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股,绿到你发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人们并不总是谈论新年的新气象,但我万万没想到,进入2022年后的短短几天,与新能源相关的股票和基金会跌得这么厉害,人们会感到恐慌。电动车不香吗?”

“谁知道,我的损失也很重。”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一段真实的对话发生在汽车公社的两个同事之间。背后越来越体现出此刻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资本市场波动,让他们突然感到措手不及。

尤其是对比这两年,风口临近,利好接踵而至,收益真的太好了。几乎每个押注该板块的投机者都赚得盆满钵满,并获得相应的“红利”。

作为论据,从东方财富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指数延续了2020年31.17%的增长趋势,到2021年12月31日再次上涨39.61%。

今年,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增长可能会放缓。与此同时,位于资本市场的一些新抢手的“窗口”也应运而生。

远没有预期的乐观。

虽然乘联会还没有公布12月份的最新终端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突破300万辆已成定局。新能源普及率逼近20%的里程碑。出于这个原因,对于已经到来的2022年,充满信心的预测正在慢慢浮现。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远超想象。去年从年初到年底,每个月增长一个多点,从年初的5%到年底的20%,差不多增长了15%。新事物的成长从来都不是成正比的,都是先低后高。即使按照等比例保守估计,今年年初也一定在20%左右。如果再增加15%,到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可以高达35%,远远超过原来的总体规划。”

35%成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给出的答案。在更多人看来,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极有可能向500万辆大关挺进。但深入观察,冷静思考,不难发现,真实情况可能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首先,由于新能源专属保险的推出,年初新能源补贴下降,保费增加,进而导致消费者购车预算和用车成本增加,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即使对于那些真正“刚需”的用户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样本容量足够大,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冲击相应的月销量,让一些潜在客户望而却步。

其次,2022年疫情、芯片短缺、供应链紧张仍将持续。这已经成为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困境。很多时候可能会出现“订单充裕,但无车可送”的情况,产能瓶颈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各个公司实现更大的量变。

再者,大家也容易忽略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价格。就在最近,根据海外媒体发布的消息,由于锂等原材料的供应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电动汽车电池的价格在经历了10年的大幅下跌后,将于2022年上涨。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尽管矿业公司正在争先恐后地增加现有设施的产量,并开发新的供应来源,但碳酸锂的基准价格在2021年底达到了历史纪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国,中国的电池价格为每吨26.15万元人民币(约合41060美元),比去年1月上涨了5倍多。

每个电池中最昂贵的部件是阴极,阴极电池中使用的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在上涨:自1月1日以来,钴的价格已经翻了一番,达到每吨70,208美元……镍的价格上涨了15%,达到每吨20,045美元。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和以前相比,基本涨了30%。”

不可否认,供给侧波动引发的连锁反应,第一个环节必然是主机厂。和某新部队内部人员沟通后,得知其车辆动力电池成本上涨严重。而且整个行业也没有人。

因此,2022年,车企为了维持可观的毛利率,只能对现有产品进行价格调整,不排除新能源汽车市场集体“涨价”的可能。上述利空信号已经开始逐渐影响新能源汽车股的走势。最终,相关基金和相关股票都“绿了”。

需要沉淀,长期看好

如果说2020年蔚来、小鹏、理想的市值飙升是因为前者都赶上了“智能电动车”的最佳风口,在终端表现出一定的不可替代性,那么在新鲜感逐渐减弱的2021年,华尔街投资人的标准已经开始越来越严苛。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最直接的感受是,前几天三家公司公布累计交付业绩时,都突破了全年9万辆大关,创下历史最好纪录,股价也没有达到预期的反馈。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月5日收盘,蔚来收于每股29.88美元,跌幅5.38%,总市值跌回475.26亿美元。小鹏收于每股46.11美元,跌幅3.13%,总市值跌回394.88亿美元。理想股份收于29.17美元,跌幅3.82%,总市值跌回301.28亿美元。

“造车新势力已经逐渐成熟。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我们会购买更多的汽车,实现盈利并走向良性循环只是时间问题。相比之下,资本偏好不确定性,喜欢风险和机会,所以游资奔向下一个风口也就不足为奇了,类似于最近成交量很高的元宇宙,前者的股价可能不会再飙升了。”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虽然这样的解释可能过于情绪化,无法全面分析“魏小利”在资本市场失宠的所有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像特斯拉一样强大,当萦绕其上的泡沫被戳破时,也必然进入沉淀的过程。

所以新年开始前几天,新能源汽车股全线下跌,越来越像是“蹲着”,为后续冲上更高的台阶做准备。

所以每当身边的朋友问“现在是上车的好时机吗?”我的回答是:“长期乐观。”至于什么时候又是抄底的好机会,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但是,随着汽车行业电气化转型的步伐越来越果断,整个市场所蕴含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到的各大品牌的股价和市值的停滞甚至下降,注定是短暂的。新能源汽车股由绿转红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所有投资者来说,站在当前节点,选择权还是在自己手里,是彻底卖出,发呆离场,还是全力买入,坚决入场。“人们并不总是谈论新年的新气象,但我万万没想到,进入2022年后的短短几天,与新能源相关的股票和基金会跌得这么厉害,人们会感到恐慌。电动车不香吗?”

“谁知道,我的损失也很重。”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一段真实的对话发生在汽车公社的两个同事之间。背后越来越体现出此刻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资本市场波动,让他们突然感到措手不及。

尤其是和过去两年相比,风口临近,效益……明一个接一个,收获真的太好了。几乎每个押注该板块的投机者都赚得盆满钵满,并获得相应的“红利”。

作为论据,从东方财富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指数延续了2020年31.17%的增长趋势,到2021年12月31日再次上涨39.61%。

今年,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增长可能会放缓。与此同时,位于资本市场的一些新抢手的“窗口”也应运而生。

远没有预期的乐观。

虽然乘联会还没有公布12月份的最新终端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突破300万辆已成定局。新能源普及率逼近20%的里程碑。出于这个原因,对于已经到来的2022年,充满信心的预测正在慢慢浮现。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远超想象。去年从年初到年底,每个月增长一个多点,从年初的5%到年底的20%,差不多增长了15%。新事物的成长从来都不是成正比的,都是先低后高。即使按照等比例保守估计,今年年初也一定在20%左右。如果再增加15%,到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可以高达35%,远远超过原来的总体规划。”

35%成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给出的答案。在更多人看来,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极有可能向500万辆大关挺进。但深入观察,冷静思考,不难发现,真实情况可能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首先,由于新能源专属保险的推出,年初新能源补贴下降,保费增加,进而导致消费者购车预算和用车成本增加,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即使对于那些真正“刚需”的用户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样本容量足够大,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冲击相应的月销量,让一些潜在客户望而却步。

其次,2022年疫情、芯片短缺、供应链紧张仍将持续。这已经成为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困境。很多时候可能会出现“订单充裕,但无车可送”的情况,产能瓶颈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各个公司实现更大的量变。

再者,大家也容易忽略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价格。就在最近,根据海外媒体发布的消息,由于锂等原材料的供应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电动汽车电池的价格在经历了10年的大幅下跌后,将于2022年上涨。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尽管矿业公司正在争先恐后地增加现有设施的产量,并开发新的供应来源,但碳酸锂的基准价格在2021年底达到了历史纪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国,中国的电池价格为每吨26.15万元人民币(约合41060美元),比去年1月上涨了5倍多。

每个电池中最昂贵的组件是阴极,阴极电池中使用的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在上涨:钴的价格自去年1月以来翻了一番,达到每吨70,208美元,镍的价格上涨了15%,达到每吨20,045美元。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和以前相比,基本涨了30%。”

不可否认,供给侧波动引发的连锁反应,第一个环节必然是主机厂。和某新部队内部人员沟通后,得知其车辆动力电池成本上涨严重。而且整个行业也没有人。

因此,在2022年,为了保持可观的毛利率,车企只能调整现有产品的价格,并有可能在新的一年集体“涨价”……不排除能源车市。上述利空信号已经开始逐渐影响新能源汽车股的走势。最终,相关基金和相关股票都“绿了”。

需要沉淀,长期看好

如果说2020年蔚来、小鹏、理想的市值飙升是因为前者都赶上了“智能电动车”的最佳风口,在终端表现出一定的不可替代性,那么在新鲜感逐渐减弱的2021年,华尔街投资人的标准已经开始越来越严苛。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最直接的感受是,前几天三家公司公布累计交付业绩时,都突破了全年9万辆大关,创下历史最好纪录,股价也没有达到预期的反馈。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月5日收盘,蔚来收于每股29.88美元,跌幅5.38%,总市值跌回475.26亿美元。小鹏收于每股46.11美元,跌幅3.13%,总市值跌回394.88亿美元。理想股份收于29.17美元,跌幅3.82%,总市值跌回301.28亿美元。

“造车新势力已经逐渐成熟。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我们会购买更多的汽车,实现盈利并走向良性循环只是时间问题。相比之下,资本偏好不确定性,喜欢风险和机会,所以游资奔向下一个风口也就不足为奇了,类似于最近成交量很高的元宇宙,前者的股价可能不会再飙升了。”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虽然这样的解释可能过于情绪化,无法全面分析“魏小利”在资本市场失宠的所有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像特斯拉一样强大,当萦绕其上的泡沫被戳破时,也必然进入沉淀的过程。

所以新年开始前几天,新能源汽车股全线下跌,越来越像是“蹲着”,为后续冲上更高的台阶做准备。

所以每当身边的朋友问“现在是上车的好时机吗?”我的回答是:“长期乐观。”至于什么时候又是抄底的好机会,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Wei Lai, Tucki, BYD, Discovery, Tesla

但是,随着汽车行业电气化转型的步伐越来越果断,整个市场所蕴含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到的各大品牌的股价和市值的停滞甚至下降,注定是短暂的。新能源汽车股由绿转红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所有投资者来说,站在当前节点,选择权还是在自己手里,是彻底卖出,发呆离场,还是全力买入,坚决入场。

标签:蔚来小鹏比亚迪发现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化险为夷又锦上添花的能力是什么?|年终盘点

过去这一年,新势力崛起,老牌车企转型,在这场混战中想要拔得头筹除了过硬的本事,事件营销能力也是化险为夷锦上添花的重要本领。

1900/1/1 0:00:00
2021,广汽丰田的从容与不惑

2021年的广汽丰田,像极了10年前的上汽大众。消费者的热捧激活了整个企业对终端市场的输出。

1900/1/1 0:00:00
这些车圈大事件还将影响2022 | 年终盘点

2021年,国内汽车市场受到疫情影响和芯片短缺的双重困境,但去年中国汽车产业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产销实现稳步增长,充分展现出中国汽车产业强大发展韧性。

1900/1/1 0:00:00
91年来首次!丰田取代通用在美夺冠

原本,在豪华车和商用车两大市场以及黑色星期五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之下,12月应该是美国汽车行业一年中的销售旺季,但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却并非如此。

1900/1/1 0:00:00
大众申请车门锁定装置专利 防止在碰撞过程中车门被打开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专利文件显示,大众于2017年推出的Sedric无人驾驶概念车或将投入生产。该车型首次亮相时,预计可达第5级自动驾驶级别。

1900/1/1 0:00:00
EV晨报 | 零跑第四款车C01谍照曝光;曝威马厂家借赠送200元京东卡福利私自对车主车辆锁电;长安UNI-K iDD开启预售

1、零跑C01谍照曝光纯电动中大型轿车预计上半年首发近日,互联网上曝光了零跑C01厂区内谍照。

1900/1/1 0:00:00