销量排名靠前的包括特斯拉中国(33463辆)、比亚迪(32131辆)、上汽通用五菱(27757辆)、SAIC乘用车(11049辆)。其中,特斯拉中国出口11527辆,SAIC乘用车出口2430辆新能源汽车。
五菱洪光MINIEV(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右击图片删除询价)。
特斯拉Model Y(询价模块,请不要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右击图片删除询价)。
插电混动方面,本月冠军车型有所变化,秦加DM-i取代李ONE成为新霸主。现阶段DM-i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后续销量增长可期。新势力方面,李ONE占据第一,月均4000-5000辆。P7在小鹏、V在哪吒、T03在零跑的销量都在稳步提升,而蔚来ES6则有些停滞。
预计全年调整为240万辆。
从往年来看,乘用车(含新能源)市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4月份通常销量较低,5-6月份逐渐走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销量超预期,业绩完成较好,产能比较紧张。第二季度厂商和终端的冲动意向不强,所以4月销量疲软。5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1.8倍,环比增速达到16.1%。根据往年经验,6月份新能源销量将继续增长,不排除再创单月新纪录。
1-5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77.8万辆,同比增长236.6%。超高同比增速的背后,部分原因是2020年同期基数太低,但主要是需求拉动。5月底,北京发布2021年新能源指标共计6万个,未来几个月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需求仍将保持强劲。考虑到强劲的增长趋势,联合会将把2021年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的预测值从220万辆上调至240万辆。
从去年开始,合资品牌生产了一些优秀的纯电动产品,但销量暂时没有起色。目前新势力品牌重新定义了智能电动车,传统品牌的优势在这里变成了“负资产”。如果传统车企强行走线上销售、数字化体验的路线,结果可能不会很好。据笔者了解,部分潜在用户因为到店体验不佳、试驾流程复杂而放弃了某合资纯电动明星产品。
编辑点评:无论风浪多大,特斯拉稳坐钓鱼台,足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与此同时,纯电动微型车也稳定了盘面……给许多中国品牌一个喘息的空间。在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的表现还是略弱,这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也与用户体验高度相关。新能源市场完全成熟的时候,一定是百花齐放,理性竞争的局面。在迈向这一天的过程中,谁会脱颖而出,谁会被淘汰?历史会给出最终答案。
“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和产业扩张曾一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话题,宝马期望通过持续创新和绿色科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齐头并进。
1900/1/1 0:00:00财经作家吴晓波在《2020新中产白皮书》中分析,当90后人群逐渐进入中产行列,使得这个群体在延续了传统中产特征之外,更是以追求高价值、个性化和体验式消费的特点,为中产注入了新特质。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6月9日,SKInnovation在韩国最大电池展Interbattery上表示,正考虑生产新型电动汽车电池,包括圆柱形和棱形电芯,以扩大其客户群。目前,该公司只有袋状电芯。
1900/1/1 0:00:006月10日,极星宣布携手华为、科大讯飞共同启动极星黑客松大赛,活动将邀请来自全国的创客,基于安卓车载系统,进行为期2天的马拉松式应用开发大赛。这也是国内首个针对智能车机系统举办的开发者大会。
1900/1/1 0:00:00一百年前,CocoChanel设计出宽松自在的女性裤装,她对当时的所有女性说:“你可以穿不起香奈儿,但永远别忘记那件叫自我的衣服。
1900/1/1 0:00:00长城销量稳步增长,可一点也不轻松啊近期,长城汽车发布了最新的产销报告。数据显示,上月长城汽车新车销量达到86965辆,实现了62的同比增长。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