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百年“老”通用,能应对汽车行业百年之大变局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也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通用汽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1912年,通用汽车就制造了一款配备铅酸电池和爱迪生镍铁电池的电动卡车,当年生产了682辆;1996年,通用EV1诞生,这是第一款真正量产的纯电动汽车,也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铝制车身结构,能量回收制动,空气动力学,重量轻...正如通用所希望的,这款产品上有太多的技术和创新可以改变汽车的DNA。以及145公里的续航里程,不到9秒的加速,三小时左右的快充时间...即使在十年后的2006年,这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参数;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EV1甚至被李想视为目前电动车最优解的“扩展程序技术”,通用也是开山鼻祖。2007年1月,全球首款增程式电动车雪佛兰沃蓝达诞生。这款在当时肩负了更多任务的产品,一度成为美国市场最畅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之一,最终以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5万辆的成绩退出历史舞台。面对如此辉煌的战绩,谁能不夸通用是“一个强大的车企”呢?但在这个曾经被他定义的市场里,昔日的领头羊已经风光不再。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对“大象”的担忧自从汽车开启智能时代,一些传统车企就被统一贴上了“大象”的标签。成为人们所说的“大象”并不容易,因为不是每个传统车企都有资格成为“巨头”。而要成为人们所说的“大象”就更难了,因为在转型变化这件事上,庞然大物的反应速度和行动能力总是格外的慢,甚至在有了一定的意识之后,由于强烈的惯性也很难及时停下来。比如前段时间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一场名为“百年电力·进化·新生”的学术论坛上,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驱动系统执行主任尹建民坦言,几年前做电动车的时候,(上汽通用)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本质是用电机和电池替代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我相信尹建民所说的“几年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转向的时候。回到五年前,一切都不是现在的样子。2016年,刚刚推出Model X的特斯拉还是一家年产量只有5万辆的小型车企。当时,在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中,他的股价最高能涨到500美元;那一年,蔚来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刚刚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NIO”。成立两年,没有一款产品的速度,让李斌在“PPT造车”和“子”的身份之间反复跳跃;也是在那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7万辆,较上年增长53%。在销量排名中,比亚迪、吉利和BAIC新能源依然牢牢占据前三。一边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暴涨,一边是一波新兴力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然那时候一切都只是小菜一碟,但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行业元老,通用显然已经嗅到了“风来了”的味道,而且时间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否则2015年UItium智能纯电动平台的研发就会全面启动。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还是那句话,通用很强,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敏感度和洞察力,但作为“大象”中的一员,他也有太多的羁绊和禁锢。其中,“安全”是他无法放弃的标准和准则。记得2016年,当被媒体问及为什么无法提供特斯拉在2012年就已经实现的OTA功能时,通用高管给出了两个字的回答:“安全”。的确,相对于喜欢堆砌“期货”的新势力,传统车企就像在餐厅吃饭一样靠谱——只要敢写就可以点,每一道菜都经过上千次实验才上桌,保证是精品。这种稳健的做法在传统车企中并不奇怪。毕竟对于市场份额已经超过9位数的通用来说,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让几千万人为此买单。这也是为什么早在六年前就开始研发的平台首款落地产品要到明年才能面世。换句话说,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通用输不起。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26年“磨一把剑”不会被质疑。正是通用对“安全”的坚持,守住了这个行业的底线。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浮躁多变的市场中,“网络名人”的新生力量正在崛起。他们规模小,但存在感强,销量少但流量高;他们搞跨界,玩营销,不懂产品不重要,讲故事才是王道;同时,凭借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强烈的科技感,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也获得了一批热情的“死忠粉丝”,他们出现在各个社区,为自己喜欢的品牌呐喊。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他们改变了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波大变革。在这种狂热焦虑的环境下,“快”似乎成了汽车行业的不二法门: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也在向“快速消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不想评判这两种做法是“十年磨一剑”还是“趁早成名”,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通用确实落后了一步。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好在晚一步还不晚,通用的技术也不晚。这一次,他手里握着的是Ultium智能纯电动平台和新一代VIP智能电子架构,融合了26年来的电气化经验和前瞻性技术优势。在万无一失的保证下,他开始转身。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更重要的是,我也在这个转折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与其他合资品牌相比,上汽通用的革命性产品在中国市场无疑是最具优势的,尽管它们不是第一个上市的。因为在“因地制宜”这一点上,没有人像上汽通用这样彻底。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我之前接触过很多不同品牌的工程师,其中来自合资品牌的“大佬”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虽然很多合资品牌在国内设立了研究院、设计院等机构,但是中国的工程师很少能接触到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参数。比如汽车设计和生产中用到的一些重要参数是怎么来的?外国政党经常保持沉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在海外也能卖得很好,却依然打不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毕竟有“异国血统”的外地人,骨子里总是缺少一点“人情味”,无论表面怎么打扮。上汽通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直接将“中国市场”植入通用产品的基础。在全新Ultium智能纯电动平台诞生的过程中,上汽通用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直接参与了底层架构的同步设计和开发,面向中国推出的产品95%以上将在当地采购。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总经理王永青曾表示,“全新Ultium智能纯电动平台的所有开发标准和技术标准都是中外共同制定的,中国全程参与,而不仅仅是某种分工。结合当地供应商体系,整个验证过程完全由我们自己完成。”在“全员参与”、“完全靠自己做”这几个字的背后,上汽通用的骄傲和自信表露无疑。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0

不仅如此,在通用视为生命的安全性方面,上汽通用还深度参与了本土电池化学体系的设计和性能开发,无论是电池的配方和选材,还是电池组的开发和测试。在遵循通用全球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上汽通用还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了优化配方,同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专利设计的电池热管理技术,抑制热扩散,力图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也使其成为。当然,将中国基因植入产品只是第一步。上汽通用致力于“为客户带来真正的诉求……电动车的nt体验”,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因此,到2025年,上汽通用预计将在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新技术上投入超过500亿元,用真正适合国人的“智能电动车”征服中国市场。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1

很快,上汽通用将交上答卷,其首款智能纯电动车型凯迪拉克LYRIQ将于年内预售,明年上半年在国内上市。到2025年,上汽通用将推出超过10款基于全新Ultium平台的国产电动汽车,涵盖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2

凯迪拉克LYRIQ如果他们不“吹牛”,那么明年,中外工程师共同打造的产品上市时,上汽通用势必成为合资品牌中的第一只“大象”。也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通用汽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早在1912年,通用汽车就制造了一款配备铅酸电池和爱迪生镍铁电池的电动卡车,当年生产了682辆;1996年,通用EV1诞生,这是第一款真正量产的纯电动汽车,也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铝制车身结构,能量回收制动,空气动力学,重量轻...正如通用所希望的,这款产品上有太多的技术和创新可以改变汽车的DNA。以及145公里的续航里程,不到9秒的加速,三小时左右的快充时间...即使在十年后的2006年,这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参数;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EV1甚至被李想视为目前电动车最优解的“扩展程序技术”,通用也是开山鼻祖。2007年1月,全球首款增程式电动车雪佛兰沃蓝达诞生。这款在当时肩负了更多任务的产品,一度成为美国市场最畅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之一,最终以全球累计销量超过15万辆的成绩退出历史舞台。面对如此辉煌的战绩,谁能不夸通用是“一个强大的车企”呢?但在这个曾经被他定义的市场里,昔日的领头羊已经风光不再。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对“大象”的担忧自从汽车开启智能时代,一些传统车企就被统一贴上了“大象”的标签。成为人们所说的“大象”并不容易,因为不是每个传统车企都有资格成为“巨头”。而要成为人们所说的“大象”就更难了,因为在转型变化这件事上,庞然大物的反应速度和行动能力总是格外的慢,甚至在有了一定的意识之后,由于强烈的惯性也很难及时停下来。比如前段时间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一场名为“百年电力·进化·新生”的学术论坛上,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驱动系统执行主任尹建民坦言,几年前做电动车的时候,(上汽通用)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本质是用电机和电池替代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我相信尹建民所说的“几年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转向的时候。回到五年前,一切都不是现在的样子。2016年,刚刚推出Model X的特斯拉还是一家年产量只有5万辆的小型车企。当时,在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测中,他的股价最高能涨到500美元;那一年,蔚来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刚刚给自己起了个英文名“NIO”。成立两年,没有一款产品的速度,让李斌在“PPT造车”和“子”的身份之间反复跳跃;也是在那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7万辆,较上年增长53%。在销量排名中,比亚迪、吉利和BAIC新能源依然牢牢占据前三。一边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暴涨,一边是一波新兴力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然那时候一切都只是小菜一碟,但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行业元老,通用显然已经嗅到了“风来了”的味道,而且时间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否则2015年UItium智能纯电动平台的研发就会全面启动。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还是那句话,通用很强,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敏感度和洞察力,但作为“大象”中的一员,他也有太多的羁绊和禁锢。其中,“安全”是他无法放弃的标准和准则。记得2016年,当被媒体问及为什么无法提供特斯拉在2012年就已经实现的OTA功能时,通用高管给出了两个字的回答:“安全”。的确,相对于喜欢堆砌“期货”的新势力,传统车企就像在餐厅吃饭一样靠谱——只要敢写就可以点,每一道菜都经过上千次实验才上桌,保证是精品。这种稳健的做法在传统车企中并不奇怪。毕竟对于市场份额已经超过9位数的通用来说,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让几千万人为此买单。这也是为什么早在六年前就开始研发的平台首款落地产品要到明年才能面世。换句话说,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通用输不起。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26年“磨一把剑”不会被质疑。正是通用对“安全”的坚持,守住了这个行业的底线。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浮躁多变的市场中,“网络名人”的新生力量正在崛起。他们规模小,但存在感强,销量少但流量高;他们搞跨界,玩营销,不懂产品不重要,讲故事才是王道;同时,凭借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强烈的科技感,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也获得了一批热情的“死忠粉丝”,他们出现在各个社区,为自己喜欢的品牌呐喊。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他们改变了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波大变革。在这种狂热焦虑的环境下,“快”似乎成了汽车行业的不二法门: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也在向“快速消化”的方向发展。我们不想评判这两种做法是“十年磨一剑”还是“趁早成名”,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通用确实落后了一步。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好在晚一步还不晚,通用的技术也不晚。这一次,他手里握着的是Ultium智能纯电动平台和新一代VIP智能电子架构,融合了26年来的电气化经验和前瞻性技术优势。在万无一失的保证下,他开始转身。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更重要的是,我也在这个转折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与其他合资品牌相比,上汽通用的革命性产品在中国市场无疑是最具优势的,尽管它们不是第一个上市的。因为在“因地制宜”这一点上,没有人像上汽通用这样彻底。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我之前接触过很多不同品牌的工程师,其中来自合资品牌的“大佬”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虽然很多合资品牌在国内设立了研究院、设计院等机构,但是中国的工程师很少能接触到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参数。比如汽车设计和生产中用到的一些重要参数是怎么来的?外国政党经常保持沉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在海外也能卖得很好,却依然打不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毕竟有“异国血统”的外地人,骨子里总是缺少一点“人情味”,无论表面怎么打扮。上汽通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直接将“中国市场”植入通用产品的基础。在全新Ultium智能纯电动平台诞生的过程中,上汽通用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直接参与了底层架构的同步设计和开发,面向中国推出的产品95%以上将在当地采购。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

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总经理王永青曾表示,“全新Ultium智能纯电动平台的所有开发标准和技术标准都是中外共同制定的,中国全程参与,而不仅仅是某种分工。结合当地供应商体系,整个验证过程完全由我们自己完成。”在“全员参与”、“完全靠自己做”这几个字的背后,上汽通用的骄傲和自信表露无疑。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0

不仅如此,在通用视为生命的安全性方面,上汽通用还深度参与了本土电池化学体系的设计和性能开发,无论是电池的配方和选材,还是电池组的开发和测试。在遵循通用全球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的基础上,上汽通用还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了优化配方,同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专利设计的电池热管理技术,抑制热扩散,力图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也使其成为。当然,将中国基因植入产品只是第一步。上汽通用致力于“为客户带来真正的诉求……电动车的nt体验”,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因此,到2025年,上汽通用预计将在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新技术上投入超过500亿元,用真正适合国人的“智能电动车”征服中国市场。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1

很快,上汽通用将交上答卷,其首款智能纯电动车型凯迪拉克LYRIQ将于年内预售,明年上半年在国内上市。到2025年,上汽通用将推出超过10款基于全新Ultium平台的国产电动汽车,涵盖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

Cadillac, Tesla, Chevrolet, Buick, BYD2

凯迪拉克LYRIQ如果他们不“吹牛”,那么明年,中外工程师共同打造的产品上市时,上汽通用势必成为合资品牌中的第一只“大象”。

标签:凯迪拉克特斯拉雪佛兰别克比亚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国际快讯】美墨加三国就汽车进口起冲突;福特全球召回77.5万辆探险者;雷诺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增18.7%

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在汽车法规方面发生冲突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正就有关汽车进口的规定发生冲突,知情人士称,争议的焦点是在美墨加协议下,

1900/1/1 0:00:00
独家调查|“油改电”进入死亡倒计时?

“你来晚了,油改电车型已经不卖了,这款车早已停产。”这是汽车之家在上海、北京调查中多次听到的声音。

1900/1/1 0:00:00
频频牵手科技巨头,广汽加速智能化转型

近日,广汽集团发布消息称原滴滴高管、原爱驰汽车首席人工智能官陈学文加盟广汽,出任广汽研究院首席专业总师,负责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

1900/1/1 0:00:00
“2021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入围揭晓

进入2021年,汽车产业的变革愈演愈烈且风向也更加明确,围绕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的发展取得显著突破。

1900/1/1 0:00:00
安森美半导体的智能感知技术 赋能AutoX第5代无人驾驶系统的360度视觉

安森美半导体ONSemiconductor,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号:ON,

1900/1/1 0:00:00
日本大金公司开发电动汽车用制冷剂 可将续航里程提高50%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金工业株式会社(DaikinIndustries)开发一种可用于电动汽车的制冷剂,可将续航里程提升高达50。该公司计划于2025年将这一产品投入商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