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独家调查|“油改电”进入死亡倒计时?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你来晚了,油改电的车型已经不卖了,这款车早就停产了。”这是汽车之家在上海和北京调研时多次听到的声音。

早前电气化浪潮来袭,主流车企基于燃油车平台推出了很多“油改电”车型,成本低,研发周期短,用“应急”最合适。而特斯拉等新势力没有包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研发纯电动汽车专用平台,更适合电动化的长远发展需求。

经过市场的洗礼,原本的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市场的宠儿,“油改电”的车辆似乎越来越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即便如此,一些车企仍在“坚持”油改电。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来的?“油改电”有出路吗?其实各家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一半是海水:“油改电”进入停产倒计时。

日前,汽车之家从多地证实,北京地区经销商已经停售东风日产轩逸纯电动车,有经销商表示“日产轩逸纯电动车已经停产。”其中,东风日产经销商告诉汽车之家,“自2021年1月起,该店已停售轩逸纯电动(参数|询价)动车型,原因是价格过高,销量不多。”

Toyota, Volkswagen, Dongfeng, Lexus and Honda

“宣仪纯电”

另一方面,东风大岳起亚暂时没有纯电动车销售,起亚K3新能源和起亚KX3新能源也没有现车。销售都说“油改电车型已经不卖了”;北京现代经销商销售也明确表示“Onsinoe纯电动已经停产”,而名图新能源没有现车,只是在4S一家店做展车,实际销量为零。

《名图新能源》

即使有少量现车,经销商也在清理库存。销售指着展厅的偏僻位置说:“菲斯塔纯电动车可以优惠6万多。这批清洗后会采用预定模式,工厂接到订单后生产。预测一个月后可以提车。”

“菲斯塔纯电动”

此外,2019年上市的一汽-大众宝来纯电动和高尔夫纯电动也已在北京停产。位于上海的4S店,虽然上汽大众朗逸纯电动并未停产,但也出现了新车难订,经销商打折销售的情况。

“朗逸纯电动没有现车。这要看厂家的配额了。预计要等2-3个月。”当汽车之家向朗逸询问纯电动汽车时,上海上汽大众4S店的一名销售人员有点惊讶。“现在优惠6万多,裸车8.5万。”

虽然价格相当于打了5.7折,但销售坦言,“不是原厂的,真车没有天窗和倒车影像,轮毂小了一寸,真皮织的。”

上汽大众一位内部人士也对汽车之家表示,“基于MQB平台的纯电动汽车即将结束EOP(项目周期)。”这也意味着,随着MEB平台的ID系列纯电动汽车步入正轨,南北大众的“油改电”将完成过渡使命。

这些“油改电”需要“破”,主要是产品竞争力不够。当初“油改电”模式是传统车企迫于市场和环境压力进行电气化改造的无奈之举。“油改电”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业内人士告诉汽车之家,开发一款全新的电动汽车需要数百亿元,而“油改电”只需要5亿元左右。

但这种“机会主义”只能把电池做在底盘、后备箱等地方,带来最尴尬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短,大多在200-300km,导致这些车型要么在充电,要么在充电的路上。

如今,这些饱受诟病的“油改电”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半是火焰:“油改电”继续。

当大量油改电汽车“死亡”的时候,一些车企还在“坚持”油改电。

位于北京房山区的一家东风本田4S店内,汽车之家碰巧看到一位消费者前来提车。这款车是东风本田销售的唯一一款M-NV纯电动车。据销售介绍,“近一个月,该店共销售8台,主要得益于今年5月公布的新能源指标。”

另一端,在上海市普陀区的一家东风本田4S店,现有的M-NV纯电动车非常多,有三种颜色三个档次可供选择,消费者不用预约等待。“你看这车是不是很像CR-V?是从我们销量最高、技术最成熟的燃油车型改过来的。”与其他品牌对“油改电”的隐瞒不同,东风本田销售将“油改电”作为产品的一个卖点。

东风本田M-NV

同样是日系品牌,上海一家一汽丰田4S店的销售也特别热情。“现在店里张泽E优惠很大,能降6万。”销售把车开回家到外面偏僻的位置,一个大牌子——“7月份特别推荐车型”挂在一辆白色逸泽E-engine的车顶上。业务员小声说:“有兴趣可以坐下来继续谈,价格不会让你失望的。”

让销售如此“辛苦”的是,这辆车已经在店里停了100多天了。“不瞒你说,我们经理说只要客户对这款车感兴趣,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随时申请,然后可以争取3万元。”

作为店内仅有的两台宇泽E,销售只想快点“解套”。“瑟……将不再有购买。本来这个坑还没填。怎么才能给自己再挖一个坑?"

销售口中的“坑”,指的是厂家的“捆绑销售”。“以前你进一台Aifa,厂家还得让你同时进另一台Zeze E发动机(一个月一次)。一个是加价几十万,一个是亏本卖。”销售对汽车之家苦笑道,“虽然像抢劫,但也忍了,幸好没有强制约束,主要是卡罗拉PHEV和RAV4 PHEV卖得好。”

丰田旗下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自然走的是“油改电”的路线。相比其他品牌,雷克萨斯是“油改电”最严重的卖家。走进上海一家雷克萨斯4S店的大门,汽车之家可以看到,雷克萨斯UX 300e被摆放在C位,周围的装饰也很特别。

“我们不是简单的油改电,而是基于丰田混合动力技术的纯电动汽车。”销售自豪地强调。

据悉,这款车优惠幅度为4.5万元,还有其他金融活动,首付39999元,三年免息零利润。即便如此,这款车的月销量也一直徘徊在100辆左右。

像一汽丰田销售的说辞,“混动车型是不卖的,这款车的定位就在那里。我们一个月卖2、3辆车很正常。”有了混动这个“护身符”,雷克萨斯在减碳的政策环境下显然冷静了许多。

其实说到“油改电”车型销量不佳,无论是一汽丰田、广汽丰田还是雷克萨斯,给汽车之家的信息都是:纯电动不是丰田的重点,丰田的“星辰大海”是氢燃料电池车。

与合资企业不同,中国有一批“油改电”没有承担“过渡”的角色,而是成为了销售主力。原来那批“油改电”车型经过适当改造,新瓶装旧酒,也能收获一波消费者。

比如目前在售的长安奔奔E星国行版,是老款长安奔奔EV的“改良”版,但价格下调至2.98万元,上市后迅速抢占市场。

Toyota, Volkswagen, Dongfeng, Lexus and Honda

《长安奔奔E星》

对于这种方式,合资车企表示不屑。某知名车企新能源部门负责人表示,“这纯粹是为了新能源积分。这样玩下去,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就失效了。”

■灵魂拷问:油改电有必要吗?

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推出的1-2款“油改电”车型,更多的只是“试水”。

对于原生纯电动车,丰田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当其他车企被欧洲排放新规和中国“双积分”政策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丰田在欧洲几乎不靠插电和纯电,只靠超高比例的混动产品(2020年超过55%)就能达到排放目标。

在中国,情况略有不同。因为产品中有10%以上的混合比例,丰田没有处理油耗点的压力。但在新能源点上,丰田难免举步维艰,因为插电和纯电已经很久没见了。

但纵观丰田汽车董事寺岛茂树(Shigeki Terajima)日前透露的意见,2025年至2030年,原本的纯电动汽车将逐渐取代“油改电”汽车。“在2050年之前,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不同车型将相互竞争,剩下的将是丰田的最佳选择。”

所以没必要质疑丰田转型速度是否太慢。丰田的态度永远是——我不急,你急什么!然而,不管车企“坚持”与否,“油改电”车型似乎正在加速退市。在前15名中,超过80%的车辆配备了纯电动平台,合资纯电动汽车无一上榜(五菱洪光MINI除外)。合资“油改电”除了15辆,基本都在100辆左右徘徊。

宝马iX3可能是唯一一个月销量过千元的合资车型,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官方宣布降价7万元后,经销商仍有5-6万元的优惠,比燃油版X3便宜。忽略奔驰EQC和奥迪E-Tron(4月上市)的数据,5月份的保险数据分别为614辆和48辆。

宝马iX3]

“很多合资企业为了迎合政策,从油改电,拿到了双积分,但是没有销量。他们哪来的积分?这是个伪命题。”某合资企业内部人士告诉汽车之家。

目前,许多主流车企都推出了专用于电动汽车的架构平台。例如,继MEB平台之后,大众又推出了SSP平台。其他比较知名的还有奔驰EVA,现代/起亚E-GMP,通用Ultium。

但从时间上来看,除了大众表现激进,其他主流车企的纯电动平台都只是“小范围”落地,比如搭载Ultium平台的凯迪拉克纯电动SUV Lyriq将于2022年国内上市;基于奔驰EVA平台的奔驰EQS SUV也有望在2022年投产,今年推出的EQA和EQB仍将是“油改电”。

其实离“大规模”纯电动平台落地还很远。奔驰将于2025年推出更广泛的紧凑型和中型纯电动MMA平台;宝马的纯电动平台最终计划在2025年推出等等。

这些车企向外界释放的信息更多的是“我们有实力做独家纯电动平台”,但对于全面拥抱电动化仍犹豫不决。

“除了大众,大部分车企都比较保守。虽然他们制定了激进的目标,但实际进展缓慢,仍然没有办法放弃更大的燃油车市场来抢占份额较小的纯电动市场。”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合资企业披着‘油改电’的皮,是为了申请扩建工厂,销售更多燃油车。”

的确,在电动化的浪潮下,主流车企还是需要兼顾成本、规模和品牌形象。不仅合资企业,中国品牌也不认可“做独家纯电动平台是好事”。

“从规模上来说,纯电动车和燃油车不相上下还需要时间。”一位国内新能源车企负责人告诉汽车之家,“仅从可预测的范围来看,做一个燃油、插电、纯电共享的平台是最密集的方式。”

或许还有持相同观点的比亚迪,它开发了一款兼容性更好的BNA平台,同时兼容燃油车、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大大降低了R&D和生产成本。对于市场上销量不错的比亚迪韩,也选择了“折中”方案——韩EV和韩DM基于同一架构开发。

比亚迪韩

随着主流车企推出更多基于纯电动平台的新型纯电动汽车,“油改电”将逐渐失去存在价值。但目前来看,“油改电”仍将是一个阶段性现象,除了早期淘汰的那一批“油改电”。

鉴于燃油车的市场规模,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主流车企大多“观望”,注定部分“油改电”仍需承担“过渡”的使命,直至市场完全接受纯电动汽车。(文/汽车之家李鹏飞郑光)“你来晚了,油改电车型已经不卖了,这款车早就停产了。”这是汽车之家在上海和北京调研时多次听到的声音。

早前电气化浪潮来袭,主流车企基于燃油车平台推出了很多“油改电”车型,成本低,研发周期短,用“应急”最合适。而特斯拉等新势力没有包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研发纯电动汽车专用平台,更适合电动化的长远发展需求。

经过市场的洗礼,原本的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市场的宠儿,“油改电”的车辆似乎越来越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即便如此,一些车企仍在“坚持”油改电。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来的?“油改电”有出路吗?其实各家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一半是海水:“油改电”进入停产倒计时。

日前,汽车之家从多地证实,北京地区经销商已经停售东风日产轩逸纯电动车,有经销商表示“日产轩逸纯电动车已经停产。”其中,东风日产经销商告诉汽车之家,“自2021年1月起,该店已停售轩逸纯电动(参数|询价)动车型,原因是价格过高,销量不多。”

Toyota, Volkswagen, Dongfeng, Lexus and Honda

“宣仪纯电”

另一方面,东风大岳起亚暂时没有纯电动车销售,起亚K3新能源和起亚KX3新能源也没有现车。销售都说“油改电车型已经不卖了”;北京现代经销商销售也明确表示“Onsinoe纯电动已经停产”,而名图新能源没有现车,只是在4S一家店做展车,实际销量为零。

《名图新能源》

即使有少量现车,经销商也在清理库存。销售指着展厅的偏僻位置说:“菲斯塔纯电动车可以优惠6万多。这批清洗后会采用预定模式,工厂接到订单后生产。预测一个月后可以提车。”

“菲斯塔纯电动”

此外,2019年上市的一汽-大众宝来纯电动和高尔夫纯电动也已在北京停产。位于上海的4S店,虽然上汽大众朗逸纯电动并未停产,但也出现了新车难订,经销商打折销售的情况。

“朗逸纯电动没有现车。这要看厂家的配额了。预计要等2-3个月。”当汽车之家向朗逸询问纯电动汽车时,上海上汽大众4S店的一名销售人员有点惊讶。“现在优惠6万多,裸车8.5万。”

虽然价格相当于打了5.7折,但销售坦言,“不是原厂的,真车没有天窗和倒车影像,轮毂小了一寸,真皮织的。”

上汽大众一位内部人士也对汽车之家表示,“基于MQB平台的纯电动汽车即将结束EOP(项目周期)。”这也意味着,随着MEB平台的ID系列纯电动汽车步入正轨,南北大众的“油改电”将完成过渡使命。

这些“油改电”需要“破”,主要是产品竞争力不够。当初“油改电”模式是传统车企迫于市场和环境压力进行电气化改造的无奈之举。“油改电”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业内人士告诉汽车之家,开发一款全新的电动汽车需要数百亿元,而“油改电”只需要5亿元左右。

但这种“机会主义”只能把电池做在底盘、后备箱等地方,带来最尴尬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短,大多在200-300km,导致这些车型要么在充电,要么在充电的路上。

如今,这些饱受诟病的“油改电”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半是火焰:“油改电”继续。

当大量油改电汽车“死亡”的时候,一些车企还在“坚持”油改电。

位于北京房山区的一家东风本田4S店内,汽车之家碰巧看到一位消费者前来提车。这款车是东风本田销售的唯一一款M-NV纯电动车。据销售介绍,“近一个月,该店共销售8台,主要得益于今年5月公布的新能源指标。”

另一端,在上海市普陀区的一家东风本田4S店,现有的M-NV纯电动车非常多,有三种颜色三个档次可供选择,消费者不用预约等待。“你看这车是不是很像CR-V?是从我们销量最高、技术最成熟的燃油车型改过来的。”与其他品牌对“油改电”的隐瞒不同,东风本田销售将“油改电”作为产品的一个卖点。

东风本田M-NV

同样是日系品牌,上海一家一汽丰田4S店的销售也特别热情。“现在店里张泽E优惠很大,能降6万。”销售把车开回家,开到了外面一个偏僻的位置,一个大大的牌子——“7月份特别推荐车型”挂在一辆白色逸泽E-engine的车顶上。业务员小声说:“有兴趣可以坐下来继续谈,价格不会让你失望的。”

让销售如此“辛苦”的是,这辆车已经在店里停了100多天了。“不瞒你说,我们经理说只要客户对这款车感兴趣,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随时申请,然后可以争取3万元。”

作为店内仅有的两台宇泽E,销售只想快点“解套”。“瑟……将不再有购买。本来这个坑还没填。怎么才能给自己再挖一个坑?"

销售口中的“坑”,指的是厂家的“捆绑销售”。“以前你进一台Aifa,厂家还得让你同时进另一台Zeze E发动机(一个月一次)。一个是加价几十万,一个是亏本卖。”销售对汽车之家苦笑道,“虽然像抢劫,但也忍了,幸好没有强制约束,主要是卡罗拉PHEV和RAV4 PHEV卖得好。”

丰田旗下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自然走的是“油改电”的路线。相比其他品牌,雷克萨斯是“油改电”最严重的卖家。走进上海一家雷克萨斯4S店的大门,汽车之家可以看到,雷克萨斯UX 300e被摆放在C位,周围的装饰也很特别。

“我们不是简单的油改电,而是基于丰田混合动力技术的纯电动汽车。”销售自豪地强调。

据悉,这款车优惠幅度为4.5万元,还有其他金融活动,首付39999元,三年免息零利润。即便如此,这款车的月销量也一直徘徊在100辆左右。

像一汽丰田销售的说辞,“混动车型是不卖的,这款车的定位就在那里。我们一个月卖2、3辆车很正常。”有了混动这个“护身符”,雷克萨斯在减碳的政策环境下显然冷静了许多。

其实说到“油改电”车型销量不佳,无论是一汽丰田、广汽丰田还是雷克萨斯,给汽车之家的信息都是:纯电动不是丰田的重点,丰田的“星辰大海”是氢燃料电池车。

与合资企业不同,中国有一批“油改电”没有承担“过渡”的角色,而是成为了销售主力。原来那批“油改电”车型经过适当改造,新瓶装旧酒,也能收获一波消费者。

比如目前在售的长安奔奔E星国行版,是老款长安奔奔EV的“改良”版,但价格下调至2.98万元,上市后迅速抢占市场。

Toyota, Volkswagen, Dongfeng, Lexus and Honda

《长安奔奔E星》

对于这种方式,合资车企表示不屑。某知名车企新能源部门负责人表示,“这纯粹是为了新能源积分。这样玩下去,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就失效了。”

■灵魂拷问:油改电有必要吗?

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推出的1-2款“油改电”车型,更多的只是“试水”。

对于原生纯电动车,丰田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当其他车企被欧洲排放新规和中国“双积分”政策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丰田在欧洲几乎不靠插电和纯电,只靠超高比例的混动产品(2020年超过55%)就能达到排放目标。

在中国,情况略有不同。因为产品中有10%以上的混合比例,丰田没有处理油耗点的压力。但在新能源点上,丰田难免举步维艰,因为插电和纯电已经很久没见了。

但纵观丰田汽车董事寺岛茂树(Shigeki Terajima)日前透露的意见,2025年至2030年,原本的纯电动汽车将逐渐取代“油改电”汽车。“在2050年之前,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不同车型将相互竞争,剩下的将是丰田的最佳选择。”

所以没必要质疑丰田转型速度是否太慢。丰田的态度永远是——我不急,你急什么!然而,不管车企“坚持”与否,“油改电”车型似乎正在加速退市。在前15名中,超过80%的车辆配备了纯电动平台,合资纯电动汽车无一上榜(五菱洪光MINI除外)。合资“油改电”除了15辆,基本都在100辆左右徘徊。

宝马iX3可能是唯一一个月销量过千元的合资车型,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官方宣布降价7万元后,经销商仍有5-6万元的优惠,比燃油版X3便宜。忽略奔驰EQC和奥迪E-Tron(4月上市)的数据,5月保险数据分别为614辆和48辆。

宝马iX3]

“很多合资企业为了迎合政策,从油改电,拿到了双积分,但是没有销量。他们哪来的积分?这是个伪命题。”某合资企业内部人士告诉汽车之家。

目前,许多主流车企都推出了专用于电动汽车的架构平台。例如,继MEB平台之后,大众又推出了SSP平台。其他比较知名的还有奔驰EVA,现代/起亚E-GMP,通用Ultium。

但从时间上来看,除了大众表现激进,其他主流车企的纯电动平台都只是“小范围”落地,比如搭载Ultium平台的凯迪拉克纯电动SUV Lyriq将于2022年国内上市;基于奔驰EVA平台的奔驰EQS SUV也有望在2022年投产,今年推出的EQA和EQB仍将是“油改电”。

其实离“大规模”纯电动平台落地还很远。奔驰将于2025年推出更广泛的紧凑型和中型纯电动MMA平台;宝马的纯电动平台最终计划在2025年推出等等。

这些车企向外界释放的信息更多的是“我们有实力做独家纯电动平台”,但对于全面拥抱电动化仍犹豫不决。

“除了大众,大部分车企都比较保守。虽然他们制定了激进的目标,但实际进展缓慢,仍然没有办法放弃更大的燃油车市场来抢占份额较小的纯电动市场。”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合资企业披着‘油改电’的皮,是为了申请扩建工厂,销售更多燃油车。”

的确,在电动化的浪潮下,主流车企还是需要兼顾成本、规模和品牌形象。不仅合资企业,中国品牌也不认可“做独家纯电动平台是好事”。

“从规模上来说,纯电动车和燃油车不相上下还需要时间。”一位国内新能源车企负责人告诉汽车之家,“仅从可预测的范围来看,做一个燃油、插电、纯电共享的平台是最密集的方式。”

或许还有持相同观点的比亚迪,它开发了一款兼容性更好的BNA平台,同时兼容燃油车、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大大降低了R&D和生产成本。对于市场上销量不错的比亚迪韩,也选择了“折中”方案——韩EV和韩DM基于同一架构开发。

比亚迪韩

随着主流车企推出更多基于纯电动平台的新型纯电动汽车,“油改电”将逐渐失去存在价值。但目前来看,“油改电”仍将是一个阶段性现象,除了早期淘汰的那一批“油改电”。

鉴于燃油车的市场规模,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主流车企大多“观望”,注定部分“油改电”仍需承担“过渡”的使命,直至市场完全接受纯电动汽车。(文/汽车之家李鹏飞郑光)

标签:丰田大众东风雷克萨斯本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百度让自动驾驶离我们越来越近

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的概念开始兴起,而随着一轮又一轮的产业浪潮,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在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900/1/1 0:00:00
Model Y加州注册量Q2增逾6倍 特斯拉今年总交付量或增80%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ominionCrossSell最新报告,今年二季度特斯拉在美国最大电动汽车市场加州的注册量较去年同期升逾85,这主要得益于ModelY出色表现,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美墨加三国就汽车进口起冲突;福特全球召回77.5万辆探险者;雷诺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增18.7%

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在汽车法规方面发生冲突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正就有关汽车进口的规定发生冲突,知情人士称,争议的焦点是在美墨加协议下,

1900/1/1 0:00:00
频频牵手科技巨头,广汽加速智能化转型

近日,广汽集团发布消息称原滴滴高管、原爱驰汽车首席人工智能官陈学文加盟广汽,出任广汽研究院首席专业总师,负责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

1900/1/1 0:00:00
百年“老”通用,能应对汽车行业百年之大变局吗?

或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中,通用汽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00/1/1 0:00:00
“2021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入围揭晓

进入2021年,汽车产业的变革愈演愈烈且风向也更加明确,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的发展取得显著突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