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我们自主品牌在广州车展上大放异彩,专注的眼神比以前更好看了。
从长安奥威塔在车展前的亮相就吸引了无数的目光,而沙龙嘉龙在车展上的首秀更是成为了最火的车型。吉利、长安、长城,三大自主高端品牌氪、奥伊塔、沙龙,分别开启了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新赛道。
大众全纯电起步的时候,前三大独立公司包括了多家独立头部企业,但都是开发混动系统。从长城的柠檬混动到吉利的雷神混动系统,从长安的DDi混动系统到市场初见成效的比亚迪DM-i超级混动,主流自主车企都把插电式和强混动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在纯电大潮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风格,尝试着去。
不仅仅是前三名。在合资企业的转折点,SAIC将其R品牌更名为樊菲汽车。知几已经拉开了SAIC抢订的序幕。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正在将自主品牌的实力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还有奇瑞,其子品牌是捷途、星途、伊凯和新能源,它也在寻求提高数量和质量。
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自主品牌不应该上台,毕竟都是自家人,应该共同进步,但残酷的市场竞争和消费逻辑,不得不把这些价格和品牌价值相同的产品放在一起比较,最终的市场份额也难逃属于自主品牌的属性。
在乘联会公布的10月份批发量数据中,已经有7个自主品牌进入前十,日系品牌被挤出前十,这背后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比如日本让位于核心不足,产能紧张,德国新能源版图建设尚未完成,很多自主品牌凭借A0级新能源产品取得数量优势。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自主品牌份额超过47%,逼近50%的市场份额。
不难看出,自主品牌正从原来的自主三强PK,进入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格局。随着新市场、新趋势的出现,从高端新能源到混动,从二线自主发力追赶,谋求头部市场地位,自主品牌的竞争态势和格局将迎来新的面貌和重构。
迎头赶上,高端赛道拉开序幕
“恭喜公社视频号Aouita破20万阅读量,恭喜沙龙破50万播放量。”这几天,汽车公社内部发布了一个喜讯。两款产品的发布,将公社在视频领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图文时代很难达到的流量水平。
这两个数字的背后,表面上是短视频口号和红利的再次呈现,但背后却是Aouita 11和沙龙吉家龙两个独立品牌的高端系列产品首次亮相,成为当时最火热的行业事件,也是具有行业趋势和价值的事件。
是的,无论是长安还是长城,都在谈论自主品牌绕不过去的话题。作为自主品牌三强中的两个,都在广州车展上发布了自己的品牌,足以看出自己高端新赛道的迫切性。毕竟这是一个再次重塑品牌的关键机会。
长安的质量安全、华为的智能、当代安培科技、Limited的动力电池、奥威塔给行业带来期待,不仅仅是因为这三家实力企业在新汽车时代的组合实践,更是因为这三家企业的结晶所能给汽车行业带来的想象和冲击。
续航里程70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4秒,400Tops的高计算能力芯片,200KW的高压超快充,奥伊塔不仅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更有着非凡的产品参数和实力。
另一方面,沙龙……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方式。就像长城对炮、坦克、欧拉的想法一样奇怪。它采用了机甲和赛博朋克的造型,塑造了沙龙的第一款产品——机械龙,和目前所有的新能源产品真的不一样。
除了外观上的肌肉,前4激光雷达,400TOPS的A I算力,3.7S零加速,800km以上的续航,800V/480kW的高效充电,充电10分钟后401km的续航,这些参数在未来一两年内也算是业界较高水平了。
事实上,作为独立前三,也是目前前三中的佼佼者,吉利早已在高端新赛道上奔跑。极氪走上了交付之路,探索从传统造车理念向用户导向型企业转型。从4月到现在,备受关注、追捧、质疑、吐槽,也是行业和消费者对自主三强高端智能电动品牌的期待。
如果说吉利Link、长城威派、长安UNI系列算是自主品牌三强进攻主流合资品牌的落地,那么氪、沙龙、奥伊塔则是三强进军豪华车市场在“威小李”等新势力成功之路上的探索,其自主头部实力正在逐步打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和不可能性,将触角伸向曾经不可触及的禁区。
这是自主品牌的时代,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幸运。在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入快车道的时候,氪、奥伊塔、沙龙的出现也为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增添了新的注脚。
混合动力,下一轮芯片
除了高端智能电动品牌,自主品牌的竞争可以看做是几个领域的齐心协力。从多品牌到高端品牌,从智能电动车到混动“补课”,头部自主品牌带来的拉动效应,也是中国品牌不断前行,越来越强大的重要力量。
不久前,三大独立公司都在提出一个五年目标,每个企业都忠于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到2025年,吉利的目标是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品牌第一,销量达到365万辆(含极地车),智能电动车占比30%;长城的目标是年销量400万辆,新能源占比80%;长安的目标是自主品牌350万辆,新能源汽车116万辆,实现品牌规模全国第一,世界前十。
谁是第一?从350-400万辆的数字足以看出,前三大独立公司都在谋求10%的市场份额,都在竭尽全力争取5年后中国第一品牌的称号,但数字背后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未来5年汽车行业的预测不同。
其实此刻单纯纠结于数字没有太大意义。有目标是好事,最后能不能打起来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至少气势和勇气要拿出来。不然怎么能抓住有利的资源和位置,说服资本和投资人呢?
但是作为一个突出的企业,目标并不是简单的把卫星放在后面,而是要有一系列的规划,包括上面提到的高端智能电动车,以及从燃油车到纯电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混动时代。
本次广汽车展,长城WEY品牌似乎全面转向混动,从latte DHT混动,到纯续航110km的玛奇朵DHT-PHEV,再到204km零速4.8秒的摩卡DHT-PHEV,WEY的目标不仅是共同确立之前的主流SUV市场,更是在日系混动领域发起进攻。
同时,吉利在上月底发布了雷神动力系统,星月L的雷神Hi-X混动版也在广州车展发布。其中的三速变速器,7.9s的零速加速,满油1300km的最长续航,包括接下来的PHEV产品,推动吉利再次进军混动市场,在新能源大潮和日系混动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与传统燃油车抢夺市场份额。
长安的混动产品虽然还没到,但已经在今年6月公布了混动技术和产品规划。比如长安的iDD混动系统,在馈电状态下可实现0.8L/ 100 km NEDC油耗和5L/ 100 km综合油耗,包括6s区间0.000 km加速和200km/h极速,而30.7kWh电池组可使车辆在NEDC续航下拥有130km的纯电续航里程,综合续航里程超过。
当然还有拥有鲲鹏DHT的奇瑞,借用丰田混动技术的传祺。一度几乎所有主流自主品牌都开始在混动技术上做文章。
原本以为可以从燃油车市场直接跳到纯电,最后在市场实践中失败了。包括目前新能源两个市场的强势,以及10-20万中间纯电市场疲软的现象,或许混合动力才是这群消费者最好的解决方案。
毕竟比亚迪DM-i的案例已经先成功了。
变,独立未来可期。
在“一评”微信官方账号中,笔者曾经对10月份车企排名做了一个分析,尤其是自主品牌在前十的占比,自主品牌整体市场份额再创新高,可以算是中国品牌新的突破和增长。
根据10月份的数据,在7-10家车企中,分别包括SAIC乘用车、长城、比亚迪和奇瑞。算上排名第三的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五的吉利和排名第六的长安,自主品牌在十大车企中占据七席,这是多年来车市少有的现象。
特别是前三大独立公司发生了新的变化。SAIC乘用车首次以10万辆的月销量挤出长城,首次获得狭义的第三名。
比亚迪和奇瑞紧随其后,尤其是比亚迪。在DM-i非常受市场欢迎的背景下,逐渐向独立第一阵营靠拢。更可怕的是,现在的销量水平还不是比亚迪的……al实力,DM-i供不应求,比亚迪品牌价格已经超过大众品牌的现象也可以理解。
当然,从今年前10个月的累计销量也可以发现,中国品牌的势头非常强劲。今年前10个月,吉利以705辆的优势赶超上汽通用,获得年度累计销量第二名。长安也以5万辆的优势将SAIC大众甩在身后,这也算是中国品牌在与合资企业对抗中的初步成果。
所以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可以估计吉利和长安有望冲击前三,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建立了几十年的品牌优势,将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增强和国人更加自信的成长而消失。
在市场下跌的10月,自主品牌实现了11.1%的同比增长。同时,他们的份额也达到了47.2%,比同期的40.3%提高了6.9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达到50%的市场份额也不是不可能。
并且从今年前10个月的累计情况来看,自主品牌累计增速已经高达30%,43.1%的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8个百分点。自主品牌的向上潜力不可阻挡。
因此,当多个自主品牌在高端智能电动车、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以及共享主流合资品牌的高端品牌上齐心协力,多领域、多角度、多组合的竞争模式下,未来的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或许我们敢猜,未来三强的格局会有新的变化吗?包括车企排名,尤其是前十的车企,会不会像10月份的销量排名一样让人惊喜?换句话说,合资品牌一定会在新的赛道上被自主品牌追赶和领先,中国品牌一定会夺得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称号?
中国汽车、中国品牌变得强大的盛况实在令人振奋,未来更好的成绩更是这一代人所期待的。不得不说,我们自主品牌在广州车展上大放异彩,专注的眼神比以前更好看了。
从长安奥威塔在车展前的亮相就吸引了无数的目光,而沙龙嘉龙在车展上的首秀更是成为了最火的车型。吉利、长安、长城,三大自主高端品牌氪、奥伊塔、沙龙,分别开启了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新赛道。
大众全纯电起步的时候,前三大独立公司包括了多家独立头部企业,但都是开发混动系统。从长城的柠檬混动到吉利的雷神混动系统,从长安的DDi混动系统到市场初见成效的比亚迪DM-i超级混动,主流自主车企都把插电式和强混动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在纯电大潮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风格,尝试着去。
不仅仅是前三名。在合资企业的转折点,SAIC将其R品牌更名为樊菲汽车。知几已经拉开了SAIC抢订的序幕。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正在将自主品牌的实力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然,还有奇瑞,其子品牌是捷途、星途、伊凯和新能源,它也在寻求提高数量和质量。
虽然在大多数人看来,自主品牌不应该上台,毕竟都是自家人,应该共同进步,但残酷的市场竞争和消费逻辑,不得不把这些价格和品牌价值相同的产品放在一起比较,最终的市场份额也难逃属于自主品牌的属性。
在乘联会公布的10月份批发量数据中,已经有7个自主品牌进入前十,日系品牌被挤出前十,这其中有些运气behi……它。比如日本让位于核心不足,产能紧张,德国新能源版图建设尚未完成,很多自主品牌凭借A0级新能源产品取得数量优势。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自主品牌份额超过47%,逼近50%的市场份额。
不难看出,自主品牌正从原来的自主三强PK,进入一个强有力的竞争格局。随着新市场、新趋势的出现,从高端新能源到混动,从二线自主发力追赶,谋求头部市场地位,自主品牌的竞争态势和格局将迎来新的面貌和重构。
迎头赶上,高端赛道拉开序幕
“恭喜公社视频号Aouita破20万阅读量,恭喜沙龙破50万播放量。”这几天,汽车公社内部发布了一个喜讯。两款产品的发布,将公社在视频领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图文时代很难达到的流量水平。
这两个数字的背后,表面上是短视频口号和红利的再次呈现,但背后却是Aouita 11和沙龙吉家龙两个独立品牌的高端系列产品首次亮相,成为当时最火热的行业事件,也是具有行业趋势和价值的事件。
是的,无论是长安还是长城,都在谈论自主品牌绕不过去的话题。作为自主品牌三强中的两个,都在广州车展上发布了自己的品牌,足以看出自己高端新赛道的迫切性。毕竟这是一个再次重塑品牌的关键机会。
长安的质量安全、华为的智能、当代安培科技、Limited的动力电池、奥威塔给行业带来期待,不仅仅是因为这三家实力企业在新汽车时代的组合实践,更是因为这三家企业的结晶所能给汽车行业带来的想象和冲击。
续航里程700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到4秒,400Tops的高计算能力芯片,200KW的高压超快充,奥伊塔不仅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更有着非凡的产品参数和实力。
而沙龙则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和方式。就像长城对炮、坦克、欧拉的想法一样奇怪。它采用了机甲和赛博朋克的造型,塑造了沙龙的第一款产品——机械龙,和目前所有的新能源产品真的不一样。
除了外观上的肌肉,前4激光雷达,400TOPS的A I算力,3.7S零加速,800km以上的续航,800V/480kW的高效充电,充电10分钟后401km的续航,这些参数在未来一两年内也算是业界较高水平了。
事实上,作为独立前三,也是目前前三中的佼佼者,吉利早已在高端新赛道上奔跑。极氪走上了交付之路,探索从传统造车理念向用户导向型企业转型。从4月到现在,备受关注、追捧、质疑、吐槽,也是行业和消费者对自主三强高端智能电动品牌的期待。
如果说吉利Link、长城威派、长安UNI系列算是自主品牌三强进攻主流合资品牌的落地,那么氪、沙龙、奥伊塔则是三强进军豪华车市场在“威小李”等新势力成功之路上的探索,其自主头部实力正在逐步打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和不可能性,将触角伸向曾经不可触及的禁区。
这是自主品牌的时代,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幸运。在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入快车道的时候,氪、奥伊塔、沙龙的出现也为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增添了新的注脚。
混合动力,下一轮芯片
除了高端智能电动品牌,自主文胸的竞争……这可以被看作是几个领域的共同努力。从多品牌到高端品牌,从智能电动车到混动“补课”,头部自主品牌带来的拉动效应,也是中国品牌不断前行,越来越强大的重要力量。
不久前,三大独立公司都在提出一个五年目标,每个企业都忠于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到2025年,吉利的目标是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品牌第一,销量达到365万辆(含极地车),智能电动车占比30%;长城的目标是年销量400万辆,新能源占比80%;长安的目标是自主品牌350万辆,新能源汽车116万辆,实现品牌规模全国第一,世界前十。
谁是第一?从350-400万辆的数字足以看出,前三大独立公司都在谋求10%的市场份额,都在竭尽全力争取5年后中国第一品牌的称号,但数字背后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未来5年汽车行业的预测不同。
其实此刻单纯纠结于数字没有太大意义。有目标是好事,最后能不能打起来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至少气势和勇气要拿出来。不然怎么能抓住有利的资源和位置,说服资本和投资人呢?
但是作为一个突出的企业,目标并不是简单的把卫星放在后面,而是要有一系列的规划,包括上面提到的高端智能电动车,以及从燃油车到纯电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混动时代。
本次广汽车展,长城WEY品牌似乎全面转向混动,从latte DHT混动,到纯续航110km的玛奇朵DHT-PHEV,再到204km零速4.8秒的摩卡DHT-PHEV,WEY的目标不仅是共同确立之前的主流SUV市场,更是在日系混动领域发起进攻。
同时,吉利在上月底发布了雷神动力系统,星月L的雷神Hi-X混动版也在广州车展发布。其中的三速变速器,7.9s的零速加速,满油1300km的最长续航,包括接下来的PHEV产品,推动吉利再次进军混动市场,在新能源大潮和日系混动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与传统燃油车抢夺市场份额。
长安的混动产品虽然还没到,但已经在今年6月公布了混动技术和产品规划。比如长安的iDD混动系统,在馈电状态下可实现0.8L/ 100 km NEDC油耗和5L/ 100 km综合油耗,包括6s区间0.000 km加速和200km/h极速,而30.7kWh电池组可使车辆在NEDC续航下拥有130km的纯电续航里程,综合续航里程超过。
当然还有拥有鲲鹏DHT的奇瑞,借用丰田混动技术的传祺。一度几乎所有主流自主品牌都开始在混动技术上做文章。
原本以为可以从燃油车市场直接跳到纯电,最后在市场实践中失败了。包括目前新能源两个市场的强势,以及10-20万中间纯电市场疲软的现象,或许混合动力才是这群消费者最好的解决方案。
毕竟比亚迪DM-i的案例已经先成功了。
变,独立未来可期。
在“一评”微信官方账号中,笔者曾经对10月份车企排名做了一个分析,尤其是自主品牌在前十的占比,自主品牌整体市场份额再创新高,可以算是中国品牌新的突破和增长。
根据10月份的数据,在7-10家车企中,分别包括SAIC乘用车、长城、比亚迪和奇瑞。算上排名第三的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五的吉利和排名第六的长安,自主品牌在十大车企中占据七席,这是多年来车市少有的现象。
特别是前三大独立公司发生了新的变化。SAIC乘用车首次以10万辆的月销量挤出长城,首次获得狭义的第三名。
比亚迪和奇瑞紧随其后,尤其是比亚迪。在DM-i非常受市场欢迎的背景下,逐渐向独立第一阵营靠拢。更可怕的是,现在的销量水平还不是比亚迪的……al实力,DM-i供不应求,比亚迪品牌价格已经超过大众品牌的现象也可以理解。
当然,从今年前10个月的累计销量也可以发现,中国品牌的势头非常强劲。今年前10个月,吉利以705辆的优势赶超上汽通用,获得年度累计销量第二名。长安也以5万辆的优势将SAIC大众甩在身后,这也算是中国品牌在与合资企业对抗中的初步成果。
所以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可以估计吉利和长安有望冲击前三,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建立了几十年的品牌优势,将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增强和国人更加自信的成长而消失。
在市场下跌的10月,自主品牌实现了11.1%的同比增长。同时,他们的份额也达到了47.2%,比同期的40.3%提高了6.9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达到50%的市场份额也不是不可能。
并且从今年前10个月的累计情况来看,自主品牌累计增速已经高达30%,43.1%的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8个百分点。自主品牌的向上潜力不可阻挡。
因此,当多个自主品牌在高端智能电动车、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以及共享主流合资品牌的高端品牌上齐心协力,多领域、多角度、多组合的竞争模式下,未来的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或许我们敢猜,未来三强的格局会有新的变化吗?包括车企排名,尤其是前十的车企,会不会像10月份的销量排名一样让人惊喜?换句话说,合资品牌一定会在新的赛道上被自主品牌追赶和领先,中国品牌一定会夺得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称号?
中国汽车、中国品牌变得强大的盛况实在令人振奋,未来更好的成绩更是这一代人所期待的。
千呼万唤始出来,上汽通用首款奥特能平台旗下纯电动LYRIQ车型终于与中国用户见面了。这是一款倾注了通用大量心血的智能电动产品,也寄托着通用转型的厚望。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和Rivian在11月19日证实,双方已经放弃了联合开发电动汽车的计划。
1900/1/1 0:00:00算起来,这次广州车展的整车展馆依旧是13个,而零部件展馆这次只有三个,显得很“寒酸”了。而且,零部件是和新技术、新能源统合在一起的。
1900/1/1 0:00:00两个多月前的成都车展,赛那、嘉华、库斯途三款车型在蓉城掀起MPV的流量狂潮,甚至一定程度上占据了车展的C位,让一直处在汽车市场话题中心的轿车和SUV黯然失色。
1900/1/1 0:00:00本周行业大事件精彩不断。
1900/1/1 0:00:00超级播报,每周都有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